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损益表增列增值税项目的探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七三七工厂刘安荣自1994年1月1日起,实行税制改革后的增值税由原来的价内税改为价外税。这一改革对企业的成本核算、经营成果虽不受影响,但现行“损益表”格式没有填列价外的增值税数字的位置,显然不能完整反映与企...  相似文献   

2.
我部在2016年12月发布了《财政部关于印发<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财会[2016] 22号,以下简称《规定》),该《规定》自发布以来,受到广泛关注,为便于理解,现就有关问题解读如下: 一、关于待认证进项税额的结转 根据《规定》第二(一)2项,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等,其进项税额按照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时,应借记相关成本费用或资产科目,借记“应交税费——待认证进项税额”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经税务机关认证后,根据有关“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专栏及“待认证进项税额”明细科目的核算内容,先转入“进项税额”专栏,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待认证进项税额”科目;按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转出时,记入“进项税额转出”专栏,借记相关成本费用或资产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  相似文献   

3.
龚蔚 《上海会计》2002,(5):21-23
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多处对事业单位中增值税纳税义务人有关增值税的核算进行了规定。其中,对小规模纳税人应交增值税的核算在“对外投资”和“经营收入”两个科目的使用说明中进行了具体规定。一、 有关投资过程中应交增值税的核算《制度》规定:“属于小规模纳税人的事业单位对外投出材料,按合同协议确定的价值借记‘对外投资’科目,按材料帐面价值(含税)贷记‘材料’科目。按合同协议确定的价值与材料帐面价值的差额,借记或贷记‘事业基金—投资基金’科目;同时,按材料帐面价值,借记‘事业基金—一…  相似文献   

4.
吴明烨 《上海会计》1997,(11):24-24
在一次增值税会计处理的知识竞赛的试题中,有这样一道判断题:“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涉及的核算内容包括应交增值税业务。是回答对,还是错。多数人回答是错的,认为在转让不动产时,应计算缴纳应交营业税、土地增值税,并不存在应交增值税问题。笔者认为,“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涉及的业务是可能会包含“应交增值税”核算内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免征增值税项目中有“销售的自己使用过的物品”。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94)财税字第26号文件关于增值税、营业税若干政策规定的通知中第十点对关于销售自己使用过…  相似文献   

5.
读《上海会计》1999年第4期喻立勇同志的《现金流量表中几个涉及增值税项目的填列》(以下简称《喻文》)后,笔者想就其中有关收到和支付增值税额的填列公式谈些看法。一、关于“收到的增值税销项税额和退回的增值税款”项目在《喻文》提出的计算公式中,笔者认为:1.退回增值税款并不只限于出口货物,所退税款也并不都通过“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科目核算,如继续执行若干过渡性优惠政策的单位,根据财政部财会字[1995]6号文件规定,企业实际收到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税后返还的增值税,借记“银行存款”科目,…  相似文献   

6.
《理财》1995,(6)
财政部发布《关于印发企业交纳土地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现对企业交纳土地增值税有关会计处理办法的规定通知如下;一、交纳土地增值税的企业应在“应交税金”科目...  相似文献   

7.
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属于一般纳税人的事业单位向其他单位投出材料,按合同协议确定的价值,借记本科目,按材料账面价值(不含增值税),贷记‘材料’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按合同协议确定的价值扣除材料账面价值与应交增值税的销项税额的差额,借记或贷记‘事业基金一投资基金’科目;同时按材料的账面价值借记‘事业基金一一般基金’科目,贷记‘事业基金一投资基金’科目”。  相似文献   

8.
《工业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应交税金”科目是核算企业应纳的各种税金,如:增值税、营业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所得税、资源税等。增值税“应交税金”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的是企业尚未交纳的增值税.期末借方余额.反映的是企业多交或尚未抵扣的增值税.本文介绍的案例是企业利用“应交税金”科目借方余额.掩盖偷税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按照《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应交税金”总账科目核算企业应交纳的各种税金.为核算企业应交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本不考虑小规模纳税人)在“应交税金”科目下应设置“应交增值税”和“未交增值税”两个二级科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上海会计》1999年3期发表吴明烨同志“是销售成本还是销售费用?”一文,读后颇受启发。吴文认为:货物出口销售后,结转商品销售成本时,借记“商品销售成本”科目,贷记“库存商品”科目;而按购进原材料等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记载的增值税额与按照退税率计算的增值税额的差额,以转作期间费用处理为宜。笔者认为是不妥当的。一、按照购进时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记载的增值税额与按照《通知》规定的退税率计算的增值税额的差额,属于存货成本的一部分,并构成商品产品价值。既然属于存货成本的这部分增值税差额已经丧失了继续…  相似文献   

