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贺:很高兴您能有时间和我们聊聊?我从您的背景资料中看到,您在很多国家都工作过。后:是的,我在荷兰博报堂,新加坡博报堂都工作过。我几乎有15年时间是在海外度过的,那些都是非常有意思的经历。贺:有意思,能和我们讲讲吗? 后:在日本,广告业相对成熟,每家公司每个岗位都按部就班,规章制度都很完善。我们提倡团队合作的价值,每个人都是一个零件。在你们看来,可能这种机制下的广告公司会显得  相似文献   

2.
2002年度广告公司广告营业额前20名排序表盛世长城广告有限公司麦肯·光明广告有限公司上海李奥贝纳广告有限公司北京电通广告有限公司智威汤遏,中乔广告有限公司北京未来广告公司广东省广告有限公司上海广告有限公司上海奥美广告有限公司北京国安广告总公司(集团)上海博报堂广  相似文献   

3.
《广告导报》2005,(9):65-72
1996年9月,博报堂与上海广告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上海博报堂广告有限公司。从此,在亚洲最大的一块市场,位居日本第二的博报堂开始了中国之行。随着公司业绩历年成长,以上海为中心向南北辐射,在北京和广州设立分公司,北京覆盖华北地区,上海覆盖华东、华中地区,华南地区则由广州负责。目前,三地总人数已达150人,形成广告规模经营的雏形。  相似文献   

4.
7月28日,本土广告公司“风向标”上海广告公司的合资大戏正式上演,上海东浩集团与英国WPP集团、日本株式会社博报堂在沪举行了合资揭幕典礼,上广由此成为国内第一个融本土、欧美和日本三大广告体系于一身的广告公司。  相似文献   

5.
7月28日,上海东浩集团与英国WPP集团、日本株式会社博报堂共同成立的上海广告有限公司正式挂上合资公司的牌子。 这一合资的消息在去年年底被公布时,曾引起国内广告业一片哗然。上海广告有限公司(下简称:上广)在中国广告公司综合实力排名中三次名列第一,1993年以来连续10年排名前十强。如今这面“本土广告”的风向标也悄然踏上合资之路,这是否意  相似文献   

6.
广告圈     
《中国广告》2006,(1):164-166
2005首届互动营销论坛上海举办,TBWA与博报堂建立合作关系,强化中国大陆地区管理团队 李奥贝纳中国大陆地区陈念端和李少慧荣升,奥美协力复地集团启动全新品牌战略,天歌传媒2005年度客户答谢会在大连举行,AD:TECH登陆“在线营销”风靡上海,2005年龙玺奖作品征集中,贝恩广告为永和豆浆更新品牌新形象,走进上海阳狮奥“狮”卡之夜,IFA将在19个国家开展艾激病宣传,上海地铁广告价格明年全线上涨,平均涨幅达10%,亚太区广告专业人才短缺短时间不会改变。  相似文献   

7.
日前,博报堂广告(Hakuhodo)宣布,从9月起,现任JWT香港创意群总监Alvin Lim将出任博报堂大陆和香港地区的区域创意总监,他将负责这两个区域的创意及策略事务,并向两个地区的首脑Akinori Toma和Yukata Shimizu汇报工作。  相似文献   

8.
陈刚 《广告大观》2005,(6):138-139
对广告集团化,中国广告业已经不再陌生。集团化已经成为中国广告业谈论最多的趋势之一。尤其对一些在各个区域都做得很好的广告公司,集团化已成为他们日常思考的问题。因为这些广告公司通常跟多家国际广告集团接触过,对很多广告公司而言,是独立发展,还是接受一个好价钱把自己卖掉?如果要卖,如何评估自己的资产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荆奇  李想 《广告导报》2006,(2):112-113
2005年12月18日,《中国医药报》公开竞标。北京一家名叫创品堂的广告公司一举拿下了《中国医药报》2006年度广告总代理权,其价格之高令业界为之哗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广告大观》2011,(6):36-36
广告人才的培养确实出了大问题,这可能不止要归咎于广告公司和广告业,整个大的时代背景也必须考虑。我们这期专题只是列出了一些人才培养上的问题,深层次的原因还有待于业内的反思。  相似文献   

11.
许正林  马蕊 《中国广告》2014,(3):127-133
上海市是我国最主要的广告经营中心之一,本文通过对2012年上海市广告企业的普查数据的分析,解读上海市广告产业发展现状。与2011年度的数据统计相比,2012年的统计数据更为准确集中,更真实全面的反映了上海广告产业的现状。数据显示,小型微型广告公司数量占据上海主营广告企业绝大多数,国际广告公司与本土广告公司的经济地位成反比,生活服务仍是本土广告经营服务收入的主业,广告业务收入电视仍是主流,互联网与电影展露锋芒,少量规模庞大的内资广告公司分走较多收益,微型广告公司的广告业利润最低。  相似文献   

