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2年我国再度迎来CPI的2时代,证明在2012年我国的通货膨胀水平开始回落。然而由于短期的季节性原因和长期国际国内环境的制约,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仍然存在着高通货膨胀预期。我国应该抓住此次通货膨胀走低的机会,同时也要审慎考虑高通货膨胀率的预期,与时俱进,根据上一阶段的货币政策执行情况审时度势,调整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重点。以经济增长为首要目标,配合适度的通货膨胀容忍度,采取调控存款准备金率、改革利率制度、优化信贷支持结构等措施,促进宏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2.
3.
本文透过建立利率货币供应量和GDP的VAR系统,以及货币供应量财政支出和GDP的VAR系统,进行GDP的方差分解和GDP对利率货币供应量和财政支出的脉冲响应函数,以研究我国货币政策效果,并结合我国货币政策实践,从中得到我国转轨时期货币政策特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透过建立利率货币供应量和GDP的VAR系统,以及货币供应量财政支出和GDP的VAR系统,进行GDP的方差分解和GDP对利率货币供应量和财政支出的脉冲响应函数,以研究我国货币政策效果,并结合我国货币政策实践,从中得到我国转轨时期货币政策特点. 相似文献
5.
6.
2006年一季度,CPI继续温和上涨。同比累计上涨1.2%,涨幅较上年同期回落1.6个百分点。受今年以来调整CPI构成权重的影响,一季度CPI的走势与往年不具有完全的可比性,但仍体现出春节和气候等短期因素影响CPI上涨的周期性特征。其中居住、食品等商品和服务价格变动对CPI的影响较大。进入二季度,预计食品价格趋稳,服务和资源性商品等价格变动对CPI的影响可能加大,上半年CPI总体涨幅在1.5%左右。 相似文献
7.
事物总是联系的,经济现象之间也总是互相缠结的。基于普遍联系的观点,本文认为,通货紧缩不是货币现象,而是经济状况的综合反映,是货币经济时代的经济现象。本文试图将我国1998—2002年出现的通货紧缩现象与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结合起来作一系统性的研究,从中探寻我国通货紧缩的成因,进而求索消除通货紧缩、恢复经济快速增长、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途径,然后讨论了治理我国通货紧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9.
2005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8%,涨幅比上年同期有明显回落。其中,服务价格上涨对CPI影响进一步增强。预计2006年粮食价格趋稳是稳定CPI的重要因素,服务和煤、电、燃气等公共物品价格变动对CPI的影响将继续加大。全年CPI总体涨幅预计在2%左右。 相似文献
10.
11.
近几年来,货币政策在调控我国经济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人们对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关注也越来越紧密。本文阐述了货币政策的主要传导渠道,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存在的问题,最后给出了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13.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电子货币作为一项创新型的支付工具,以其方便快捷的优越性得到越来越多的运用和发展。但其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传统的货币金融理论带来了严峻挑战,特别是对货币政策的冲击尤为明显。本文将电子货币引入传统货币政策的理论分析之中,深入探讨电子货币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我国三大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15.
6.5%的GPI(消费者物价指数)涨幅、2000亿元特别国债面向公众发行,以及央行近期频繁的加息举措,让不少投资者持股信心大受打击,一时间,家庭理财工具似乎又回到了储蓄和国债的时代。那么,在紧缩货币政策频出的阶段,家庭理财应该关注什么?[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很长时间以来,货币政策在经济学界中一直成为讨论的热点。本文举出1989年-2009年的经济数据,在建立名义GDP和货币供应量M2的线性关系和实际GDP和货币供应量M2的线形关系等模型的基础上,使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得到了一定的验证。因为没有完善的货币传导机制,中央银行就没有了足够的独立性,同时经济发展不够平衡,金融市场发育也出现了不成熟的现象,由于这些因素,我国货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有效性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和制约。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也就能够得到一定的完善和健全,使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得以实现,而且与城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与此同时,利率市场化程度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根据这些有效措施,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也会得到很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低效的问题,许多学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文认为,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支撑我国传统的以信贷渠道为主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环境条件发生了改变,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低效的主要原因。加快金融领域的改革,特别是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在完善信贷传导渠道的同时,尽快建立以货币渠道为主的传导机制,才是提高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效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人民银行针对我国现状,综合运用了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商业银行贷款投向,但从实际运行看效果并不明显,原因之一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上存在问题,阻碍了货币政策的传导。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实行的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的单货币政策目标,货币供应量是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但货币政策效率低下,一直困扰着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执行。该文通过探讨通货膨胀定标的货币政策框架,分析其在我国实行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我国货币政策效应时滞分析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改革开放以来,理论界在强化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能力,合理运用货币政策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是,在货市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上存在严重的短期行为,这些短期行为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已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探讨我国货币政策效应时滞问题的重要性.一、货币政策效应时滞的概念与类型所谓货市政策效应时滞是指货币政策调控机制的反应及调控效应相对于经济运行偏差的出现有一个时间上的滞后期.即从决策者认识客观经济情况的变化,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采取措施,经过货币的传导过程,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产生影响的全部时间过程.一般来讲,货币政策效应时滞对于宏观调控具有影响和保护两方面的作用.其影响主要在于,增加了运用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的风险,及时检验货币政策措施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