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美国经济复苏迹象初显,通货膨胀预期抬头,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面临着退出的选择,为何退出、何时退出以及怎样退出等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首先分析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背景,进而研究具体的退出策略,并指出退出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最后预测美国的退出对我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美联储"信贷宽松"政策的退出战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世界经济金融形势趋向稳定,危机救援政策的"退出战略"逐渐走向前台,其中最重要的,受到关注最多的无疑是美国"信贷宽松"政策的退出问题.本文就美国"信贷宽松"的本质、退出渠道和时机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近日,美联储宣布启动削减QE规模,此举标志着全球经济进入"后QE时代"。本文首先分析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背景,然后在梳理比较大萧条时期美国和2006年日本这两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实践的基础上,阐述量化宽松退出的可能效应,进而指出此次退出对全球及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最后给出我国应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4.
世界经济复苏步伐表明,宽松政策退出策略将主导未来的经济政策。但是,退出已不是简单的管控流动性,而是经济实力和经济结构角力的赛场。  相似文献   

5.
李江 《证券导刊》2009,(42):52-53
经济复苏,"退出"成为必然。目前我国面临的通胀压力进一步加大,市场担心宽松的货币政策会逐步"退出"。但"退出"实质上是对经济复苏的确认,而在一定时间内,在刺激经济政策退出初期,伴随温和通胀,对股市却是实在的利好。资产、资源类个股也将因此受益。  相似文献   

6.
11月18日,花旗银行发布了名为《2014年大宗商品市场前景》的报告,预测2014年的黄金均价为1255美元/盎司。花旗银行认为,当前投资者已经开始将目光转向全球经济的复苏格局。对于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投资者现在关注的是美联储“何时”会退出量化宽松政策,而不是“是否”会退出量化宽松政策。  相似文献   

7.
经济温和增长,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逐步退出在各国一系列救市政策的刺激下,2009年全球经济开始筑底企稳并逐步回升,但复苏的基础尚不坚实,进入经济扩张周期还有待时日。若过早退出经济刺激政策,可能会中断全球经济复苏进程。预计在2010年上半年,G3等世界主要经济体仍将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随着全球经济增长趋势的逐步确立以及可能出现的通货膨胀压力,主要发达国家将在  相似文献   

8.
宽松经济政策的退出将成为困扰2010年A股市场的最大因素,使得市场波动的概率和幅度大为增加。退出方式和退出导向的差异,将决定不同行业的业绩表现,从而为投资者带来结构性超额收益的机会  相似文献   

9.
2013年12月19日,美联储宣布削减量化宽松每月资产采购规模100亿美元,标志着正式启动QE退出,美联储QE退出增加了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对我国跨境资金流动产生深远影响,从而引起了市场的高度关注。本文回顾了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过程和退出步骤,分析了量化宽松政策退出的主要传导机制与渠道,剖析了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退出对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13年12月19日,美联储宣布削减量化宽松每月资产采购规模100亿美元,标志着正式启动QE退出,美联储QE退出增加了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对我国跨境资金流动产生深远影响,从而引起了市场的高度关注。本文回顾了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过程和退出步骤,分析了量化宽松政策退出的主要传导机制与渠道,剖析了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退出对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13年12月19日,美联储宣布削减量化宽松每月资产采购规模100亿美元,标志着正式启动 QE退出,美联储 QE退出增加了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对我国跨境资金流动产生深远影响,从而引起了市场的高度关注。本文回顾了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过程和退出步骤,分析了量化宽松政策退出的主要传导机制与渠道,剖析了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退出对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美国经济的复苏,美联储逐渐退出了其自2008年来采取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美国经济进入加息周期.在美联储加息预期下,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波动频繁.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对我国金融资产价格影响如何?本文以2013年11月至2016年6月美联储的持债规模和上证指数、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一年期Shibor数据为样本,采用VAR模型实证分析了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对我国金融资产价格的影响.结果显示,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对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有显著的正向冲击,人民币具有贬值的压力;对上证综合指数有负向冲击,我国上证综合指数在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期间会降低;对一年期的Shibor有正向冲击,一年期的Shibor在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期间会上浮.  相似文献   

13.
根据对美国经济基本面的分析和判断以及美联储会议纪要透露的信息,认为美联储在2013年年底开始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概率较大。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势必对全球,特别是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和金融市场产生明显的溢出影响,我国需未雨绸缪,积极做好各项政策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2009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果断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走过了艰难复苏的一年。2010年,后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经济将走向何处?经济刺激政策何时和如何退出……这些复杂而又棘手的问题,都注定2010年将是中国经济最为复杂的一年!  相似文献   

15.
王宙洁 《证券导刊》2011,(22):17-17
由于美国经济增长目前明显放缓,退出宽松的货币政策正显得越来越遥远,而15日出炉的最新数据也强化了美联储会继续采取宽松政策的预期。与此同时,美国国债或将成为美联储实行宽松政策的新工具。  相似文献   

16.
2014年,国际市场和世界经济格局变化中的最大看点,是美国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美国历经了本次国际金融危机以及5年多的恢复调整后,各主要经济指标已达到甚至超过了危机前的水平,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已是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7.
金日 《证券导刊》2009,(42):53-55
伴随以色列、澳大利亚和挪威的相继加息,以及印度上调银行购买国债的比例之后,市场开始担忧全球主要经济体也将收紧各国的货币政策。目前我国面临的通胀压力进一步加大,市场担心宽松的货币政策会逐步"退出",进而影响市场流动性。但市场的问题最终要靠市场来解决,从某种意义上讲,刺激经济政策的"退出"实质上是对经济复苏的确认,就  相似文献   

18.
美国经济出现企稳回暖的趋势后,美联储此前为救市而投入的巨额流动性就成了随时可能引爆通货膨胀的"定时炸掸".如何选择退出的时机、路径和工具才能在确保经济持续复苏的同时稳步退出经济刺激政策,是美联储目前面临的一个难题.本文研究认为,美联储启动退出经济刺激计划的时机应在2009年底和2010年初;在退出路径的选择上将是退出量化宽松政策与回收金融领域的特别流动性并举;在退出经济刺激政策的政策工具选择上,美联储将主要采用向金融机构支付较高的超额准备金利率和通过反向回购协议来回收金融体系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19.
陆晓明  边卫红 《银行家》2011,(6):100-103,7
到2011年6月,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2)将如期结束,按目前形势分析,继续推出QE3的必要性在降低,宽松货币政策将开始"转向",但转向可能存在延误。宽松政策的退出意味着全球充裕低成本资金时代即将结束,将对全球经济金融发展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20.
陈华  张艳 《上海会计》2010,(5):8-11
宽松货币政策下释放的巨大流动性推动通胀预期不断升温,并通过传导机制向PPI和CPI传递。如何协调经济增长与通胀预期的关系,是2010年宏观经济政策面临的难题。2010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将逐步发生动态微调,经济刺激计划也应适时退出,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将逐步走向中性,积极财政政策实施也逐步走向稳健,将向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倾斜,强化通货膨胀预期管理,保持经济持续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