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海尔背后站着张瑞敏: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张瑞敏的背后站着杨绵绵。在海尔这样一个全球知名中国企业中,杨绵绵一直隐藏在张瑞敏的身后.几乎不让人察觉到她的存在。作为张瑞敏的“黄金搭档”和助手.杨绵绵为海尔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21年来,海尔集团从一个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世界知名的国际化大企业,在海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高速发展中,作为海尔集团主要创始人之一的杨绵绵自身价值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中国企业的品牌国际化模式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品牌实验室新近推出了<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品牌>,中国"海尔"名列其中,排名95位.这是中国品牌第一次进入全球性知名品牌排行榜.它既标志着海尔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已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也预示着中国企业的品牌国际化将会进入到一个新时期.  相似文献   

3.
《新财富》2013,(4):28-31
与海尔、联想同时诞生的戴尔、思科都已成就世界级的声誉,而中国企业却似乎总缺少临门一脚的实力。要跻身世界级品牌行列,要真正融人世界体制,中国企业所需要的是一个与之无缝对接的法制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4.
网络化战略是海尔又一个新的7年发展战略,是海尔发展循序渐进的过程,遵循其企业内在逻辑。早期海尔实施多元化战略,达到一定的规模后边际效应递减,需要在更广泛的范围内竞争,所以有了全球化战略决策。随着企业越来越大,对市场反应迟钝,患上大企业病,它开始考虑如何将大企业做小。因此海尔提出了市场链、人单合一、自主经营体以及人人创客等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1984年,海尔还只是青岛市的一个亏损147万元的濒临倒闭的小厂,但二十年海尔创造了一个奇迹。1996年,海尔获得国际星级服务顶尖荣誉——“五星钻石奖”;1997年,海尔销售收入总额达到108亿元;2004年海尔成为全球营业额1016亿元的中国第一品牌,并在全世界获得越来越高的美誉度。由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独家编制的2005年度《世界品牌500强》中,海尔再次入围世界品牌百强,荣居第89位。  相似文献   

6.
张瑞敏 《中国工商》2004,(1):130-132
不知不觉中,海尔将“中国制造”写向了五大洲四大洋。在2002年海尔的航海日记上,记载其当年全球营业收入711亿,但包括张瑞敏在内的海尔人都清楚一个事实:2003海尔仍徘徊在世界500强之外。在海尔字典里,我们读到:进入世界五百强是目标而非目的;其当务之惫是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有了国际竞争力,或早或晚都会跨进500强之列,并且保持强势——是什么让海尔义无反顾地走了出去?海尔出海远行的日子过得好不好?是否遭遇过暗礁?  相似文献   

7.
《市场周刊》2005,(1):14-14
海尔20年研讨会的题目是:《海尔20年1000亿世界的海尔》,为什么用这个题目?因为它比较确切地表达了海尔的过去、现在和未来。20年就是海尔所走过的路,1000亿是海尔现在达到的水平,世界的海尔是海尔将来必须为之奋斗的目标。按照这个思路我们要总结过去,而不是欣赏和留恋过去,因为“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我们不可以留恋过去,  相似文献   

8.
唐潇霖 《市场周刊》2004,(21):43-43
2003年,海尔的品牌价值达到了530亿元,蝉联中国第一品牌的优势,其全球总营业额实现了806亿元,离世界500强也只有一步之遥;2004年,海尔跻身“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品牌”排行榜,名列第95位,对于一家中国公司来说,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成就,此前还从来没有一个中国内地品牌进入过这个排行榜。  相似文献   

9.
奥运不只是一个项目,它是一个梦,是全人类的梦想,人们在这里享受激情和辉煌。奥运对企业来讲是一个非常大的机会,我认为抓住机会比事后的数据分析重要一千万倍!2001年7月13日,当萨马兰奇说出“北京”的字眼.万众欢呼的时刻,电视播出了海尔的广告:“热烈祝贺北京申奥成功!”当时很多人诧异:海尔的反应这么快!  相似文献   

10.
艾育荣 《广告大观》2006,(7S):62-64
“今年你评了没有?”,一个大型企业高层沙龙上,老板们这样互相地问候着。“评”不是评奖,而是品牌评估。三年前的中国,品牌评估还只是少数企业的事情。而从04年开始,品牌评估的概念已经走进了中国市场,走进了千万家中国企业。而这一转变,源自于一张《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品牌百强》排行榜,中国企业海尔赫然在列,名列95。  相似文献   