11.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放管服"改革有关要求,进一步优化纳税服务,规范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管理,税务总局制定公布《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登记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现就《办法》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相关背景 为积极推进"放管服"改革,2015年2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 国发〔2015〕11 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被列入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  相似文献   

12.
偷漏增值税者又出新招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在企业审计时,发现个别企业在偷漏增值税中又有了新的花样。1.将“现金”科目作为偷漏增值税的“防空洞”。《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企业用自产产品换取原材料是一种销售行为,应计征增值税——销项税。但一些企业...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颁布实施,税收执法和税务机关对纳税人偷漏税处罚的力度都在不断加强。企业财务人员对本单位各项税收的计算与缴纳的自查也显得尤为重要。工业企业对增值税销项税额的审查是企业自查的重点,下面简单介绍审查的一般方法。一、对生产同一税率产品无其他收入的企业,首先要看《损益表》中“产品销售收入”累计数与增值税税率的乘积是否等于《增值税计算表》中的“销项税额”累计数。二、对生产不同税率产品或有其他收入的企业,首先应审查企业是否按不同税率产品的销售进行分别核算。未分别核算的,…  相似文献   

14.
《上海会计》2002年第五期龚蔚同志《浅谈小规模事业单位应交增值税的核算》一文(以下简称《龚文》)指出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小规模事业单位应交增值税核算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意见。笔者认为有些问题值得商榷。一、小规模事业单位以材料对外投资的核算《龚文》提出:小规模事业单位投出材料时,应按合同协议价扣除材料的账面价值及应交增值税后的差额,借记或贷记“事业基金—投资基金”科目。笔者认为:第一,按增值税会计处理有关规定,企业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体经营者,应视同销售货…  相似文献   

15.
《理财》1994,(2)
关于增值税会计处理的规定《中华入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巳经国务院颁发,现对有关会计处理办法规定如下:一、会计科目(一)企业应在“应交税金”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在“应交增值税”明细帐中,应设置“进项税额”“已交税金”“销项税额”“出口退...  相似文献   

16.
一、新准则对“应交税费”科目的规定及主要税种的账务处理 根据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企业使用“应交税费”科目核算按照税法规定应交纳的各种税费,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等。  相似文献   

17.
关于增设“待扣税款”科目的建议韩树明,严硕勤,敦墅人财政部1993年12月发布的《关于增值税会计处理的规定》中要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以下简称一般纳税人)国内采购货物和接受劳务,按照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金—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相似文献   

18.
关于事业单位对外投资核算的改进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存在的问题《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 :属于一般纳税人的事业单位向其他单位投出材料 ,按合同协议确定的价值 ,借记“对外投资”科目 ,按材料账面价值 (不含增值税 ) ,贷记“材料”科目 ,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科目。按合同协议确定的价值扣除材料账面价值与应交增值税的销项税额的差额 ,借记或贷记“事业基金——投资基金”科目 ;同时 ,按材料的账面价值 ,借记“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 ,贷记“事业基金——投资基金”科目。属于小规模纳税人的事业单位对外投出材料 ,按合同协议确定的价值 ,借记“对外投资”…  相似文献   

19.
为了加强增值税的管理,特别是为了加强税金的核算,在税制改革初期,财政部就发布了《关于增值税会计处理的规定》,根据这一规定,税务机关明确要求增值税纳税人特别是一般纳税人应设置“应激税金-应缴增值税”明细账,在“应缴增值税”明细账中,应设置“进项税额”,“已缴税金”,“销项税额”,“已缴税金”,“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等专栏,各专栏也都规定了详细的核算内容,为了能清楚反映企业欠缴增值税款和待抵扣增值税税款的情况,财政部又对增值税会计处理有关问题做了补充规定,保证了企业能提供准确的进销项和应纳税额的核算信息,规范了一般纳税人的税金核算。然而经过这几年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检查情况看,其税金核算仍存在着不少问题,有些一般纳税人企业根本未设置“应缴税金-应缴增值税”明细账,有些企业的财务人员甚至仍在“产品(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核算增值税,也有些企业财务人员根本不晓和“应缴增值税”明细账各栏次的用途,如有些企业当月上缴本月增值税时,在“应缴税金-应缴增值税(已缴税金)”科目核算,最后造成“应缴税金”科目余额借,贷方余额不实,使企业与税务机关的应缴税金或留抵税额不符,也给税收征管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相似文献   

20.
王哓玲 《税收征纳》2001,(10):24-25
我国增值税实行购进扣税法计算应纳税额,决定了其会计处理的复杂性。目前,增值税实行三级核算,在“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二级科目下,共设九个三级科目进行明细核算,这九个三级科目有五个借方科目,即进项税额、已交税金、减免税款、转出未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有四个贷方科目,即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设置这些账户的目的是将增值税的各项经济业务分别加以核算。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未能完全按照理论上的设计来进行,造成增值税核算不实,严重影响了增值税会计核算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