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民币在跨境收支结算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已成为影响跨境资金流动的重要因素.本外币监管政策协调面临新形势和新挑战,而当前我国对本外币跨境资金的独立监管已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针对本外币跨境资金流动现状,着重分析本外币监管差异及产生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本外币一体化监管体系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刘源 《金融纵横》2013,(11):53-57
本文基于国际收支平衡表,阐述了目前江苏省跨境人民币交易现状以及在人民币结算背景下短期跨境资金异常流动情况,分析了本外币短期跨境资本流动对宏观政策调控效应的影响和跨境资金监管面临的挑战,最后提出加强本外币一体化跨境资金监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全面梳理当前跨境资金流动监管本外币政策存在的差异,引用L型矩阵图分析比对本外币政策宽松程度,借鉴印度资本项目开放过程中本外币政策协调的经验,以及上海自贸区本外币一体化监管的金融创新实践,为我国实现本外币协同监管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深入推进,本外币跨境资金流动的现状对现行跨境资金监管模式提出了新挑战.本文在比较跨境人民币资金与跨境外币资金管理政策基础上,指出了当前跨境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建立并完善本外币一体化的跨境资金管理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分析小组发布了《2012年中国跨境资金流动监测报告》.分析显示,我国跨境人民币的循环模式与历史上英美日等国本币国际化初期从资本项下输出、经常项目回流本币的模式大不相同.我们可以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树立本外币一盘棋思想,加强监管政策协调,鼓励资本项目本币输出,积极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严宝玉 《金融研究》2018,456(6):22-39
本文从银行外汇资产负债变动、资本和金融项目流动、跨境收付结售汇意愿三个维度验证了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存在顺周期性;运用KLR模型方法建立了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的监测预警月度指标体系,并采用景气指数方法对KLR方法建立的监测预警体系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合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的顺周期性以及监测预警结果,提出了针对银行和外汇市场实施逆周期管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张亚 《北方金融》2022,(1):94-98
随着我国经济开放程度显著提高,特别是新冠疫情全球蔓延进一步冲击国际资本市场,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双向波动加剧,对宏观审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总结了巴西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经验,分析了后疫情时代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特点及趋势,提出建立合理的宏观审慎组织框架和协调机制、渐进审慎的推动资本项目可兑换、引入合适的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完善监测预警体系等四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刘晓楠  秦楠 《中国外汇》2023,(13):68-69
<正>未来,可从优化监管职能设置、引导银行开展全面展业尽调、统筹监测分析、统一分类处罚标准等方面入手,不断完善货物贸易本外币一体化监管。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稳慎推进,为我国涉外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但跨境人民币业务与外汇业务在业务准入、收支管理和报告核查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对货物贸易跨境资金本外币监管差异带来的问题进行剖析,并就完善货物贸易本外币一体化监管体系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9.
构建跨境资金流动本外币协同监管框架,实现本外币监管政策协同发力,以避免跨境资本流动风险集聚,保障我国金融安全。从人民币及外汇管理差异分析切入,通过比较分析、实证分析等方法,探究目前跨境人民币和外汇监管政策之间的不同,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不利影响,最后从宏观、中观、微观角度给出构建本外币协同监管框架的政策建议,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管涛 《新金融》2013,(4):9-11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分析小组发布了《2012年中国跨境资金流动监测报告》。分析显示,我国跨境人民币的循环模式与历史上英美日等国本币国际化初期从资本项下输出、经常项目回流本币的模式大不相同。我们可以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树立本外币一盘棋思想,加强监管政策协调,鼓励资本项目本币输出,积极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日益活跃的跨境资本流动与金融波动的关系备受学术界关注,"国际风险承担渠道效应"的提出使人们开始重视金融中介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全球79个国家1996-2017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考察了跨境资本流动对金融波动的影响,以及"国际风险承担渠道效应"存在与否。研究结果表明:大规模的跨境资本流动会增大金融体系脆弱性,加剧金融波动,对一国金融稳定造成强有力的威胁;跨境资本巨额的流出与流入均无助于金融稳定;跨境资本流动会通过影响金融中介的风险感知来改变其风险承担行为,最终会进一步放大跨境资本流动对金融稳定的负向作用,即存在"国际风险承担渠道效应"。因此,中国应坚持完善跨境资本流动管理体系与健全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严守资本充足率这一重要风险防线,加强对跨境资本和金融中介行为的监管,维护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12.
金融开放能够促进跨境资本流动,也具有引发跨境资本流动失衡和波动性增加的风险,而一国金融发展水平在其金融开放效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58个国家及地区1999-2016年的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模型,研究金融开放背景下金融发展对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流入、流出以及总跨境资本流动波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开放本身有可能造成跨境资本流出大于流入的失衡现象,并显著增加跨境资本流动波动性风险,而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金融开放带来的跨境资本流动失衡现象和波动性风险。因此,在扩大金融开放进程中,为获得跨境资本流动的积极效应,应密切关注跨境资本流向和资本波动性变化,提高国内金融发展水平,使之与金融开放水平相匹配。  相似文献   