11.
青岛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当年销售收入只有348万元,2000年实现了全球销售收入406亿元,是1984年的11600多倍;1984年企业资不抵债,亏损147万元,2000年实现利税30亿元;1984年职工只有800人,2000年达到以3万人,是1984年的37.5倍;品牌价值从无到有,2000年达到330亿元,是1995年第一次评估时的7.8倍;1984年产品门类只有一个型号的冰箱,产品,目前有69大门类10800多个规格品种;现在海外建立了38000多个营销网点,产品销往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0年实现出口创汇2.8亿美元,自1998年以来,出口创汇每年以翻一番的速度增长,是中国家电业出口创汇最多的企业;现在全球已建成八个工业园区,其中美国的海尔工业园,占地7000多亩,海尔取得这些成就的主要经验是。  相似文献   

12.
海尔集团,1984年创立,从单一冰箱发展到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96大门类1510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并出口到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4年,作为唯一的中国企业入选“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品牌”,张瑞敏,作为海尔第一人,具管理思想放置在“7S”下,又有何借鉴意义呢?  相似文献   

13.
漆婷婷 《广告大观》2013,(10):62-63
“中国好声音”常有,“中国好品牌”却不常有,海尔,作为为数不多的“中国创造”,海尔凭借在全球市场的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在2013年荣获了总部设在英国伦敦的“世界影响力组织”授予的“世界名牌”的称号,同时,海尔旗下的空调、热水器、冷柜则入选世界名牌产品。这是中国品牌首次获得世界影响力组织的认定,  相似文献   

14.
周云杰 《广告导报》2004,(6):130-131
对一个企业而言,不在于你拥有多少资源,而在于你能够利用多少资源,特别是一个现代化企业,如何来配置全球的优势资源,为全球的企业服务,在这点上,海尔是一个能集纳、整合各种资源的开放性的公司。如果把海尔比喻成一座房子,房顶如果是海尔品牌的话,那么它的支柱是什么呢,那就是信心、服务、创新以及国际化。  相似文献   

15.
《WTO经济导刊》2008,(5):58-58
上榜理由:创业24年的海尔,秉承“真诚到永远”的信念对客户、对社会真情回报,年复一年地为社会默默地奉献,用行动证明“真诚”的含义。海尔的目标,是创出属于中国人自己的世界名牌。海尔坚持质量第一、客户至上的宗旨,创新发展,现在成为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中国最具价值品牌。每年,海尔数千万的家电产品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用优质的产品和真诚的服务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国际化”是目前国内比较流行的一个字眼,对于众多的中国企业来说,在国际化过程中所经历的挫折和困惑似乎让国际化成为一个痛苦的选择和遥远的梦想。海尔在国际化道路上取得了可喜成就,下面就海尔的国际化战略以及支持海尔国际化战略目标实现的财务  相似文献   

17.
未来企业的竞争靠的是商业模式,而不是产品.海尔的商业模式探索始于并伴随着企业的组织结构调整和流程再造,经历了“市场链”管理模式到目前“人单合一双赢”商业模式.海尔不懈地探索和实践,持续地创新,力图打造一个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商业模式,以此来改变中国制造的命运.  相似文献   

18.
实务排行     
《中国对外贸易》2005,(3):94-94
亚洲企业领导力排名揭晓海尔连续三年蝉联榜首;2005年中国将可能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中国成为全球CT机第三大生产国。  相似文献   

19.
进入2002年,中国保险界传来一个让人玩味的消息,著名的家电制造企业海尔要做保险.纽约人寿保险公司与海尔集团公司共同组建一家合资公司开拓国内人寿保险业务,而且已经获得了中国保监会的正式批文.新的合资公司定名为"海尔纽约人寿保险公司",海尔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和纽约人寿海外分支机构纽约人寿国际公司各占50%的股份.按有关规定,新的企业启动注册资金为2亿元人民币,公司已经开始组建经营班子,并选择上海作为第一个运营地.  相似文献   

20.
十年前,海尔的海外销售额只有5000万美元。十年后的今天,海尔已经是中国第一、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厂商,海外销售达到30亿美元。这十年来,海尔的国际竞争力虽然持续上升,但并不意味着与跨国公司的差距在缩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