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琨 《当代经济》2006,(11):12-13
文化是一种在实践中获得,并反过来指导和规范实践的日趋丰富多样的价值和认知体系.青年文化是整个文化系统中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文化塑造青年,青年创造文化.可以说,青年文化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青年特点的价值和认知体系,是社会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大学文化作为一种公认的有效引领、教化方式,被赋予不同丰富的精神内涵,外化为技术和价值两级体系文化形态,其建设、传播是现代大学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通过班杜拉社会认知理论,把握人的主体因素、环境、人的行为三者相互之间的决定性作用,理解人的能力信念是建立在自我效能基础上,而这直接影响着人的心理和行为及其目标的实现程度.这些行为主义、心理学方面理论对构建大学文化生态系统、在传播中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增强大学文化生命力具有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3.
水利遗产主要由物质形态、行为和制度形态、精神形态三个层面的内容构成,各形态水利遗产之间存在紧密互动联系。以不同形态水利遗产为载体,可分别开展相应形式的文化旅游体验。水利遗产是人水关系的足迹,是人类水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具有水文化浓厚性、时空联系广泛性、社会功能延续性等基本特征,其价值体现在文化、社会、经济、科学等多方面。以水利遗产为载体开展文化旅游多元体验或公共文化服务,既利于拓展水利遗产的资源内涵,也能将其满足旅游文化需求的过程转化为文化和经济资本生产过程。从文化旅游视野进行水利遗产的内涵、属性与价值问题解析,是基于遗产与旅游互适角度探寻水利遗产概念和理论框架构建的一种尝试,可为现实中水利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4.
鹤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优秀的组成部分,是由丹顶鹤自身所衍生出来的一种文化精神与意义.这种文化精神以丹顶鹤的素朴自然、优雅刚健、福瑞忠贞、美满和谐、吉祥长寿等象征意义为根本性内涵.鹤文化具有群体性、地域性、传承性、寄托性和形象性等特征,并通过文学、艺术、宗教等渠道被广砭传播.  相似文献   

5.
黄蕾  黄焕山 《当代经济》2007,(10S):81-82
做为“第三态财富”的品牌文化,具有其内在的特征:它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层次性、情感性和民族性。品牌文化做为一种价值文化,是一种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存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自然圣境是对人类具有特殊精神意义的自然区域,自然圣境除了具有精神文化价值,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自然圣境的生态保护功能主要体现在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以及为珍稀濒危物种提供栖息地。目前,因旅游和工程项目过度开发、土地利用变化、所属权转移、价值观念的变化和自然环境变迁等因素,造成自然圣境的生态保护功能面临挑战。面对这些问题,应加强对自然圣境及其生态保护功能的正确认知,将自然圣境纳入保护地和生态补偿体系当中,发挥自然圣境生态文化的灵魂作用,并制定与自然圣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7.
单春昕 《时代经贸》2012,(24):59-59
1.引言 大学的职能本质上是文化的启蒙、传承与创新。外语由于其课程性质具有基础性、学科交叉性和文化多样性、跨文化性等特点,更具有独特的文化功能。教育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要使学生懂得人类社会的多样性,理解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所赖以生存的文化之间具有相似性,这种全球意识和国际理解需要教育转变传统观念,高校外语教学的功能就是文化育人。以文化育人,就要突出文化的主体地位。以文化为核心,为线索去考察篇章的价值,通过篇章建构文化的知识体系,抓住文化的主要脉络。以经典的篇目载动各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为学生开启管窥各国灿烂文化的视窗。  相似文献   

8.
戴天宇  吴栋 《生产力研究》2006,23(1):18-21,27
当前马克思主义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其经济学说,而劳动价值论又是所谓的“众矢之的”。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当务之急不是对劳动价值论质疑、非难,或曲解,而是对劳动价值论囿于历史条件尚未完全展开的部分进行再推导和新拓展。价值必然是商品中同质的、可测度的和社会所共同认可的东西。物质产品价值和精神文化产品价值是内涵和外延截然不同的两个范畴,不能混同。物质产品价值是对商品从其原始材料形态脱离自然界开始,在人类社会经济体系中形成和存续期间的全部物质运动和变化过程的动态考察,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有效经济功,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精神文化产品价值是一种拟价值,只能通过其外在表现即人们对该产品的边际引致需要与边际供给间的比例关系来测度。现代商品社会,多数商品兼具物质产品性和精神文化性双重因素,因而其价格变化基础是包含价值和拟价值在内的社会综合价值。  相似文献   

