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卖股权求发展 国外有一个很流行的比喻,把创业者办企业喻为三种类型:一是把企业当"老婆"来养,别人不能碰,股权100%是自己的;二是当"儿子"来养,别人可以碰,可以分一点股权;三是把企业当"猪"来养,合适的时候拿出去换钱,即用股权来换取发展急需的现金.  相似文献   

2.
记得宋朝的大改革家王安石曾有名言:叫作“祖宗不足法”,读过本刊主打文章,我想说:“旧例不足法”。前者是讲搞改革就不能以“祖宗之制”作为依据,后者是讲企业家不能只是循着陈规旧例作为经营的依据,而是打破常规,实行逆向思维和创新思维。汉普公司张后启的成功依靠的就是这一新的思维和新的理念。人家说,IT是IT,管理是管理,而他却把IT和管理咨询结合在一起;人家企业都是”金字塔”管理,而他却把“金字塔”变成了扁平模式;人家防范员工另起炉灶,而他却欢迎员工创业;别人把放弃控股权当大忌,他却不在乎谁控股;别人只咨…  相似文献   

3.
肖鸿扬 《英才》2004,(5):41-45
“关于股权的问题,我的观点可能跟别人不大一样,股权最分散的企业是全民企业,世界上持续发展好的企业,几乎都是核心产权明晰的企业。”  相似文献   

4.
企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持久的、有效的激励机制,“让员工当股东”就是经常被企业采用的方法之一。关键问题“如何让你的员工当股东”并不是热炒的“员工持股计划”。“员工持股计划”一般是指股份公司实施的一种员工激励机制,但在目前还有许多政策和法律上的障碍。相对而言,“让员工当股东”在民营企业中却容易得多。这第一是由于民营企业资本不涉及国有资产,国家政策限制少;第二,民营企业老板可以自由处分自己的股权,灵活性大。比如,有的公司设立之初就把股权分配到骨干员工名下;有的公司在成立后由原始股东让渡部分股权给骨干员工,经过工商…  相似文献   

5.
李家瑗 《广西会计》1999,(11):38-40
股权投资差额主要作用于“长期股权投资”入账成本的调整;同时,也涉及到对损益的调整。因此,股权投资差额确认及计量的正确与否,既涉及到会计要素确认的客观性,也涉及到国家税收的正确性。一、股权投资差额的产生及确认时点企业长期股权投资在采用权益法核算时,下面两种情况均会产生股权投资差额:一是对外进行长期股权投资,当其投资的账面成本与所应拥有的被投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的份额不一致时,就会产生股权投资差额;二是企业如果原来采用成本法核算,后改为权益法核算时,也会产生股权投资差额。股权投资差额的确认时点,从理论…  相似文献   

6.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企业管理的研究重点已从财务管理、营销管理、战略管理逐步转移到人力资源管理。但许多企业普遍遇到这样一些难题:员工在一边数着得到的票子,一边在埋怨不够或不如别人多;当员工得到一次奖励性利益时,本应有的激励迅速转化为“应该得到”的心态,而心中却已悄悄提高了下一个需求目标,当企业拿不出更多的“物质”去满足其要求时,  相似文献   

7.
专家视点     
《科技与企业》2007,(1):55-55
到目前为止,国内企业真正的融资渠道只有两条:一是股权,一是债权。但对中小房企而言,股权融资是走不通的,因为企业太小,股权不值钱,而且在很多中小房企老板或负责人的潜意识里,即便有投资方愿意收购企业的股权,他们还是对别人当大股东而自己仅仅是操盘手的局面不能接受。这样一来,中小房企走股权融资这条路基本上没什么指望。而债权融资的方式,除了银行贷款,就只剩下地下钱庄了,风险也不小。至于产业投资基金,短时期更指望不上。  相似文献   

8.
名经济学家和经济咨询专家钟朋荣在昆明一次“中外名家系列讲座”中指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是负债还是募股?理论是:高效益、低风险的企业应首选负债;高效益、高风险的企业应首选募股。”“负债是为自己打工,募股则是为别人打工;负债培养资本家,募股培养企业家。”  相似文献   

9.
鲁菲 《中国企业家》2008,(24):65-65
混合所有制企业将成为主流 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混合所有制,它可以把国有、民营两种机制的优势融合在一起。从理论上讲,99%的国有股权+1%的民营股权,或99%的民营股权+1%的国有股权都是混合所有制企业,但比较均衡的结构是三个股东,一个股东占有40%的股权,其它两个股东占30%左右。这样的股权结构可以互相制衡,三者在博弈中可以找到利益共同点。  相似文献   

