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目的对比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经桡动脉与股动脉穿刺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Emergenc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护理的优缺点。方法 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行急诊PCI治疗102例AMT,其中经桡动脉冠状动脉(Transradial coronary intervention,TRT)介入组53例,经股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TFT)49例。对比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天数、护理量、术后患者心理躯体舒适度等进行统计学数据与分析。结果两组病例基本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并发症则经桡动脉组低于股动脉组(3.8%VS8.2%P<0.05),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股动脉组(P<0.05),护理人员工作量也明显少于股动脉组(P<0.05),术后患者的心理躯体舒适度评估明显高于股动脉组。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急诊PCI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与股动脉途径比较,经桡动脉途径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天数,患者恢复快,减轻护理工作量,节约护理资源,不但有益于患者,亦有益于护理人员。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归纳高龄老年急性心梗在行PCI手术后对室颤突发进行护理的方式。方法随机选取在本院进行PCI手术后突发室颤的高龄老年急性心梗患者50例,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一般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上护理干预,对比两种护理效果。结果加上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和并发症均比对照组的好,两组护理效果有明显差距。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上良好的护理干预有利于加快急性心梗患者PCI手术的恢复,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水化疗法应用于冠状动脉介入(PCI)围术期预防造影剂肾病的重要意义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116例冠状动脉造影或支架术的患者进行水化疗法,以预防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结果本组116例患者经围术期水化疗法后,均未发生造影剂肾病(CIN)。结论 PCI术前后加强水化疗法可有效预防CIN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IABP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因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39例经确诊即升压处理,并在X线透视下行IABP支持急诊PCI,术中在罪犯血管干预处理,术后送CCU监护病房。护理重点观察血压、心率、呼吸、心电、血氧饱和度、尿量的变化,同时镇静、纠正缺氧、利尿,稳定血压,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全程抗凝监测。结果观察组21例经IABP辅助治疗护理后血压上升,心率减慢,多巴胺用量减少,与无IABP辅助治疗的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IABP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经严密护理监测可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5月我院接诊的宫颈癌患者60例,给予患者术前准备与心理疏导,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和各方面的护理工作。结果60例患者术后经过医护人员精心且专业的护理,均恢复良好,并且康复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7.0±2.1)d,无1例发生并发症,出院后随访3个月,所有随访患者均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结论通过对宫颈癌患者围术期进行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89例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与分析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对策。结果89例患者中,无死亡病例,术后2~5 d拔管,平均拔管时间为(3.4±0.9)d;其中8例(9.0%)中转开腹完成手术,5例(5.6%)患者发生并发症。结论对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确保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人工股骨头置换围术期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连州市中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00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资料,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行围术期全面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6.0%,优于对照组的62.0%,平均住院时间为(9.2±1.3)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5±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围术期对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采用全面护理干预,可提升患者的康复速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10月收住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5例,针对其不同的心理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经心理护理干预治疗后,治愈20例,好转13例,死亡2例;平均住院时间为18 d。该组患者中认为心理护理有利者占51.4%(18/35),基本恰当者占45.7%(16/35),有害者占2.9%(1/35)。结论心理护理可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问题的出现,可促进患者日后的身体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15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本组患者麻醉方式均为全麻,然后行4孔或3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给予患者围术期护理。结果本组150例患者均顺利治愈出院,术后有2例又行剖腹探查术,4例出现呕吐恶心,10例出现3 d体温超过38℃,12例出现腹胀,14例出现切口疼痛,经过一些常规处理后,症状均消失。结论随着在临床上大量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广大患者越来越接受其治疗的优越性和治疗效果,但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也对护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医护人员在围术期给予及时的护理和仔细的观察,以此提高患者的手术质量,促进其尽快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介入治疗围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对49例急性脑梗死介入治疗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进行分析。结果 49例患者术后影像学检查显示血管再通44例,血管未通5例,有效率达89.8%,均未出现脑出血、脑水肿等不良后遗症。患者3~4周出院,出院时可独立行走。结论加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手术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妊娠期卵巢囊肿蒂扭转围术期护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36例妊娠期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实施围术期各项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患者均恢复良好,顺利分娩,无1例发生流产、死胎,且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为妊娠期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提供围术期的优质护理,既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又能保证胎儿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行鼻窦炎手术或鼻息肉摘除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耳鼻喉科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共8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整个围术期护理,并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5%)明显小于对照组(15.0%),观察组(97.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8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鼻内镜手术的鼻窦炎和鼻息肉患者加强围术期护理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2年1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38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术期给予患者的护理方法。结果本组3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出血、腹腔脏器损伤等并发症,切口均愈合,且痊愈出院,住院时间3~7 d,平均4 d。结论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术期的患者,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可缓解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和研究急诊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过程中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分析我院急诊部门80例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过程中发生心律失常患者,分析和研究护理措施干预心律失常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所有患者中,74例抢救成功,存活率高达92.5%,存活患者QTc均增高显著,QTd明显减小。结论做好护理应对准备,时刻密切观察病情,提高急诊抢救的成功率,改善术后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析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中应用急诊护理路径的影响及效果。方法在2011年2月至2012年10月我院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0例,根据对其运用的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应用急诊护理路径的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抢救及恢复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诊断、急诊停留、抢救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卧床、住院时间,住院期间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抢救中应用急诊护理路径可有效的减少患者检查及抢救时间,提升了临床抢救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患者行前列腺切除术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38例前列腺切除术患者施行相应的护理措施,同时加强围术期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护理。结果 3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康复出院后随访,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加强前列腺增生患者行前列腺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可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镜下切除肠息肉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04年9月至2013年9年我科收治的结肠息肉患者251例,以高频电为主体,配合热活检钳,圈套器及黏膜下注射技术。采用不同方法,在电子结肠镜下对患者的肠息肉拟行切除,并对其进行围术期护理。结果 251例患者中,2例患者术后便血,无其他术后并发症发生,其余患者均顺利出院。结论镜下息肉切除术是一种方便、快捷的治疗方法,但易发生并发症,因此应加强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地佐辛对高龄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围术期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行ERCP、取石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地佐辛诱导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芬太尼诱导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手术结束苏醒时和术后2、6 h,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T2-6时点RR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T3-6时段SBP均明显低于T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地佐辛对高龄患者ERCP围术期镇痛效果明显,且具有稳定呼吸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表现、病情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27例妊娠晚期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护理资料进总结分析。结果通过围术期对病情的密切观察及全面细致的护理27例妊娠晚期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除1例早产,1例死产外均获得临床治愈。结论妊娠晚期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术期高度重视临床表现,并结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及确保母婴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采取何种临床治疗护理方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更好。方法挑选2010年12月~2012年12月于我院进行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患者80例,其中40例采取常规护理结合综合护理的方案,进行临床治疗护理,归入A组(实验组);40例仅采取常规护理的方案,进行临床治疗护理,归入B组(对照组)。对治疗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均好于B组,其差异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护理联合综合护理,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显著,极具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