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国有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机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认为,目前国有企业效率依然低下的原因在于国有企业利益相关行为变异,其前后则是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安排,而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实现利益相关共同治理,可以校正国有企业各利益相关的行为,因此,提高国有企业效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设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设计必须坚持同权原则,均占原则,市场原则和边际调整原则。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的主要内容包括:董事会成为企业物质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受托人;广大职工,经理人员和股东各自推选自己的董事和监事代表组建董事会和监事会;职工代表大会和经理人员会议与股东大会一起成为最高权力机构;股东,经理人员和广大职工根据企业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相对原理分享企业剩余。  相似文献   

3.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发展趋势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观认为企业的全体利益相关者都应该参与公司治理.但是企业的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具有很大差异,不应该等同对待.本文在分析全体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公司治理的优越性和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发展趋势应是核心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  相似文献   

4.
同其他国有企业一样,公用企业在经过公司制改造后,无论是财产制度还是组织结构,都向现代企业制度迈进了许多.然而,由于公用企业的行业特殊性,使得建立在私有产权基础上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传统的公司治理模式,并不能简单地照搬于公用企业.从其根本的公益性属性出发,公用企业应当选择基于广泛公众利益考虑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同时为了保证治理效率,公用企业的公司治理主体应当是与企业有着最为密切的利害关系的核心利益相关者,而并非全部.  相似文献   

5.
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倡导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成为公司治理机制改革的方向。为此,企业要准确定位内部控制的目标;统筹构建内部控制五要素框架;树立“全员控制”理念。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是企业内部控制机制构建的理性选择,应从投资人、经营者、员工、债权人和政府五个维度的内部控制链提出构建方向。  相似文献   

6.
利益相关者作为一个明确的理论概念是在1963年由斯坦福研究所(SRI,Stanford Research Institute)提出的。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以知识化、信息化、网络化和全球化为特征的新经济的到来,传统的单边治理机制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成为现代企业治理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嵘 《经济论坛》2005,(24):98-99
一、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必要性 狭义公司治理的概念是把公司治理看作一种机制,通过它股东可以保证经理按股东的利益行事。一个更广义的公司治理的概念是,公司治理是一种手段,资金提供者为了保证他们的资金不被侵占并且他们可以获得投资回报而通过它来控制经理。“资金提供者”显然比“股东”的概念更加广泛,在商业银行中,“资金提供者”不仅包括股东,还包括存款者。商业银行的特殊性不仅需要广义的公司治理,而且需要政府和社会公众等多方面的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应用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公司治理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模仿日德的内部监控模式——利益相关者模式。由于我国的历史国情以及利益相关者模式本身的缺陷,注重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强调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参与公司治理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实际上当前我国公司利益相关者最重要的三极是股东、经营者与员工,所以公司治理需要在股东、经营者和员工三者利益协调一致的基础上进行。  相似文献   

9.
论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司治理模式是一套治理公司交易关系的制度安排。传统的公司治理理论遵循“股东至上”的逻辑。随着公司的发展演变,“股东至上”的治理模式开始受到人们的诘责,“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开始为人们所青睐。“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的理论基础在于对传统“股东至上”逻辑的质疑;其实践常见于德国与日本的公司治理中;“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是公司长期发展演变的产物,它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也面临着进一步演变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股东治理与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公司治理结构争论上有倾向于以保护股东利益为重点和以保护相关者共同利益为重点两种学派。两种治理观各有其优缺点,股东治理观是目前的主流观点,但利益相关者治理观代表一种趋势,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面向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模式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君宁  洪炜 《经济师》2004,(4):171-171,173
公司治理模式是一套治理公司交易关系的制度安排。传统的股东中心的治理模式开始受到人们的诘责 ,“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文章通过对公司所有权主体的再确定讨论了面向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模式重构问题 ,并提出了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参考模型。  相似文献   

12.
《经济师》2016,(2)
针对民族地区旅游景区治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文章以西双版纳傣族园治理为案例,引入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理论,试图设计一个既具有经济合理性又能体现民族地区旅游景区特色的治理模式,进而为利益相关者参与景区治理提供路径选择。研究认为,公司治理结构中利益相关者顾问委员会在促进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认为完善产权制度,实行产权保护以及实行股份制经营是共同治理的实现路径。研究不仅拓展了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旅游景区领域的应用,也为我国旅游景区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治理模式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14.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结构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益相关者理论,早已被当今理论界及社会各界普遍接受。我国面临的当务之急是如何建立起公司相关者的利益实现机制。基于此目的,文章从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利益相关者关系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利益相关者的理论内涵,分析了公司治理结构变革对公司履行承担利益相关者责任的作用及意义,针对传统的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不足,借鉴了国外体现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结构,并结合我国现状,提出了通过变革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以促使公司有效地承担其社会责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利益相关者理论,早已被当今理论界及社会各界普遍接受.我国面临的当务之急是如何建立起公司相关者的利益实现机制.本文阐述了利益相关者的理论内涵,分析了传统的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不足,借鉴了国外体现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结构,提出了通过变革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以促使公司有效地承担其社会责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王阳 《时代经贸》2010,(22):142-143
利益相关者理论,早已被当今理论界及社会各界普遍接受。我国面临的当务之急是如何建立起公司相关者的利益实现机制。本文阐述了利益相关者的理论内涵,分析了传统的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不足,借鉴了国外体现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结构,提出了通过变革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以促使公司有效地承担其社会责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与企业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的经营活动,受到包括资本提供者在内的全社会的委托,必须在经济社会的协调中最大效率地与各种生产要素结合,不能片面地追求一己利益,而要为整个社会履行社会责任。该文认为:传统的公司治理理论遵循"股东至上"的逻辑,而现代的公司治理中心不仅仅局限于股东,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应拥有明确的公司控制权和收益权。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是公司长期发展演变的产物,在公司治理机制中引入利益相关者、考虑社会责任是公司治理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8.
企业中弱势利益相关者包含社会公众、中小股东、员工等,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根本,离开了他们的支持,企业的发展只能是昙花一现.当代中国,谈及企业社会责任治理,更应关注如何保护弱势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国内外理论界、实业界对利益相关者治理中责任分担的研究进行综述,并根据董事会制度变迁的路径及特点,将当前国外领先企业的董事责任分担机制进行分类及归纳,得出当前可供选择的企业责任董事会分担机制及不同的决策、实施模式。结合中国现实制度环境、企业特点,提出中国可行的企业责任董事会分担机制,并针对董事会中股东、职工、其他利益相关者代表如何承担责任等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综述评价中外学者对商誉性质的主要认识及相应的确认计量方法之后,提出商誉产生于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的不完全契约的观点,并用人的有限理性理论解释了契约不完全的必要性和商誉存在的必然性,然后进一步分析了传统公司治理中商誉权益分享制度安排的不合理性,提出实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并由共同治理者分享商誉权益的主张。本文还提出了计量商誉的新思路和方法,即:分别计量各利益相关者带来的商誉,将其加总以形成企业的商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