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计划经济时代,国有企业的特点是资本金靠财政,现金流靠银行,大部分企业的规模都很小,产品质量不高,中小型企业普遍亏损。十四大以后开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但很长一段时间里有两条底限一直都没有碰,一个是国企职工的身份问题,一个是产权制度问题。  相似文献   

2.
李玲 《中国财政》2012,(3):60-62
国有企业功能定位研究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但难度极大的课题。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国企功能定位的相关研究是在改革的摸索中进行的。改革伊始,一度强调国企回归市场经济主体的身份。  相似文献   

3.
随着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企也在不断进行股份制等一系列适应发展潮流的改革,在这些改革中由于计划经济固有分配制度方面的因素,给国企人力资源发展造成了许多不利影响,以至于许多国企出现了人才断层、缺失等发展蓄力不足的问题,因此从薪酬改革的角度深入研究我国国企人力资源发展很有积极意义.本文以山西省属大型国企潞安集团为例,深入探讨如何从其薪酬体制方面促进国企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证券导刊》2014,(25):31-49
国企改革的阶段特征 我们首先简要回顾国企改革的阶段特征。无论是20世纪90年代以MBO为典型的国企向民企转制的激进方式,还是2005年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加速国企股权多元化改革,这两轮经典的国企改制都是对于既有观念和国企低效率体制的突破,极大释放了民间资本的活力,催生了资本市场的想象力,股市分别在2001年和2007年创了牛市高点。  相似文献   

5.
由于南昌市国企在计划经济体制中运行时间较长,受传统观念影响较深,在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无论是人们的思想观念,还是国企的管理体制,以及多年积淀焉的企业办社会等诸多包袱,都使国企面临着不少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各项体制的不断改革,国企财务管理方面的改革也逐渐开始进行,国企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是针对我国国企资金展开的一项监督管理工作,这体现了国家目前对国企资金管理方面的重视程度.本文将对国企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并且对于新时期国企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措施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7.
作为计划经济滞留时间最长的老工业基地,黑龙江省的国企隐性失业问题十分突出,严重掣肘了该省经济发展。本在对该省国企隐性失业状况加以定量考察的基础上,分析了消除国企隐性失业的可能途径及存在的主要障碍,提出了治理战略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杨建明 《中国外资》2013,(23):82-82,84
在国企的发展过程中,改革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国企的改革涉及了债权、资本以及企业和员工等多方面的利益。同时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国企如何顺应社会的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顺应社会发展是目前国企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首先分析了国企财务风险的构成形式和原因,并提出了针对国有企业财务风险防控的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9.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规划了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的改革路径,特别是提出了实行混合所有制的改革方向。今年以来,无论是中央企业还是地方国企,都巳经开始谋划混合所有制改革。产权多元化的发展给政企不分的国企带来了机会,混合所有制改革将成为2014年的一大热点.  相似文献   

10.
对县乡财政困难问题的研究是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后,县乡财政困难问题日益显化而开始的。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虽然县乡财政困难的问题一直存在,但是一直没有引起整个社会的重视,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伴随着我国经济转轨的逐步深化和改革向纵深发展,特别是随着以分税制为标志的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农村税费改革的普遍推行,县乡财政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问题变得突出起来,开始引起全社会的重视。近年来,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县乡财政困难有加重之势,学者们在充实研究资料,扩大研究范围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缅甸联邦金融改革述评林友慧1988年开始,缅甸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将指令性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具体内容包括:对外开放,改善投资环境,以优惠政策吸引外资,扩大私营经济成份,鼓励私人经济组织;扩大对外贸易,鼓励私人资本在外贸领域中发挥作...  相似文献   

12.
当前管理会计已经取代核算会计,成为了财务工作者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提现.对于国企数量较多,深受计划经济影响较深的黑龙江省来说,如何从掌握的会计管理方法中找出规律,并且通过改革,提高会计理论方法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绩效评价价值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相似文献   

13.
赵晓 《中国金融》2005,(7):66-66
在2004年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大讨论中,许多参与讨论的朋友认定,国企产权改革的目标就是保值增值,并将之作为判断国企产权改革是否成功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徐秀霞 《财会学习》2016,(12):54-54
国企改革是国企发展必须经历的过程。国企顺应社会的改革,涉及到了资本、债权以及企业员工等多方面的利益,并且国企的发展需要能够保证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本文尝试就国企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以及解决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状况及特点 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一方面国家整体的就业形势,中国在计划体制和半自然经济下形成的劳动力进入市场经济体制后明显过剩。从体制改革加快的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原有国企和集体企业的净下岗和失业人员累计达到5000万以上,政府和事业单位的改革也造成了数百万人的精简,每年陆续有600多万下岗人员从中剥离出来。农村劳动力离农寻找工作的人口更达到1.3-1.5亿左右。相当于整个农村劳动者的30%;  相似文献   

16.
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是目前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方式之一,它的实施将彻底改变国企一统天下的局面,也更有利于企业今后的长足发展。事实证明,国企在一个国家所占的比重将直接影响这个国家的发达程度。发达国家国企与民营的比例一般处在2:8的比例,甚至更小,而我国在改革初期的比例则与此相反。现在虽有相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市场经济的扩大和发展,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到了最关键的时刻,改革三十年的发展,摸着石子过河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深化国企改革,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道路得到再一次肯定。党的十八大提出深化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地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可见国企的改革将迎来新一轮的篇章。虽然在前二次国企改革的大潮中,国企已逐步推行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但是基于形式上组织上的建立,所谓的"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现代企业制度核心并没有真正实现,加上长期计划经济时代的僵化思想、固有作风依旧作怪,从而造成了在现代国企管理中的资产管理的混乱,尤其表现在转型中的国有企业中,国有资产在  相似文献   

18.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体系逐步形成,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全面推进,国企混改落地见效。随着混改试点、区域性综合改革试点以及示范行动的实施,全国各地积累了不少改革经验和成功案例。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国有企业改革也都积累了大量经验和教训。国内外改革的路径选择、方式方法、经验教训,都可以为河南省的国企混改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9.
11.1股权分置 产生于政治约束还是经济契约? 股权分置的提法出现于2005年,但上市公司股权存在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却是在证券市场诞生之前的80年代中期股份制试点时期就已经存在了.当股份制改革试点出现了国企改制的试点时,国有股的流通问题就成了股份制试点推进和证券市场存在的意识形态正当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方明月  孙鲲鹏 《金融研究》2019,463(1):91-110
本文使用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采用国际前沿方法识别出僵尸企业,然后比较了国企控股、国企参股以及转制民企这三种混合所有制改革策略治疗僵尸国企的效果。实证结果表明:相对于纯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僵尸国企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在多种混合所有制改革策略中,转制民企优于国企参股,国企参股优于国企控股,这形成了一种“国企混改类啄序”现象;然而,上述“啄序”现象并非对所有国企都适用,对于那些所处行业垄断程度高、企业政治级别高的国企,单纯民营化导向的混改对僵尸企业治愈的效果较差;最后,混合所有制改革治疗僵尸国企的主要渠道,是降低了国企的期间费用(主要是管理费用)。本文的结果为处置僵尸企业和渐进式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