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针对现有城市河道生态护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过低,导致护坡整体稳定性差的问题,结合仿木桩加固堤岸,开展城市河道生态护坡工程设计研究。根据现场勘察结果,计算设计洪水水面线。确定城市河道堤基埋深,根据左右岸不同情况,分别完成堤防设计。基于仿木桩加固堤岸设计思路,设计桩身结构。最后将护岸与景观规划相结合,完成堤防生态护坡整体设计。通过实例应用证明,新的城市河道生态护坡工程应用后,护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显著提升,有效促进河道整体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山东省济宁市某中小河道生态治理为案例,以"人-水-生态"为基本理念,以生态水利为指导思想,通过对河道现状问题分析,确定设计思路及主要措施,以河道典型断面的生态水利设计为重点,给出重要计算过程及结果展示,主要包括边坡及河底、水工挡墙、景观规划园路及堤顶巡河路、水生动植物等内容的设计思考,以此为设计师提供水安全和水生...  相似文献   

3.
基于南京市江宁区黑臭河道治理工程基本情况调查,对全区黑臭河道治理过程中"引水补水"工程技术思路进行了总结。在黑臭河道控源截污实施的前提下,通过引调清洁水源,激活城市内河水体,改善水动力循环条件,提高了河道水体自净能力,有效改善了城市水体,并以玉带圩片区黑臭河道水系连通工程为例,对合理选择引水水源、线路、方式及规模进行了分析,以供黑臭河道"引水补水"工程规划方案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及时掌握城市河道水质变化情况,有效开展水环境治理工作,根据2022年4—10月城市河湖8条主要河道水质监测结果,综合分析评价各河段水质状况,并结合水源补给情况及河道职能,对降雨和出现水质问题的时间、水域、类型进行相关性分析,总结出现阶段影响城市河道水环境的主要矛盾。针对存在的水环境问题采取的综合治理,对各类措施特点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为今后城市河道水环境管理提供思路及参考。  相似文献   

5.
河道底泥作为阻碍河道行洪、污染河道水质的"罪魁祸首",对其进行应急处理是水利行业中较为常见的工程措施.为了评价河道底泥应急处置方案的合理性,文章通过底泥的测定成果建立了一套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评价模型,能够根据底泥中存在的物质区别,推荐相应的底泥处理方法.同时,为了验证评价模型的有效性,以某城市河道为例进行实例分析,其分析...  相似文献   

6.
结合安乐渠综合治理,浅析城市小流域河道存在的具体实际问题,并从水安全治理、水质改善、水生态修复、水景观四个方面浅析城市小流域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思路及治理具体措施,为水利行业人员遇到类似城市小流域河道综合治理项目时提供参考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7.
城市河道问题日益突显,科学地进行河道城市河道整治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对城市河道综合整治的防洪排涝、截污净水、景观工程以及调节小气候等意义及防洪排涝与生态环境并重、地域及文化适应、人性化原则进行详细阐述,并结合观澜河流域整治工程设计,结合实际工程进行阐述说明,为日后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早期城市内河道的规划已经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发展,对城市河道进行综合整治迫在眉睫。文章以雨花台区工农河为例,根据片区发展要求,首先对雨花区工农河河道工程适宜性进行了评价,然后对河道的平面布置进行了设计,最后根据河道现状与规划不符的状况进行了综合整治设计。综合整治的实施改善了城市河道的环境,同时河道的整治为后续项目的推进提供了基础,可以为后续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从效益和成本构建城市型河道断面治理经济优化模型,以本溪城市型河道为例,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对优化模型进行计算.改进后的经济优化模型可按照不同约束条件及目标函数对模型进行调整和修正,对于不同类型城市河道治理工程具有较好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以德州市为例,城区水系连通规划分近期、远期进行建设实施,根据城市现状及城市水系与水体景观建设要求,完成德州市城区总体水系景观构想及水系连通,需要建设重点连通段9段、节制闸28座、提水泵站9座、清淤河道13条。通过城区水系连通规划建设及对效益评价,逐步将德州市城区打造成"水系连通、碧水绕城"的城市~([1])。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不同方案比选,选择适合小清河特点的方案流程,使小清河达到"水清、岸绿、景美、河畅"的环境,从而提升济南市的城市形象。为今后同类工程的城市河道清淤流程设计、施工、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生态景观型河道,特别是城市中的河道建设,在我国方兴未艾,如何在保证河道防洪作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留河道的自然生态功能,并将景观美化恰到好处地运用于河道治理中,对现代新型河道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之一,为现世的我们留下了不计其数的历史古迹,它们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缩影。但是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现代城市中到处充斥着现代化和城市化,城市中的历史古迹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如何正确处理"历史"与"当今",成为现在城市规划设计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参照国内外对历史建筑和街区保护的成功案例,讨论了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对城市历史古迹的保护思想、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普湾新区规划结合功能分区及用地布局,重点打造以普兰店老城区为依托形成的湾底城市综合中心,五十里河治理工程的防护对象主要为临港工业区。五十里河河道治理工程突出了"综合"的治理,提高防洪排水能力的同时,将水生态与水利工程的理念创新运用,通过生态复合型的横断面、橡胶坝蓄水工程、生态绿化堤岸,每一项设计的构思都融入生态水利的理念,建设自然优美和谐的滨水景观,赋予河道生命的思想,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环境,为其它河道治理提供生态水利理念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5.
城市河道水质是决定景观功能和水体生态的重要因素。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凌源市中心城区大凌河水质为研究对象,通过长时间、高密度的监测,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采用优化的模糊综合评价对一二级河道及排水河道进行了综合评价,为城区河道的水质分析和水体治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城市河道黑臭现象已经上升为战略性生态问题,解决河道黑臭问题有助于城市进一步发展。文章结合理论分析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技术手段,探讨了不同曝气程度及生物促生剂治理措施对黑臭河道的治理效果,优选出间歇曝气与生物促生剂相辅助的治理措施。从治理效果来看,改措施能有效解决河道黑臭问题,为类河道黑臭问题的治理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7.
城市河道的生态化治理是城市水利工程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理念为主导,结合汾河太原城区段治理美化工程,重点论述了橡胶坝、行洪与蓄水措施、湿地景观、生态型护岸等工程措施的生态功能以及应用效果,对城市河道的生态保护与修复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世界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各地城市规模日益扩张,旧城改造,新城兴建。在这些兴建和改造工程中,我们依稀看到了科学的景观规划设计的影子;过去城市规划中落后的小农意识、离土意识渐渐淡化了。  相似文献   

19.
针对透水地基严重影响城市河道水景观营造,文章结合大沙河地质条件,充分利用地形条件设置壅水建筑物,通过河道及壅水建筑物地基渗透、蒸发计算,提出河道及壅水建筑物地基防渗对策,即不破坏河道的生态体系,维持河道自净能力,又可充分利用地下水,减少人工补水规模。  相似文献   

20.
固原市规划在清水河城区段河道内建设橡胶坝拦蓄河道径流,形成城市水面,达到改善城市环境的目的。清水河城区段在三里铺桥~火车站桥段4.67km河道内建设橡胶坝蓄水工程6座。清水河汛期洪水峰高流急,来水含沙量较大,如此运行条件,做好6座橡胶坝的联合运行调度、科学运行管理是发挥工程效益和保证工程安全的关键。因此,针对本工程特点,对工程运行各方面进行研究,编制了固原市清水河城区段河道蓄水工程联合运行调度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