9.
庞羽 《经济研究导刊》2011,(35):258-259
草原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精神,对现今社会的启迪不可小觑。许多学者以草原文化自身建构为切入点,对草原文化的概念、内涵、类型、分期及特征等方面进行研究,发掘草原文化内核,保护草原民族传统文化并促进其发展,对现今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大学校园文化是在大学理念的指导下,经过全校师生长期营造、积淀而成的文化气息和精神氛围,是对师生起着潜移默化和重大约束陶冶作用的一种意识形态.大学校园文化在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创新意识、批判意识及人际协调能力等方面具有陶冶功能,要更好地发挥其陶冶功能,应该从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完善校园文化职能特征、提升校园文化境界、重建校园文化功能四个层面进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古徽州传统村落空间演化特征及驱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徽州地区是我国目前传统村落保存面积最大、保护最为完整、具有深厚社会历史文化内涵的区域,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文章采用历史文献梳理、GIS空间分析、地统计等方法对古徽州传统村落空间进行解构。传统村落外部空间分布总体呈现出网络状和枝状发展特征,规模上具有明显的集中性与等级性,形态上趋于均衡分布。在内部空间序列上,揭示了传统村落的核心空间、街巷空间、水口空间、滨水空间的组织规律,发现传统村落的发展深受聚族而居的宗法社会结构、天人合一思想、深厚的宗族观念等影响。最后,基于特征认知,探讨传统村落空间组织与自然环境、区位环境和经济、社会、文化之间的内在关联性,揭示了传统村落空间演化的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12.
文化经济内涵之探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杰 《新经济》2005,(9):72-73
文化经济理念的提出.诚谓经济学理论的整合与创新:作为一个创新体系.它既是文化内涵在经济上的外化,又是知识经济的最高表现。知识不等于思想,思想却须恃知识支撑,思想的高度决定知识的价值.文化经济理论呼之欲出,从相对的物质经济-政治经济-文化经济的理论发展轨迹上说,乃当今经济理论的一次“质”的升华,属市场经济潮头应运而生的产物.它的理论意涵及时代价值,应该提升到理论与实践的“战略”高度去认知。文化经济不是“文化”加“经济”的人为嫁接,而是一种基础理论内涵的创新、其特质是精神生产力的经济形态,呈有机的生成形态.如是,文化经济又可以理解为人文经济、智慧经济或品牌经济。  相似文献   

13.
文化传统作为一个民族精神的体现,它是特定国家、民族社会集团总的精神,是一种社会精神气质。它具有广泛的影响,成为人们接受的基本人生信念或自觉的价值追求,并维系着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促进社会进步。通过分析中国以及欧洲(或欧盟)的文化传统,可以从中得出影响双方外交关系的特征与因素。  相似文献   

14.
黄蕾  黄焕山 《当代经济》2007,(19):81-82
做为"第三态财富"的品牌文化,具有其内在的特征:它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层次性、情感性和民族性.品牌文化做为一种价值文化,是一种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存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陈康 《江南论坛》2008,(5):46-47
医院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富有医院自身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是在一定的环境里,医院全体医务人员在工作和生活的长期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集中表现,并决定着医院的兴衰。优秀的医院文化具有引导、凝聚、激励、规范和塑造等功能。  相似文献   

16.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增添人民群众幸福感、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人才,坚定文化自信有助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因而,探索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应然性及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价值。文化自信有其特有的学理内涵与本质特征,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具有应然性,源于中华文化特有的智慧、神韵、底气、格局,源于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源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导向;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具有实然性,一是对本国文化认知不足,二是对思政课的学习形式主义至上,三是对实践学习流于表面。文化自信的生成路径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以文化内容体系为基础;第二,高校思政课为载体;第三,以课外实践活动为渠道。  相似文献   

17.
谭波 《经济师》2024,(4):220-221
“衡阳地方特色词汇”是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因地方特有的地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形成的词语或句子。这些词汇在特定的语境中具有独特而鲜明的文化特征,是地方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载体。地方特色词汇既有丰富的语言内涵又有地域特色和文化价值,因而翻译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征。但是,地方特色词汇也存在文化内涵缺失或不足等问题,如一些带有浓郁地方色彩和特色性语言符号在翻译过程中有被忽略的可能。文章旨在探讨衡阳地方文化种类、表现形式与内涵如何、如何进行规范且准确的翻译,从而实现文化输出与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孝文化对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产生着深远持久的影响。孝文化内涵丰富,包括养亲、敬亲、安亲、谏亲、祭亲和荣亲等多个层面,孝文化的丰富内涵中使其在高校德育中发挥着独特作用,对青年大学生的生命价值教育、感恩教育、成才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具有重大价值。具体而言,可以从孝文化自身、高校、教师、家庭社会的氛围四个方面入手来充分实现传统孝文化的高校德育价值。  相似文献   

19.
人生境界作为人的内在精神修养所达到的水平与境域,是具体的,而非神秘的、抽象的。文章从人生境界所内含的品格特征入手,阐述了人生境界具有潜在的生产力功能。通过对人生境界潜在生产力功能转化路径的论述,使人生境界具有的社会经济价值、政治价值与文化价值现实地展示在人类社会的面前,从而使我们认识到现代社会树立崇高人生境界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消费者是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主要承受者和影响者。要使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具有针对性,必须先了解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知状况。以卡罗尔的社会责任说为基础,对消费者企业社会责任认知进行了调查,分析了个人特征对消费者社会责任认知的影响。结果发现: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四个层次的认识并不相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对消费者社会责任认知有显著影响,而生活环境、家庭收入和家庭是否有老人和小孩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认知无显著影响。因此,企业可以根据消费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业进行有效的社会责任行为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