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石油储备建设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为防范国际市场石油供应中断危机,美,日,德等国自20世纪70年代起开始建立石油储备,积累了丰富经验,并于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发挥了作用,中国近年来石油进口剧增,也面临着石油供应中断的危险,应借鉴国际石油储备建设的经验与启示,建立中国自己的石油储备。  相似文献   

2.
赵晶 《中国石化》2014,(12):74-75
<正>在国际石油价格方面,我国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承受着石油价格波动带来的巨大风险。建立和完善石油金融体系,是改变这种被动局面的重要举措之一。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中国在全球石油定价中缺乏话语权一直令人困扰。近年来,国际油价跌宕起伏,对我国石油石化工业的发展,甚至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运行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再加上我国石油供应对外依存度不断加大,我国加快建立和完善石油金融体系,防范油价波动风险,已势在必行。迫在眉睫随着对外石油依赖程度不断加  相似文献   

3.
我国石油战略要兼顾安全与代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国内石油资源无法满足迅速增长的需求,未来我国石油供应长期大比重依赖国际石油市场已成为必然。国际石油资源分布不均衡,但并不存在短缺问题;局部的、暂时性的石油供应中断风险仍然存在,但风险性趋于降低;石油价格的频繁变化仍将是国际石油市场今后长期的主要特征。因此,我国石油战略的核心要从保证石油安全向以合理的代价实现石油的长期、稳定、持续供应转变。目前,我国缺乏有效规避石油市场风险的手段,被动接受国际油价的变化并在石油进口方面“追涨杀跌”,往往造成对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冲击和国民财富的净流失。为此,应建立市场化的风险防范体系,更主动地融入国际石油市场,通过更多地引入竞争,分散风险,从而有效地规避市场风险。  相似文献   

4.
建立我国战略石油储备势在必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90年代以来,国内石油市场屡屡遭受国际石油市场的冲击,1998年国际油价暴跌更使我国石油石化企业蒙受巨大损失。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至今尚未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缺乏自我调控和抗风险能力。随着今后我国进口石油的增加,建立我国战略石油储备将对调控国内石油市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应利用国际油价将持续走低及国内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契机,尽快将建立我国战略石油储备提到国家规划的议事日程上来。在建立战略石油储备的步骤上,应动员多方力量作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制定石油储备法,依法建立和管理石油储备;确定石油储备的目标及分阶段实施方案;选择经济、安全的储备方式和合理的储备布局;以建立价格调节性储备为突破口,逐步建立国家战略储备。在储备类型和资金来源上,应两条腿走路,国家储备和民间储备相结合。在管理体制和运作模式上,可由储备公司代国家行使储备管理的职能。  相似文献   

5.
石油储备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石油需求高度依赖国际进口,面临遭遇国际石油供应中断的潜在风险.通过建立石油储备可以降低因国际石油供应中断造成的国民经济损失.本文通过构建石油储备模型研究影响石油储备率的因素,并计算出当前我国石油储备的合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我国目前已经成为了石油需求绝对水平上的二号大国。增量水平上的头号大国,我国石油需求的变化对国际石油市场产生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然而不透明的石油数据、猛烈波动的石油进口以及不合理的国内石油定价机制,使我国石油进口陷入了“越买越贵”、“越贵越买”的恶性循环之中。而且互为因果,即原油进口增速的大幅变化导致油价的变化,而油价的高涨又反过来推动原油的大量进口。要突破这种困局,需要加快石油行业的改革,完善国内石油定价机制,同时要在石油进口策略上作出调整。应该充分发挥消费大国的需求优势,积极融入全球定价体系,争取定价的参与权和调控权,变被动承受者为积极的影响者,从而形成对已有利的局面。  相似文献   

