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3 毫秒
1.
3月21日普京到访中国,揭开了中俄能源合作新篇章。这是普京自2000年当选俄罗斯总统以来第4次中国之行,恰逢中俄商定的中国的“俄罗斯年”。为了表示对普京访华重视,中国特意把“俄罗斯年”开幕式定在普京抵达中国的当日。普京出席了中国“俄罗斯年”开幕式和中俄经济工商界高峰论坛开幕式。中俄能源合作无疑是普京此次访华的重要议题之一。从两国签订的22个合作文件和双方发表的《中俄联合声明》来看,中俄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正在从“上热下冷”扩大到企业的具体合作层面。  相似文献   

2.
能源供需持续增长,能源价格体系脆弱,能源政治冲突激烈且能源环境问题严峻,国际能源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大且增速快,结构以煤炭为主,利用效率偏低,对外依存度高,能源环境问题突出,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节能工作卓有成效但任务艰巨在分析国际能源安全形势和中国能源消费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在能源领域开展国际合作的原则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是新时代中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基于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构建包括4类一级指标、23类二级指标的能源国际合作指标体系,提出表征中国能源革命国际合作进展的方法,即能源国际合作指数。对比分析2015-2019年中国能源国际合作取得的重要进展,提出2030年的目标期望及对策建议。尽管2015-2019年中国能源国际合作进展成效显著,指数从62.4提升到68.3,但较2030年的目标值100仍有32%的差距。1)“海外油气资源来源多元稳定”较目标值尚有12%提升空间,未来重点要拓展天然气进口多元化和海外石油合作。2)“畅通‘一带一路’能源大通道”距目标值有37%的差距,未来应加强天然气、电力通道以及通道安全合作机制建设。3)“深化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距目标值需提升32%,未来应加强全产业链合作以及培育具有竞争力的跨国能源企业。4)“增强国际能源事务话语权”距目标值需提高51%,仍是未来需着重提升的方面。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能塬对外依存度的不断上升,中国正在实施能源进口多元化战略,与俄罗斯的合作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俄罗斯是中国最安全的能源进口来源地。但中俄能源合作的外部环境却十分复杂。文章就中俄能源合作的有利条件和障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中俄能源合作的4条建议。同时认为两国油气合作能否顺利开展。对于保障中国经济安全、降低因政治因素给能源安全带来的风险,意义尤其重大。  相似文献   

5.
戴宝华 《中国石化》2023,(10):36-38
<正>全方位加强国际能源合作,引领国际能源合作走向“一体化、高端化、低碳化、本地化”。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国石化积极响应号召,全方位加强国际能源合作,深度融入全球能源产业链。10年来,乘着“一带一路”的浩荡东风,中国石化在提升国际合作的层次和水平上取得历史性突破,不断推动国际能源合作走向一体化、高端化、低碳化、本地化,为打造国际能源命运共同体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2010年11月中下旬,国家副主席习近平率代表团出访非洲。在代表团抵达安哥拉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介绍中非能源合作发展状况时指出:非洲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能源合作伙伴。  相似文献   

7.
背景:1月18日,中美清洁能源协议签字仪式在华盛顿举行。中美双方政府及企业代表签署了中国国家能源局、美国能源部、北京大学及美国应用材料公司关于开展"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国家电网公司与美国电力  相似文献   

8.
由科技部与国家发改委联合研究制定的《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国际科技合作计划》日前发布。这是两部委共同推动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产业国际合作发展,促进全世界共同应对能源短缺挑战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
夏启明 《国际石油经济》2012,20(10):25-31,109
2012年8月21-22日,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能源系统研究所在伊尔库茨克召开了题为"亚洲能源合作:风险及障碍"的国际会议。与会专家就亚太能源安全、俄罗斯能源战略东部计划实施以及东北亚地区能源合作等问题展开了广泛讨论。本文重点介绍了俄罗斯在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实施的天然气相关规划及实施进程,日韩如何看待俄罗斯东部计划以及俄采取的合作对策,俄方学者、业界人士如何认识中俄天然气合作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记者杨扬)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陈岳教授、许勤华博士主编的《2011/2012年中国国际能源合作报告》日前正式出版发行,这是继该中心自2009年起推出《中国国际能源合作报告》年度报告后的第三期。此期2011/2012年报告的主题是:迈向低碳时期的全球及地区能源治理。  相似文献   

11.
国际能源组织与多边能源外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和能源形势的变化,以推动能源对话与合作、缓解能源矛盾和解决能源争端等为重点的多边能源外交日趋活跃,而国际能源组织成为多边能源外交的重要舞台。中国在积极参与多边能源对话与合作的同时,积极发展与诸多重要国际能源组织的合作关系。从总体看,中国的国际能源合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和规模扩展期,合作范围广泛,内容丰富,但是深度有待加深,多边合作方面相对薄弱,特别是在参与国际能源组织框架下能源对话与合作方面,进展较为缓慢。与国际能源组织实质性的合作将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中国能源供应的安全和稳定性,更好地维护相关能源利益。加入国际能源组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弱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国家对中国挑战现行国际秩序或体制的担心。我国宜把能源宪章和国际能源机构作为深化与国际能源组织合作、融入多边能源合作机制和国际能源秩序的突破口,进一步加强研究和了解,同时做好加入这些组织的政策、法律乃至人员准备。  相似文献   

