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春舫 《上海商业》2005,(1):105-106
上海,以商兴市。由于她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三江(吴淞江、黄浦江、长江)汇合,四海相接,外通五洲,内连九派,舟船辐辏,万商云集,内外贸易发达,市面繁华昌蛊,到上个世纪50年代,曾被称为“远东第一”,是上海开埠后的一个“鼎蛊时期”。回顾当时,各地商帮奋勇搏击,铸就了很大功绩。前人经验,值得借鉴,本刊从这一期起,开辟《万商云集》专栏,用连载形式,陆续发表当时在上海滩上“做市面”的各地商帮,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施晓义  周松华  余瑾  杜丹 《浙商》2012,(9):42-43
穿越千山万水回到家乡,不仅仅是为了开一次大会,更多的是实地考察项目,实打实地投资家乡。  相似文献   

3.
魅力宁波     
李尧玉 《国际市场》2007,(10):42-44
宁波帮,一个充满魅力的富庶商帮,以开放的胸襟塑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辉煌。有人评价说,从大上海的崛起,到香港的繁华;从中国的第一家火柴厂,到中国的第一家毛纺厂;从中国的第一个商团,到中国的第一家金融机构,无不留下了宁波帮的痕迹。这话不无道理,引证了宁波帮的传奇色彩。在从清末开始的近200年时间里,宁波商人一直是影响上海、香港,乃至东南亚商界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4.
北京“宁波帮”的发展大致经历了4个时期:  相似文献   

5.
19世纪末,宁波商帮在上海各帮中已成为人员最多,实力最强,影响力最大的一个帮口。其声名远振海外.多少人一说到上海宁波帮总是翘起拇指:“宁波人了不起,不十白天,不怕地.敢在上海滩上撑出大世面”。  相似文献   

6.
天下宁波帮     
<正>有人说上海的崛起和香港的繁华有一半要归功于宁波帮,诚信、团结以及现代商业意识,让宁波帮至今仍站在在中国商业的高峰。诚信——早在1403年,就是明成祖的时代宁波人就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邮局,  相似文献   

7.
苏旭 《浙商》2008,(5):114-115
19世纪中期,一批批宁波人漂洋过海,来到陌生的上海,开始艰难地创业。那时候,上海刚刚开埠,黄浦江岸还没有后来的景象。这些宁波人的牛意伴随着上海的繁荣而成长,渐渐形成了对上海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宁波帮。  相似文献   

8.
李瑊 《浙商》2005,(12):30-30
宁波帮以“无宁不成市”闻名遐迩,在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史上贡献卓著,影响深远。对于“宁波帮”的研究,从表面上来看,已有不少成果面世,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但令人遗憾的是,很多文章研究视角单一,多流于泛论,资料也欠翔实,缺乏精深缜密的微观分析,更鲜见深层次、全方位、多视角的综合研究论著,而且至今也没有一个真正学术意义上的专门研究机构,令人有“研究状况与贡献影响不甚相称”之感。  相似文献   

9.
翁礼华 《浙商》2005,(8):106-106
如果说古代依靠农业和手工业推动着社会进步.而近代则是工商业推动着社会进步,其基本细胞便是企业。作为企业它既有企求他人之事业内涵,也有诚信等方面的原则要求。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诸多商帮中,不仅有“山西帮”的晋商,也有“安徽帮”的徽商.他们经商的共同特点是注重与官府的关系,依仗特许权从事垄断性经营,成就发财之梦想,而后起之秀的“宁波帮”则摒弃了前两者依托官府、单靠商业的缺陷,引进西方工商理念走上了开拓创新的实业之路,从而迅速崛起并闻名于世。  相似文献   

10.
苏旭 《浙商》2008,(7):110-111
宁波帮张氏家族,第一代张贤琨离开故乡镇海,来到了大都市上海,在上海南市开出了一家小小的经营榨菜的店铺。在商业氛围的熏陶下,张贤琨的儿子张济民从小就立志经商。15岁那年,告别祖国,独自一人去往南洋。几经周折,1949年,张济民登上了前往日本的客轮。  相似文献   