13.
谭小芬  李兴申  苟琴 《金融研究》2022,504(6):153-170
本文分析了全球投资者国别风险情绪对跨境股票资本流动的影响,通过构造一般均衡跨期选择模型,刻画了投资者国别风险情绪负向影响跨境股票净资本流入的理论机理以及投资者风险厌恶程度的调节作用,并基于EPFR全球股票型基金微观数据和由大数据文本分析技术构造的全球投资者国别层面风险情绪指标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第一,全球投资者对一国的国别风险情绪上升会推升该国的整体风险溢价水平,降低跨境股票型基金净资本流入,尤其是风险厌恶度较高的被动型、开放式和ETF基金;第二,一国金融市场成熟度上升和汇率弹性增强可以缓解全球投资者国别风险情绪对跨境股票型基金净资本流入的负向影响;第三,在全球风险情绪极端低或者各国股票型基金净资本流入极端高的时期,全球投资者国别风险情绪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资本跨境流动急剧增加,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日欧不断加码量化宽松政策导致全球流动性泛滥,给各国的政策制定和金融稳定带来巨大挑战。本文基于应对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研究和对国际经验的总结,旨在为更好的构建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的资本流动管理体系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文章深入探究不同类型跨境资本流动影响通货膨胀的传导路径以及时变特征。研究发现,通货膨胀率与跨境资本流动之间显现较为复杂的非线性关系;由于大量流入所引发的累积效应,近年来外商直接投资重拾对总体物价水平上涨的影响;而2001年开始对外直接投资产生的宏观经济紧缩效应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近期证券投资流入也重拾对总体物价水平上涨的影响,但2000年开始对外证券投资对物价水平的推升作用比之前明显减弱;受外部经济状况变化的影响,并通过;12率、货币供应量以及实体经济增长等较为复杂的传导机制,跨境金融机构借贷资本流动对国内通胀率不存在显著性作用;与其他现有研究成果不同,本文认为1997年至今跨境投机性资本流动对实体经济的紧缩效应非常明显。因此,宏观当局应充分掌控跨境资本流动影响的动态特征,积极参与国际间“跨境短期资本流动量交易市场”的构建,确保跨境资本流入或流出总量的基本平衡.以基本消除宏观经济出现系统风险的隐忧。  相似文献   

16.
跨国银行并表监管与金融隐私权的冲突及制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义顺 《海南金融》2007,9(9):40-45
在金融全球化、金融一体化、金融自由化和金融集团化的趋势下,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很多实力雄厚的大银行纷纷走出国门,进行全球扩张和跨国并购,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跨国银行.这种跨国银行的产生和经营给普通的银行监管带来挑战,为了避免对跨国银行监管漏洞的存在从而危及整个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健,巴塞尔委员会提出了跨国银行并表监管的核心监管原则.但是在母国具体实施跨国银行并表监管过程中,会遇到东道国保护金融隐私权的法律障碍.因此,由于金融信息披露和金融信息交流所引发的并表监管和金融隐私权保护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为了整个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就必须对两者的冲突进行价值和机制制衡.  相似文献   

17.
Have bank regulatory policies and unconventional monetary policies—and any possible interactions—been a factor behind the recent “deglobalisation” in cross-border bank lending? To test this hypothesis, we use bank-level data from the UK—a country at the heart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system.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increases in microprudential capital requirements tend to reduce international bank lending and some forms of unconventional monetary policy can amplify this effect. Specifically, the UK׳s Funding for Lending Scheme (FLS) significantly amplified the effects of increased capital requirements on cross-border lending. Quantitative easing did not appear to have a similar effect and countries with stronger prudential capital regulations were partially insulated against the effects of these changes in UK policy. We find that this interaction between microprudential regulations and the FLS can explain roughly 30% of the contraction in aggregate UK cross-border bank lending between mid-2012 and end-2013, corresponding to around 10% of the global contraction in cross-border lending. This suggests that unconventional monetary policy designed to support domestic lending can have the unintended consequence of reducing foreign lending.  相似文献   

18.
随着贸易项下人民币结算的快速推进和不断完善,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跨境交易也应尽快提上日程。本文分析了人民币资本项目跨境交易的基本类型,探讨了我国开放人民币资本项目跨境交易的总体方案设计.剖析了开放人民币资本项目跨境交易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近中期推进人民币资本项下业务开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揭示了内外部金融周期差异影响跨境资本流动的机制,并以美国为外部经济代表,基于1998年第一季度至2018年第一季度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中国跨境资本流动波动主要来自短期资本流动波动;分类看,其他投资波动较大;方向上看,流入波动要大于流出波动。(2)利差、汇差、资产价差(股指变动差异和房价变动差异)是影响跨境资本流动的重要因素,汇差和资产价差对短期资本流动影响尤甚。(3)内外部金融周期差异变动对资本流入的影响比对资本流出的影响更明显。(4)近年来,利差对跨境资本流动影响减弱,汇差和资产价差对跨境资本流动影响增强。结果说明,防范跨境资本流动风险要关注其他投资资本流动大幅波动风险,同时注意防范汇率和资产价格波动共振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冲击。  相似文献   

20.
Adjustments in bank leverage act as the linchpin in the monetary transmission mechanism that works through fluctuations in risk-taking. In the international context, we find evidence of monetary policy spillovers on cross-border bank capital flows and the US dollar exchange rate through the banking sector. A contractionary shock to US monetary policy leads to a decrease in cross-border banking capital flows and a decline in the leverage of international banks. Such a decrease in bank capital flows is associated with an appreciation of the US dolla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