12.
赵煜堃 《广告大观》2003,(10):20-22
我曾对中国广告现状做过这样的比喻:中国的广告人在中国七十年代末商业和传播突然苏醒的早晨,来不及穿好理论的外衣就匆匆出街。最显著的现象就是中国的广告界一时之间豪强四起,数数现在中国的广告公司的数量就知道我有没有说瞎话。直到先行一步的港台广告人浓妆艳抹地来了,大陆广告人才见识什么叫口红、什么叫眼霜、什么叫粉饼。  相似文献   

13.
《中国广告》2001,(6):20-21
第一阶段1992年以前草创与尝试——在垄断中成长 1992年7月前代表性广告公司——广州省广告公司(至1990年左右已经有153人左右)广州市广告公司广州经济开发区广告公司广东省旅游广告公司金马广告公司(从广州开始,后来注册海南,并发展至全国) 南国广告公司(首家打出中外合资牌的广告公司,以珠影为后台) 1992年7月前代表性"地下"军团——白马设计室(主持人韩子定、余希洋等,先后挂靠过珠影,美院等) 新境界设计群(主持人潘殿伟、李耀杰、刘春和、南林、何展东等,私营)  相似文献   

14.
张秀华 《中国广告》2007,(6):176-185
朝日啤酒-银色魅力最佳品牌推广-金奖广告主:朝日啤酒媒体策划机构:上海博报堂广告有限公司创作机构:上海博报堂广告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5.
王立亚 《广告大观》2003,(10):45-47
徐克瑄,这位在广告圈工作了15年的台湾人,2001年11月随灵智广告公司来到大陆,开始了他广告生涯的另一个起点。也许是出身文案的缘故,这位创意总监在谈及自己服务过的客户时,总会不由自主地从定义一个广告语讲起,在分析台湾与大陆客户的不同需要时,我们不难看出他对于两岸广告差异的独道见解:“广告把品牌生活化,在这  相似文献   

16.
据美国广告协会统计,美国1000位著名企业家中,有67%的人有广告从业经历。这让我大受鼓舞。因此我在1997年,结束了作为纯粹的广告创作人的工作,创办了自己的广告公司。随着广告公司的发展,我又跻身女报报业公司和五叶神公司参与管理。这几年,我几乎是用广告标准来管理公司的。  相似文献   

17.
本刊2006年第10期发表《4A传统广告模式的衰落与中国广告的出路》一文,在业内外引起强烈反应。应读者的要求,《中国广告》杂志联合中国广告网(www.cnad.com)继续进行关于“4A传统广告模式的衰落与中国广告的出路”的专题讨论,让更多的广告人士加入这一讨论。确实,从今年起,中国开始允许外资广告公司全资进驻,市场环境的巨变,中国特定的国情,都要求广告公司承担更多更新的功能,中国广告公司面临着模式与角色的重新选择,在这种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期,中国广告业与中国广告公司如何实现突破?我们与广告界的每一个有识之士一样,急切地寻找着应该走的路。  相似文献   

18.
烟和酒是与老百姓日常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的消费品,“烟作文章酒作诗”,“烟酒不分家”等说法大家耳熟能详。烟酒不仅仅作为一种消费品,而是以各自的独特文化、以一种文化载体的身份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处于品牌时代,烟酒企业在品牌打造、广告运作上面临诸多挑战。和其它消费品相比,烟酒广告,尤其是烟草广告,一直是广告公司和企业关注的话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当时来上海工作时,服务过阳狮广告担任创意总监,主要负责欧莱雅,也和公司一起打拼比稿争取到家乐福、佰草集、特福家电、震旦大楼、太太乐系统的便利店、光明冰淇淋……感受频繁的比稿感觉真得很爽,当正准备要比味全饮料时,上海博报堂的总经理稻垣先生来电,问我要回博报堂上班吗?中间也陆续连络多次,这次我立即答应,回上海博报堂担任创意总监一职。  相似文献   

20.
《中国广告》2005,(4):157-157
近日由我国权威的汽车媒体一《中国汽车报》主办的“中国汽车广告年度原创榜”颁奖仪式在北京大学举行.上海灵狮广告公司选送的奥迪汽车广告作品,在夺得本次比赛的最高奖项——”2004年度原创大奖”后.又捧走了包括乘用车平面金奖等4个奖项,成为本届榜单上最大的赢家国产轿车奇瑞QQ表现不俗,获得了乘用车影视金奖等4个奖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