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中国拍卖》2012,(8):46-51
日前.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发布了《2011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报告》。该报告由文化部文化市场司主编,中央美术学院艺术与文化政策研究所提供技术支持。该报告通过市场概况,影响力分析、政府政策与行业规范、市场结构分析、国际市场概况与国际地位和市场作用、2011中国艺术品市场大事记等7个主要章节,对我国以及国际艺术品市场的发展特征与...  相似文献   

2.
伟华 《中国拍卖》2014,(2):32-34
2013年.是中国艺术品市场调整的一年.也是稳健发展、气温回升的一年。艺术品市场始终在朝着健康、规范的方向前进。回望2013年.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中出现的新的经营思路、模式也为整个艺术品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更多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杨颢伟 《新财富》2014,(9):54-57
近年来,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迅速。虽然经历了2012年的回头潮,但2013年下半年起又呈现出逐渐企稳回升态势,特别是艺术品出口、艺术品网上交易增长快速,给艺术市场注入新的活力。根据(2013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报告》,2013年中国艺术品画廊、艺术经纪、艺术博览会一级市场的交易额为475亿元,同比增长3%;艺术品拍卖市场交易额为438亿元,与2012年基本持平:艺术品出口额为60亿元,同比增长76%:艺术品网上交易额为30亿元,同比增长67%;此外,现当代原创工艺美术品交易额为800亿元,同比增长23%;艺术授权品、艺术复制品、艺术衍生品的交易额为200亿元,同比增长11%。  相似文献   

4.
《中国拍卖》2013,(11):10-10
本刊讯记者赵红2013北京·中国文物国际博览会将于11月15日至18日在全国农业展览馆新馆举行,为衔接艺术品一、二级市场,推动文博会集合各地存藏的平台优势,将首次在现场举行参展单位文物艺术品专场拍卖会。  相似文献   

5.
《中国拍卖》2014,(2):18-31
2013年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企稳回升 自2011年秋拍开始.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进入了调整时期.尤其是在高价位拍品大幅减少的牵制下.2012年春秋两季呈现下调.分别环比下调41.50%和18.10%。经过一年的调整和沉淀。2013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出现了整体企稳并回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在中拍协艺委会2008年会上,艺委会成员们探讨、分析了目前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发展态势。委员们认为,2007年是市场回暖,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引起国际市场的广泛关注的一年。2007年,全国各类文物艺术品的拍卖达到813个专场,拍卖成交总额为220.80亿元人民币。与往年相比,2007年文物艺术品拍卖专场数量、成交总额均创历史新高,特别是  相似文献   

7.
忠和 《中国拍卖》2012,(6):16-17
由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发布,西沐统筹并主笔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研究报告(2011)》近日发布,报告从10个方面全面.系统而又深入地探讨了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态势,阐述并揭示了中国艺术品市场正在世界艺术品市场全球治理过程中迅速崛起,并在新的格局中寻找定位  相似文献   

8.
申璐 《中国拍卖》2014,(5):31-31
随着近些年亚洲收藏家群体的崛起.以及他们在国际国内艺术品市场上的活跃表现,使得中国艺术品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不断刷新各个领域的拍卖成交记录。让中国再度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9.
刘凌云 《新财富》2007,(8):50-54
我们通过公开的交易记录,追溯了部分当代艺术品在国内外各拍卖行公开交易的数据,发现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换手率偏高,一些买家甚至持有不到半年就出手。而在国际市场上,一般的艺术品拍卖间隔为28年。其原因在于当代艺术品投资的高收益率,一些艺术品买家两年内的收益可能达到200%。而一些作品的估价在一年间也常常有数倍甚至十倍的增长,显示艺术品估价等中介环节尚缺乏规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风云     
《中国海关》2007,(3):74-75
2月23日,英国伦敦,中国艺术品经销商詹姆斯正在观赏一尊来自中国的青铜塑像。这尊青铜塑像是世界上最昂贵的中国青铜艺术品,大约有2500年的历史。当日,这尊青铜塑像在伦敦一个展览馆进行首次公开展览。虽然中国艺术品市场尚处起步阶段,但近年无论是买方市场还是卖方市场都越来越受到国际关注,尤其是国际顶级拍卖行十分看好这些来自中国的艺术品。  相似文献   

