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7月底美国同时出现了两件形成绝妙反差的事情: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对冲基金之——SAC资本顾问公司(SAC Capital,以下简称SAC)因内幕交易而遭到起诉,与此同时,在股市接近或连创历史新高之际,散户投资者却趋之若鹜般回归股市。我们不打算对有关SAC贪婪无度的惊人传言多加评论,  相似文献   

2.
依法从严打击内幕交易是我国金融监管的重要任务,也是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手工收集2007—2020年我国证监会公布的内幕交易行政处罚书中涉及的内幕信息和内幕交易数据,考察我国股市内幕交易的行为特征。研究发现:(1)从中美股市对比看,我国股市中消极型内幕信息占比更低,内幕信息泄露时间更长,内幕信息泄露期间和信息公告日的收益率绝对值更低。此外,我国股市中依托家人关系传递内幕信息的比例高于美国。(2)公司外部人尤其以朋友关系传递的内幕信息致使更高的内幕交易规模和收益率。(3)内幕交易显著提高了内幕信息泄露期间相关方的股票收益率。本文丰富了内幕交易学术文献,也为我国监管机构提升内幕交易监管效率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
在资本市场企业并购重组活跃环境下,内幕交易这一资本市场"痼疾"不断呈现出新动向,如行为加剧化、主体多元化等.内幕交易新动向的法律成因主要在于现行法律法规对内幕交易规制的缺陷,即内幕交易法律责任的不力、内幕信息认定标准的不足、内幕交易取证的不易以及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机制的不健全.因此,应立足于这些缺陷,完善内幕交易的法律规制,以维护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维农 《云南金融》2012,(2):46-49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快速发展,证券期货交易活动日趋活跃,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等违法犯罪活动呈易发多发态势。严重扰乱资本和证券市场运行秩序,损害广大投资者和上市公司的合法权益。成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近来,自证监会表示了对内幕交易和证券期货犯罪坚持零容忍的态度之后,证监会史无前例地公布了多起证券违法违规案例。坚决而有力地打击了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等违法犯罪活动。继2011年12月9日证监会公布六起证券市场违法违规案件后,12月23日,证监会又通报了五起证券市场违法违规案件,其中包括证券公司从业人员“老鼠仓”涉刑第一案、首例涉及阳光私募的“抢帽子”市场操纵案等。打击证券市场违法犯罪也因此更显得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5.
赵汕 《中国外资》2010,(8):64-66
美国金融危机后,华尔街接连爆发麦道夫诈骗案、拉贾拉特南内幕交易案等对冲基金违法交易大案,案件影响面之广,涉案金额之大,成为迄今为止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的金融诈骗案与内幕交易案。对冲基金是极易发生违规交易的金融工具。论文结合美国对冲基金相关案例,分析了对冲基金违规交易常用的操纵手段即给予我们的警示作用,以期为保障资本市场的稳定、有序发展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6.
美国金融危机后,华尔街接连爆发麦道夫诈骗案、拉贾拉特南内幕交易案等对冲基金违法交易大案,案件影响面之广.涉案金额之大,成为迄今为止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的金融诈骗案与内幕交易案.时冲基金是极易发生违规交易的金融工具.论文结合美国对冲基金相关案例,分析了对冲基金违规交易常用的操纵手段即给予我们的警示作用,以期为保障资本市场的稳定、有序发展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办公厅于转发《关于依法打击和防控资本市场内幕交易的意见》至证监会、公安部、监察部、国资委、预防腐败局,要求多部委联合出手依法打击和防控资本市场内幕交易,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证监会也将抓紧出台《上市公司监督管理条例》,推动改进完善相关司法制度,完善内幕交易行为认定和举证规则,积极探索内幕交易举报奖励制度。严打内幕交易又将掀起新一轮高潮。  相似文献   

8.
李命志 《中国金融》2003,(22):46-47
英美两国对证券内幕交易的认定美国是较早对证券内幕交易进行法律规制的国家。1934年美国的《证券交易法》首先以法律形式禁止包括内幕交易在内的各种证券欺诈行为,在1984年的《内幕交易制裁法》和1988年的《内幕交易与证券欺诈强制法》中又进一步采取了更严厉的措施。尽管成文  相似文献   

9.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20年来,内幕交易这一顽疾始终忽隐忽现。随着资本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上市公司并购活动持续活跃,并购重组交易规模膨胀,行业整合型并购成为市场主流。在新的形势下,加大对证券市场中内幕交易活动的打击力度成为当务之急。从1993年到2010年底,证券监管机构和  相似文献   

10.
鉴于内幕交易行为严重损害资本市场的三公原则,证券监管部门与司法主体对内幕交易加大了执法力度和处罚强度。不过,总的来看,资本市场上内幕交易行为依然频发,究其原因,主要是与违法成本低、执法成本高、机会成本不高等因素有关。基于此,应对内幕交易问题还需从成本入手,如提高行为人违法成本,加大机会成本,降低司法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