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有密切联系,侵犯犯罪客体一般都通过对具体犯罪对象的侵犯得以实现.犯罪对象是犯罪客体的物质表现形式。在我国,理论界的通论观点是.贪污罪的犯罪客体是复杂客体.是国家机关公职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和公共财产的所有权。所以说贪污罪侵犯的对象是公共财产。同时。修订后的刑法还规定了几种不同情况的贪污罪,其对象分别是“保险金”、“本单位财物”、“应交公的礼物”等。  相似文献   

2.
文波和越儿在《钱江廉潮》上撰文指出,本世纪60年代中期,香港经济开始快速繁荣,贪污的病菌更是广泛渗入了各行各业,渗入了社会肌体的深处。贪污受贿在整个社会已经公开化、白热化、疯狂化,成为社会运转的“天然”及“万能”的“添加剂”。60年代,港英政府的各个部门,如消防处、房屋处、劳动处、海事处等等,凡是有权力的地方,背后都有一双双贪婪的眼睛。最具讽刺意义的是,各种政府部门的贪污行为,与警务部门包庇犯罪,妨碍司法公正的恶性贪污相比,不过是小巫见大巫。而肩负着消除全港贪污罪行重任的反贪污部门,却恰恰设在贪污受贿最猖狂的警务…  相似文献   

3.
滕敬 《商》2014,(8):168-170
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是两个联系紧密又难于区分的概念,在考察犯罪构成时,二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缺一不可。只确定犯罪客体不确定犯罪对象,则整个案件会显得过于理论化不能与实践生活相联系,更不能全面的了解案情;反之只是研究犯罪对象而忽略犯罪客体则不能确定案件的性质,所以二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相似文献   

4.
受贿犯罪这一典型的权钱交易行为想象中似乎并不难以认定,然而在司法实践中认定了受贿行为并不意味着就可以认定为受贿犯罪,其中一个很主要的原因是认定受贿犯罪还需要为他人谋取利益这一法定要件。但笔者认为,从受贿犯罪的客体角度出发,应当取消为他人谋取利益这一法定要件,以此来更有力的打击受贿犯罪,更符合惩处受贿犯罪的应有之意。  相似文献   

5.
朱芹  毛荣华 《商》2013,(21):398-398,397
《刑法修正案(八)》颁布后,缓刑适用标准变得更为细化,但新缓刑适用四个标准要件中,犯罪情节较轻的把握却有些虚无;根据语义学的理解和规范刑法体系的对比理解,情节是指事情的变化和经过,而较轻则需要一个相对确定的参照物,情节较轻应该首先确定每一个具体犯罪的参照系,与之相比较,较轻的才可以考虑适用缓刑;司法实践中判断犯罪情节较轻一般从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犯罪客观方面加以把握。  相似文献   

6.
9月16日,经义乌市检察院侦查并提起公诉,义乌市法院一审宣判华灵群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1年,犯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7年,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3年;他昔日的情人童雀燕犯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法院同时判处对华灵群受贿的42万元予以没收,上缴国库;华灵群、童雀燕共同贪污所得赃款44万元予以追缴,返还给受害单位。  相似文献   

7.
梅丹 《北方经贸》2012,(4):47+54
贪污犯罪侵犯公共财产,侵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廉洁性,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极具危害性。新时期的贪污案件更表现出复杂性、高智能性和高隐秘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犯罪现象层出不穷。会计犯罪是经济领域中比较严重的侵犯国家经济秩序的经济犯罪,它涉及范围比较广,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秩序,因此对其刑法规制非常必要。笔者先从典型的会计贪污罪和隐匿、故意销毁资料罪和挪用公款罪的构成方面来剖析会计犯罪问题。  相似文献   

9.
首先界定了法益的概念,接着从正反两个方面对法益作为犯罪客体的内涵更为科学的论点进行了论证,最后对犯罪客体的精神化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首先界定了法益的概念,接着从正反两个方面对法益作为犯罪客体的内涵更为科学的论点进行了论证,最后对犯罪客体的精神化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房地产市场的问题之多数不胜数。不仅最近国内许多的贪污大犯罪都与房地产市场有关,而且房地产业被社会评为最没有信用的行业。在市场经济中,如果一个行业贪污盛行,说明这个行业的政府管制太多,有效的市场制度没有建立,这个行业的市场钱权交易十分严重。同样,当一个行业被社会评为最没有信用的行业的时候,那么这个行业就无法用市场的方式达成交易,  相似文献   

