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使用价值的释放"的新概念,通过论证均衡价格理论是劳动价值论中的商品交换价值或价格理论的另一种表述,对均衡价格理论与劳动价值论的统一性进行了粗浅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当下劳动价值论所遭遇的危机,需要实践性的根本解决。整体解读劳动价值论,其在方法论与理论的结合层面形成系统的扩展张力,展开为劳动-价值-价格的研究主线和逻辑发展图景。形成三个层面的结构性认识:(1)劳动是历史二重的规定,构图为本体论上的存在和机制,从中细化出同质劳动、异质劳动范畴;(2)价值是社会总体的规定,构图为关于社会实体的存在和机制,从中细化出同质商品、异质商品范畴;(3)价格是政治实践的规定,构图为关于现象运动的存在和机制,从中细化出社会价格、内部价格范畴。这些不同层级的存在及其运动机制,形成为系统总体的差别的统一。该研究表明:劳动价值论不仅是一种理论关系,更为主要地,也是一种实践关系,应在寻求逻辑(方法)和认识(理论)的现实统一中,实现对事实的全部理解。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都是正确的,但其价格理论是片面的和错误的,表现在其没有区分卖方价格、买方价格和成交价格。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卖方价格,效用的货币表现是买方价格,价值和效用的货币表现的统一是成交价格。三种价格是商品与货币关系的三种不同形式的客观表现。混同三种价格,不仅导致对现实中的价格现象无法解释,也易导致人们放弃劳动价值论的不利后果。  相似文献   

4.
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辩护——对晏智杰教授质疑的质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一个由各种不同理论层次构成的完整的科学体系,相应地,这一理论的条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由不同理论层次上的各种条件构成的一个完备的条件系统。劳动价值论的不同理论层次之间的发展和演进,说到底不过是它们的条件运动和转化的结果。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既说明了在资本主义生产初期价值怎样表现为价格,同时它也说明了在资本主义部门之间竞争充分展开后价值怎样转化为生产价格,进而,生产价格怎样再表现为价格。因此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不仅是关于商品价值的理论,而且也是说明商品价格的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5.
戴天宇  吴栋 《生产力研究》2006,23(1):18-21,27
当前马克思主义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其经济学说,而劳动价值论又是所谓的“众矢之的”。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当务之急不是对劳动价值论质疑、非难,或曲解,而是对劳动价值论囿于历史条件尚未完全展开的部分进行再推导和新拓展。价值必然是商品中同质的、可测度的和社会所共同认可的东西。物质产品价值和精神文化产品价值是内涵和外延截然不同的两个范畴,不能混同。物质产品价值是对商品从其原始材料形态脱离自然界开始,在人类社会经济体系中形成和存续期间的全部物质运动和变化过程的动态考察,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有效经济功,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精神文化产品价值是一种拟价值,只能通过其外在表现即人们对该产品的边际引致需要与边际供给间的比例关系来测度。现代商品社会,多数商品兼具物质产品性和精神文化性双重因素,因而其价格变化基础是包含价值和拟价值在内的社会综合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数学模型探讨了马克思的金属货币流通规律、纸币流通规律和商品的纸币价格;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价格总水平模型,并将马克思的货币流通量和价格总水平模型与货币数量论模型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7.
袁欣 《经济经纬》2006,1(6):7-10
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中对于商品的国民价值向国际价值转移的内在机制及相关理论没有形成系统的论述。笔者认为,商品的国际价值量由“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决定,并且只有进入国际市场的那一部分商品才具备国际价值量的属性。遵循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基本原理,国际价格也是围绕国际价值波动的。在国际贸易利益的分配上,参与国际贸易的商品可以获取国际价值和国际价格的双重利益。  相似文献   

8.
对劳动价值论进行了新的理论解释,对传统上理解单部门(同类商品)劳动生产率和价值的关系及“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不影响同一时间创造的社会价值总量”的观点进行了发展,证明了在新的解释框架下理解劳动价值论,才能系统地保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体系的完整性,才能保持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价值与价格的关系的逻辑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价值--价格理论的两个中间环节,即市场价值和生产价格。价值到市场价值的转化,既是价值形式的逻辑转化,也是商品经济的历史转化。对“第一种偏离”不应象传统注释那样,理解为市场价值本身的决定,而应理解为市场价格对市场价值的偏离。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同样论及到了西方学者的均衡价格形成过程。但正如马克思所做的那样,这部分理论不应在劳动价值论中占据显赫地位。  相似文献   

10.
唐思文教授对马克思的价格理论提出质疑,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暂时冷落或边缘化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本身存在问题,具体说就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价格理论存在缺陷。在此基础上,唐思文教授提出了自己的所谓新价格理论。唐思文教授对于马克思价格理论的质疑源于他对马克思所表述价格形式及价格定义的误解与歪曲,马克思的价格理论并不存在唐思文教授所说的缺陷。唐思文教授的新价格理论完全背离了劳动价值论,是不折不扣的供求决定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