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项政策、一项改革”是新一轮粮改的主要内容 ,其中实行顺价销售是扭转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大额亏损局面的关键。经过一年来的实践 ,一些企业和部分粮食品种基本实现了顺价 ,亏损情况有所遏制 ,但仍有一些问题制约着顺价销售的全面实现。在此 ,笔者结合眉山县的具体情况作一探析。一、实现粮食顺价销售的难点1 .粮食定购任务偏重 ,成本费用过高 ,难以实现顺价。目前一些粮食主产区 ,定购任务偏重 ,导致库存价格居高不下 ,严重地制约着顺价销售的实现。就以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之一眉山县为例 ,现粮食定购任务 4 682万公斤 ,约占收购总量的 …  相似文献   

2.
株洲市是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 1995年成为全国第一个双季稻成建制亩产过吨粮的地级市。但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粮食生产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矛盾,突出表现为:优质品率不高,市场销售困难,粮价持续下跌,种粮效益下降,农民增产不增收,严重地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随着早籼稻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和我国即将加 WTO,这些矛盾将更加突出。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虽加大了粮食生产结构的调整力度,大力开发优质稻,迈出了可喜的步伐,但仍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如何调整粮食生产结构,实现粮食生产的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3.
加快商品粮基地建设增强农业生产综合能力石先勇商品粮基地建设对于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生产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目前,我区已建设了23个国家粮油糖生产基地旗县。自治区商品粮基地(亦称发展粮食生产专项...  相似文献   

4.
自2004年国家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以来,商品粮大省黑龙江便成了众多南方粮商心中的“宝地”。但受地理位置等因素影响,黑龙江的粮食外运多年来一直受到铁路运力不足的制约。业内人士认为,这一局面为社会经营主体通过多种途径发展粮食运输提供了商机。  相似文献   

5.
1993年是粮食部门不平凡的一年,从元月一日起放开粮食价格和经营,这是改革开放十多年来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迈出的最重要、最关键的一步。它打破了国有粮食企业一统天下的局面,把粮食企业推向市场,这对于搞活粮食流通、促进粮食生产的发展,满足城乡人民生活的需要都具有重大意义。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全州县是全国粮食基地县,粮食放开在购销方面经历了一场严峻的考验和冲击,喜与忧共存。喜的方面:1、金融部门全方位支持粮食生产与购销。全州县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在资金供求矛盾突出的情况下,仍然重视粮…  相似文献   

6.
经过六十多年的开发建设,黑龙江垦区已成为我国综合生产能力最强的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已累计生产粮食4504亿斤,向国家交售商品粮3334亿斤。近年来,黑龙江垦区以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为己任,坚持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现代粮食产业不动摇,着力推进强基础、调结构、增科技、提标准、抗灾害、重管理等措施,粮食生产取得了历史性成果,实现了垦区连续七年农业大丰收,粮食总产和增产幅度再创历史新高。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农业生产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度在逐渐减弱,取而代之的则是土地以外的其他诸多综合因素,如农业机械、基建设施、制度环境、科技含量以及社会服务体系等,逐渐表现为一种由诸多因素作用、影响以及制约的综合能力。因此,可以运用系统的、多因素的定量分析方法对农业综合生产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刘玉琼 《农村经济》2007,(9):124-126
本文认为,尽管我国粮食生产发展良好,但由于人口、土地、单产、食物结构等因素的制约,仍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亟待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明确发展粮食生产的目的、动力和途径,切实实现粮食生产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素有“桂北粮仓”之称的全州县是全国 100个商品粮生产基地县 (市 )之一。全县有耕地 72万亩,其中水田 54万亩,旱地 18万亩。 1999年全县粮食总产量 45 5万吨,比上年增长 1 6%,自 1986年以来连续 14年获得丰收,使粮食库存严重积压,到 1998年底,库存总量达 1 35亿千克 (原粮 ),粮食销售不畅,企业亏损严重。 1999年,全州县顺价销售粮食 7468万千克 (上半年销售 6394万千克,下半年销售 1074万千克 ),比 1998年多销售 5000多万千克;同时收购入库粮食 3944万千克。大大减轻了粮食库存积压包袱,有效解决了农民“卖粮难”问题…  相似文献   

9.
全州县70万农民,“八五”期间在人均不足1亩的耕地上耕耘五载,粮食连年获得丰收,5年共生产粮食18.79亿公斤,平均每年递增3.28%。“八五”期间累计向国家交售粮食达3.54亿公斤,农民人均向国家贡献粮食超过500公斤,居广西各县(市)前列。 全州地处桂北丘陵,是一个以水稻为主的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近5年来,为夺取粮食丰收,县、乡、村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一是稳定增长播种面积。全县粮食播种面积由  相似文献   

