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淑清 《北方经济》2006,(12):57-58
博弈论可以成功解释经济中许多低效率现象,找出导致低效率的制度根源,从而帮助政府制订、修改政策,完善政府行为,以提高经济效率。政府制定什么政策、会收到什么效果,可以通过构造博弈模型进行研究。目前我国出现“市场秩序”混乱,政策执行低效问题,其实质是政府制定的政策目标和政策结果相冲突,出现“政府政策错位”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一、矿产资源管理政策的内涵和手段 矿产资源管理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矿产资源的有序开发和高效利用,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各环节进行干预或调控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性政策和措施的总和.政府通过制定资源管理政策,可以有效弥补矿产资源开发中的市场失灵现象,增强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竞争力,实现矿产资源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3.
政府干预因素是否与资源利用效率密切正相关,并进而导致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存在"资源之咒"(curse of resources)现象是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从理论上证明了政府干预低效率与"资源之咒"现象、经济增长率低下是密切相关的.接着在此基础上利用地区层面的面板数据(panel data),对中国经济是否存在"资源之咒"的问题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在控制住海港距离、政府干预等因素后,"资源之咒"的命题在中国并不明显;2.资源因素与政府干预因素在我国不是正相关关系,而是呈现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文章的目的在于表明一种奥地利学派的观点--为什么大萧条会发生.奥地利经济周期理论是能正确解释周期现象的理论,该理论认为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是造成经济周期的原因,政府的直接干预不仅不会加快萧条结束的步伐,反而可能会延长萧条的时间.对于在面临萧条困境,经济政策的制定应该考虑的更加长远,坚持可持续发展,重视经济结构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对"高考移民"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考的竞争不断加剧,社会上出现了"高考移民"现象,并引起人们的强烈不满."高考移民"现象的产生有多层原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是导致高考移民的根本原因,而不公平的高考政策是出现"高考移民"的主要原因,此外社会上人们的某些偏见也是导致"高考移民"的又一个重要原因.解决"高考移民"问题从根本上说要发展落后地区的经济,并制定合理的政策.  相似文献   

6.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政策放松对地摊经济的管制后,地摊经济以点向面大范围扩散发展.本文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地摊经济"相关政策梳理,寻找政府对"地摊经济"管制和放松管制的问题及原因.管制是因为地摊经济本身的缺陷、保护有证个体工商户是城市管理的需要,地方政府追求利益体现.放松管制是为了稳定就业、城市管理能力提高、激发市场活动.在此基础上提出制定合法合理政策、政府规划引导、提高基层行政能力、加强部门合作等四项建议.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各地区经济活力不断增强,区域竞争态势日趋激烈,各种区域经济现象和问题不断涌现,迫切需要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回答。区域经济学最大的功用就是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其应用性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区域经济学可以为区域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二是为各区域开展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区域营销、区域管导空新  相似文献   

8.
我国"双顺差"产生的制度因素及化解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双顺差"的事实认定和成因分析中得出:从抽象掉制度背景的均衡分析来看,"双顺差"是资源配置低效率的表现,而从中国特定的制度非均衡约束来看,"双顺差"是中国经济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体现。伴随着国内制度的均衡化过程,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也将从价格竞争力转换到创新竞争力。化解"双顺差"既需要出口退税、加工贸易政策调整等短期政策工具,也需要金融体制改革、政府竞争秩序重塑等长期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9.
"政令不出中南海"是对于中央政令不畅,出现政策执行偏差的形象描述,而在房价调控领域所出现的"越调越高",调控政策几乎没有成效的现象,也就是对于所谓"政令不出中南海"的现实印证。在大部分分析房价调控领域所出现的政策执行偏差的文章中,都将矛头指向了地方政府,认为地方政府在政策执行之中的保护地方利益等行为,是导致房价调控政策失效的主要原因。但是,仔细研究房价调控的政策会发现,中央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存在的问题,也是导致"政令不出中南海"的关键性因素,政策的模糊性、冲突性的结合使得房价调控政策的执行存在着巨大困难,这是不能够被忽视的。  相似文献   

