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棉花进口急剧猛增,冲击了国内棉花市场。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棉花进口从2003年的89万吨增加到2006年的425万吨,增长377.53%,2006年棉花进口量占我国当年棉花消费的40%以上。由于进口棉花增  相似文献   

2.
继成功推出小麦期货后,棉花期货在中国首家农产品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的半年多时间,其价格发现功能日渐凸显。郑棉期货价格除与全国棉花协会发布的棉花现货价格指数走势基本一致外,也与国际棉花期货价格走势保持了基本一致,并已开始影响纽约棉花期货价格指数的走势。中国既是棉花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也是有着影响力的棉花进口大国。近几年中国棉花生产、消费量大约占到世界生产、消费量的30%左右。生产、消费的优势本来有条件提高中国棉花在国际市场的地位,但由于中国1998年才开始进行棉花流通体制改革,2001年棉花市场虽然完全放开…  相似文献   

3.
中国棉花产业现状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加入WTO标志着中国棉花产业开始与国际市场全面接轨 ,意味着国内棉花产业要在一个新的贸易制度下 ,即在WTO的游戏规则下生存与发展。与国际市场对接时中国棉花产业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发展水平如何 ,是业内人士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通过国内棉花市场制度安排、生产、消费以及贸易等现状描述 ,试图揭示国内棉花产业参与国际贸易活动还任重道远。  一、中国现行棉花市场制度安排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与消费国。棉花是集大宗农产品和纺织工业原料于一身的重要商品。国内棉花产业的发展状况不仅关系着棉农的收入 ,棉花流…  相似文献   

4.
入世以来,随着纺织业的迅速发展,对棉花的需求不断增长。作为世界第一产棉大国,我国棉花生产在满足国内城乡居民消费需要的同时,受耕地、水资源限制及比较优势影响,难以完全满足整个纺织行业原料需求,利用国际市场进口棉花弥补国内缺口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认清当前和未来我国棉花供需形势,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5.
综合各方面信息分析,2006年我国棉花消费增长的幅度仍然较大,棉花需求矛盾十分突出,靠大量进口原棉弥补国内需求不足已不可逆转,市场棉价将在较高水平上运行,预计农民棉花销售价格将在2005年度的基础上有所上扬,但幅度不大,其主要依据有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6.
2004年世界棉花播种面积大幅增加,产量增幅高于市场预期,产量创历史新高。预计世界棉花总产量将达2335万吨,比去年增产28l万吨,增长13.7%,世界棉花市场供给相应增长。  相似文献   

7.
河南是产棉大省、用棉大省,棉花资源是供销社长期从事棉花经营业务的基础。近几年来,随着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河南同多数省份一样,在棉花的生产、流通乃至消费领域,正不断发生新的变化,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在需求引导市场、市场配置资源、现期货反映价格、行情关乎生产的大背景下,我省棉花产业呈现多元化、市场化、理性化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棉花产业迅速发展,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消费国、纺织品出口国和棉花进口国。2005/2006年度我国棉花产量达570万吨,纺织工业生产出口增长超过20%,大大高于棉花生产增长幅度,如此市场形势,理应将大大推动国内棉花产业发展,然而,事实并不像人们预期的那样。造成国内棉价下跌、库存严重积压、棉花企业巨大亏损的最主要原因来自于进口棉的巨大冲击。如何发挥兵团优势,提高兵团棉花的市场竞争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棉花生产居世界前列,涉棉农民1亿多。我国又是纺织大国,是最大的棉花消费国,棉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农发行不断适应棉花产业的发展趋势,一方面大力支持棉花收购和流通,另一方面将信贷触角逐步向棉花消费领域延伸,目前已覆盖整个棉花产业链,在棉花产业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对行业的影响力不断提升。近几年,我国棉花市场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一是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棉花是全球定价的国际大宗商品。随着我国棉花供需缺口的逐年加大,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不断提高,国内棉花价格  相似文献   

10.
微天下     
牛的海【中国扭曲棉花市场价格】2012-201 3季市场棉花供大于求达到创纪录的近8000万包,消费自2005-06季高点1.23亿包下降近1/5,Nicosia认为全球一半棉花库存都在中国手里,一旦棉花价格跌至70美分,中国通常会收购棉花,中国几乎2倍于美国棉花期货价格收储价鼓励了中国农民种植更多棉花。  相似文献   

