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分析了煤炭企业"三网融合"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的方向,并着重论述企业实现"三网融合"的一些现实问题,认为企业"三网"推进融合必须要抓住"思想融合、基础融合、目标融合、技术融合、管理融合"的5个关键融合要素,才能实现煤炭集团企业"三网"的真正融合。  相似文献   

2.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关键就在于校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真正实施产教融合。本文以我院染整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为例,探索了基于"工商融合、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如何开展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依托政、行、企、校合作平台,实施专业教师"下、访、挂"工程和"兼职教师优化工程",探索"校企共融、共培互聘"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建设了一支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个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又面临着实现信息化艰巨任务的发展中国家,大力推进两化融合,是中国释放各种发展活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的必然选择。促进两化融合不仅需要在发展信息化的生产装备、核心技术和产业上下"硬功夫",更需要在信息化浪潮所带来的管理革命上下"软功夫"。在阐述协同管理内涵及效应的基础上,剖析两化融合过程中的"孤岛"现象,提出借助协同管理理念,加速两化融合进程的具体路径,促进我国工业由"大"变"强"。  相似文献   

4.
产教融合课程建设必须做到"三个融合",即:教学环境与企业车间环境融合,授课内容与行业标准融合,教学过程与工艺产品生产过程融合。文章以石油化工专业工艺类课程改革建设为例,以"车间"和工艺为具体教学组织模式,引入化工企业文化、行业标准、岗位责任等素质培养元素,根据不同工艺内容设立不同车间(如常减压蒸馏车间、丙烯腈车间),学生在"车间"内以"工艺生产"(项目仿真、内外操交互模拟、应急事故处理)为载体进行学习和工作,达到培养理论与操作一体化的岗位操作人员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自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天津石化炼油部紧紧围绕"开好大装置,管好大炼油,创出大效益"的工作任务,充分发挥"三个作用",使"创先争优"活动与企业中心工作全面融合。在"赶超先进"中创先争优开展"赶超先进,事争第一"对标竞赛活动。炼油部确定"三级"对标指标160项,制定了"确保、力争、奋斗"三级考核指标,建立作业部、车间、班组、个人四级考核制度。组织近50名技术骨干赴镇海炼化、茂名石化、青岛炼化等先进企业开展调研,查找差距。该部制作"赶超先进,事争第一"展板,每月更新对标  相似文献   

6.
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简称"两化融合"),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我国工业化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加快推进"两化"融合,是贯彻落实国家战略的客观要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举措。也给高等职业教育带来了挑战。高等职业教育为了适应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就必须与时俱进,大胆改革,借助我国大力推进"两化"融合国家战略的东风,实现高等职业教育新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7.
产业融合理论以及对我国发展信息产业的启示   总被引:56,自引:0,他引:56  
随着技术革新的不断发展,产业融合正日益成为产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象。产业融合产生的前提是技术融合、业务融合、市场融合以及产业管制环境的变化。按照技术发展的方向,产业融合有产业渗透、产业交叉和产业重组三种形式。由于信息技术的渗透性、带动性、倍增性、网络性和系统性等特征,信息产业的产业融合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信息产业的融合有助于提高信息产业的生产效率,改善信息产业的管制方式,加速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以及促进信息技术的扩散和渗透。因此,深入研究产业融合理论以及产业融合对于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影响,对推动我国的信息化进程,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党委以主题实践活动作为实施党政深度融合的主要工作平台,着力抓好"五个融合",实现了生产经营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共谋发展、共享成果的良好局面。2017年全年销售天然气252.69亿方,增幅37.2%,连续3年领跑国内行业增幅。  相似文献   

9.
丁永耀 《中国石化》2014,(8):110-110
<正>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国石化企业文化建设需要解决好母子文化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问题。企业文化的三次创新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不断创新的历史过程。1983年,天津石油化学工业公司与化纤总厂合并组建天津石化公司,"艰苦奋斗"精神作为公司第一次创业的思想动力,激励天津石化人把一片盐碱荒滩建设成闻名全国的四大化纤生产基地。1988年,公司确立了"艰苦创业、开拓进取、自觉奉献、争创一流"  相似文献   

