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生产价格理论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均衡价值理论 ,是当代经济学中两个影响最大的价值理论。这两种价格理论都是按照“利益竞争—利益均衡”分析框架寻找理论价格 ,只是他们研究角度和路径不一样 :马克思是从劳动从属于资本且只有资本之间存在竞争的角度 ,考察资本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流动规律及其利益均衡结果—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的形成机制 ;新古典经济学则从劳动、资本等要素平等竞争角度 ,研究所有经济主体效用最大化及其利益均衡结果—市场均衡价格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2.
一般均衡理论的价值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中的一般均衡理论缺乏应有的价值基础。近年来试图建立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均衡理论的努力也一直未能成功。然而,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可以证明,在假定社会总产品的价格总量等于价值总量、平均利润总量等于剩余价值总量的条件下,必然有且仅有一个恰好等于相应价值向量的一般均衡价格向量。这意味着,一般均衡理论完全可以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之上。本文首先根据马克思关于两大部类社会总产品构成的理论,建立包括技术关系在内的价值体系和相应的价格体系,其次说明在价格体系中存在有无穷多的一般均衡价格向量,最后从无穷多的一般均衡价格向量中确定一个"标准"的价格向量,并证明这个标准价格向量必然等于相应的价值向量。  相似文献   

3.
在传统的微观经济理论中,农业属于典型的完全竞争型行业:产品同质性强;交易人数众多;每个交易者都无法影响农产品的价格,只能被动地接受市场价格。产品的生产和交换都是由市场上“看不见的手”──价格机制来自发进行调节,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是千百万交易者共同博奕的结果。而近年来农业产业化的出现却打破了这种延续了几千年的产业组织模式:一体化组织的内部计划取代了市场,有关农产品生产类型与产量的决策不再由单个生产者独自凭借以往的经验和当前的直觉作出,而是由农户根据与龙头企业签订的合同进行生产;价格也不再随行就市,…  相似文献   

4.
有关第二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理论历来是理论界争论的焦点之一。本文研究证明,这一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本质分析与市场分析的结合点:劳动价值论在供求机制和市场机制方面的直接表现。根据它可以发展出分析经济运行机制的市场需求理论;相应地,从第一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可以发展出市场供给理论。用现代分析工具不但能证明而且能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求理论及其市场均衡。这不但可以使长期争论的问题豁然开朗,还为马克思经济学的现代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自由市场机制下的一般均衡结果,是以实证主义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派追求的终极目标。实验经济学认为仅以价格功能配置资源的市场机制并非可靠。如果说一般均衡只是一种在严格假说前提下的理论推导结果,那么通过市场设计达到资源的稳定匹配才是一种更符合现实的均衡状况。本文对实证主义的一般均衡和实验经济学的稳定匹配的基石性假说、研究方法和政策导向进行辨析。研究结果显示,稳定匹配理论是经济学真正从解释性学科走向应用性学科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6.
<正> 一、均衡:价格的作用市场均衡是通过价格波动实现的。一个最简单的理论模型就是在均衡价格形成的同时实现市场均衡。根据劳动价值理论,在市场供求均衡的前提下,价格表明生产两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之间的关系;价格的高低取决于生产两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之间的比率。如果社会需要大于社会供给,交换的比例就会偏离生产两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之间的比率。超额需要导致  相似文献   

7.
《经济师》2017,(7)
如何在农业经济运行中推进供给侧改革与农民增收措施,非常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理论解析。因为以萨伊定律为逻辑背景、局部均衡视角架构的供需弹性理论存在缺失,所以农产品供给侧改革必须把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与价格机制紧密结合。为了确保农民收入增长,在农业丰收与灾荒年份,政府必须区分不同农产品市场的均衡价格,对其实施动态的价格监管与调控政策。  相似文献   

8.
价值规律是一个商品经济规律。它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作用和要求可概括为如下两点: 第一,价值规律是由价值来决定商品的生产和交换的规律,而价值的实体是生产某种商品时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量。也就是说,商品的生产和交换要按照社会劳动必要消耗量来进行。第二,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的自发调节者。它的这个作用是基于前一条的要求而产生的。也就是说,价格总是环绕着价值自发地上下波动,资本主义生产就是以市场价格为晴雨表,按照市场价格的高低和利润的大小有无来决定生产什么或不生产什么。这  相似文献   

9.
制度创新的一般理论   总被引:94,自引:5,他引:94  
<正> 一、引论及常用概念的定义 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罗纳得·科斯(1992)在受奖演说中强调,他及其他制度经济学家的主要贡献在于研究了生产的制度结构。如果经济学可以定义为是研究生产、消费与交换的一种“社会学科”,那么主流经济学的重点在于对交换的研究,其核心部分是市场的研究及价格理论。主流  相似文献   

10.
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新时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线,然而学界对这一课题的理论理解尚不一致。本文从三个方面对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供求关系分析的方法进行比较研究,认为西方经济学关于供求关系的分析仅仅反映交换领域关系,抽象掉了社会生产关系;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则注重研究供求背后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的总和。西方经济学认为供求关系决定价格,资源配置似乎都是在交换领域通过价格机制完成的;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则认为供求关系只能"调节"价格而不是"决定"价格,市场经济中的真实经济关系是价值决定价格,同时又调节供求关系,进而实现资源配置。西方经济学宏观领域研究的供求分析只是总量问题,并不区分个量与总量在性质上的差别,更没有认识到数量背后深层的结构和比例关系;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则认为社会再生产在"数量"的背后还包括了结构和比例问题。其重要启示在于:认识供给侧不能停留在交换领域的供给数量,而是要深入生产领域的生产端;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能忽视需求侧;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决定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遵循"质量法则"。  相似文献   

