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WH油田主要含油层段为流沙港组流一段,储层厚度和岩性变化快,砂体分布及连通性复杂。为厘清流一段储层分布和甜点区域,提高油田开发效益。通过测井、岩心分析和地震资料分析认为,流一段储层为缓坡陡倾型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前缘滑塌、水下碎屑流、分流间湾6种沉积微相。通过物源分析、单井与连井微相、砂体追踪和储层反演预测,厘清了井间砂体连通性,精细刻画了储层展布特征,并建立了油田沉积模式和沉积演化规律。纵向上,流一段早期为扇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亚相,逐渐演化为滨浅湖亚相;晚期演化为席状砂为主的扇三角洲前缘—前扇三角洲亚相。平面上,在5井区发育扇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3井区与6井区发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沉积;2井区为前缘远砂坝—席状砂和前三角洲泥沉积;提出无井控的中部砂体为甜点区域。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山西朔州石炭—二叠系的沉积作用,分析含煤地层主采煤层的沉积演化特点,提出山西组和太原组的成煤模式。研究表明,朔州地区沉积环境主要是一套海陆过渡相沉积,由下往上自泻湖潮坪相、三角洲相,逐渐过渡到河流相沉积,整个构成一个海退序列沉积。  相似文献   

3.
沁水煤田东翼中段榆林勘查区主要含煤岩系为太原组、山西组,共含煤8~17层,煤层总厚度12.46m,根据22个钻孔97个煤样的煤质分析结果,勘查区各煤层有机显微组分均以镜质组为主,含量为50.2%~75.3%,惰质组占8.0%~25.7%,煤中矿物质含量为9.4%~35.7%,以粘土矿物为主,硫化物矿物次之,碳酸盐矿物再次之,氧化物矿物最少。制作了各煤层的显微组分、常量元素、工业分析、有害元素含量图表,结果发现,从上到下镜质组、惰质组含量逐渐减少,常量元素含量较稳定,有害元素硫含量及砷含量逐渐增加。本区煤类属高变质程度的无烟煤和贫煤,工业利用以合成氨用煤和动力用煤为主,有害元素总体含量较低,其利用对环境产生影响较低。  相似文献   

4.
嘉乐泉矿区为太原西山煤田的一部分,主采煤层8#煤层属于C-P太原组海陆过渡相沉积。通过野外勘查,采用煤岩学、矿物学与煤化学等理论,运用光学显微镜、低温灰化仪和X射线衍射仪等仪器,对山西嘉乐泉晚石炭—早二叠世8#煤层的水分、灰分产率、挥发分产率、全硫、镜质组随机反射率以及矿物组成和有机显微组分进行分析鉴定。研究结果表明:山西嘉乐泉8#煤层属于中灰分、低硫分、中挥发分产率烟煤,灰分产率与水分在煤层剖面的变化规律类似,这与陆源碎屑的供给程度关系密切;含硫份高的煤层受海水影响较强,硫源来自海水的供给,主要由黄铁矿硫组成,含有较少的硫酸盐硫;8#煤层的显微组分主要是基质镜质体,其次是均质镜质体,没有找到凝胶体,在个别煤层中看到少量的结构镜质体和碎屑镜质体。镜质组的含量和分布特征表明原始成煤环境为厌氧的还原条件。  相似文献   

5.
玛18井区位于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西斜坡,其下三叠统百口泉组以粗碎屑岩沉积为主,属扇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百口泉组可划分为上、中、下三段共九个砂层组,本文从垂向、横向和平面三个角度以砂层组或小层为单位剖析其沉积微相演化特征,沉积物主要来自北西和北东向,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形成了百口泉组的主要储集层,仅T1b22砂层组中下部以碎屑流沉积储层为主。三维地质建模研究表明,玛18井区百口泉组储层空间发育及演化特征受沉积微相约束明显。  相似文献   

6.
通过大量岩心资料,重点对马海盐湖北部矿段固体钾矿沉积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500×500 m的工程网度控制,分别在研究区东南方向和西北方向选取10口钻井取心连成的两个连井剖面,研究并取得了地层厚度3D曲面图、钻孔岩性柱状图、含盐率等值线图、沉积环境演化图等,通过综合分析揭示了全新世马海盐湖北部矿段沉积特征与沉积环境演化规律:在新构造运动的作用下,马海盐湖全新世形成了西南高东北低的地势特点;并在复杂沉积环境的影响下,呈现地层沉积厚度由西南向至东北向逐渐增厚的趋势;随着气候干旱程度的不断加剧及湖盆圈闭的影响,全新世马海盐湖北部矿段逐步出现了咸水湖环境—盐湖环境—干盐滩环境,并形成了一套以粘土—粉砂和石盐—含粉砂石盐为主的沉积序列。  相似文献   

