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声音     
《财会通讯》2008,(4):5
厉以宁:奥运后中国经济平稳向上;哈继铭:3月份通胀仍在8%以上;普华永道:中国经济有望超越美国;瑞信:中国经济进入消费驱动时代  相似文献   

2.
声音     
《中外管理》2009,(10):20-20
“中国经济增速今年将达9.4%” 美国高盛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9月15日在第二届博鳌亚洲论坛国际资本峰会上说:鉴于目前中国经济增长步伐较快,今年全年中国经济增速有望达到9.4%。  相似文献   

3.
数据     
《中国总会计师》2006,(1):25-25
2005年中国经济预计增长:9.8%;农业税历史:2600年;2005年违法违规金额:2900亿;2005年四大国有银行问题涉及金额:5885亿元;2006年城镇登记失业率:4.6%。  相似文献   

4.
7.4%是快是慢?上半年中国经济数据出炉后,很难看到纠结于快与慢的分析.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直言:“因为和我们的预期都基本一致,所以它没有什么更多的值得分析的.重要的还是对于它内在的结构和变化做一个分析解读,比如一季度7.4%,二季度7.5%,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中国经济处于稳中有进的趋势,把握这个状态很重要.”实现“五稳”,中国经济仍是全球亮点毫无疑问,上半年的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的一个亮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最近在对欧美经济复苏情况表示失望的同时,却对中国经济表示了乐观:“看看崛起中的亚洲国家,尤其是中国,我们感到放心,因为它没有出现大幅下滑,而是稍微放缓增长.中国经济今年可取得7%至7.5%的增长.”  相似文献   

5.
《中国总会计师》2006,(12):21-21
10%-10.7%:2008年中国GDP预计增幅;9.6%-10.1%2007年经济预计增幅;6000亿元:2006年中国海关税收预值;26.6%:2006年前11月中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542.63亿美元:2006年前11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近日在上海表示,中国经济7%至8%的增幅才是正常健康的增长,超过两位数就是过热。他并称,与中国国民收入年增10%相比,中国房价3年未动,相当于跌了30%。樊纲说,中国经济增幅超过9%就会形成通货膨胀,超过10%则既会出现通胀又会出现资产泡沫。他认为,如果中国经济保持7%至8%的增幅4至5年,随着过剩产业慢慢调整到位,过去积累的问题逐步得到清理,加之经济增长新引擎——新型城市化建设的发展,中国经济又会上一个台阶。“经过2、3年的调整,中国经济当前正进入软着陆”,樊纲说:“而一些迹象表明,中国经济已经企稳回升。”  相似文献   

7.
按照宏观经济学基本原理,不管这个国家是什么体制、什么政治制度,要知宏观经济都要看四大指标:第一,经济增长率;第二,失业率或就业率;第三,通货膨胀率;第四,国际收支平衡状况。首先来看经济增长率,尽管我们现在遇到很大的困难,但前三季度中国经济还是保持在9.9%的增长速度。9.9%意味着什么?从1978年到2007年改革开放三十年平均增长速度9.8%。  相似文献   

8.
对当前经济形势我有两个大的判断:一是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各项宏观指标还在计划区间,总体向好;二是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稳中趋缓、稳中有险、稳中有忧。我国现在是“三期叠加”,特别是经济增速换档。从2012年开始,经济回落到8%以下,已连续十个季度在7.4%-7.9%之间,成为新的常态。中国经济会不会出现硬着陆?国内国际有比较多的争论。在这种情况下,对经济形势高度重视是可以理解的。  相似文献   

9.
刘金贺  李牧群  李萌 《中国企业家》2009,333(3):124-126
问题一:全球金融危机暴露了持续困扰中国经济的结构失调问题。过低的消费率导致中国经济过去十年的发展更多地依靠国际贸易和投资拉动,导致了国际经济动荡对国内经济的传导。中国经济生产过剩、消费不足已经到了严重的地步。发达国家居民消费率一般在78%左右,而中国的居民消费率己下降到38%.连发达国家的一半都达不到,从这个意义上看,本轮中国政府的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只能短期内通过政府投资解决经济快速下滑的问题,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结构失调的问题:相反,过度投资导致的结构性问题会在3--5年后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10.
声音     
《经营者》2008,(3):19-19
林毅夫:对中国经济前景充满信心;姜建清:2008年信贷增幅10%左右;马云:别忽视我;皮海洲:股市也需“灾后重建”;孙振耀:我没退休,只是向创业者转型  相似文献   