7.
我国已成为石油消费大国,同时也迈入了石油进口大国的行列。历史经验和事实表明,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体系势在必行,它可以在发生战争、重大自然灾害、油价大幅度异常波动等突发事件的情况下,有效地防止和减少因石油供应中断而造成的种种不利影响,确保国防安全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防患于未然。建立战略石油储备体系,在储备方式上应优先考虑地下盐穴储备库,其安全性高、经济效益好、储取方便的独特优势,十分适合战略石油储备。同时我国得天独厚的地理、地质条件,在选址上很容易找到建库所需的盐层。前期研究表明,建造地下盐穴储油…  相似文献   

8.
国外石油储备建设与管理模式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已进入世界级石油进口大国的行列,为了确保国内石油供应安全,必须及早建立_石油储备。通过介绍和比较美、日、德、法四国各具特色的石油储备的法制建设、石油储备建设模式及其体制、管理和资金筹措方法,我们可以从中吸取国外石油储备建设和管理方面的成熟经验,构想,中国的石油储备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9.
中国石油安全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世界石油供需状况,提出我国石油安全管理的基本内容主要在组织体系上要建立中国石油安全管理的专门机构,出台一些协调一致的针对能源安全的方法措施;在具体运作上,要发展国内石油生产,分散进口渠道,进口与“走出去”并举,通过运输多样化及石油管网构架,降低原油进口来源过于单一的风险。同时根据中国的国情,分时机、分阶段地进行适量储备,建立国家石油储备体系,以稳定供求关系,平抑油价,应对突发事件,保障国民经济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第三大进口国,中国无疑已成为世界石油消费大国。2004年我国进口石油超过1亿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进口量将继续增加,我国对外部石油的依存度将越来越高,潜在的石油风险已成为经济发展必须正视的问题。如何防范和化解石油风险是我国急待解决的问题。与建立石油战略储备相比,节约用油与实现能源多元化是维护石油安全的主动措施,也是保护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因为石油资源毕竟是有限的。我国作为世界石油生产和消费大国,无论是生产领域还是消费领域,石油浪费现象都比较严重。节约用油和实现能源多…  相似文献   

11.
<正>一方面,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基金有利于保障国家石油储备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建立国家石油储备基金面临投资回报低的风险。2014年我国进口原油3亿吨,金额为2281亿美元,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接近60%,保障原油供应安全已成为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建立石油储备是提高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径,而建立国家石油储备基金将有利于保障国家石油储备的顺利进行,因此,在低油价时代开启之  相似文献   

12.
关于石油企业风险预警与防风险措施初探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石油勘探开发是高风险、高投入行业,石油企业时刻面临诸如勘探风险、油价波动风险、市场风险、国际政治经济风险等多重风险因素的影响。深入探讨和研究石油企业的经营风险和预警管理很有必要。石油企业的防范和规避风险预警措施,应包括:建立一套规范、全面的预警管理程序和预警系统,通过多渠道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建立健全石油企业内外部预警监督机制等。通过建立企业预警指标体系和预警机制,采取有效的预警措施,促使石油企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轮金融危机后国际石油市场的新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本轮金融经济危机后国际石油市场的五大变化趋势:全球石油需求正在随着全球经济回暖而逐步回升;OPEC(欧佩克)政策的实施越来越受制于非OPEC国家;美国继续减少对中东石油的依赖,进口来源正在向包括俄罗斯在内的非OPEC国家扩展;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加强战略石油储备,当前世界石油储备已达到历史高位;65~75美元/桶的原油价格成为近期供需双方均可接受的国际油价水平。  相似文献   