7.
论文对近历史记载以来黄河下游河段河道变迁历史进行总结概括并重新绘制了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示意图。黄河下游河段按流向分为北、东、南三个方向。北流河道相对分散,形成了一系列三角洲沉积,有的已被沿岸河流带来的沉积物覆盖;东流河道在入海口处河道变迁频繁,形成了规模较大的三角洲并持续至今。南流河道在摆动起始有多股漫流,经由淮河水系扩散,至苏北一带汇成一股由苏北汇入黄海并在苏北形成了规模较大的三角洲。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分析黄河河口沉积环境发现:黄河入海泥沙堆积有极高的沉积速率,在沉积年份每年可沉积数十厘米至数米,可以快速向海淤进形成三角洲,而黄河行水期结束后,则无沉积甚至被侵蚀。研究结果表明,北至海河、南到淮河的大范围内沉积环境的塑造均与黄河有关,黄河与下游的滦河、小清河、弥河、潍河、淮河、射阳河等相互影响,共同塑造了华北平原的沉积格局。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松辽盆地东北部三个工作区(海伦海兴、铁力、克东玉岗)嫩江组和青山口组岩性、沉积相及含油页岩情况的分析,初步总结了本区嫩江组、青山口组岩性、沉积相变化对油页岩品位及厚度的影响.深湖相—半深湖相对油页岩形成有利,向盆地中心即沉积中心对油页岩形成有利.初步判断松辽盆地的油页岩层可能也是大庆油田生油层位.通过已开展的...  相似文献   

9.
哈萨克斯坦NB油田正处于增储上产的中后期,如何提高构造主体地区的产能和争取周边地区的滚动勘探突破是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目的层白垩系油气藏受岩性控制作用明显,因而白垩系的沉积特征以及砂体分布规律的研究非常重要。在岩心观察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沉积构造演化、单井相特征以及测井资料,对白垩系沉积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为三角洲前缘亚相,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道间砂、河口砂坝、前缘席状砂和河道间泥等沉积微相,并建立了相应的测井相识别模型,明确了各小层的主力砂体空间构型,有效指导了NB油田提高产能开发方案和滚动勘探部署。  相似文献   

10.
沉积作用控制着储层的物性与连通性,是影响储层发育与分布情况的重要因素,因此对储层进行分类评价要着重考虑储层所在沉积相带。通过测井资料以及扫描电镜、岩心铸体薄片、高压压汞实验等数据对贺阳山油区长6油层组的沉积微相进行刻画并且对储层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贺阳山油区长6油层组为三角洲前缘亚相,并且储层非均质性较强,依据沉积相带以及储层物性,可将研究区储层类型可分为三类,从长6_1—长6_4来看,优质储层的分布随沉积相变化紧密贴合,随着地层变新,优质储层分布逐渐变少。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沉积模似的三种数字模型,即物质恒定模型,线性堆积模型,二维沉积盆地模型。应用物质恒定模型研究了我国中部一个沉积盆地综合剖面,表明主要沉积过程发生在最近的30—35百万年,形成了主要的油气生锗盖层。线性堆积模型是由物质恒定模型派生演化出来的,它认为沉积物堆积的总质量和沉积时间之间有线性关系。二维沉积盆地模型描述沉积物质由切割沿沉积水体(海洋、湖泊)、平原的河流带入水体内的过程。作者运用该模型模拟了我国中部的一个含油气沉积盆地,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焦作矿区是高瓦斯区,位于其中部的演马矿属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瓦斯赋存及煤与瓦斯突出受各种地质因素控制。演马井田是受凤凰岭断层和峪河断层控制的断块,瓦斯含量较高,构造煤厚变化大。2005年5月22日发生的煤与瓦斯压出事故正是地质构造、地压、瓦斯和煤体结构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地质构造是引起此次压出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3.
通过野外剖面和井下岩心观察描述并结合测井资料,对子长油田降沟—石家老庄区油层组长2沉积相特征及砂体展布规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区长2沉积体系为河流体系,辫状河亚相,沉积微相主要有泛滥平原及河道砂坝;长22和长21油层组砂体的展布受控于辫状河道的延伸,向南西方向展布;降沟—石家老庄区块的河道砂体发育,泛滥平原面积较小,砂体在垂向和横向上连续较好,在北东—南西方向上连续性较北西—南东向更好,研究区物源方向为北东方向。  相似文献   

