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我国地方政府发行公债的历史和现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曾尝试过发行地方债,如东北生产建设折实公债、地方经济建设折实公债等,中共中央还在1958年4月2日作出过《关于发行地方公债的决定》,决定从1959年起,允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确有必要的时候,发行地方建设公债,作为筹集建设资金的一  相似文献   

2.
地方政府发行公债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尤其是在美国和日本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历史悠久.目前在我国人们对于地方政府是否应当发行公债存在着争议,发行公债作为政府缓解地方财政困难,完善财政分税分级体制的一种重要手段,也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就我国地方政府发行公债的问题,从财政学角度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与探讨,通过对发行地方公债的利弊研究,以及我国财政管理体制完善改进,提出了对地方政府发行公债的可行性探究.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关于地方公债发行问题一直是公共管理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赞同与反对之声此起彼伏。虽然赞同的意见占多数,但通过对当前中国地方公债发行的相关制度安排、地方政府投入管理及国内市场环境等方面的现状进行客观的分析,目前中国地方政府发行公债的条件和时机尚不成熟,应该缓行,盲目"准入"可能会产生很多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地方政府发行公债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预算法》规定地方政府不可以举借债务,但1994年以来我国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逐步增大,一些地方甚至存在随意举债和过度举债的现象,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为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我国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政府支出增加、财政赤字创了历史新高。在积极财政政策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地方政府的支出压力也不断加大,因此中央决定在今年代发部分地方公债。本文通过我国地方公债的发行历史及现状分析,探讨我国地方政府发行公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虽然理论界曾时地方政府可否发行债券进行过探讨,但现行预算法明确规定,不允许地方政府以自身名义发行债券筹资。可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地方政府通过发行债券筹集建设资金成为客观需要,也具备了相应的经济条件。因此,地方公债的发行已经有了其存在的基础和条件。本文从理论和现实两方面分析了地方公债发行的依据,理论基础主要有公共产品理论和财政分权理论,现实基础主要有实践,财力保证及偿债能力上分析的。  相似文献   

6.
黄克荣 《时代经贸》2009,(10):174-175
不管是从我国的财政体制上讲,还是我国地方目前的财政状况上讲,我国都应该发行地方公债,也就是说,地方公债的发行既有必要性,又有其可行性。因此,应在财政体制改革过程中,逐步建立、完善地方公债制度。  相似文献   

7.
关于我国发行地方公债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理论上说,我国已经具备了发行地方公债的条件,但是,发行地方公债也会产生许多负效应,我国发行地方公债,应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并要坚持自己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分税制财政体制下,地方政府承担着大量的资源配置职能,支出面临很大压力。在地方财政收入和转移支付有限的情况下,探索地方政府的融资方式和渠道,就成为各方关注的问题.地方公债,作为一种规范的融资方式,在分税制较为完善的国家经过了长期的实践检验。由于地方公债主要用于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筹资灵活、期限较长、信用良好和筹资成本较低,成为各国地方政府普遍使用的重要融资工具。  相似文献   

9.
关于我国发行地方公债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从理论上说,我国已经具备了发行地方公债的条件,但是,发行地方公债也会产生许多负效应。我国发行地方公债,应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并要坚持自己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一、地方公共产品与地方公债。(一)公共产品的提供。公共产品是具有社会公共需要性质的产品和服务。它不同于私人产品,主要表现在:第一,非排他性。当消费者为私人产品付钱后,他人就不能享用此种产品或服务带来的利益,而任何人无法排除他人从公共产品获得利益。第二,非竞争性。是指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即多个消费者引起的社会边际成本为零。完全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公共产品称纯公共产品,只具有其中一种性质的公共产品称准公共产品。  相似文献   

11.
从国内外风险投资的实践看,中小企业是其主要的投资对象。然而,能受到风险投资基金青睐的通常不是普通的中小企业,而是具有潜在的高成长性、高回报率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因此,从一般中小企业融资的角度看,风险投资由于可选择的面窄,融资的作用是有限的。但是,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中最活跃的创新群体,对地方经济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并能积极促进地方经济结构的升级与调整,其意义不言而喻。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风险投资无疑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蓬勃发展的强大推进器。为加快我省“科教兴滇”的步伐,有必要结合我省的实际,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推动风险投资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牟善同  白洁 《经济师》2004,(5):35-36
流动收益期权票据是零息、可转换、可赎回、可回售的债券 ,作为一种复杂的债券衍生品 ,具有一系列优异的收益 /风险特征 ,是西方典型的金融创新。文章介绍了流动收益期权票据的概念、收益 /风险特征、定价、优缺点等 ,并论述了在我国发展流动收益期权票据的意义和展望。  相似文献   