14.
国际石油经济发展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油价变动的所史,油价的变化是永恒的。1998年以来中国的油价开始与国际市场接轨,2003年中国的进口原油依存度已达到1/3.国际油价变化势必会波及影响到国内,如何应对变化油价是中国炼油业发展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作者探讨了油价变化条件下中国炼油工业的战略选择问题.提出了有关降低油价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建立石油储备的必要性、紧迫性及选址大亚湾的可行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能源安全的实质是石油安全问题。发达国家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证明,战略石油储备是维护石油安全的有效措施,其他任何措施都不能替代或完全替代战略石油储智备对石油安全的核心作用。从获取国际比较利益及利用石油储备这张“王牌”维护和谋取商业利益来考虑,也需要快速建立石油储备。国际时局的不稳定性与我国在战略石油储备上的空白,决定了建立石油储备是我国当务之急,国际石油市场的低迷也为我国建立石油储备创造了绝佳机会。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速度足以支撑石油储备的建设,建设石油储备还能促进经济增长。从区域特点、地理位置、港口条件、完善石油运输风险和发展现代物流等视角看,大亚湾应该是我国建设石油储备的首选之地。  相似文献   

16.
虽然影响国际油价走势的因素众多,但是从根本上看,供需仍是决定性的因素,需求在供需平衡中又处于主导地位.美国作为世界头号石油消费大国,其年消费量占全球总消费量的四分之一,因此,美国在全球石油供需平衡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从美国国民经济对进口石油的承受能力,以及美国消费者个人石油消费支出的承受能力来看,当前的油价水平仍在其可承受的范围之内,还不能对美国的需求增长产生根本性的抑制作用,美国石油需求仍将适度增长.从名义价格来看,国际石油市场已进入高油价时期,虽然油价继续上扬的阻力已经较大,但油价仍有一定的上涨空间.依据历史经验,80美元/桶的油价水平将会对世界经济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石油需求将会迅速下降,国际油价也可能随之大幅跌落.但从目前的国际石油市场的运作机制来看,油价进一步冲高至80美元/桶的可能性不大,大幅度回落到30美元/桶或以下水平的可能性则几乎不存在.  相似文献   

17.
专家点评     
建立石油风险采购 安全屏障极具必要性   在“国家石油安全与‘走出去’战略研讨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司长陈淮博士指出,当前国际石油价格的大幅波动和起伏不定已构成对我国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严重威胁,建立石油“风险采购”方式的安全屏障极具重大意义。   陈淮说,一方面石油供给中我国进口比重将迅速提高;另一方面,国际市场受到经济大国和国际大资本的操纵。我国战略发展过程中的国民经济运行风险由此大为增加。从长远看,我们决不能盲目、被动地让国际市场、国际石油垄断资本,甚至让国际投机资本来…  相似文献   

18.
石油定价权的实质是规则制定权,而现代市场竞争的核心就是规则制定权的竞争。哪一方拥有制定石油市场规则的主动权,哪一方就能通过石油定价影响和控制世界石油市场,而没有石油定价权的一方只有被动接受石油价格变动。我国自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至今,已成为世界石油消费和进口大国,在国际石油市场上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在国际石油价格方面却没有发挥太大的影响作用。2013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高达58%,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承受越来越大的石油价格风险,如何提高我国石油定价话语权和影响力成为当前亟待研究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2005年国际油价走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对石油等能源消费急剧增加.石油进口逐年攀升,对外依存度不断加大。因此,高油价对中国经济运行和居民生活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2004年国际油价上涨导致中国GDP增速放缓约0.4个百分点。国际油价持续上涨,将抬升国内能源价格,并使以石油为能源或原材料的相关行业的价格上扬.形成新的涨价因素。2004年国际油价上涨将推动中国CPI上涨0.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我国利用国外石油资源存在的经济风险主要在于:进口国过于集中于中东,战争和局势动荡时常威胁着进口石油的正常供应;政治不平等因素,使我国在获取国际石油资源的过程中常常受到国际上的政治阻挠;我国与主要的石油生产国相距遥远,尤其必径马六甲海峡,对进口石油运输形成威胁;高企的国际油价牵制着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此,我们必须采取相应对策:正视这些风险因素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有效地改善能源产业结构;调整石油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扩大境外勘查,完善资源企业出境的管理机制,给企业营造良好的国际投资氛围;积极鼓励本国企业境外合作、收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