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毋晓庆 《西安金融》2003,(11):51-52
近一段时间,国务院领导同志几次在讲到农发行改革和职能调整问题时,非常明确地指出:“随着粮棉市场化改革,农发行的职能必须进行调整。”这既为农发行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又明确指出了农发行必须进行职能调整。农发行职能调整要做的准备工作很多,涉及方方面面。我认为,农发行在职  相似文献   

2.
根据国内的金融市场的发展来看,我国的农发行在外资农发行与国内的金融发展需求的双重夹击下,承受了非常大的变革压力。农发行各方面的强化党管金融责任以及系统整体的建立与完善,都将成为当代农发行的改革历程。本文对农发行强化党管金融责任的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并且就农发行强化党管金融责任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一定的解决对策。从而帮助农发行更加全面的了解,农发行未来的金融责任与政策的制定。  相似文献   

3.
新形势下加强农发行财会辅导监管工作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会辅导监管工作是农发行财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发行防范风险、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但在农发行体制转型过程中,其职能发挥有所弱化,功能实施有所淡化,给农发行会计安全稳健运行带来了一些不利因素,新形势下加强农发行财会辅导监管工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发行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如何发挥农发行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中的骨干与支柱作用,找准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是新形势下农发行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结合江西省情与农发行行情,认为必须把支持农村水利建设作为我省农发行信贷业务发展的切入点之一,作为支持我省新农村建设的新途径和新举措。同时,在总结我省农发行开办新业务以来经验的基础上,明确了支持农村水利建设的运作方式和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农发行总行提出建设新农村的银行的建设目标,以及农发行业务范围的扩大,为农发行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而在业务调整过程中,农发行也面临业务拓展、企业营销等新问题。本文通过对农发行当前客户营销中存在问题及成因的分析,提出了农发行客户营销的创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推动农业发展银行改革发展要充分发挥农发行在农村金融中的骨干和支柱作用,要坚定不移地按照现代化银行打造和发展农发行。要充分调动全行员工投身农发行改革发展的积极性,也要尽快破除制约农发行发展的一系列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农发行)作为我国三大政策性银行之一,自1994年组建以来,在贯彻执行国家农业产业政策,保护农民利益,支持"三农"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粮棉市场的逐步放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农发行面临的市场环境、任务和经营条件都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农发行必须通过改革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强化支农职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如何针对农发行经营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找出症结,对症下药,提出农发行改革的整套思路已成为在推进农发行改革之前必须研究的课题,本文结合农发行业务特点,分析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索提出了农发行经营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
中央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后,金融机构不断深化改革、完善体系、改进服务,积极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对农发行来说是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期。在当前农村金融服务主体存在空缺的情况下,需要农发行强化和完善支持“三农”的功能,发挥出培育商业信贷市场的作用,以补充商业性金融的不足,在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主导性作用。一、农发行在新农村建设中战略调整的效能及其经营取向近年来,农发行面对中央关于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深化政策性银行改革的新要求,完善支农职能,加快业务的有效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向现代银行转型迈出了较为坚实的步伐。据我们对邵阳市农发行的调查,农发行在扩大商业化经营对新农村建设和农发行自身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一)商业化经营战略调整后对农发行自身发展及在新农村建设中推进“互补性”金融支农局面的效应。其一,信贷投放力度的加大,凸显了农发行在推进农村产业化建设的中的作用。一是农发行的信贷投放快速增长,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发挥了主导性的作用;其二,农发行的核心竞争力得到了明显加强;其三,经营效益和风险防控能力明显提高。面对金融支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农发行已终结“粮棉油收购银行”的...  相似文献   

9.
2009年6月,银监会批准农发行可在设有分支机构的县域(包括县级市、城市郊区郊县)地区开办除吸收居民储蓄存款之外的公众存款业务,这标志着农发行办行品质进一步提升。这一业务的开展不仅拓宽了农发行的社会融资渠道,而且也降低了农发行经营成本,有助于农发行更好地尽职履责,服务"三农"。  相似文献   

