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糖商情》2001,(26):18-20
关于河南白酒市场的情况,我们不止探讨过一次了。河南不仅是重要的产酒大省,也是消费大省,按照国家统计局2000年统计的数据,河南白酒产量2000年为31.39万吨(此数据不包括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下的产量),虽然呈下降趋势,然而在全国白酒行业中仍然位居第5位,占有重要的位置。河南强势品牌仰韶和四五加上历史名酒“张宝鹿林两杜康”六大名酒也至今为人所熟知。而河南市场却早已有“得中原得天下”的说法了。适逢2001年秋季糖酒会筹备会召开之时,了解河南白酒市场特点和消费情况,对于那些想开拓河南市场的同类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琪 《糖烟酒周刊》2005,(26):10-11
在西安,近来名烟名酒专卖店好像雨后春笋一般多了起来,其中酒类品牌不乏“茅五剑”和陕西一些地方性名酒,烟也是现在市场上走量颇高的如芙蓉王、中华之类。在这些只售卖高端烟酒的店铺内,一般都会在货柜的右边设立另外一个精品柜,将所摆放的白酒与传统的品牌白酒区分开。这些白酒包装精美,价格一般在100~150元之间,名字与西安热卖的白酒品牌极为相似。  相似文献   

3.
长龙 《糖烟酒周刊》2005,(25):A014-A015
辽宁作为连接东三省和关内市场的交通要道,历来是白酒商家的必争之地。最近几年辽宁白酒的发展可谓阻力重重。从内部看,辽宁的市场开放程度较高,地产酒的优势不是很明显,尤其是省会沈阳的白酒市场长期以来“诸侯混战”。从外部看,川、徽等地强势名酒出关作战,并且强力拓市;黑龙江、吉林两地白酒纷纷南下,欲瓜分市场。辽酒诸强的处境可以用一句经典的电影台词来形容:“要么忙着生存,要么赶着去死”。  相似文献   

4.
张轶儒  李刚 《糖烟酒周刊》2004,(33):A026-A027
提示:本期调查的目标是攀枝花、自贡、绵阳、南充四个城市。这些地区的白酒市场自然是川酒的天下,很少见到外省酒的身影。老名酒、二名酒和地产酒在这些市场上此起彼伏,激烈交战。  相似文献   

5.
地处长三角腹地的苏南,从中国经济板块角度进行划分概指苏锡常三地,作为拉动中国经济的火车头之一,从白酒市场化之初到现在,苏南在近10年间,逐步走出了白酒被“流行文化”元素充斥市场的怪圈。随着消费观念的改变和传统企业的战略调整,名酒再次成为苏南白酒市场上的主旋律。[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我刊于2005年第10期《价格跳高 江苏白酒期待复兴》一文中综述了江苏白酒(以下简称苏酒)在2004年全年的市场概况,并提出了江苏白酒复兴的观点。通过2005年的江苏白酒市场来看,洋河蓝色经典系列在中高档市场取得了骄人的业绩,江苏其他三大名酒在品牌建设、市场占有率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在江苏大部分地区的酒店终端,苏酒的中高档产品抢占了不小的市场份额,雄踞江苏市场的徽酒面临着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吴宁 《糖烟酒周刊》2005,(30):30-31
本期入市先锋调查的是广东的汕头、珠海、湛江三个地级市的白酒市场。由于天气炎热,白酒消费受到了一定限制。啤酒、洋酒的市场表现不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白酒销量?高档市场均以传统名酒茅台、五粮液、剑南春为主,销量稳定。外来务工人员是中低档白酒消费的主力。  相似文献   

8.
王正坤 《糖烟酒周刊》2005,(2):A018-A019
上期杂志中《五粮液、茅台直奔终端!?》一文提到,五粮液、茅台2005年的一个“工作重心”是要加强对终端的运作力度,业内认为,这种提法对整个高档酒市场必将产生深远影响,一些刚在市场上成长起来的高档酒品牌将会面临巨大压力,对于这些品牌来说,只有未雨绸缪,积极应对将要到来的老牌名酒的冲击,才有可能在高档白酒市场上站稳脚跟。  相似文献   

9.
2004年白酒市场看点多,随着名酒的涨价风及各自品牌的不断削减,高端白酒竞争显得俞发激烈,国窖&;#183;1573的突破,五粮神216、218、219的振撼问世,高端白酒市场大战一触即发。  相似文献   

10.
《糖烟酒周刊》2005,(7):B032-B034
自1988年始,名酒的价格就随着市场开放的脚步一路攀升。每逢邻近春节的销售旺季,茅台、五粮液等高档白酒价格还要在平时的基础上再度小幅提高。然而,2004年春节前后市场上名酒的价格出现了反常现象,基本上与去年的价格相近,个别地方由于大型零售超市的竞争,名酒的零售价格出现了很大的价格差。正常情况下,  相似文献   

