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7 毫秒
1.
人民币汇率改革与人民币升值紧密相关.近来,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升值的预期也再次得到强化;对于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及浮动弹性等问题仍然存在着争议.本文通过人民币汇率改革对经济影响的分析,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李师 《金融与市场》2008,(11):66-67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实行3年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累计升值超过17%,今年上半年更呈加速升值态势。本文通过权衡当今国内外经济金融指标变化对人民币升值产生的推动及抵消影响,认为人民币汇率走势应坚持“管理浮动、相机抉择”原则,放缓升值步伐,阶段性保持币值稳定。  相似文献   

3.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影响问题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杨帆  李勇 《新金融》2005,(1):18-22
目前人民币汇率问题的实质是汇率水平长期低估,而不是汇率机制的改革,扩大浮动只能成为水平调整的形式,出现单边浮动升值的情况,而且加剧人民币升值预期。重化工业化时期,贷币升值可以降低进口成本,缓解通贷膨胀,促进技术进步,因此不会打击出口,不会扩大贸易逆差,同时可以改善贸易条件,提高人民币资产价值。人民币升值最大的风险在于升值预期而不在升值本身,果断升值并采取系统对策,可使中国经济接近稳定的国内外平衡。  相似文献   

4.
费新 《上海金融》2005,(9):37-38
根据特别提款权盯住一篮子货币的定值方法及其过去几年的汇率变化,人民币在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后,对美元的浮动幅度会加大,而对欧元和日元的浮动幅度会减小。为此,企业应该做好汇率风险防范,进行产品创新,增加欧元、日元等货币的使用,以化解人民币升值和人民币形成机制改革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
《甘肃金融》2011,(6):4-4
自2010年6月19日央行宣布重启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以中间价计算的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迄今已达5.21%。一年来,人民币汇率进一步向均衡水平靠拢,双向浮动特征明显,汇率弹性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6.
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启动,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不断加大,人民币升值对股票市场的影响也开始显现。理顺汇率和股票价格这两个核心变量的互动机制,对我国维持经济高效健康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两年.人民币汇率问题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人民币是否升值也引起了各种猜测。去年10月召开的西方七国财长会议又掀起了对人民币汇率的新一轮讨论,刚刚实施的加息政策也进一步加大了人们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本文认为,人民币汇率不仅仅是汇率水平问题.最根本的是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问题。目前要按照市场化原则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实行更富弹性的汇率制度。适当扩大汇率浮动空间。  相似文献   

8.
论人民币汇率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人民币汇率政策,有两个问题需要深入分析研究:其一是人民币要不要升值,其二是人民币汇率要不要浮动。本文认为人民币的升值时机基本成熟,但实行浮动汇率制的条件尚不具备。中国可考虑适当升值人民币,并在新的汇率水平上实行稳定的汇率政策。  相似文献   

9.
证券市场博弈人民币升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温家宝总理曾表示,中国一定要加快金融改革,而且在加快金融改革的进程中探索人民币面向市场浮动的合理的汇率形成机制。近来,我国金融市场的焦点问题齐聚在人民币汇率上,人民币面临升值的内外压力不断增强。尽管人民币现阶段是否升值、什么时间升值以及升值的幅度多大,还是探讨中的问题。但由此引发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却是不争的事实,在这背后,隐藏的实质意义是人民币比升值已势在必行。而人民币升值所引发的套利机会以及证券市场板块的调整必将吸引各种国内外资金逐利我国的资本市场,对我国证券市场的资金及结构将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人民币升值压力有其客观经济基础。从国际经验看,盯住一篮子货币或爬行区间难以化解已有的升值压力,也不完全适应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需要。近期人民币汇率改革应选择回归有管理浮动,通过制度安排让汇率动起来,通过政策调整保持汇率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1.
黄泽民 《银行家》2004,(4):13-14
最近关于人民币升值和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放宽的谈论再度成为人们的关注热点,其实,人民币升值的国际舆论起始于2002年日本的“中国输出通货紧缩论”。此后,美国、日本等国家纷纷要求人民币升值、放弃现行的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并放宽人民币汇率的  相似文献   