14.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在没有条件进行开采解放层时,现主要通过施工穿层、顺层钻孔使煤层中的残余瓦斯含量和残余瓦斯压力下降到安全值以下,达到消突的作用。而施工钻孔时多半会用压力水将钻孔内的煤岩带出钻孔之外。通过分析,压力水在施工钻孔时所起到的作用有,带出煤岩残渣、扩张煤体裂隙、增强煤体透气性、软化煤体、改变煤体内瓦斯压力等。通过理想模型从能量角度分析喷孔现象形成的条件,再分析水温对喷孔现象的影响及规律,通过分析的结果能有效的提高消突效果。  相似文献   

15.
大比例尺矿床统计预测中,矿产资源量的估算是矿体定位预测的前提,本文在论述含煤地层中资源储量的估算和核实方法基础上,根据研究区井田地质特征选取适当的计算公式,确定公式中不同的参数,得出储量计算的结果,并使用计算机进行抽检,进行数值复核,检验估算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内蒙古自治区晚中生代“固阳群”主要为一套内陆河湖相及沼泽含煤的沉积地层,西自狼山东至大青山,呈东西向的分布于阴山地区的山间盆地及山前坳陷带中,发育在狼山山前的东乌盖沟口,乌拉山、色尔腾山、渣尔泰山间的佘太川盆地,大青山的固阳盆地、武川盆地等地(图1)。在固阳、武川形成有一定的可采煤层,该地层底部的砂砾岩中并有砂金的赋存。因此,查明“固阳群”的层位及其划分、对比和时代隶属,不仅有着地质意义,且有着一定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论文主要研究长江中游地区第四纪的构造运动对该地区的河流地貌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江中游地区在全新世的构造活动较为简单,主要有挤压作用产生的隆起、褶皱以及掀斜作用,还有下沉作用等。一系列的构造运动形成了该地区的地貌形态:平原,盆地、丘陵等。其中洞庭平原、江汉平原,距离水源较近,土壤肥沃,地貌在全新世较为稳定,适宜人类居住,存在许多古人类遗址的遗存,随着构造运动的发展以及河流地貌的变迁,古人类遗址也发生着迁移,构造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先民生存地点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北京平原、永定河谷和怀来盆地新生代地质的调查研究,认为新生代以前形成的古构造格架限定了永定河的位置和形态,上新世以来的山脉隆升是影响平原、河谷和盆地发育的主要因素,系统地揭示了北京西山新生代以来古地理环境的演变.  相似文献   

19.
邯邢东部平原蕴藏着丰富的中低温地热资源,以馆陶组热储为主。但长期以来人们对该地区的地热资源研究程度较低,相关认识不足。运用水文地球化学研究手段,对邯邢东部平原地下热水的水化学特征、物源机制、热储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邯邢东部平原馆陶组地下热水化学类型主要为Cl-Na型和HCO3-Na型,微量元素含量较高,具有理疗保健的功效;其馆陶组热储变质程度较低,热储环境较为开放;大气降水是其主要的补给来源,由于地下热水对周围岩体的长期溶滤并经历了一系列的水—岩反应,形成了p H呈弱碱性的微咸水—咸水;运用了多种地热地球化学温度计分析认为邯邢东部平原深部热储温度为67℃~89℃。此次研究可为邯邢地区地下热水研究及地热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0.
利用Inpefa技术对鄂尔多斯盆地北缘下石盒子组盒1段陆相冲积扇GR曲线进行频谱分析,其结果更好地再现了基准面旋回的级次及变化规律,从而为三级层序内部进行多级次基准面旋回的划分提供可靠的依据,由此建立了研究区盒1段高分辨率冲积扇层序地层格架,继而进行垂向沉积序列短期旋回及其叠加样式的识别与划分,并以冲积扇沉积模式及沉积特征为基础,采用高分辨率层序研究方法,结合露头模式、岩芯精细描述及测井资料综合应用,针对研究区高分辨率层序格架下,冲积扇沉积体系的分布模式及展布特征进行研究,并总结出受基准面影响的冲积扇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