11.
一、我国棉花生产、消费现状和存在问题 1.棉花生产现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棉花生产发展迅速,连续五年获得大幅度增产。1983年和1984年棉花产量猛增,库存量一度高达560万吨,供过于求。1985年国家对棉花生产采取了控  相似文献   

12.
2003年中国棉花供求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由于当年国内棉花产量减少,消费增加,使得中国的棉花供求形势从过去几年的供大于求转变到2003年国内产不足需,存在较大缺口。2003年度国内市场棉花价格的起伏是建国以来波动幅度最大的一年:由暴涨到平稳到暴跌再到平稳。去年国庆节后我国棉花价格大幅度上涨。11月上旬棉花市场价格涨到每吨17800元,比9月上旬上涨了4600元,涨幅34.8%,并且比进口成本高出2000元左右。今年3月份国际市场棉花价格开始下跌,5月  相似文献   

13.
2003年,中国棉花供求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由于当年国内棉花产量明显减少,而消费显著增加,使得中国的棉花供求形势从过去几年的供大于求转变到当年国内产不足需,存在较大缺口的供求矛盾。但是2003年度,中国从棉花的生产到流通,再到消费都出现了若干的“没想到”的因素,导致当年棉花价格的起伏是国内棉花市场放开以来波动幅度最大的一年,而且也是自建国以来波动非常罕见的一年。而中国棉花市场对国际市场的制动因素的影响,使得国际棉花市场在本年度也出现了频繁的波动。  相似文献   

14.
棉花是具有较强竞争性的农产品和纺织业原料,又是国际性大宗商品,其资源调配应当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来实现。事实上,从1999年起,国家已经不再统一规定棉花收购价格,棉花购销主要由市场供求决定,加入WTO后,随着非关税壁垒措施的取消,配额的增加和关税率的下降,国内棉花市场价格与国际棉花市场价格的差距将缩小到较低范围而维持在低水平。棉花生产将因此而承受巨大压力,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产棉区的棉花生产将受到很大抑制,新疆是我国棉花生产,消费和出口大省,受国际供求关系影响较大,特别是入世后,国际市场棉花价格波动对新疆的影响将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5.
棉花是我国农业种植的大宗农副产品,纺织工业重要原料。在棉花流通通体制改革进程中,随着市场的逐步走向成熟,其主导棉花收购市场的主体,以纺织行业、轧花企业和棉农群众之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驾驭市场的缰绳牢牢握在了农民群众手里,棉农的利益得到市场的有效保护,显示了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棉麻流通经济研究会于2004年9月9日至10日在贵阳市召开了2004年棉花形势分析暨课题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有研究会理事、顾问及会员代表共49人。会议首先传达了温家宝总理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领导同志对研究会课题报告《深化改革,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棉花市场体系》的重要批示,使大家深受鼓舞。随后会议分析了棉花市场形势,并就推进棉花产业化经营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中国棉花市场格局中的新疆棉花营销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作为中国最大的棉花主产省区,所生产的棉花和种植的面积都会对中国棉花市场产生巨大影响。伴随国外优质棉花的涌入,新疆棉花在中国棉花市场的垄断地位受到挑战,“卖难”问题El渐显现。面对新疆棉花在中国棉花市场上销售不畅的问题,实施科学、合理、有效的新疆棉花市场营销策略,提升新疆棉花市场竞争力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棉花是我省的重要经济作物,2001年度,由于受市场资源供大于求,棉花价格波动等多种因素影响,当年我省棉农在增产的基础上并未实现增收,这将直接影响2002年度棉花生产的稳定。以市场为导向,合理调整棉花生产布局,在重点棉产区推行规模种植、协议种植,增种优质棉,努力提高棉农植棉效益,以稳定生产,防止棉花生产的大起大落,将是今年棉花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为此,当前各地供销社棉花企业要围绕这一中心,积极为棉农提供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9.
中国加入WTO已整整三年,棉花市场化改革也走过了三年多的历程。总体看,棉花流通体制改革是成功的。依靠市场调节的、多元结构的棉花市场格局已经形成,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逐步建立,棉花期货交易开始运行,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也已启动,棉花产业化经营正在积极推进。但是,改革还需进一步深化,建立一个完善、成熟的棉花市场还有待时日。  相似文献   

20.
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后,棉花流通秩序混乱的局面始终未能得到根本解决,突出表现在棉花生产、经营、消费等相关产业均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和冲击。笔结合天门市具体情况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