12.
2005年7月21日中国政府宣布人民币汇率改革,放弃盯住美元,并允许人民币汇率浮动,人民币币值就开始了几乎单边升值的过程.从人民币兑换美元汇率走势可见,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人民币汇率累计升值幅度已达到7.8%.该态势虽然暂时缓解了外国政府(以美国为主)对中国汇率政策的压力,但是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和预期并没有明显减弱的迹象,长此以往将对我国经济和金融体系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将在分析人民币升值预期的成因之后,判断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进而提出升值预期的缓解之道.  相似文献   

13.
人民币升值压力下的汇率制度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娜 《山东商业会计》2006,(1):34-37,45
针对当前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展开讨论,考察了人民币升值的外因和内因。论述了我国现阶段的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本质,以及在升值压力下,继续采用钉住汇率制度可能产生的后果,得出这种汇率制度在现阶段难以维系的结论。本文还介绍了兼顾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优点的目标区汇率制度,并列举了该制度的优点,提出了我国现阶段应该实行目标区汇率制度的观点,以扩大汇率的浮动范围,化解升值压力,并将升值控制在一定浮动范围内。  相似文献   

14.
自去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实行浮动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一直呈单边上扬态势。今年年初以来,人民币升值有所加快。尽管从3月6日开始的两周内,美元对人民币出现大幅反弹,但终究无法摆脱颓势,此后人民币汇率一路走高,显示出市场对人民币升值趋势的普遍认同。3月份人民币汇率出现的巨大波幅,印证了国家关于扩大市场力量对人民币汇率生成作用的改革承诺,也向国内众多金融机构展示了市场孕育着的汇率风险。  相似文献   

15.
实行弹性汇率制度以来,人民币汇率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升值进程。维系和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要有明晰和具体的价值判断标准。这涉及到人民币名义汇率(中间价)的形成机制,汇率波动区间的科学界定等一些尚处于模糊状态且易引起误解和争议的问题。因此建议将参考篮子货币机制改为盯住篮子货币机制来确定人民币汇率价值;改人民币汇率的日浮动规定为区间浮动规定,且适度放宽浮动幅度;探索构建切合我国实际的行为均衡汇率理论模型来分析研判人民币汇率的合理均衡水平;彻底摒弃试图通过人民币汇率升值解决我国国际收支顺差问题的政策主张;稳健而有序地开放资本项目,以此来维系和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6.
《中国工会财会》2006,(2):39-39
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升值,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货币。2003年起:国际社会强烈呼吁人民币升值。国内外关于人民币升值与否的论战不断升级。1997年之后:人民币汇率始终保持在较窄范围内浮动,波幅不超过120个基本点,并没有随宏观基本面变动而波动。1996年12月1日:中国实施经常账户兑换,人民币汇率小幅升值为8.3兑1美元。在此之后,人民币的汇价便固定在8.28兑1美元,上下浮动的幅度很小。1994~1996年间:出现严重通货膨胀和大量资本内流,以及亚洲金融危机,人民币汇率承受巨大压力。1994年1月1日:汇率体制重大改革,实施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人民…  相似文献   

17.
对人民币是否升值,目前国内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主流意见认为人民币升值不合时宜,应继续保持目前的汇率水平,以不变应万变.另一种变通的观点认为,人民币应逐步扩大汇率浮动弹性区间,有步骤地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进程.使人民币稳步升值.笔者赞同后一种观点.  相似文献   

18.
《中国金融家》2005,(10):12-12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05年第三季度例会在北京召开。会议认为,总体看,当前金融运行良好,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平稳实施,人民币汇率实现双向浮动,远期市场升值预期幅度有缩小的迹象。会议肯定了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已经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9.
自2005年7月21日以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已经一年有余,这期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双向波动,有贬有升,弹性明显增强。目前对于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及浮动弹性等问题仍然存在着争议,尤其是当我国内外经济失衡、经济的“结构性过热”问题依然较为突出时,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再次得到强化。对于抑制经济的结构性过热,是采取加息还是让人民币继续或大幅升值,也成为市场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可以说,人民币升值问题既是我国经济发展又是资本市场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长期性问题。  相似文献   

20.
自2005年7月2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人民币汇率实行有管理的浮动制度。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理论联系实际,人民币升值的根本原因,以及对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宏观经济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做了一定的分析,并且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