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人口老龄化促使保险制度改革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老年人所占比重日益增大的一种现象。据国际人口组织提出的人口老龄化标准 ,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 %以上 ,或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 %属老年型人口结构。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之后 ,由于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 ,人的寿命不断延长 ,死亡率一直在下降 ,加之70年代起又开始普遍推行计划生育政策 ,从而使人口出生率也不断下降。这种较长时期的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 ,必然导致人口的老龄化。据联合国发布的年龄构成标准 ,我国目前还是“成年型”国家。预计到… 相似文献
2.
3.
瑞典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瑞典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原因 改革前瑞典的养老保险实行的是税收筹资、现收现付的制度,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1913年建立的国家基本养老金(Basic Pension),适用于所有人,不管是否缴 相似文献
4.
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现状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经过 2 0世纪 80年代至 90年代前期的改革 ,在 1997年 7月国务院颁发的 2 6号文件确立了目前的以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为主体、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为补充的养老保障制度。但是 ,由于我国社会 相似文献
5.
6.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一直沿用的养老保险制度已经明显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尽管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几经修改和完善,但是,随着人们物质需求的日益增长及物价水平的居高不下,现有的养老保险制度仍然不能满足广大民众对晚年生活的期望。因此,改革养老保险制度已是刻不容缓。为此,从介绍美国的养老保险三大支柱出发,分析了美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特点,结合我国养老保险的实际运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在养老保险的立法、执法、增强便携性、重新设计退休年龄等方面加以分析,力争为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提供行之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8.
养老保险制度选择与劳动供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劳动是影响生产函数或产出的重要因素。生产过程中劳动投入的多少取决于劳动的供给。养老保险的缴费与给付是否关联以及两者之间的比较必然会影响个人的劳动供给决策。研究养老保险制度选择对劳动供给的影响,主要是考察不同的养老保险制度是如何影响劳动者的退休决策和在职期间劳动者的劳动供给决策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老龄化问题愈加严重,养老问题备受关注,在这种情况下健全的养老保险制度可以促进社会发展.在社会经济制度不断转变的过程中,养老保险制度也不断变化.当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诸多问题,例如资金筹措存在问题、支付存在问题,为此应该不断优化养老保险制度,统一社会养老保险管理、解决养老保险基金缺口问题,实现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原来的养老保险制度已不适应我国国情了,为更好应对人口的老龄化问题,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稳定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在人口老龄化前提下,采取有效的养老改革对策,可完善养老保险制度,为我国广大的老龄人口提供良好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西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俊霞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5):73-77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很不完善,社会保障水平严重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我国应积极借鉴国外的经验与教训,加速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增加社会保障项目,完善社会保障的功能和体系;推进相关制度和政策的改革与调整;协调政府保障与家庭保障、社区保障、企业补充保险和商业保险。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会计体系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财政资金会计管理体制约束了社会保障基金自身的发展,社会保障的“社会”职能难以充分发挥。必须完善社会保障会计理论体系,树立新的社会保障会计管理理念,重新修订现行的社会保障财务会计制度,加强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3.
自建国以来,在推进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方面,我国制定了相当多的规范性文件,已经初步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但是这些文件对改革的推动作用还存在很多方面的不足,主要是规范性差、刚性欠缺、权威性不高、稳定性不足等,必须通过立法来明晰主体各方的社会保障责任,规范社会保障关系,要从依靠政策转为依靠法律,充分发挥法律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的作用,从而能够提高制度的权威性、执行的严肃性、适用的强制性. 相似文献
14.
15.
《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1999,2(3):498-531
How will the distribution of welfare, consumption, and leisure across households be affected by social security reform? This paper addresses this question for social security reforms with a two-tier structure by comparing steady states under a realistic version of the current U.S. system and under the two-tier system. The first tier is a mandatory, defined-contribution pension offering a retirement annuity proportional to the value of taxes paid, whereas the second tier guarantees a minimum retirement income. Our findings, which are summarized in the Introduction, do not in general fav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pay-as-you go versions of the two-tier system for the U.S. economy.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Classification Numbers: D3, E6. 相似文献
16.
17.
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稳定器,同时也是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必不少的推动器。经过十几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社会保障虽然已经基本建立起来,但仍然很不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我国经济的发展要求进一步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8.
19.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quantitative role of idiosyncratic uncertainty in an economy in which rational agents vote on hypothetical social security reforms. We find that the role of a pay-as-you-go social security system as a partial insurance and redistribution device significantly reduces political support for a transition to an economy with a fully funded system. We conclude that the status quo bias in favor of an unfunded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s stronger in economies in which agents of similar age differ significantly with respect to labor earnings and wealth because of idiosyncratic income uncertainty.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Classification Numbers: H55, E62, H3 相似文献
20.
John Laitner 《The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conomics》2000,102(3):349-371
Recent trends in common stock prices suggest a distinction between increases in national net worth and flows of physical investment.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simple overlapping generations model in which such differences can aris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occurs exogenously, yet firms own new technologies for a time. We examine possible consequences for social security reform. Reform which increases private saving depletes part of its force raising the (capitalized) price of proprietary technologies. A calibrated example suggests an increase in physical capital one-third smaller than without inelastic factors. Both steady states and transition paths are considere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