10.
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是经历一段时间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因素会对政策的制定产生影响甚至使最初的政策意向产生根本性的变化.政府是管理贸易政策的最终决定者,笔者将主要分析我国对外管理贸易中存在的政府失灵现象,并分析政府失灵的表现、原因及其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以来渴望拥有住房的广大中低收入者带来了福音,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它并没有真正满足老百姓的愿望和要求。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现象的出现,在这些现象背后的本质又是什么等等?这些都有待于我们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经济适用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销售对象界定不清,导致主要受益人发生偏差 政策规定:经济适用房的主要供应对象为中低收入家庭,具体收入标准由各地政府按本地实际情况自行确定。按照国际通用作法,一国居民家庭收入划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同时也伴随着许多问题,这一切都源于中国式分权的制度安排。经济分权提高了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政治集权又确保各级官员不受地方利益集团所牵制。"向上负责"的官员晋升机制解释了地方政府作为经济发展"援助之手"的原因。为了获得政治晋升,下级官员必须遵从上级制定的政策目标。上级政府通过相对绩效考核方式,制造了下级政府"为增长而竞争"的强大激励。这种以经济增长为基础的政治锦标赛在中国广泛存在,虽然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增长,但也不可避免地导致地方保护主义、软公共产品供应不足、虚假数据和重复建设等消极现象的出现。近些年来学界的许多研究表明,围绕着经济增长与官员晋升的相关理论一直争论不断。  相似文献   

13.
转型时期,我国经济生活中不管是出现短缺和过剩,主要是企业健全的经营机制没能建立起来,企业缺乏活力,企业行为低效率。企业行为的低效率不仅是一个微观经济问题,而且影响经济增长的源泉、轨迹、结果,影响宏观经济目标的稳定。转型时期宏观经济政策应着重供给管理,...  相似文献   

14.
当前地方政府人才工作存在着人才政策决策机制不健全、科学人才观理解不全面、政府人才职能定位不清和区域人才竞争方式手段错位等问题,这是造成"马化腾"现象的深层原因.地方政府人应加强政策社会认同机制的建立,落实"人人都可以成才"的人才工作理念,推进战略性人才工作绩效考核机制建设提升区域人才一体化,建立良好的人才工作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15.
现今国家干预经济的过程中会出现政府失灵已得到广泛认同,但政府干预作为纠正市场失灵的有效方法,仍被绝大多数国家所采用。如何把握好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之间的平衡以同时避免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种独特的范式,即通过把源于市场信息、市场调研制定的政策最终回归到市场,加以实施和运作,从而在成功地纠正了市场失灵的同时,借助市场避免了政策失效。日本中小企业融资政策是日本政府干预政策成功运作的典型案例,以此为分析对象不仅可以明晰日本政府干预经济的行为特征,亦可以为中国政府的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的宏观经济政策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格外令人瞩目,但其表述方式却令人费解。"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当的货币政策",这种在关键词前头加修饰语的表述办法,其随机性也太大了。对究竟什么叫"积极",什么又叫"适当",不把政策背景及其来龙去脉条分缕析弄明白,恐怕谁也说不清楚,更难正确定义。若按此种表述逻辑推导,难道还存在着"消极的财政政策"和"不适当的货币政策"吗?政府推行的经济政策,应有其特定的政策含义,这种政策含义必须用科学的术语加以表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为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工  相似文献   

17.
统制经济思想在1933年前后成为中国经济界的主流,并成为国民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由于何为"经济统制"的内涵不甚清晰,所以给国民政府的"集中"政策留出了空间,其对经济的统制救助演变为行政控制对市场的取代。结合"发达国家资本"和"限制私人资本"的民生主义理论,政府统制了能源、重要实业、交通等经济命脉,并对银行业实行了行政性垄断。政府的投资和强制金融业对工农业扩大放款,固然对经济的复苏起了一定作用,但经济增长方式也由市场主导转变为政府主导,这是国民政府逐步落实统制经济政策的直接结果。  相似文献   

18.
统制经济思想在1933年前后成为中国经济界的主流,并成为国民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由于何为"经济统制"的内涵不甚清晰,所以给国民政府的"集中"政策留出了空间,其对经济的统制救助演变为行政控制对市场的取代。结合"发达国家资本"和"限制私人资本"的民生主义理论,政府统制了能源、重要实业、交通等经济命脉,并对银行业实行了行政性垄断。政府的投资和强制金融业对工农业扩大放款,固然对经济的复苏起了一定作用,但经济增长方式也由市场主导转变为政府主导,这是国民政府逐步落实统制经济政策的直接结果。  相似文献   

19.
一、本次报告的目的 以70年代末"改革开放"的经济政策转变为契机,实现了经济的高速持续增长、被誉为"世界工厂"的中国,今年年初加入了WTO(世界贸易组织).加入WTO是中国实现"现代化"成果的集中体现,是谋求长期持久发展的契机.入世对中国来说,前景如何,会出现什么情况,会遇到什么挑战等值得认真探讨.  相似文献   

20.
经济全球化:目标、途径和我们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1]是双刃剑"的观点正确地指出了全球化带来机遇和挑战.进一步,如何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我们制定政策的基础和依据是什么?本文认为,在开放市场的同时,加强经济体内部的能力建设和强调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规则是最重要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