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来,一股六西格玛管理的风暴正席卷全球,六西格玛这种新的管理方法在世界许多项级组织内开始流行,并使这些组织取得了辉煌的成就。20世纪80年代摩托罗拉公司创建了六西格玛管理的概念和相应的管理体系,并全力应用到公司的各个方面,从开始实施的1986年到1999年,公司平均每年提高生产率123%,不良率只有以前的1/20。由于质量缺陷造成的费用消耗减少84%,制作流程失误降低99.7%,因而节约制造费用总计超过110亿美元,公司业务、利润和股票价值的综合收益率平均每年增长17%。  相似文献   

2.
当前精益六西格玛管理(Lean Six Sigma,缩写为LSS)在中国大范围地推广和实施,大部分组织在实施过程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包括财务收益和技术层面的收益等)。也有些组织只是把精益六西格玛方法的应用聚焦在当前推进的精益六西格玛项目,而没有把推进的重点放在长远目标上——让精益六西格玛成为组织中人员改进和创新的固有思维方式和原则、成为组织的管理哲学。  相似文献   

3.
当前精益六西格玛管理(Lean Six Sigma,缩写为LSS)在中国大范围地推广和实施,大部分组织在实施过程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包括财务收益和技术层面的收益等)。也有些组织只是把精益六西格玛方法的应用聚焦在当前推进的精益六西格玛项目,而没有把推进的重点放在长远目标上——让精益六西格玛成为组织中人员改进和创新的固有思维方式和原则、成为组织的管理哲学。  相似文献   

4.
一、六西格玛管理的境界就是:“追求完美:永不满足于现状。” 你是不是认为99%的合格率看上去已经很高了,所以,你可能感到很奇怪:企业为什么还要追求六西格玛的质量水平(百万件产品只有3.4个缺陷)呢?我们假设一个流程由50个环节组成.并假设每一个环节的合格率均达到了99%的合格率(接近四西格玛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5.
六西格玛管理法是一种灵活的综合性系统方法,通过它获取、维持、最大化企业的成功。它具有思想超前、组织到位、方法科学、操作有序的优点。六西格玛管理是以顾客需求为“起点”,以消除缺陷为“力点”,以降低成本为“看点”,以过程优化为“重点”,最终使顾客满意为“落点”的。科学运用六西格玛,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将会引导企业向良性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刘晖 《中国质量》2007,(2):94-96
精益生产最终的目标是“平衡”.六西格玛管理关注的重点是“变异”.但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具有很强的优势互补性:没有六西格玛水平的质量保证,单靠精益生产无法从根本上加快过程速度、减少生产周期;而没有通过精益生产消除非增值流程,减少缺陷机会,则无法真正实现六西格玛质量水平。因此,将精益生产和六西格玛进行有机整合.建立精益六西格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体系,协调运用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两套工具.有助于在消除过程浪费、减少过程波动的同时,加快过程速度.提高质量水平,从而真正实现利润最大化和顾客满意的双赢目的.提升组织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从事顾问行业多年.看到企业每年随着世界趋势进行不同的活动.从ISO到TS16949,从QCC(品管圈)到TQM(全面质量管理).从六西格玛到精益六西格玛或是精益生产.从ERP(企业资源规划)到SCM(供应链管理).所有的活动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持续改善。当然,更重要的是导入了一个重要概念,就是凡事都以流程来看待。  相似文献   

8.
质量改进是保持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2010年.在中国化工集团公司、中国吴华化工(集团)总公司的领导和关怀下,公司认真贯彻执行中国化工持续改进管理工作要求和2010年企业“七抓七促”工作方针.围绕加快企业管理创新和管理水平提升。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改善企业经营效果.认真地抓了精益六西格玛持续改进项目实施。精益六西格玛工具与方法培训。  相似文献   

9.
设计开发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设计开发的质量决定了产品的固有质量。产品(服务)质量的70%~80%是由设计阶段决定的。图1为德国工程师协会(VDI)的一项研究报告,得出了产品开发过程中有关活动的成本分布。该研究表明,尽管产品设计费用只占产品总成本的5%左右,却决定了产品成本的70%左右。由此可见,要有效地降低成本,仅采用六西格玛DMAIC的流程改进方法是不够的,美国供应商协会(ASI)苏比·乔杜里先生曾指出,企业通过实施六西格玛所能取得的成果是有限度的。如果一个组织希望自己的效率能更上一层楼,就必须采取一种名为“六西格玛设计(DFSS)”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3 陶氏化学公司案例分析 3.3文化准备 1999年初.陶氏化学公司领导班子走访了亚利桑那州思考特斯戴尔市的六西格玛学院。回来后举行了一系列会议.决定首先让公司的两个部门实施六西格玛。仅仅几个月时间.首批六西格玛项目就显示出六西格玛方法的成效。1999年夏季.陶氏化学公司领导层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把六西格玛扩展到公司在全球的所有企业和职能部门。为了领导陶氏化学公司实施六西格玛.凯思琳·贝德被任命为质量业务卓越执行副总裁。在凯思琳·贝德的领导下,使用“变革领导阶梯“工具,开发出一种具有革命性和持久性的推动变革的方法。阶梯上的每一个台阶都是以前面一个台阶为基础,为变革领导形成了一个牢固的基础,该阶梯包括如下的几个台阶:  相似文献   

