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李佳添 《时代金融》2016,(6):138+140
在温室效应日益加剧的大背景下,"低碳"经济已成为了各国的经济发展主题。企业各利益相关者都十分关注企业的碳排放量以及社会责任,进行碳信息披露是满足利益相关者需求的必要手段。然而,企业碳信息披露的决策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本文从公司治理结构和碳信息披露关系的角度出发,研究各公司治理结构特征对碳信息披露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国际碳信息披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碳排放交易(Emission Trade Scheme,ETS)在国外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碳排放已成为影响企业经营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何反映和披露这些财务影响成为会计理论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国外在碳信息披露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创建了碳信息披露项目(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CDP)。CDP披露了低碳战略、碳排放核算等信息,为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碳排放信息提供了决策参考。本文通过阐述CDP的主要内容,分析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借鉴国际CDP的经验,就如何构建我国的碳信息披露框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是目前深受瞩目的全球性重大议题,其核心就是"碳排放问题"。做好碳信息披露,需要各方力量共同努力,采取不同策略,从执行层面、制度建设层面、信息质量的保障层面、推进层面促进企业进行碳信息披露。  相似文献   

4.
李丹  王丹 《金融研究》2016,438(12):191-206
本文以2007-201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披露的客户信息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其对供应商公司信息环境即股价同步性的影响,试图分析供应链客户信息的内涵。我们发现,供应商披露客户身份增加了投资者获取供应商信息的渠道,使股价同步性降低;且当客户为上市公司时,公开的客户渠道信息还能促进行业共享,使供应商的股价同步性高于客户不是上市公司的供应商。这一结果在客户重要性增强、客户分析师数目增多及行业影响力变大时增强,表明上市公司披露客户信息有利于改善我国资本市场信息环境。  相似文献   

5.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碳信息披露日渐成为影响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重要因素。基于“十四五”时期我国“制造强国”战略的降本减负政策,选取2017-2021年沪深A股制造业企业数据,在对碳信息披露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碳信息披露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以及内控质量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碳信息披露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呈显著“倒U型”,内控质量在其中起到负向调节效应,在倒U型拐点两侧分别表现出抑制和补充效果。异质性分析发现:碳试点市场地区的倒U型关系显著,非试点市场不存在倒U型关系;国有企业碳信息披露已率先越过拐点,民营企业仍处于碳信息披露初期阶段。研究结论为规范碳市场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企业碳信息披露主动性、降低债务融资成本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资本市场上企业的信息披露行为从财务信息披露到非财务信息披露,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到碳排放披露。企业自愿披露更多的信息都是为了自身利益,包括提高企业价值,降低资本成本等。本文从碳信息披露与资本成本的关系视角出发,以剖析企业的资本成本是否受益于更好的碳信息披露。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各国政府越来越重视企业对低碳经济的贯彻落实。同时,不管碳信息披露质量如何,企业利益相关者都会出于各自目的做出相应的理解和反应,他们的行为会造成企业投资环境、融资环境、资金运营及利润分配等各个环节的不确定性,最终影响企业财务风险。因此,本文从碳信息披露与企业财务风险关系的角度出发,分析碳信息披露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王沁 《时代金融》2014,(1Z):253-253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各国政府越来越重视企业对低碳经济的贯彻落实。同时,不管碳信息披露质量如何,企业利益相关者都会出于各自目的做出相应的理解和反应,他们的行为会造成企业投资环境、融资环境、资金运营及利润分配等各个环节的不确定性,最终影响企业财务风险。因此,本文从碳信息披露与企业财务风险关系的角度出发,分析碳信息披露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张娟 《会计师》2014,(1):3-4
本文对国内外碳会计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发现国外学者主要从碳会计信息披露、碳排放权的会计处理、碳会计相关的鉴证业务(审计)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国内学者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碳排放信息披露制度的建立,以及如何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在我国建立相似的信息披露平台。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西方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制度背景,研究了政府部门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的测度方法,包括DI值与Cook统计量的计算,并通过政府部门的公开数据,探讨了政府部门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政府部门的财务信息披露质量逐年提升;(2)社会监督有利于提升政府部门财务信息披露质量;(3)审计监督能够发现政府部门财务信息披露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有利于提升财务信息披露质量。本文的研究将可能有助于决策部门制定政府部门财务信息披露的相关规范,并引导公众、媒体、审计机构等信息使用者识别政府部门财务信息的披露质量与数据合理性,便于其作出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11.
在刚刚举行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期间,四川中熹会计师事务所主任会计师陈彬在提及所开展的碳排放审计试点进展情况时介绍说,从参加第四届中注协论坛后,碳排放审计试点已从理论研究阶段步入到实务操作阶段,经过近50天的连续工作,已经试编完成第一份碳排放审计报告.  相似文献   

