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贸易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使用贸易竞争指数(TC 指数) 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 指数) 对我国贸易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一番实证测度,认为我国贸易产业中的食品、小制造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而原料产业等基础产业和属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机械设备等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则较为低下, 机械设备、科学仪器等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正在稳步上升, 在不远的将来成为我国新的主要出口产业。为了全面提升我国贸易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本文认为我国应施行以贸易产业国际竞争力为导向的贸易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在制成品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加,由此引发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贸易竞争力及比较优势的思考。本文通过对比传统贸易理论和内生比较优势理论,利用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测算,并运用战略性贸易政策对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了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3.
文章综合应用战略贸易理论与寡占竞争理论,构建两国三地竞争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政府的进出口关税政策对本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和境外资源利用的影响。主要结论是:(1)对于依赖境外原料或资源的出口企业来说,不论在国际市场上进行的是产量竞争还是价格竞争,本国政府降低原材料或中间产品的进口关税都会使本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和利润增加,而使竞争对手国企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下降;(2)相对于价格竞争而言,当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进行产量竞争时,政府出口刺激政策的效果要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4.
产业内贸易与我国贸易战略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我国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总结了我国产业内贸易发展的特点,进而对我国贸易战略的调整提出了四点建议:通过规模化经营战略,达到产业规模经济;通过实行产品差异化战略,促进国际产业内贸易发展;通过科技创新,促进贸易结构升级;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频频遭遇反倾销调查对我国出口企业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以欧盟对我国光伏产品反倾销调查为案例背景,分析反倾销救济措施对我国出口产品及相关产业产生的贸易转移效应、贸易偏转效应、贸易抑制效应、贸易破坏效应,在此基础上,为我国政府制定和优化贸易政策、完善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战略体系、提升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政府在促进服务贸易中应发挥的作用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随着国际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其重要性已愈来愈为各国政府所认识,纷纷采取措施促进本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发展滞后,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在促进服务贸易中发挥积极作用,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服务贸易发展。  相似文献   

7.
二战以后,服务贸易在世界范围内快速发展,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欧盟的服务贸易发展更是突飞猛进,对贸易和国民经济的促进和改善作用不容小觑。本文通过对我国服务贸易的现状和国际竞争力的分析,试图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性产业与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竞争对手四个方面来构建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国家竞争优势战略。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际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其重要性已愈来愈为各国政府所认识,纷纷采取措施促进本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发展滞后,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在促进服务贸易中发挥积极作用,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服务贸易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政府在促进服务贸易中应发挥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国际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其重要性已愈来愈为各国政府所认识,纷纷采取措施促进本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发展滞后,本文认为我国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在促进服务贸易中发挥积极作用,提高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促进服务贸易发展。  相似文献   

10.
论战略补贴政策的世贸组织框架约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积极进行贸易体制改革以努力保持政府的中性地位时,一些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正在摒弃中性贸易政策,通过补贴或其他保护贸易政策以增加本国福利。本文针对战略补贴政策的理论基础和世贸组织的相关约束进行了分析,同时指出在世贸组织框架下我国实施战略补贴政策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中美两国运输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得出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比较弱的结论。鉴于运输服务贸易的重要性及我国现实国情,政府应将运输服务贸易作为发展我国服务贸易的重点之一,努力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即加强中国运输产业自身发展,加强对运输服务贸易的政策导向及扶持力度;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运输服务质量;努力开拓海内外市场,实现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2.
产业内贸易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国际贸易模式.文章运用产业内贸易理论,对我国机械电子制造业的产业内贸易的决定因素--规模经济、产品的差异性、国际直接投资及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探讨影响我国机电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及其影响强度,并就我国机电产业发展和机电制造企业有效竞争战略的制定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开放经济下的贸易安全:内涵、挑战与应对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各国的体制机制、发展水平以及世界经济等的变化将给我国贸易安全带来新挑战。调整外贸战略和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维护我国的贸易安全,带动国内生产效率的提高,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需要有长远的战略思维,不仅要制定和执行好国际经济政策,提高政府的带动效率,完善外贸发展的促进和支持体系,而且要在国际社会牢牢把握对我国维护贸易安全起关键作用的战略资源。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选取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对中国文化产品贸易与文化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中国文化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较强,而文化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较弱.进而,分别从产品性质、产业发展、市场竞争、价值链分解程度、外资参与度等方面分析了中国文化产品及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现状的成因.最后,基于中国国内要素禀赋变化、人均收入水平变化、文化服务产业市场化程度、国际化程度以及相关政策领域的趋势,本文认为中国文化服务贸易竞争力将不断提高,并相应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外贸战略与工业化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中国家贸易战略选择的决定性因素取决于本国工业化的初始条件和发展路径。我国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并存性与交错性决定了我国外贸战略的综合性质。我国外贸战略的综合性表现在:一是出口导向与进口替代在产业间的并存; 二是出口导向与进口替代在地区间的并存。我国的开放型贸易战略比较接近于世界银行所称的一般外向性贸易战略,其政策特征是贸易的逐步自由化和人民币汇率的实际贬值。在我国的总体贸易政策中,出口导向还是占据着主导的地位,当前最紧迫的是要实现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变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计算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比较了中国与部分国家农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利用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从中国农药产业的要素禀赋、国内需求、相关产业、产业组织、政府行为和机遇等六个方面,探究其竞争力形成的原因,分析其发展趋势;并提出提高我国农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电子信息产品出口贸易迅速发展,在对外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但所面临的国际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提高高新技术电子信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我国是否成为贸易强国的标志之一。本文通过运用产业内贸易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等指标,对我国高新技术电子信息产品的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桃产品出口战略研究——基于产业内贸易的经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HS分类数据,对1992-2007年我国鲜桃及桃加工品的Grubel-Lloyd产业内贸易程度、Bruehlart边际产业内贸易水平和Thom&McDowel水平型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进行了指数测算。结果表明:我国桃产品贸易中的产业间贸易占主导优势,而产业内贸易主要是垂直型产业贸易。据此,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桃产品出口战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背景下,提高我国外贸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己成为关键.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得贸易发展的动态利益,更好地通过贸易发展战略来促进产业结构的良性调整,提高贸易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我国应充分利用WTO赋予的各种许可的措施,制定并建立我国面向21世纪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实现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本文分析了我国对外贸易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调整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世界范围内产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国际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日益增强。宁波作为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及外贸强市,近年来服务贸易发展迅猛。结合比较优势测度理论及服务贸易发展的趋势.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归纳和历史数据的定量分析,发现宁波服务贸易竞争力仍然较弱,必须实施“走出去”战略,以形成有效的国际服务贸易促进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