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根据股骨干骨折的原因以及临床护理,整理股骨骨折的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和总结80 例本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对术前护理、术后康复指导、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整体护理对策并付诸实施.结果 所有病人恢复良好,痊愈出院.结论 股骨骨折患者的治疗和康复需要科学的护理,全面的指导以及生理和心理之间的充分调护.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并探讨患者下肢骨折手术后并发的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观察和护理。方法选取我院30例下肢骨折手术并发急性深静脉血栓的患者,采取药物治疗(尿激酶)和人工护理相结合的方式,观察临床效果。结果并发急性深静脉血栓的患者治疗护理前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主要是下肢颜色变化、水肿、有疼痛感,经过药物治疗和人工护理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有6例,痊愈20例,4例好转。结论对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急性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早期观察后,根据不同的反应采用合适的护理,降低了死亡率,对患者下肢的健康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进行骨折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观察并研究中医护理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从我院随机选取无合并症且非急诊手术的骨折患者共10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运用中医护理进行护理,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度和骨折知识掌握程度进行比对,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在骨折患者临床护理中进行应用,可有效增强护理质量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5.
循证护理在脊柱骨折住院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脊柱骨折患者常见问题的护理对策。方法:将循证护理应用于脊柱骨折患者,解决患者疼痛、瘫痪、肺部感染、压疮、泌尿系感染问题的实践过程。结果:36例患者住院期间无一例发生肺部感、压疮。3例发生泌尿系感染并发症。结论:循证是临床护理基础,不仅可提高护理质量,对患者有益,而且,可丰富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并探讨骨折之后关节僵硬的原因及有效的护理策略.方法 以我院2010 年12 月-2011 年12月期间共收治的200 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关节附近出现骨折以后,容易导致其僵硬的原因主要有如下的几点:护理人员与医生缺乏必要的、及时的沟通,致使其对于患者的骨折程度认识不足,从而没能够及时、有效的为不同患者提供正确的健康指导;患者对于骨折方面的认识不够,认为骨折的治疗关键在于手术,而缺少对术后功能锻炼的正确认识;患者由于担心术后伤口疼痛以及过分的担心切口裂开等原因,对术后的功能锻炼具有恐惧感,并且没能够与医护人员进行有效的配合;患者的术后关键康复锻炼急功近利,缺乏循序渐进的环节;医院对于患者的出院指导不够详细,导致其出院之后便终止了康复锻炼.结论 加强骨折患者在手术之后的康复锻炼是有效的预防术后关节僵硬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患者中除4例转至上级医院外,17例患者在住院期间未发生任何护理并发症而治愈出院。结论呼吸机麻痹是IMS中具有临床急性救治意义的危象,机械通气是当前急救最有效的措施,而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和熟练的护理措施是救护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老年骨折患者综合护理后的干预效果及体会。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骨折患者30例,对老年骨折患者进行系统性的正规康复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状况,加强基础护理,做好心理护理注意皮肤护理,对患者进行最舒适护理并做好一系列护理措施。结果在护理后的回访中得知,老年骨折患者的疼痛均消失,肢体功能效果明显好转,仅1例有并发症发生,其余29例均无并发症并且生活基本自理。结论通过一系列的专业护理可以使老年骨折患者早日康复,心理更加健康,减少并发症的出现率以及保障患者早日可以生活自理,使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尺桡骨骨折患者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尺桡骨骨折患者14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给予围术期综合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5.9%,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2.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097,P<0.05)。结论对尺桡骨骨折患者,在合理复位和固定治疗基础上,给予科学合理的围术期护理,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HCC)患者接受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术前、后的临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6例HCC患者,在接受TACE前,护理人员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术后建议患者卧床休息,实时监测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及时给予合理的护理。结果入选病例中,有53例出现发热,41例患者出现疼痛,36例患者出现呕吐,22例患者出现腹泻,均未出现异位栓塞。因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各种症状得到了控制,患者快速恢复。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在接受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前、后给予合理有效的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提高肝动脉栓塞化疗术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下肢骨折包括股骨颈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转骨折、髌骨骨折、胫骨平台骨折、胫腓骨骨折、踝部骨折、跟骨骨折。临床根据不同部位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下肢骨折由于各部位解剖与生理的特殊性,形成了受伤年龄、部位、性质及愈合能力的差异;护理上除了因病施护外,还应重视预防由于下肢骨折卧床治疗时间较长而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12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护理方法,以提高护理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2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析其护理过程,评估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合理的精心护理,120例患者均无护理并发症发生,全部康复出院。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和正确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是其康复的必要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方法回顾2012年1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40例股骨干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所给予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结果40例患者经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后,均临床治愈而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26d。出院后回访6个月,全部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下肢各关节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在积极治疗股骨干骨折的同时,配合护士给予系统的、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对于促进骨折愈合,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妊娠期出现高血压综合征(妊高症)孕产妇的护理措施和体会。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5月-2012年12月收住在我院妇产科被确诊为妊高症的患者30例,随机将30例分为实验组15例、对照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产科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系统的妊高症护理和围生期护理。结果实验组孕产妇的妊娠高血压症状好转情况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新生儿的体重、新生儿Apgar评分标准均高于对照组,难产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和围生期的科学、合理、系统、全面的护理对妊高症患者的治疗帮助较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有效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2011年9月~2013年1月对我院妊高症患者42例进行临床护理,对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回顾分析总结。结果精心护理后,与护理前对比,妊高症患者的血压得到了有效控制(P<0.05),孕妇相关健康知识知晓程度有了显著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均满意。结论精心高效的护理可有效降低妊高症患者血压,改善母婴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综合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科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心力衰竭患者24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监测生命体征、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变化和新生儿分娩状况。结果经过护理,观察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降至正常水平,心率也恢复正常,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给予综合护理措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新生儿的危险系数,使产妇安全度过围产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的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150例妊高症产妇,有40例(26.7%)出现产后出血现象,本组40例产妇产前、产时、产后均进行了严密监护及心理护理。结果本组40例妊高症产后出血产妇中,38例治愈出院,仅2例产妇经过一系列积极救治后,仍出现大出血现象,行子宫全切术后痊愈出院。结论对于存在产后出血危险因素的妊高症产妇,应密切关注其病情、进行精心护理、及时指导用药,环环相扣,以减少产妇产后大出血发生率,确保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