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9 毫秒
1.
在供应链关系中,零售商逐渐成为渠道的主导者,而在零售商市场,大量的中小零售商和少数大零售商共存,大零售商占据主导地位,中小零售商之间相互竞争.本文阐述了零售商主导供应链及主导零售商的内涵,并从这两个方面探讨了供应链中的定价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2.
供应链动态联盟是信息技术发达、市场需求主导条件下,实现敏捷生产和流通的重要组织形式,是一种基于非正式契约的不完全市场交易方式。在消费者占据主导权、生产企业逐渐归核化(refocus-ing)条件下,流通商在联盟中居于重要地位。分析信息网络技术高度发达条件下,流通商主导的供应链动态联盟供需信息匹对运作机制,旨在对需求主导的经济形势下,流通商的准确定位做出判断。  相似文献   

3.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面临着建立全国统一市场和融入全球市场的任务。作为增强歧异性的竞争手段,渠道备受企业青睐。在渠道变革的大潮中,由于流通商理论决策水平低,存在机会主义行为及信息不对称等原因,致使渠道整合势在必行,部分生产商为了生存与发展选择了整合渠道之路。  相似文献   

4.
流通竞争力与流通产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认为,流通竞争力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流通竞争力可以分为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微观层面的流通竞争力主要包括流通企业的竞争力和企业的流通竞争力;宏观层面的流通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如何在国际竞争中拥有重要商品的定价权、渠道网络的控制权,从而赢得国家竞争优势.文章提出,流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是在国际竞争的背景下提升流通竞争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流通竞争力在国家之间的竞争中显得尤为必要,必须基于竞争优势的原则不断提升我国流通竞争力,牢牢握住流通渠道的主导权和控制权,与此相适应的是必须彻底根除"重生产、轻流通"的观念.文章强调,从微观层面看,流通企业提高竞争力需要切实转变盈利模式,从单纯的价格竞争转变为渠道的合作竞争以及服务竞争,从分享价值转变为创造价值.从宏观层面看,一是大力发展民间经营,二是大力发展规模经营,三是大力发展文明经营,并通过制度和技术的创新全面促进流通竞争力的提高,从而实现流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和发达省区之间的经济差距,与市场流通和商贸服务业带动能力方面的差距有极大的关联。黑龙江省必须转变政府职能,依靠市场机制力量,发挥商贸流通产业和市场体系传导机制作用。为促进流通产业的壮大和创新发展,黑龙江省应积极推进建立以城市市场为主体,以农村市场为基础的全省一体化的商贸流通体系;加快推进城乡对接、辐射全国的现代化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和有黑龙江省特殊优势的大型流通企业;加强商贸流通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流通产业信息化建设;逐步完善和优化流通业发展的制度与政策环境;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提高商贸流通业的组织化程度。  相似文献   

6.
文章将技术进步和经济、管理等相关变量纳入统一的理论分析框架,构建了一个动态“交易成本-代理成本”模型,刻画了我国大宗生产资料生产商自建渠道的行为理性,进而运用中国大陆2007-2012年间的分省面板数据从经验层面做了进一步的检验。文章的研究结论提示,面对新环境的冲击,生产商在利益驱动下具有较强的自建渠道冲动,传统大宗生产资料流通商必须依托技术进步成果构建新的竞争优势,有效降低代理成本并提高服务附加值,否则,流通领域的服务外包并不会在政策制定者的倡导下自动实现。  相似文献   

7.
最近十多年间,我国流通产业以通道费为主要赢利来源,以拖欠供应商货款为主要融资渠道,实现了产业的快速扩张。但是,这种经营模式使流通终端失去了对整个价值链的控制力,特别是对产品质量、供应链费用、稳定的供应关系、稳定的终端销售价格等方面的控制力。从投入产出表数据看,我国流通产业对能够有效提升其价值链控制力的高端服务业的消耗并未出现明显增加的迹象。从未来发展看,流通产业的出路在于,扩大购销差价、降低经营成本、合理收取渠道费用,其核心是获得对价值链的控制权。我国本土流通企业要获得对价值链的控制,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其核心在于与以金融、信息、科技、研发、商务等为代表的高端服务业深度融合互动。通过融合互动,使流通企业能够获得稳定而低成本的资金、可靠的供应渠道、多元化的业态、不断创新的技术、快速成长的自有品牌以及整个供应链成本的降低,并实现对价值链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流通系列化的实质就是流通过程的组织化,通过资本投入和加盟的系列化、契约型系列化、管理型(经营指导、促销援助及促销政策)系列化等各种方式,实现了对商品销售活动的控制,确保和改善渠道收益,提高商品市场占有率,预防渠道冲突,防止恶性价格竞争等的有效控制。通过对流通渠道成员竞争层面的变化和流通系列化表现形式的总结,可知流通系列化的价值在于能够实现对渠道成员的有效控制以及实现企业间的长期交易。  相似文献   