12.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确立了碳排放权及相关交易制度。这种机制是解决全球性气候变化问题、有效配置大气环境容量资源、保障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正当发展权益的重要制度。明确碳排放权的法律属性,是确保国际与国内碳排放权交易顺利开展的前提。碳排放权因其客体可"物"化而具有物权性质,因权利的取得需经行政许可且权利行使方式的特殊性,因此可定性为特许物权。  相似文献   

13.
在"双碳行动"的背景下,以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为例,理论上从三个角度分析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对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机制;并基于中国2004—2019年30个省份的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PSM)和双重差分方法(DID)研究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影响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情况。实证研究表明,碳排放权交易制度能够使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明显提升,且时间越长,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提升效果越显著。影响机制表明,市场化、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和低碳技术创新是改善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的重要影响机制。异质性分析表明,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对东部地区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提升效果大于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根据上述结论,提出在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实施的同时,政府需要因地制宜、适度干预,行业需要加强低碳技术创新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选择:碳税还是碳排放交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选择中,碳排放税虽然具有保持碳价格稳定、易于管理与推行等优点,但是,它无法确保达到既定的减排目标。如果用环境效益标准来评价,则碳排放权交易优于碳排放税。而在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下碳排放权的初始分配应采取增价拍卖方式。  相似文献   

15.
严成樑  李涛  兰伟 《金融研究》2016,427(1):14-30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金融发展、创新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内生增长模型,考察了金融发展对二氧化碳强度的影响。理论模型的分析表明,金融发展与二氧化碳强度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原因是,一方面,金融发展水平越高,技术水平越高,从而二氧化碳强度越低;另一方面,金融发展水平越高,经济增长率越高,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越多;上述两种作用之间存在一个权衡。在此基础上,运用我国30个省份1997—2012年的数据,本文通过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金融发展对二氧化碳强度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信贷规模对我国二氧化碳强度的影响存在倒U型关系,FDI规模对我国二氧化碳强度的影响存在U型关系,金融市场融资规模、金融业的竞争、信贷资金分配的市场化对我国二氧化碳强度有负向影响。本文认为,应更好的发挥金融发展的技术提升效应,通过金融发展和创新实现我国经济的绿色发展、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16.
摘要:绿色金融作为一种结合了金融与环境保护的金融创新工具,已经成为助推碳减排的新动能。基于2009-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结合双向固定效应、调节效应和分位数回归等方法,实证检验绿色金融对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绿色金融能够有效抑制碳排放强度,且这一结论具有稳健性;绿色金融可以通过技术创新来减少碳排放;绿色金融对碳排放的抑制作用先增加后减少;中西部地区和工业化水平更高的地区,绿色金融能够更有效地发挥碳减排效应。要通过积极开展动态的绿色金融实践工作,建立健全绿色金融体系,推动多元主体协同推进绿色金融发展。  相似文献   

17.
18.
我国碳会计的发展急需突破理论认识和实践设计上的瓶颈。立足于法定碳排放权配额的经济实质,通过考察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依托的"总限-交易制",提出"二元观"理论视角,将法定碳排放权配额理解为:依法实施碳排放的权利以及与之相对应的遵从法定配额进行碳排放的义务。由此,将企业获得的法定碳排放权配额等量地确认一项资产"碳排放权—法定碳排放权"和一项负债"应缴碳排放权—法定配额义务",建立逐期核销机制,以及按碳排放权配额的交易、清缴和结余等实际管理情境开展核算。这一碳会计方案,可契合"总限-交易制"的环境管制和外部环境成本内部化的经济实质,预期可助力企业低碳转型和国家碳市场建设。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2011-2018年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中500家美国上市企业为样本,应用非平衡面板回归、工具变量法和倾向性得分匹配等模型方法,比较采用与未采用内部碳定价机制的企业碳排放强度和总收入来检验内部碳定价机制能否实现减排和增收双赢.结果表明,内部碳定价机制减少了22.7%的碳排放强度,并增加了8.1%的总收入.中介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内部碳定价机制通过增加研发投入,促进技术创新,帮助企业减少碳排放并增加收入,两种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3.34%和9.72%.本研究为美国企业实施内部碳定价机制减排和增收的有效性提供了微观经验证据.中国企业和政府可从美国企业内部碳定价机制实践中吸取经验,为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进入十五以来,随着内蒙古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在以石化(尤其是煤炭)为主导的能源结构前提下,带动了我区能源消耗与二氧化碳排放的快速增加,从而对内蒙古实现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因此,在当前自治区提出转变发展方式和实现国家规定的节能减排硬性目标约束下,分析内蒙古节能减排前景及潜力,在此前提下寻求内蒙古实现节能减排的对策与方法对于我区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对内蒙古能源消耗现状、未来形势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按照自治区"十二五"期间的预期实现目标,对我区能耗和排放进行了情景模拟与分析,结果表明,在设定合理情景模式下,内蒙古节能减排仍有很大提升潜力,到"十二五"末是可以实现国家既定的节能减排约束目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