12.
王国勤 《消费导刊》2009,(21):145-145
国家工作人离职后收受任职期间他人贪污公款如何定性?司法实践中存在分歧,主流观点认为构成贪污。本文认为此种行为虽然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但不构成贪污犯罪,并且也不构成我国刑法规定的其他罪,基于罪刑法定的刑事法治的基本原则,文章认为不应该对此种行为苛以刑罚。  相似文献   

13.
马年未到,已有一批大贪纷纷落马,广大人民群众拍手叫好。然而在痛快之余,觉得在惩罚过失方面似乎力度还不够。过失者,玩忽职守及渎职所致也。过失的种类较多,至少浪费也应算是一种过失,而人们对浪费却常常司空见惯、熟视无睹。有的因决策失误造成国家财产的浪费动辄上亿、甚至几十亿元,人民的血汗白白流淌。毛主席曾教导我们:“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可见贪污和浪费都是“犯罪”,而且罪过的程度是同等的。记得有位知名教授还说过:浪费比贪污更坏,贪官一旦被查处,钱还可以缴回,浪费了则无法弥补。而对浪费责任的追究往往是…  相似文献   

14.
邓中文 《商业研究》2011,(3):161-164
商业贿赂犯罪不是刑法中的概念,不具有统一的犯罪客体。通过对商业贿赂犯罪所涉罪名的犯罪客体进行综合归纳,从法益侵害的角度去探讨商业贿赂犯罪的本质属性,既符合刑法理论又切实可行。从商业贿赂犯罪所侵犯的社会关系来看,涉及到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职务行为的不可交换性以及他人的财产所有权等。商业贿赂物属于行为对象而不是犯罪对象,不能充分反映刑法所保护的利益。在商业贿赂犯罪所侵犯的诸法益中,只有市场经济秩序才是所有商业贿赂犯罪共同侵犯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5.
贪污贿赂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贪污、挪用公款、受贿、私分国有资产和罚没财物以及其他与之相火的损害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不廉洁性的行为。在我国刑法典中其实并没有这一概念,因为它并不是一个具体的罪名,而是一类罪名.包括了从刑法第382条至第396条的12个罪名:即贪污罪、挪用公款  相似文献   

16.
要准确界定国有财产、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用于扶贫和其他公益事业的社会捐助或者专项基金的财产、礼物,保险金等贪污罪犯罪对象的构成内容,需要依据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规以及相关法理来作出恰当解释.  相似文献   

17.
2009年2月2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挂牌督办的涉农案件——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检察院起诉的建国以来该县涉案金额最大的贪污案、涉嫌贪污128万余元的兰桥镇财政所所长许斌,神情沮丧地站在被告席上,对检察机关指控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该县法院当庭以贪污罪,一审判处许斌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许斌表示服判不上诉,不久前已到监狱服刑。  相似文献   

18.
《商》2015,(17)
贪污罪与诈骗罪两罪存在竞合关系,实践中往往因为对犯罪对象和主体身份认定争议导致对犯罪行为的定性产生分歧。本文以实践中对已发放灾后重建补助款的属性认定为切入点从三个方面对此进行评析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9.
《商》2015,(10)
犯罪理论的通说通常主张:犯罪由犯罪客体、客观方面、犯罪主体、主观方面的四要素构成,也就是说,犯罪是一个主客观相交织的行为,其中的主观方面是指一种犯罪主体对自己实施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也就是说是一种心理活动。而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正是这样一种心理活动。在众多的刑事犯罪中,刘涌案给笔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因此,笔者希望能够通过自己接触到的相关知识,对该人物的心理活动和相关行为提出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湖南省郴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原主任李树彪特大贪污、挪用公款一案,犯罪数额特别巨大,关系到近20万城镇职工的切身利益,是全国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的第一案件。请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