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是为了培养国家所需要的人才,高校培养人才不仅要加强专业技能培训,还要注重思想道德的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国家层面对人们价值观做了全面解释,结合高校思政教育课程,加强当代大学生民族意识和时代精神塑造,让“八荣八耻”深入学生骨髓,规范大学生的行为准则。文章分别介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指出当前高校思政工作所面临的新挑战及原则,并给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2.
“学习筑梦”是当下大学生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直接实践形式,更是当代青年肩负时代使命、奋斗中国梦的有效途径。如今,高校中“学习筑梦”已经作为一门选修课以各种教学形式落地,但是这门“新”的课程理论性、理想性以及课堂性特点比较明显,因此学生在学习、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作为一门新时代背景下的“时代课程”,可以创新教授方式,尝试利用情景剧的形式,在回顾历史、深思现实的基础上,切实实现“学习筑梦”深入每一位学生的思想和灵魂深处。  相似文献   

3.
军事理论课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大思政”体系下达成立德树人任务教育总目标的一个重要管路,更是高校国防教育体系中的核心。以军事理论课为代表的高校国防教育不仅是国家安全观念的一部分,同时也担负着培育国防后备人才、提升国民国防意识、增强青年的爱国情怀的重要使命,应做好军事理论课教学工作。文章以做好“大思政课程”上的军事理论、思想政治与通识教育为契合点,提出国防话语、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与时代话语的结合,探讨“大思政”下的“大思政课程”目标上的理论学习、爱国教育与国防动员的黏合性,在课程建设中有着重要意义,也是达到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共同使命所在。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进步,高校艺术教育取得令人可喜的成绩,同时还伴随着一些压力和挑战。目前高校在艺术教育方面仍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缺乏创新、师资建设有待加强等问题。高校应整合优化课程结构,注重培养创新意识,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着力提高艺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法治教育应注重培养法治意识、提高法治思维能力、坚定法治信仰。目前法治教育存在教育内容知识化、教育主体对象化、教育实施形式化的问题,不利于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提升。高校应从个体价值、目标价值、社会价值三个维度重塑高校法治教育价值,逐步独立设置法治教育课程、以“师生合作学习”为教育理念、开展“生活教育”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提高大学生法治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新课程教学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简称“基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中设置的一门崭新课程。广大“基础”课教师若要高质量完成这门课的教学任务,必须深刻领会实施新课程方案的重要意义,在教学中全面把握“基础”课创新亮点,树立问题意识,变革教学方式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7.
在新文科视域下,激发每一门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探索专业课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赋予的特色任务。师范类专业课做好思政教育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故本研究以师范类专业"学前儿童教育心理学"课程为例,探索高校师范类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在实践中总结出几点建议:首先提出要坚定"铸魂育人理念",紧跟时代步伐,围绕课程内容深度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推动师范类专业课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其次是要注重制度体系的协同与共享,以提升师范类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为基础;最后是做好教学模式的继承与创新,促进教育教学的持续改革。  相似文献   

8.
面对网络文化对高校德育的严峻挑战,仅靠高校课堂德育创新是难以应对的,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思维为指导,从高校德育网络文化背景、校园网络文化和高校德育主渠道等多层面入手,用先进文化抢占网络文化阵地,以丰富的网络文化资源和媒体手段增加德育“主渠道”的课堂吸引力,以互联网为依托,构建“全员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长效机制,以网络文化时代的高校德育创新来迎接网络文化所带来的一系列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9.
人的全面发展是大学教育的永恒主题,而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高校可以通过实现文化课程与文化活动相结合、将社会实践活动融入校园、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与配置及充分发挥高校领导的指导作用等措施来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0.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注重培养和提高工科专业学生的工程能力。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大背景下,高校应重构卓越人才培养方案,使之更加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创新意识;加强课程群及课程组建设,注重教学过程管理;加强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加强整合课程资源,形成合力,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进而提高工科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