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失业是国际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 ,并对国家政治产生极大的影响 ,其中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所谓“痛苦指数” (miseryindex)等于通货膨胀率加上失业率。痛苦指数越高 ,则意味着经济越困难 ,人民生活越痛苦。如果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这两项指标都下降 ,称之为最佳“痛苦指数”;如果这两项指标一升一降 ,称之为一般“痛苦指数”,如果两项指标都上升 ,则称之为最差“痛苦指数”。从美国历史看 ,严重的失业问题和通货膨胀问题 ,曾经使许多风云人物惜别政坛。 1976年 ,“痛苦指数”为 13.5 % ,促使福特在竞选连任中惨遭失败 ;1980年 ,“痛苦指数”为…  相似文献   

2.
失业和通货膨胀问题一直是国家重点关注的两个宏观经济问题。尤其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两者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很多经济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菲利普斯曲线是反映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此消彼长关系的曲线。文章基于菲利普斯曲线相关理论出发,以我国2011-2021年的相关年度数据为样本,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我国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检验菲利普斯曲线在我国的适应性,并最终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刘子娟  姚俭 《现代商业》2011,(30):132-134
利用VAR模型对我国失业率、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之间的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关系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相应的计量分析结果。研究表明,我国的三大宏观经济变量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短期内,经济增长与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均为正相关,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负相关;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我国1985—2014年30年的菲利普斯曲线分析发现,我国的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在部分年份服从菲利普斯曲线规律,但在部分年份也会表现出反菲利普斯曲线或者无规律情。在回归结果中显示,经济增长率、产出缺口、失业率以及前期的通货膨胀率都对通货膨胀率有显著的影响,这与菲利普斯曲线的基本理论相符合,说明我国经济也存在一定的菲利普斯曲线规律。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1979-2004年之间我国GN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三大宏观经济指标的波动规律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我国经济现状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同时伴随着高物价指数、高失业率等一系列难题,而经济学领域较为认可的"奥肯定律"和"菲利普斯曲线"在我国并不成立,鉴于国外已经在Neaugart提出的劳动力市场流动模型的基础上成功运用极大似然法对美国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进行参数估计,我们结合我国特殊国情,加入了符合正态分布的随机误差形成新的随机模型,由于模型的非线性性质,我们在统计学方法中选择了极大似然法来进行参数估计,区分平衡与非平衡两种状态进行分析,区分平衡与非平衡两种状态进行分析,最终,根据得到的参数进行的预测,与实际值吻合度很高,可以有效的反映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金融体制能否运用西方菲利普斯曲线进行实证研究,国内学者有着不一样的观点。本文据1979年到2013年之间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来拟合菲利普斯曲线,对我国的宏观经济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与研究,探索菲利普斯曲线在中国是否存在。  相似文献   

8.
鲍志伦 《商场现代化》2010,(23):142-143
实际失业人口和失业率是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真实发生失业情况的客观反映,是统计工作中的基础指标,它们的准确性是经济学家作出劳动就业建议和政府进行就业决策的最基本前提。由于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统计在指标设定和方法上存在较大缺陷,已不能真实反映当前我国的实际失业情况。通过采取较为科学的调查失业率统计方法获得的调查失业人口,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当前我国城镇的实际失业情况,从而对政府制定宏观经济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传统理论认为最低工资制度扭曲了市场上经济资源的配置,导致失业率增加。对美国和法国的实证分析表明,最低工资制度并没有明显导致失业率增加的后果。本文的结论是我们需要设立和调整最低工资水平,但是每年调整的幅度是谨慎的,它不应该超过通货膨胀率。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调查法,对登记失业率和调查失业率两种失业率进行基本性质的比对分析,更深入掌握登记失业率的劣势和调查失业率的优势。经过研究发现,通过科学的统计方法得出的调查失业率所反映的数据更加真实、客观,具有覆盖范围广、统计方法科学、发布频率较高、能准确反映劳动力测度指标等优势,有利于政府掌握劳动力市场情况和劳动力测度指标,指导政府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失业—物价"菲利普斯曲线为基础,对该模型进行拓展式拟合,以探究理性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对中国经济通货膨胀率预期的实用价值。通过对我国1978~2013年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长期来看,我国通货膨胀预期并非基于理性预期,宏观经济政策在我国并非中性的。同时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的相互交替在我国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我国GN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的时间序列的相关性统计分析,发现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替代性,但经济增长与就业水平之间没有显著关系,物价变动与就业之间彼此独立。根据该规律,文章提出了针对我国经济现状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菲利普斯曲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菲利普曲线不规则程度加大及经济体制转轨与其进程密切相关。其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菲利普曲线变化体现出中国特色的经济特点。研究菲利普斯发展斜率为负、自然率假说与斜率为正的菲利普斯曲线,弄清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变动关系并逐步放开价格管制政策,对从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着手解决我国失业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菲利普斯曲线在我国不适用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菲利普斯曲线是建立在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的基础之上的,由于国情和经济体制的不同,菲利普斯曲线在我国并不适用。现阶段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不符合菲利普斯曲线所规定的负相关关系,也是菲利普斯曲线在我国不适用的另一个原因。要解决失业问题,简单地通过提高通货膨胀率来解决失业问题时就会失效。我国可以通过投资来刺激经济增长,实现降低失业率的目标。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我国经济的结构问题,应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有侧重的对第三产业给予支持,这将是我国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新出路。  相似文献   

15.
利用试验设计方法,就最低工资标准对失业率的影响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失业率及对三次产业失业率的影响进行了单因素完全区组方差分析,通过分析结果可知,我国最低工资标准不会对失业率造成很大影响,但最低工资标准对不同年龄段人群和三次产业失业率的影响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经济呈现出GDP高速增长的态势,但这种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却是物价的持续上涨与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对"奥肯定律"和"菲利普斯曲线"在中国失效的现状,我们认识到对失业和通货膨胀的研究是目前中国无法避免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运用Neugart劳动力市场流动模型进行参数估计,该模型为二维一阶非线性微分方程组,对此,我们采用直接解方程法,搜集中国的相关数据进行测试,从而预测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以期望能够更好地了解经济发展规律,在保证经济正常运行的基础上宏观调控失业和通货膨胀率,合理进行劳动力分配,降低失业与通货膨胀给中国经济带来的损失,提高经济效益,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1990年以来我国城镇真实失业率有多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政府一直没有公布城镇的真实失业率,而学者的估计往往在统计口径上不一致,方法上也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利用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作了定量比较。以现有资料推算我国真实的失业率,失业人数调整法比失业率调整法更为科学,并通过线性回归法得到调节系数。我国目前城镇的真实失业率为8.8%,失业人员总量低幅增长,失业率已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18.
何晓春 《浙商》2010,(3):56-57
到现在为止,中国经济仍然处在非均衡状态。在非均衡的条件下,必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  相似文献   

19.
我国政府一直没有公布城镇的真实失业率,而学者的估计往往在统计口径上不一致,方法上也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利用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作了定量比较.以现有资料推算我国真实的失业率,失业人数调整法比失业率调整法更为科学,并通过线性回归法得到调节系数.我国目前城镇的真实失业率为8.8%,失业人员总量低幅增长,失业率已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我国经济增长情况和失业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然后对二者并不呈现传统经济理论奥肯定律中所描述的经济规律做出了合理解释,探讨了我国具体国情所体现的经济增长与失业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