11.
草根名酒的定位、新奇的酒瓶包装和低成本的传播策略,是三井小刀酒在低端白酒市场的出刀招数。  相似文献   

12.
《糖烟酒周刊》2005,(24):A006-A006
“市场正在向名酒企业集中”——这个提法正在深入中国的一批老名酒企业主的心目中。宋河、洋河和郎酒这三个名酒企业已经在区域性市场上取得成功,山西汾酒的业绩也正在“默默”地稳中有升,一定程度上为这个提法下了注脚。事实和理论都在支持着这个提法,这真是鼓舞人心的事情,于是有人乐观地认为,白酒市场开始理性回归了。  相似文献   

13.
董酒复出     
作为老八大名酒的董酒,在经历多次磨难和一系列的调整之后,于2005年重新走上竞争激烈的白酒市场。董酒这次复出引起了行业内的广泛关注。董酒这次现身白酒市场.其产品线进行了重新梳理,市场定位也有了新的变化。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董酒在品牌战略上进行了重新策划整合。  相似文献   

14.
可以说。白酒市场的竞争是一场永无休止的战役。从安徽当年的沙河、焦陂。到今天的高炉家、口子窖、九酝妙品,其省会合肥市场几度易帜,中国酒业的整合已经进入了另一个阶段:徽酒成为了中国白酒的主角之一。继“徽商”、“徽茶”、“徽文化”等词汇之后.“徽酒”随着皖系白酒企业作为一个整体的崛起,叫响了大江南北。  相似文献   

15.
在白酒企业的市场拓展中,知名品牌、国家名酒自然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而对于大量的中小型白酒企业来说,锁定市场、拓展市场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很多白酒企业在市场拓展上因为缺乏对区域市场的了解,缺乏对目标消费群体的锁定而导致营销失败,大量的资源浪费在区域市场上。对于中小型白酒企业来说,到有鱼的地方钓鱼是比较明智的选择。那么,哪些地方有鱼呢?  相似文献   

16.
阿美 《糖烟酒周刊》2004,(41):i020-i020
自从国家加大白酒税收力度之后,降低产量、提高利润成了近年来白酒开发的一个趋势。无论是老高档名酒如茅台、五粮液,还是老中低档名酒如泸州老窖、全兴,甚至是一些不知名的地方白酒企业都竞相推出自己的高端品牌,“酒往‘高’处走”成为近年来自酒界的一大奇观。然而在喧嚣的背后,高端品牌的高出生率与高死亡率暴露出了这个市场的杂乱和不成熟,而在这个市场中发生的种种怪现象更是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在厂商芸集的糖酒会上,这种关注便演促成了高端酒论坛,从9月18日到20日短短两天内,就有两家“中国高端白酒发展论坛”在长春召开,一  相似文献   

17.
似乎是受水井坊影响,整个中国白酒市场掀起了一股高端争夺潮流。自水井坊以“中国白酒第一坊”的身份形象登场,并逐步在高档白酒市场站稳后,各路商家无论规模大小、竞争实力强弱都加入到高档白酒市场的竞争之中。在这一新的战场上,谁将成名,谁将获益,都还是一个扑朔迷离的未知数。综合来看,现阶段的高档酒市场正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试谈当前高档酒市场竞争的主流特征。  相似文献   

18.
名酒效应是市场长期形成的结果,但它不是一本万利的魔方。在名酒纷纷角逐中高档市场的今天,那些曾经驰骋市场的低档名酒早就不是市场主角,而它们身上的名酒效应已经逐渐弱化。不可否认的是,低档名酒的市场空间依然存在,大多数经销商手里都有一两个这样的产品。从消费状况来看,白酒市场价位以3~10元/500ml最为畅销,目前以尖庄、绵竹为代表的低档名酒主要集中在这一区间,而消费者对低档名酒的品质也是十分认可的。  相似文献   

19.
王凯胜  王晓鸿  蒋慧萍  郭静 《糖烟酒周刊》2005,(29):B0002-B0002
兰州20元~50元之间的主流白酒产品多为地产品牌,如域酒、世纪金辉酒等,茅台、五粮液、剑南春在高档白酒市场的地位非常稳固,本地酒推出的高档产品销量普遍不佳。老名酒价位处于中低档和高档之间,存在拓市空当。最近,全兴、浏阳河正准备进入兰州市场,针对当地市场的特点。以及老名酒如何开拓市场。本刊经销商版邀请兰州市场运作比较突出的几位经销商嘉宾发表了他们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车聿土 《糖烟酒周刊》2004,(42):i016-i016
作为清香型白酒的鼻祖和典型代表,汾酒有着悠久的酿造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根据相关资料记载:杏花村是我国最早酿酒的地区之一;汾酒是中华酒历史上最早使用蒸馏技术酿造的蒸馏白酒;汾酒酿造技术也是我国白酒历史上影响最大、传播最广的酿造技术;作为老牌四大名酒之一的汾酒还是唯一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甲等金质奖章的名酒;“借问酒家何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