10.
根据"十二五"期间我国煤炭工业信息化的发展要求,介绍了我国煤炭工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煤炭工业"十二五"两化融合的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提出了推进煤炭工业两化融合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1.
今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2012年行业两化融合评估工作启动会议",要求各行业协会对本行业两化融合现状进行评估,为行业发展提供依据。纺织业作为传统支柱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一直非常重视行业的两化融合,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为推动行业两化融合不遗余力。目前,纺织行业中90%以上为中小企业,更是"两化"融合的主力军。因此,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今年将"纺织行业中小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作为行业"两化"融合工作评估的重点。7月11日,为在正式评估之前,深入了解中小纺织企业"两化"融合现状,听取中小纺织企业意见与建议,优化评估指标及体系,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两化融合评估工作组深入江苏盛泽、浙江绍兴两大纺织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简称"两化融合")的文献梳理,发现对其内涵、本质和指标体系构建方面的研究不少,但对理论模型的研究几乎没有。通过对传统二元经济理论在新形势下的局限性分析,得出两化融合源于新经济发展带来的三元经济理论,并提出一个简单三元经济模型,得出农业现代化和两化融合的"中国特色新二元经济"形态是三元经济理论的中国化体现。  相似文献   

13.
加快信息化工作进程 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当前煤炭经济运行情况、行业改革发展取得的主要成绩,分析影响煤炭行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指出煤炭"十二五"规划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在煤炭工业"两化融合"方面,阐述了煤炭信息化工作取得的成绩,为信息化工业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存在"先产后城"和"先城后产"两类偏向型城镇化路径,其福利效应迥然有别。本文在资本自由流动的两城市模型中引入产城融合变量,分析了禀赋差异、政府政策偏向下的城镇化路径;并基于产城融合的要素适配模型,对2000年以来中国的产城融合路径及其时空演变进行了动态刻画,进而利用2003—2014年中国25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对理论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产城融合程度越高,资本偏向的补贴支出越能提高产业集聚效率;产城融合程度越低,改善城市区位条件更能提高产业集聚效率。以产业园区为主线的城镇化存在一定的门槛效应,对禀赋较差地区的产业扶贫政策可能因产城融合水平较低而失效。实证研究证实了产城融合的门槛效应,即在产城融合水平达到一定的阈值时,偏向产业的土地政策才能提升本地的产业集聚效率。进一步地,基于功利主义福利函数标准对城镇化路径比较后发现,旨在优化区位条件的"先城后产"路径相较于"先产后城"路径更有利于城镇居民福祉的提升。为此,在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的阶段,应更多考虑蒂伯特选择功能,优化政策环境与区位条件,注重民生型公共服务平台的搭建。  相似文献   

15.
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春夏)博览会,将于2011年3月30日~4月1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此次春夏面料展以"融合"为主题,倡导趋势与产品融合、技术与创新融合、本土与国际融合。  相似文献   

16.
天然气作为可能最晚达峰的化石能源,较长的资产投资回报周期意味着当前的重大投资必须考虑碳中和情景,这样才能避免锁定效应.能源转型主要体现在能源供应侧分散化、能源需求侧电力化、能源供需交互数字化和能源技术低碳化.未来天然气消费可能出现新消费场景,即交通领域呈现"人·车·生活"和"货·车·生产"双生态圈融合态势,工业领域呈现原料、燃料、新材料"三料一体化"方向发展态势,用能领域呈现从多单位独立计量到碳单位综合计量态势.需用逆向思维探索天然气与新能源融合的路径,提出在产品链、价值链和生态链三个层次的融合发展路径.建议以有为的长期政策提升天然气跨界储备能力、以开放式创新促进能源融合相关技术研发、以工业互联网为突破口强化商业模式研究、以生态链建设为手段提升全生态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两化"融合的定义分析入手,探讨"两化"融合的重要性及紧迫性。选取温州区域优势产业-物流包装行业,在对其企业信息化及工业化程度的调研分析,结合国内外两化融合的推进过程及实施路径进行探讨和分析,提出能够有效针对温州特色的中小企业产业升级相对接的有效路径和可行性模式,供产业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案例概述合肥电力安装有限公司以"三融合三着力"的工作思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三融合"即示范企业建设与优化企业管理架构相融合;示范企业建设与企业党建相融合;示范企业建设与安全生产管理相融合。结合自身实际着力强化强化施工作业能力,提升项目管控能力,培育核心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9.
许磊 《山东纺织经济》2013,(12):100-101,106
"工学融合"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在染整技术专业高职教育中的应用实践,促进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创新,也是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中的一种。这种教育模式的发展,有利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及发展,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有利于增进产学研校企合作对印染企业的技术革新,竞争力提升的影响,提升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有利于加快地方企业发展转型,缓解就业问题,增强地方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文中介绍了"工学融合"教育模式的特点,对影响"工学融合"校企合作的主要问题及成因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20.
从碰撞到和谐,从合作到融合,参战"环球"的各单位在战略上树立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理念,在文化上相互包容、取长补短,建立起融合各方之长、适应国际总承包管理的"环球"项目文化,并通过项目文化来吸引人、感染人,增强项目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