9.
产品从生产商向最终顾客的转移,要借助于一定的分销渠道才能实现,如何选择合理的分销渠道,并通过有效的控制手段,使参与分销渠道的各成员之间协调一致、相互配合,将产品适时、适量、适地、经济地提供给最终顾客,实现加速资金周转、降低流通费用、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是企业在产品流通环节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农产品流通不仅是物质转移过程,更是多环节、多主体参与的农产品价值增值的过程.传统的以流通商为中心的农产品流通体系由于主体势力不均,流通商渠道力量过强,带来农产品价格波动、市场信息不对称、上下游信任缺失、供应链协调差、产品溯源困难等问题,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特性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运用区块链技术构建去中心化的农产品流通体...  相似文献   

11.
钢铁流通渠道成员涉及钢铁企业、钢材流通商、钢材用户。渠道成员关系是指钢铁企业、钢材流通商、钢材用户之间所发生的多重关系。本文立足钢铁企业角度,分析中国、美国、日本钢铁企业与流通商、钢铁企业与钢材用户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现阶段我国自愿连锁组织发展的局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生产商的经济生产批量、零售商的经济订货批量以及生产商的数量—价格折扣模型策略,本文针对中小零售企业自愿连锁组织集体物品收益,提出了由于存在物流配送信息系统的控制权问题以及控制权分散化所带来的效率损失,其自愿连锁组织集体物品不可能最优程度。  相似文献   

13.
现有文献往往把中国地区市场分割的主要原因归结于地方保护主义。本文则试图说明,作为非政府因素的流通渠道及流通组织也会对统一市场构建带来影响。采用31省2000—2009年的面板数据,以“价格法”计算市场分割系数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说明流通企业规模的扩大反而有可能带来市场分割的加剧,并且这种关系主要体现在批发环节。流通改革形成了“分枝状”的渠道结构,且因为有助于制造商实现地区价格歧视等原因而在路径依赖中不断自我强化。划分经营区域的经销商不断发展,取消了批发流通组织自主实现商品跨地区流转的作用,并给生产商进入各地区建立销售渠道造成了阻碍。由此,统一市场的构建需要对流通领域给予充分关注。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发展我国现代农村流通产业的重点是培育有竞争力的主导零售商,形成以小城镇为依托的有竞争能力的农村零售组织体系。文章构建一个有竞争性的中小型主导零售商模型。并提出了适合我国农村域情的有竞争性中小型主导零售商模型构架。  相似文献   

15.
高磊  许磊 《商场现代化》2012,(18):32-36
<正>任何一个钢铁强国,其钢铁产业、钢铁市场的成熟与繁荣离不开钢铁企业的健康成长、离不开钢铁流通渠道的成熟。如日本、美国,其钢材流通中只有为数几家的大型钢铁代理商,生产商和流通商对市场形势判断很容易达成共识,这有利于市场的稳定。  相似文献   

16.
王先庆 《中国市场》2014,(36):46-54
渠道是市场的经络,商品是市场的血液。发达的市场和强大的经济,必然建立在拥有强大控制力的流通渠道网络基础上。在对渠道权控制的重要性及创新性理解的基础上,指出了渠道控制权获得与保持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现实挑战与未来。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化与区域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外贸易不仅为生产商、流通商、消费者重视,也为进出口对象国所密切关注。而随着各国国民生活水平和安全意识的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安全性与技术的稳定性也颇为瞩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分析分销渠道的定义以及目前分销渠道中越是接近顾客的渠道成员的权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正确认识到目前渠道资源竞争的激烈性,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必须充分运用和最大化渠道资源。由此必然会涉及渠道权力以及其分配的问题,分析和总结了西方一些学者对渠道权力的看法。渠道以及渠道权力的分析,为其价格机制的分析奠定了一些理论基础,分析了三种情况下的价格机制:生产商的权力大于零售商;生产商的权力小于零售商;生产商的权力与零售商相当。  相似文献   

19.
角雪岭 《商业时代》2007,(16):49-51
公司控制权实质上是将各项权能界定给不同经济主体而形成的控制权配置,以及对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及行为确定相应的规则,由此实现公司整体资源配置效率目标的一种制度安排。在现代企业内部控制权分别配置给股东、董事会和经理人三个层面。在实践中,控制权配置背离了“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对应”的理论原则,出现了经理人控制和大股东控制两种模式,本文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代理投票权竞争的意义与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委托--代理框架下的现代企业必须通过一定的控制机制对管理者进行监督和约束,由此形成了现代的公司控制机制.代理投票权竞争是其中一种重要的形式,在公司控制权理论的演进中得到了重视.公司控制权市场可以被看作是一个由各个不同的管理团队在其中互相争夺公司资源管理权的市场,是公司治理结构内在作用机理的总体表现,其本质是委托--代理框架下的一种管理约束机制.代理投票权竞争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