10.
冯山 《海南金融》2004,(8):61-62
农业发展银行与粮食购销企业捆绑式经营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基层农发行会计服务的要求。随着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必然对农发行会计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以基层农发行实践工作为立足点,对基层农发行会计微观管理机制提出了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农发行)作为我国三大政策性银行之一,自1994年组建以来,在贯彻执行国家农业产业政策,保护农民利益,支持“三农”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粮棉市场的逐步放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农发行面临的市场环境、任务和经营条件都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农发行必须通过改革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强化支农职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如何针对农发行经营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找出症结,对症下药,提出农发行改革的整套思路已成为在推进农发行改革之前必须研究的课题,本文结合农发行业务特点,分析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索提出了农发行经营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农发行科学实行贷款利率定价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分析,认为农发行应逐步提升贷款利率自主定价水平,并研究制定切合农发行特点的利率定价机制。思考了在现有条件下,农发行如何顺应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要求,理清利率定价的整体思路,加速利率定价工作进程。  相似文献   

13.
朱昌生  刘振 《理财》2004,(7):28-28
自1996年底农发行省以下机构成立以来,农发行稽核机构紧紧围绕各项业务经营目标,在堵塞漏洞、强化管理、监督粮棉收购资金的使用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对农发行履行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所赋予的职责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随着粮棉购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发行业务将面临新的挑战。在此形势下,农发行稽核工作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当前农发行稽核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些认识: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农发行业务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如何做好业务拓展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是当前农发行研究的重点。本文从分析农发行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着手,认真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是时代的主题。推进改革、促进发展 ,也是当前农发行面临的现实而紧迫的任务。国务院最近对农发行的改革与发展问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湖北农发行应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的指示精神 ,结合湖北实际 ,做好推进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一、从全局高度领会和把握国务院指示精神 ,切实统一全行思想认识国务院最近专题研究农发行改革发展问题 ,对农发行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为农发行改革发展明确了目标和原则 ,指明了方向。第一 ,它调整和扩大了农发行的业务范围 ,赋予了农发行更重大的职责。国务院不仅要求农发行继续做好…  相似文献   

16.
结合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特殊性,顺应经济新常态下金融法治建设的总体要求,分析农发行风险防控在金融法治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于立法以及农发行内部外部防线防控方面都面临挑战,因此,对农发行风险防控提出新思路十分必要,农发行的抵御风险能力的提高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建设为农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建设新农村的银行”的全新定位下,农发行的业务范围逐步向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扩展,本文试图通过对大城市农发行在促进产销区衔接、落实中央“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方针、推动农发行系统效益增长等方面作用的分析,提出大城市农发行应在新农村建设中成为农发行金融支农的战略支点的定位。并在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城市农发行在经营机制、客户战略和产品策略选择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金融改革持续深入,农发行作为最直接面向农村的国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对农发行的改革不仅指明了方向,而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基层农发行系统如何面对,如何通过转型发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作用?衢州市中支组织人员对辖区农发行业务现状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9.
十年     
陈晓春 《金融博览》2006,(10):48-48
岁月匆匆.时光荏苒,转眼间在农发行工作已将近十年。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不过是短暂的瞬间,但与农发行风雨同舟的十年,却是我们人生中重要的十年。我们伴随着农发行走过了建行伊始的辉煌.走过了资金封闭运行的艰难岁月.如今,我们又要伴随着农发行去开创新的未来。回想3600个日日夜夜.有欢乐,有苦恼.也有无奈。“激情、迷惘、期待”概括了我们在农发行基层行工作十年的人生写照。  相似文献   

20.
农发行的改革既面临着机遇又面临着挑战,随着农发行业务的不断发展,商业性业务不断增强,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是未来农发行走入国际市场的必然趋势。本文详细介绍了办理全国农发行系统首笔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背景、过程,在办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解决办法,以及对未来的设想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