13.
对发展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企业的融资偏好迥异于西方发达国家,呈现出"股热债冷"的中国特色,主要原因在于政府的政策和制度的约束及企业自身产权制度不合理、治理机制不健全,因此,应改革现有企业债券管理制度,加强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塑造真正的企业债券市场主体,以提高全社会的资金利用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改善资本市场融资结构,保证国民经济的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面向科技创业者和科技型小微企业的高新技术项目产业化新型智能化服务组织,是专门为创业者特别是高科技企业创建提供适宜环境、条件与支持性服务,培育与扶持初创小微企业的服务性机构。要更好地发挥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科技创新创业的社会功能,地方政府就应该从完善政策扶持体系、优化孵化器发展生态环境,加强宏观指导、调控孵化器发展方向,重视微观监管、促进孵化器良性发展等方面发挥好鼓励、扶持、引导和监控职能与作用,增强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综合孵化服务能力,不断满足入孵企业的共性要求和个性化需求,努力推动孵化器成为带动地区科技创新与经济转型跨越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5.
中小企业通过保理进行融资的困境与对策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小企业在采用赊销方式开展业务时,经常面临客户压占资金和拖欠货款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一种新型表外业务———保理可以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应收帐款融资问题,然而这种创新的融资方式却面临一些制约因素。作者分析了中小企业通过保理进行融资的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小微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小微企业处于弱势地位,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成本高、用工荒、融资难、税负重等诸多问题。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需要突破体制障碍,在政策上得到支持。当前,国家层面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小微企业扶持政策,取得了积极成效。各级地方政府要结合上级政策的贯彻落实,采取更加强有力的配套政策措施,加强小微企业政策扶持;各省市财政、税务、金融、科技与公共服务等多个部门,应共同推动对小微企业扶持政策的制定和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7.
从美日经验看地方政府债券制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已经成为威胁我国经济安全与社会稳定的巨大隐患。地方政府是制度变迁的主体,造成地方财政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地方政府事权、财权不对称,没有规范的制度化融资渠道。而只要存在中央与地方分权的财政联邦主义,就具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前提。  相似文献   

18.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技术创新逐渐成为新的官员晋升标尺,地方政府的竞争格局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并通过"有形之手"影响企业创新活动.基于2007-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和地级市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地方政府科技支出存在策略互补型竞争,且竞争在2013-2018年、主官处于第二任期、东部地区的样本中更加明显.这表明,创新竞争已成为地方政府之间新的竞争模式.进一步分析发现,政府创新竞争显著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这种激励作用随着企业创新水平的提高呈现出先增长后减弱的倒U型特征.机制检验结果则表明,政府围绕科技创新展开竞争会提高企业创新补贴、税收优惠和地区产业集聚水平,从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改善企业创新环境,从而推动企业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9.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技术创新逐渐成为新的官员晋升标尺,地方政府的竞争格局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并通过"有形之手"影响企业创新活动.基于2007-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和地级市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地方政府科技支出存在策略互补型竞争,且竞争在2013-2018年、主官处于第二任期、东部地区的样本中更加明显.这表明,创新竞争已成为地方政府之间新的竞争模式.进一步分析发现,政府创新竞争显著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这种激励作用随着企业创新水平的提高呈现出先增长后减弱的倒U型特征.机制检验结果则表明,政府围绕科技创新展开竞争会提高企业创新补贴、税收优惠和地区产业集聚水平,从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改善企业创新环境,从而推动企业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20.
政府扶持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但创新成果的"公共产品"特性会导致市场失灵,单靠市场对企业创新的激励作用很难达到社会最优研发投入水平。这就需要政府进行适度的干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市场失灵"带来的缺陷。总结并分析了政府采购、公共研发、政府财政资助等相关科技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引导及调控作用,对于正确制定并利用科技政策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