11.
苏旭 《浙商》2008,(9):104-105
从当年贫穷的小小渔村走出去的祖父,从当年战乱的祖国走出去的父亲,无疑都是“宁波帮”张家第三代继承人张惠中的骄傲与榜样。天地越来越广阔,梦想仍在延续。  相似文献   

12.
金少策  苏旭 《浙商》2007,(15):49-50
慈溪是“宁波帮”文化的发祥地,诞生了严信厚、虞洽卿、吴锦堂等巨商。从传统到现实,慈溪人对宁波帮商业文化的承袭并不完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建设上海"两个中心"是长三角区域各城市的共同使命,宁波应主动分担共建上海"两个中心"更多的责任.宁波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主要组成部分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功能区.宁波的参与共建,有利于共同提高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国际竞争力和服务长三角、服务全国的能力,有利于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主体功能,有利于加快打造长三角亚太国际门户.近期宁波参与共建有很多工作可以重点突破,同时也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4.
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由此起步.1984年8月1日,邓小平同志发出建设宁波的动员指示,从此港城建设和世界发展脉动一致.历史长河,蜿蜒曲折;改革浪潮,浩浩荡荡.三十年光阴,犹如浩荡三江之水奔流人海,宁波从东南沿海一个不起眼的商埠小城,找到了转型升级的“蓝海”.  相似文献   

15.
上海服装城位于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是沪、浙五区县十乡镇交界处的“金三角”。交通便利,通讯发达,沪杭高速,正在建设中的R4轻轨和杭州湾跨海大桥,将给枫泾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上海服装城占地613亩,总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总投资8亿。其中商务房29万平方米,拥有商铺5000多间,精品商场4.3万平方米,设有超市、商务中心、餐饮休闲一条街、大型停车场、物流中心等配套建筑,让你体会新城市主义空间。优雅标致的精品商场,让你畅游时尚天堂,体会非凡感受。超前思路的大胆规划,彰显现代主义商业气魄。一流的品牌,一流的管理,为市场创造完美的商誉价值。上海服装城绿地率高达36.8%,将是集产业、物流、商贸、信息、展示、设计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服装、提供广告宣传、商务沟通等方面的服务,汇集物流与信息流,为经营者带来现代化的商业模式,是不可再版的时尚空间。  相似文献   

16.
张广生 《上海商业》2008,(11):10-11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精神鼓舞下,上海商业在市委、市府领导下.坚定不移地高举改革、开放大旗,在流通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上海商业在短短的十年追赶了欧美发达国家近百年走过的路程,完成了传统商业向现代商业的转换.实现了国际化接轨,促使上海城市更加靓丽、繁荣、繁华。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宁波市与上海市的比较,从政策法规、基础条件和交易平台三个方面分析,指出宁波市在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法律法规起步晚于上海等结论。交易平台建设方面,宁波市不及上海市,经验不足,平台不完善,但基础条件优良、农业产值量大、港口吞吐量逐年增长、电子商务发展指数全国排名靠前,为宁波市发展大宗农产品电子商务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从比较中找出宁波市发展大宗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具体优势与缺陷,提出优化改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郑强 《农机市场》2009,(12):51-51
本刊讯11月25日,常柴公司隆重召开2010年常柴供应商大会,来自全国各地的近400名供应商代表相聚在“书藏古今、港通天下”的历史文化名城宁波,共商发展大计。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品行天下、和谐共赢”。这是常柴与广大供应商并肩作战,继往开来,抓住新机遇,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宁波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并指出宁波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主要受其产品及服务对象、企业规模、市场规范和电子商务安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提出了加快台州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宁波块状经济发展与产业集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丹萍 《商业时代》2005,(15):89-90
本文以产业集群理论为分析的理论依据,结合宁波的产业实际,分析了宁波块状经济的现状、类型、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利用产业集群理论发展宁波块状经济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