10.
全州县地处广西北部,人口约 78万,有耕地面积 66 65万亩,其中水田面积 52 65万亩,旱地面积 14 03万亩。全州县物产丰富,素有“桂北粮仓”之称,正常年景年产粮食 4亿公斤左右,粮食生产已连续 14年大丰收,既是一个农业大县,又是全国 100个商品粮生产基地县 (市 )之一。   全州县粮食部门现有干部职工 1338人,其中在职职工 1022人,离退休人员 316人。 1998年底粮改后购销企业在职职工 496人、附营企业职工 489人 (不包括粮食局在内 )。全系统独立核算企业 46个 (不包括局本部 ),其中附营企业 24个。近几年来,全州县与全国…  相似文献   

11.
苏(州)、无(锡)、常(州)经济发达地区曾是江苏省著名的商品粮基地。1984年前,年提供商品粮约100万吨,人均占有粮食500公斤以上。但近七八年来,粮食生产总量和人远占有量都趋下降状态,只能保持境内的基本自给。人口剧增与耕地锐减之间以及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日增与人均占有粮食渐次下降之间的逆向运动和由此而产生的矛盾,正变得越来越突出。耕地和粮食生产占有耕地面积锐减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乡镇工业、农民建房  相似文献   

12.
建国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有了很大发展。但是,由于人口增长和各方面对粮食需求水平的提高,近年内国家粮食购销逆差不断增加。预测在“六五”期间国家粮食收支仍有较大的缺口。面对这种形势,建设商品粮基地的问题,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建设商品粮基地,是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重大战略措施之一。但在我国的条件下,怎样正确地选择和确定商品粮基地,还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商品粮基地,一般说来,要有较高的粮食商品率,要能提供较大数量的商品粮。同时,要有必要的产前、  相似文献   

13.
《纲要》名词概念解释粮食商品率粮食商品率即商品粮占粮食产量的比重。它是反映粮食生产发展水平和商品化程度的指标。粮食商品率可以用实物和货币两种表现形式。商品粮是农业生产单位或农民个人所生产的、用于进行商品交换的粮食。商品粮包括国家合同定购、议购的各种粮...  相似文献   

14.
粮食产区如何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滁州市粮食生产与购销情况的调查王昌太,周浩之安徽省滁州市是粮食主产区,所属县(市)均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最初几年,农民的生产热情异常高昂,粮食生产获得较大发展。但由于粮食生产、经营社会效益大,经济...  相似文献   

15.
全州县地处广西的最北端,是自治区的产粮大县和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之一。全县粮食系统干部职工1300余人,自1993年全区放开粮价和经营后,面对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全州县粮局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更新观念,转换机制,面向社会,走上市场,做好“粮”字文章。1994年收购人库定购粮、议价粮5965万公斤(原粮,下同),完成自治区下达给县里定购、议购粮任务5883万公斤的101.4%,其中完成定购粮4136万公斤,占任务4128万公斤的100.2%。1995年共收购入库粮食7503万公斤,完成自治下达给本县的定购、区内议购。区外采购任…  相似文献   

16.
建国四十五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伴随着粮食生产的发展,我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历史上长期“南粮北调”的局面已告结束,代之而起的是“北粮南调”。南方不少过去的主要商品粮基地已经成为粮食净调入区;而一些原来生产条件较差的北方低产地区,却崛起为新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因此,研究和掌握粮食生产区域格局的变化规律,对指导我国粮食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湖南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但粮食流通水平仍停留在较低发展阶段。根据湖南粮食物流的现状及在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建设湖南粮食现代物流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湖南粮食发展方式转变的现实困境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湖南省粮食生产虽然连年丰收,但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如粮食生产比较利益低下、粮食加工发展不足、粮食生产机械化程度不高、粮食生产滞后、粮食利益补偿机制不完善等,这些因素影响着湖南粮食生产方式的转变,为了摆脱这些因素的制约,必须采取强化粮食安全意识、加快粮食科技创新、发展“两型”粮食生产、提高粮食生产抗风险能力、完善粮食生产者利益补偿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19.
德阳市是四川省的粮食主产区之一.建国以来,每年均有大批余粮外调支援全国各地.但从1985年起,粮食生产长期徘徊,而建市以来的这五年间,社会粮食消费量却急剧增加,商品粮基地变成了缺粮区,粮食供销矛盾日趋尖锐,直接影响到全市经济的发展.问题与思考粮食产销矛盾突出原因很多.本文拟从现行粮食购销体制和农业税赋两方面进行一些思考:1.国家对粮食减购、提价的措施未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粮食生产继续徘徊.国家  相似文献   

20.
粮食商品化,经营市场化,对促进粮食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粮食市场机制尚未完全形成,粮食生产仍停留在传统观念上。农民生产粮食主要是为了解决自身温饱,其次才是将多余的粮食作为商品粮出售。农民作为粮食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进入市场是不自觉的,缺乏粮食商品生产和市场经营意识。建立贸工粮一体化经营机制,可以较好地引导农民走向粮食商品生产和市场经营的道路,是促进农村粮食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所谓贸工粮一体化,就是以粮食市场为导向,以国有粮食工商企业为龙头,以粮食种植户为基础,在自愿原则下以合同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