11.
杨文进 《当代财经》2005,(5):15-20,24
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主要是一种宏观理论体系。该体系不仅可与现代任何宏观理论相媲美。而且在许多方面远胜过后者。它有后者所缺少的微观基础(总量性的价值理论、货币理论和资本理论等)和沟通微观与宏观的桥梁(生产价格理论和再生产理论)。因此做到了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的浑然一体;它既有一般均衡理论的实质内容,同时又是动态的。如果从这个角度来重新审视马克思经济学的内容。那么将修正我们传统上对马克思经济学内容的狭隘认识,得到一种全新的马克思经济学。  相似文献   

12.
一、价格形成的理论依据关于价格形成的理论,在资产阶级经济学中,主流派是均衡价格理论。一般认为,均衡价格理论的谬误在于说供求决定价格。其实,均衡价格理论的错误本质,在于对供求和供求决定价格的分析,是同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相对立的。均衡价格理论以边际效用价值论为基础,认为商品价值取决于消费者主观心里上所感觉到的该商品最后一个单位的效用。这里,需求作为一个社会经济范畴,在效用的概念下被抽象为人们一般生理的和主观意识的范畴;而单位增量商品满足消费者欲望的程度,即边际效用决定商品价值,从而决定价格。这  相似文献   

13.
1信息不对称理论及其特征信息经济学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经济学认为,市场是万能的,通过自由竞争可以实现市场资源的自由配置这一状况,信息经济学认为,现实世界中信息是不完全的,或者是不对称的。信息的不对称使得市场价格机制不再是使市场均衡的最有效的制度安排。这种信息分布的不对称性必定导致信息拥有方为牟取自身更大的利益使另一方的利益受到损害,  相似文献   

14.
萨缪尔森《经济学》价值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萨缪尔森《经济学》价值理论渊源于在劳动价值论上展开争论的三次大浪潮,其主要内容无非是“没有劳动价值论的剥削理论”、边际效用价值论、生产费用价值论、供求价值论、均衡价格论等等的大杂烩。可以说,其价值理论几乎就是马歇尔均衡价格论的翻版。其全部目的就是要对抗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因此,需要从理论上深入揭露萨缪尔森《经济学》价值理论的实质,在发展中捍卫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15.
马歇尔后的价格机制理论的发展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歇尔的价格机制理论发展有一条主线和多条支线 :主线是沿着埃奇沃思、希克斯等学者发展起来的新古典价格机制理论 ;支线沿着新制度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为主体 ,对新古典价格机制理论提出了质疑、挑战和新命题。主线和支线理论间在突出研究侧重点的同时 ,互相交叉、补充和完善 ,对价格机制理论进行了创新和突破 ,使其越来越具有现实解释力  相似文献   

16.
《资本论》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对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进行了科学革命 ,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资本积累理论、扩大再生产理论等一系列理论 ,使《资本论》成为一部逻辑严谨的政治经济学经典著作。尽管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利用效用价值论、均衡价格论、生产要素价值论等对《资本论》进行攻击和责难 ,但始终无法驳倒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更无法替代它。  相似文献   

17.
经济学理论认为,在供给难以及时根据价格而调节的短期内,物品的均衡价格由需求决定,如果需求大于供给,则均衡价格会上升而不受成本的约束,生产该物品的公司或整个行业的利润会上升.  相似文献   

18.
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形问题是马克思经济学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马克思经济理论当中一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理论,对它的解释长久以来一直是国际学术界争论的焦点。冯金华教授从2008年开始对价值转形问题展开了一系列深刻而富有创意的研究,其研究建立在偏离系数法这一基本方法上,根据两部类补偿这一约束条件,通过一系列的证明得出:生产价格总是等于价值的,从而宣称马克思经济学中的价值转形是一个多余的命题。本文通过分析冯金华教授的论证过程,强调了价值和生产价格范畴各自不同的经济规定性,证明了尽管冯金华教授的研究富有意义和创意,但由于其在研究过程中忽视了价值范畴和生产价格的规定性上的本质区别,造成其方法和结论都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9.
利润率平均化是经济学边际革命之前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但在边际革命后发展起来的西方主流经济学中却消失得无影无踪。该文对西方经济学现有逻辑进行了分析,认为只要是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的竞争性市场,竞争的结果都能形成一个统一的市场——均衡市场和一个统一的正常利润率——均衡市场的统一正常利润率。这是对西方经济学市场价格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共享利益观:现代社会主义经济学的核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学的核心是经济利益,经济学是研究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中经济利益问题的科学。自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以来,社会主义经济学经历了三大发展阶段,采取了三种理论形态,即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经典社会主义经济学,斯大林模式为代表的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邓小平理论为代表的现代社会主义经济学。与以往的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利益观不同,现代社会主义经济学所倡导的是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共享利益观”是现代社会主义经济学的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