11.
六西格玛(6σ)概念作为品质管理概念,最早由摩托罗拉公司的比尔.史密斯于1986年提出,目的是在生产过程中降低产品及流程的缺陷次数,防止产品变异,提升品质。真正流行并发展是在杰克.韦尔奇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六西格玛管理,它总结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成功经验,提炼出流程管理技巧的精华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并在众多跨国企业中实践效果显著。因此,国内一些部门和机构在企业大力推六西格玛管理工作,引导企业开展六西格玛管理。  相似文献   

12.
《企业技术开发》2015,(2):34-35
六西格玛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质量管理方法,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与认可。企业要成功的推进六西格玛管理,就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六西格玛文化,将六西格玛的理念融入到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中。文章根据心理契约及六西格玛文化的定义,重点讨论了六西格玛文化的作用、心理契约对构建六西格玛文化的意义以及六西格玛文化的构建要点。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质量协套六西格玛管理推进工作委员会组织的2005年度“全国优秀六西格玛项目”评比中.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的“监控波音采购发票处理流程,降低财务费用”项目获得了此项殊荣。这一项目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难点,它更是一个财务效益的增长点.通过六西格玛项目的实施.实现了跨部门的合作.改变了操作的流程.在企业推进变革的过程中.六西格玛项目发挥出其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六西格玛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质量管理方法,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与认可。企业要成功的推进六西格玛管理,就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六西格玛文化,将六西格玛的理念融入到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中。文章根据心理契约及六西格玛文化的定义,重点讨论了六西格玛文化的作用、心理契约对构建六西格玛文化的意义以及六西格玛文化的构建要点。  相似文献   

15.
六西格玛管理及其应用案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西格玛(SIX SIGMA)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正被全球各大著名企业所接受与运用。作为美国的登记结算机构,全美证券存管清算公司(The Depository Trust&CIearing CO rpo ration,简称“DTCC”)也从2004年开始实行六西格玛管理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16.
早在20世纪80年代,摩托罗拉公司就开始把六西格玛当作流程绩效的统计方法使用.随后,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联信公司和通用电气公司分别在自己的公司内进一步推广了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它们所获得的巨大成功使其他公司纷纷效仿.如今,六西格玛已经发展成为一整套用以改进组织绩效的战略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17.
2003年11日在上海召开了第二届六西格玛论坛,与2002年第一届不同的是,此次的论坛多了企业具体实施六西格玛管理的内容。如果说,第一届六西格玛论坛还处于向企业介绍“什么是六西格玛”的“预热”阶段,那么2003年的第二届论坛增加的实战练习内容,无疑将六西格玛管理在中国的应用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国内的先行企业是否有了成熟的经验可以供大家共享?能不能自信地说:“在学习六西格玛管理方面可以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罗国英老师摇了摇头,说:“对于六西格玛,多数企业只是跨出了比较好的第一步,这些企业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相似文献   

18.
《上海质量》2007,(2):29-34
《精益六西格玛服务》是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六西格玛管理丛书”翻译系列的一部新作,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在全国出版发行。 作者迈克尔·乔治是乔治咨询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为许多“《财富)500强”公司做过变革咨询。他在从事质量管理和咨询事业之前,曾任职于得克萨斯仪器公司,并创建了“国际能量机器公司”(IPM)。他还撰写了《精益六西格玛》、《美国人能够竞争》等著作。 《精益六西格玛服务》主要介绍了精益六西格玛在服务领域的应用,全书包括运用精益六西格玛在服务领域取得战略性优势、在服务型组织展开精益六西格玛、改进服务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实际案例,包括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第一银行、斯坦福医院等。 在国内服务行业,运用精益六西格玛的组织较少。该书作为我国第一部精益六西格玛在服务领域应用的译著,将推动精益六西格玛在我国服务行业的推广和应用。本刊将分期从《精益六西格玛服务》中节选有关案例的内容连续刊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有人说:人们能做到的最佳业绩,就是99%的工作都能正确完成。然而,1%的缺陷会导致每小时丢失20000件邮包,大型机场每天发生4起事故,每周做错5000例外科手术……六西格玛可以达到相对完美的程度。将缺陷率降到3.4/1000000。目前,世界500强企业中大多数企业都在运用这种方法。了解一种管理方法、管理模式,人们往往会感到既复杂又枯燥。美国供应商协会执行副会长苏比尔·乔杜里——国际公认的质量管理专家的小说《六西格玛的力量》,以讲故事的方式把六西格玛的理念和操作规程这个复杂而枯燥的话题通过两位主人公之间的对话,简单、通俗、趣味地表述出来,是一件极为有意义的事情。本刊从这期起,将连载缩编的《六西格玛的力量》,让我们的读者真正走进六西格玛的世界。  相似文献   

20.
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的融合——精益六西格玛探索之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精益生产和六西格玛的比较分析,我们认为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具有很强的优势互补性:没有六西格玛水平的质量保证,单靠精益生产无法从根本上加快过程速度、减少生产周期,而没有通过精益生产消除非增值流程,减少缺陷机会.则无法真正实现六西格玛质量水平。因此,将精益生产和六西格玛进行有机整合,建立精益六西格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体系,协调运用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两套工具,有助于在消除过程浪费、减少过程波动的同时.加快过程速度,提高质量水平,从而真正实现利润最大化和顾客满意的双赢目的,提升组织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