11.
《商》2015,(26)
艺术品投资市场将是继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另一投资渠道,但艺术市场有着自己独特的投资属性,本文通过对近年来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状况进行总结,分析中国艺术品市场特点及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拍卖》2010,(1):18-19
陈东升先生,1993年创办中国第一家具有国际概念的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兼总经理;现任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在此次论坛上,他做了题为《中国经济与艺术品市场》的主题演讲。其在演讲后,接受本刊记者就金融保险机构对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影响以及艺术品拍卖业未来市场格局等问题的采访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 2013年12月18日下午,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和全球顶尖网络艺术品研究平台artnet全球有限公司在京联合发布《2012年全球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统计年报》。商务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等有关部门,欧洲艺术基金会。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文化素养的不断提高,中国艺术品市场已经成为继股市,房地产之后的第三大产业。2003以来,中国艺术品市场经过了不间断地激变,已经逐渐完成了从收藏性的初级市场向投资性的中级市场的历史转型。本文以中国艺术品市场中的二级市场——拍卖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艺术品市场中的供应方、需求方和市场中介之间的关系来概括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5.
逸云 《中国拍卖》2008,(10):52-57
2008年的秋天是国际金融界的多事之秋。美国房贷危机的冲击波一波比一波强烈。冲击之下,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宣布申请破产保护,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收购,保险业巨头美国国际集团也被美国政府接管。全球股市出现暴跌,各国政府都在采取注资等措施全力救市。中国股市跌破了2000点心理大关,沿海大量的中小企业或破产或濒临破产,房地产降价风潮也是暗流涌动。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中国的艺术品市场能独善其身吗?国内即将开始的艺术品秋季大拍又将怎样?对此,"看不清","说不好"是我们听到的最多的回答。为此,我刊特邀请二位专家:中国书画艺术鉴定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书画专业委员会常务主任张忠义先生和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主任赵力先生,为我们解读当前艺术品市场纷繁而复杂的信息。他们二位都对中国艺术品市场有着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尽管他们侧重的领域有所不同,视角不同,观点也不尽相同,但他们对当前艺术品市场却有着很多相同或相似的判断。相信通过他们的分析和梳理,将有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把握当下的艺术品市场。  相似文献   

16.
《中国拍卖》2011,(8):31-35
经营主体分析 以经营主体而论.一个相对成熟的艺术品市场应由艺术经纪、画廊、艺术品拍卖和艺术品博览会等经营主体共同参与,其中艺术品市场一级市场的经营主体以画廊、文物商店为代表,二级市场以艺术品拍卖企业为核心,两者在艺术品市场中发挥着主导性的影响,而艺术经纪、艺术品博览会等以专业化的服务方式,承担着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间的沟通纽带和艺术品交易补充性渠道的使命。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万达在纽约佳士得拍卖中心以1.72亿元人民币拍下毕加索的油画《两个小孩》,艺术品交易迅速吸引大众眼球。中国藏家也屡次在国际市场为西洋艺术品一掷千金。内地拍卖行进军香港,国际拍卖行进入内地,日趋国际化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却出现了长期波动不大的贸易顺差。当富豪们豪掷西洋艺术品的时候,中国内地艺术市场仍然缺少西方经典艺术作品,问题在哪?是时候解决了吗?  相似文献   

18.
正伴随中国经济的高速成长,艺术品投资已成为继股票、房地产之后的第三大投资热点。2009年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刊文指出,得益于中国藏品热和全球当代艺术市场的发展,中国已经取代法国,成为继美、英之后世界第三大艺术品市场。2014年欧洲艺术与古董博览会(TEFAF)发布的《全球艺术品市场报告》称,中国2012年及2013年连续两年蝉联全球艺术品交易的第二位。然而,受制于体制机  相似文献   

19.
《中国拍卖》2010,(1):20-21
克莱尔·麦克安德鲁(Clare McAndrew)博士是欧洲艺术品研究咨询机构"艺术经济学"(Arts Eco-nomics)的创办人,该机构专门从事艺术品市场的研究和分析,为全球的私人和机构客户提供相关研究与咨询服务。作为此次"中国文物与艺术品拍卖国际论坛"的特邀嘉宾,克莱尔做了题为《艺术市场的演进:全球化和新的市场前景》的演讲。论坛期间,克莱尔接收了本刊记者的独家采访,对目前全球艺术品市场发展的新趋势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力量的发展做了更深入的阐述  相似文献   

20.
士友 《中国拍卖》2014,(1):20-25
主流拍企奠定市场复苏根基 2013年秋季拍卖会已经接近尾声.多数拍卖企业都已结束秋拍并发布成交结果。本刊记者挑选多家主流拍卖企业的秋拍统计数据与去年对比后发现,相比2012年艺术品市场的深度调整.2013年艺术品市场可谓是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