12.
东南亚地区各国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但存在严峻的能源贫困问题,用能水平较低、用能结构较差、用能能力较弱,阻碍了该地区现代化发展进程。东盟从地区和国家两个层面提出了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提出了《东盟能源合作行动计划(2016-2025)》,各国都提出了明确的国家发展目标,努力扩大可再生能源开发规模。但由于东盟缺乏对成员国的引导和统筹,各成员国对能源安全威胁存在不同解读,各国能源发展战略差异化较大,再加上东盟“软机制”对成员国集体行动的约束力不高,可再生能源目标在执行过程中往往大打折扣。中国是东南亚国际能源合作的重要参与者。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促进经济绿色复苏背景下,东南亚可再生能源具有较大开发潜力,中国可再生能源开发经验丰富,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可再生能源合作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3.
国际区域能源合作是一个具有主体多元化、关系复杂化和结构层次化等性质的复杂系统,是市场机制客观作用与国家需求意愿相互作用、融合统一的结果,因此,呈现出动态性、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运用结构原理与解释结构模型建立了包括37个要素的国际区域能源合作结构模型,37个要素分布于9个层次.结构模型中的“合作意愿——合作习惯——合作主体关系结构——合作强度”子结构是国际区域能源合作的核心关系链,决定了国际区域能源合作的实现与可持续.要素分布的9个层级基本包涵了国际区域能源合作研究的关键问题.围绕核心要素与外部环境形成的4个关系链,每个关系链上要素的相互作用、互为协调机理,为国际区域能源合作稳定性实现机制构建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进入新世纪,国际能源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和调整,国际能源发展核心问题也有所转移,国际能源合作的内容随着能源安全概念的逐渐扩展而不断增加,不仅包括能源供给安全,也包括能源使用安全。本书在国家层面、国家间互动关系以及国家与市场互动的层面展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我国的能源供给无法实现自产自足,需要通过不同渠道向其他国家大量进口,以确保国内的能源能够满足需求,以政策性贷款为基础开展能源合作,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典型代表。这篇文章就是通过对政策性贷款的介绍,引出中俄能源合作这一代表项目,对中俄能源合作对两个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利益分配等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在当下中俄能源政策性贷款合作项目中,在短时间内中国经济占据相应的发展优势,而这项合作对于俄罗斯来说则具有长期经济发展优势。为此提出相应建议,中国在于俄罗斯开展能源政策性贷款合作项目的过程中,我国应该不断扩大能源政策性贷款合作的范围、明确贷款的利率、对合理的合作期限进行确定,对中俄能源项目合作机制进行强化。  相似文献   

16.
正能源国际合作的历史进程从1978~1992年,中国石油出口量逐渐减少。这个阶段是中国全方位能源合作的酝酿阶段,是以市场开放、能源出口换取资金、技术和设备"引进来"的国际能源合作政策。1993年中国成为成品油净进口国,继而1996年成为原油净进口国,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为了贯彻中央提出的"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方针,中国开始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开展能源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7.
根据2008年明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访华时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达成的共识,以2008年7月26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与俄罗斯副总理谢钦举行会谈为起点,中俄副总理级能源谈判机制正式启动,这标志着两国能源合作进入新阶段。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俄罗斯对外能源战略的发展重点与中、日、韩三国的能源合作关系,认为在东北亚地区建立能源合作机制符合区内各国的共同利益.建议东北亚各国积极协调政策,共同参与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油气资源开发;成立东北亚能源合作组织,共同解决地区能源安全问题,努力淡化地缘政治因素对东北亚能源合作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未来中俄能源合作突破瓶颈的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能源合作是中俄目前及未来最为关键的领域,其中修建输油管道与输气管道是双方稳定能源贸易和提升能源合作水平的核心。文章就中俄双方能源合作的关键和困难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突破双方能源合作瓶颈的6条途径:在国家层面应制订出切实可行的中俄能源合作长期战略规划;建立中俄能源战略对话机制;鼓励和协调多种主体参与俄罗斯能源开发并避免内部竞争;防止中日较量白热化;以组合拳形式推进合作方式多样化.以多元化国际能源合作战略应对俄罗斯多元化能源外交手段,尽最大努力争取全面提升与俄罗斯的能源战略协作。  相似文献   

20.
11月初,北京迎来了一批客人。他们是由加拿大新布伦斯维克省省长肖恩.格雷厄姆等五位省长及200多位企业家组成的经贸代表团。主要目的是重新启动与中国包括能源合作在内的全面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