11.
《新疆审计》2006,(1):56-56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经济蓝皮书——《2006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预测,2006年中国GDP增长约为8.6%,税收收入增长17.5%,宏观税负约为22.3%,税收弹性约为1.65。  相似文献   

12.
时事     
上半年GDP增7.1% 在经济刺激计划的驱动下,我国经济开始呈现企稳回暖。国家统计局7月16日10时发布:二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7.9%,增速比一季度提高1.8个百分点。综合来看,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39862亿元,同比增长7.1%。  相似文献   

13.
陈浩 《现代企业》2000,(2):49-50
中国经济在经历了20多年高速发展的同时,东西部差距明显扩大了。1981—1989年,中西部GDP增长率相当于同期东部地区的92%,而90年代,中部和西部分别只有东部的63%和50%,环渤海经济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及南方沿海经济区的国民生产总值分别是西北经济区的3.2倍和2.3倍。在新世纪来临的时候,西部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将发生重大变化:一是中国加入WTO的进程加快,中国将融入世界经济大循环;二是国家制定了经济发展战略中心向中西部转移的重大决策。本文试图通过对西部经济的细胞——企业的分析来探讨西部…  相似文献   

14.
对于那些赞成中国政府放松房地产管控的人来说,今年二季度的宏观经济数据是一个极为有力的佐证。7月13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上半年中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上半年GDP增速7.8%,其中二季度GDP增速7、6%,跌破8%。这是2009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首次跌破8%。这一情况让中国的决策层深感紧张,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接连三天主持召开座谈会,围绕当前的经济问题讨论中国下一步经济走向。  相似文献   

15.
数据     
《中国总会计师》2006,(4):13-13
10.2%中国首季度经济同比增长率;20:股份制企业增收贡献率在50%以上的地区数;2810亿美元:2005年底我国外债余额[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经济传真     
《审计与理财》2005,(5):61-62
世行预测:中国贸易盈余将大大超过1000亿美元。世界银行最新一期《东亚与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指出,东亚新兴经济体预计今年将增长6%;其中中国经济增长将达到8.3%,通货膨胀率为3.5%,2005年全年的贸易盈余可能大大超过10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7.
经济学家马光远日前透露最新观点:“未来10年80%以上开发商会倒闭。”马光远认为,房地产是中国经济唯一的晴雨表,它对经济的影响是任何一个行业不能替代的,中国经济本质上就是房地产经济。他分析说,去年全社会融资额17.29万亿,房地产行业12.2万亿,占全社会融资额比重超过70%。中国经济暂时离不开房地产。但是要看到是,中国房地产的供需基本面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当前房地产面临产能过剩问题,而且是严重过剩。马光远预测,未来10年内,80%的开发商会倒闭,与此同时,只有20%左右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有希望,市场严重分化。  相似文献   

18.
在PAEC财长会上,上半年中国经济7.9%的增速,成为与会各经济体财长关注的重点。新加坡财长说,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不但给中国自己,也给世界经济带来信心;文莱代表团团长也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对亚洲国家产生的是积极影响;加拿大财长还希望中国在推进经济全球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加强宏观调控与向市场经济过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当前,中国为什么强调加强宏观调控? 中国经济在经历了1989—1990年的低谷,1991年的回升之后,1992年进入了高速增长时期。1992年经济增长率高达12.8%,其它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指标也都比较理想,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1993年上半年的发展势头更为强劲,国民生产总值又比上年同期增长14.1%。根据我们采用宏观经济模型的测算和定性分析,今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在下半年虽将有所回落,但今年仍将保持在13.5%左右,明年(1994年)将保持在10%左右。夏粮生产获得丰收,农村经济继续发展;工业总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25.1%,国有企业的亏损额下降了16.5%;市场繁荣,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比去年同期增长21.6%,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实际增长10%以上;商品供求基本平衡,据对582种  相似文献   

20.
信息广场     
楼继伟:政府采购制度初步形成,李荣融:推动国资向四领域集中,范恒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存在四个突出问题,国资委:原198家央企仅留30家,陈东琪:“十一五”期间经济增速将保持8%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