10.
王彦龙 《审计文汇》2007,(8):118-119
李金华审计长在今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谈到审计干部队伍建设时,首次提出了“文明审计”这个概念,并对此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即“文明审计”的内涵包括六个方面:一是审计要依法按程序;二是遇事要先讲道理;三是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尊重别人;四是不讲粗话、大话、过头话、伤害别人感情;  相似文献   

11.
基于“反向混改”的资源效应与治理效应,以2008—2019年我国沪深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并实证检验了国有股权对民营企业“脱虚向实”的影响及其机制,形成以下结论:国有股权能促进民营企业“脱虚向实”;机制检验表明,治理效应即降低第二类代理成本与提高分析师关注度是国有股权促进民营企业“脱虚向实”的路径,而非资源效应,表明国有股权主要通过弱化参股企业逐利动机实现“脱虚向实”;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内部控制质量低及市场化程度高的样本中,国有股权的积极作用更显著。研究结论对引导民营企业利用国有资本发展实体经济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声音     
《中外管理》2008,(10):24-24
“企业要当儿子养,当猪卖”;“涨价是因为找不到竞争对手!”;“难道8月6号后的就可以吃了吗?”。  相似文献   

13.
林南山 《人力资源》2007,(4X):16-23
随着2006年中国股市的狂涨不停以及《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等规章的出台,股权这个一度遭受冷落的话题又被炒了起来,众多上市公司纷纷争先恐后地推出了自己的股权激励计划;然而,股权激励毕竟是把“双刃剑”,使用不当很有可能伤人害己。那么怎样才能舞转这把“双刃剑”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债权转股权简称债转股。所谓债转股就是要把国有大银行现存的不良资产,确切说是国有企业欠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中的一部分,转化为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对批准债权转股权企业的投资。就国有银行对国有企业的贷款来讲,一部分是正确的,一部分是不良的,可以转化为股权的只能是不良贷款中的那部分。目前国家成立的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有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国家开发银行、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等。债转股是一项政策性和业务性都非常强的工作。它不是豁免企业所有债务的“债务大赦”,也不是天上掉馅饼的“最后晚餐”,更不…  相似文献   

15.
今年以来,我国企业改革中的焦点问题“股权改革”出现了加速突破的趋势。从一些企业的动作中,我们可以对新世纪初我国企业股权改革的发展取向有所领悟。  相似文献   

16.
——当别人放弃增员的时候,他们全力以赴推动增员; ——当别人觉得很难找到吸引新人的新方法时他们回归原点,用行业的本质吸引新人; ——当别人觉得新人很难留存时,他们开始尝试用“资源整合”的方式消化新人; ——经过探索和实践,他们实现了连续30个月人力业绩双增长,造就了整个平安系统的独特的“奔腾现象”。[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我国企业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就是一种复合金融工具。这种复合金融工具在发行成功入账时要拆分为负债工具和权益工具两类。期末,要对负债工具计付利息,并摊销折溢价,利息按借款费用进行处理;当可转换公司债券转换为股权时,要确认股本,注销相应的债券摊余价值,并分摊一定的权益工具余额;分配给已转换为股权的股东的股利,计入利润分配;复合金融工具期满赎回时发生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本文以实例阐述了发行复合金融工具的核算过程。  相似文献   

18.
企业营销推广活动可以分为很多步骤,但无论是什么样的步骤,都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一是卖给谁;二是卖什么;三是怎么卖。从“酷儿”果饮营销推广案例中,我们可以深刻体会企业营销推广活动“三步曲”的魅力。  相似文献   

19.
自江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上进一步明确肯定股份制“社会主义也可以用”之后,推行股份制的思想障碍已被清除,但操作上仍有许多难点,其中~个重要问题就是究竟谁来对公有资产的损益负责任?段贤斌日前就此撰文,提出了公有股权人格化的具体思路。关于公有股权的内涵,他认为就是国家和集体出资形成的股权,在我国现阶段的存在形式有四:一是国有企业中的公有股权,如在由国家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中由实物或债券转股形成的股份;二是集体企业中的公有股权,如由政府对集体企业投入所形成的股权;三是私营企业中的公有股权,如在私营企业主控股…  相似文献   

20.
李东升  姚硕  刘丹  吴楠 《财会月刊》2023,(6):106-113
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着引入何种非国有参股企业才能与国企达成“融合共生,价值共创”的难题,学术界将其总结概括为“和谁混”问题。基于组态思维视角,使用模糊集定性比较方法,以参股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27家非国有上市企业为例,研究其治理组态效应对于混改国企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存在“高股权集中度下独立董事监督—CEO推进型”“高股权集中度下行业协同型”以及“高股权集中度下董事派遣型”三种导致高绩效的类型;而非高绩效存在四条组态路径,归纳为两种导致非高绩效的类型,分别为“低行业相关度—独立董事弱化型”和“低股权集中度下高CEO权力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