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黄静  吴群  王健 《财经论丛》2017,(12):12-21
明确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的影响机理,有利于缓解当前地方政府高度依赖土地财政的现状.本文从经济增长和制度环境双重角度构建影响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的分析框架,并采用2000~2013年我国省级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在短期内具有激励作用与惯性特征,长期具有收敛趋势.土地财政产生于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之中,经济增长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分税制改革背景下,财权与事权的不对等程度是地方政府依赖土地财政的前提,土地出让制度市场化改革、 地方政府竞争、 房地产业支柱型产业定位政策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滞后一期财事权不对等程度对当期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具有负向影响,由此反映出分税制改革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地方政府竞争中,招商引资的竞争方式在短期内对地方土地财政依赖度的影响尚不显著,但通过基础设施建设的竞争愈激烈,地方政府愈加依赖土地财政.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金融抑制条件下土地金融和土地财政在我国宏观分配格局演变中的影响机理与结果.研究表明:首先,地方政府在竞争加剧的形势下会通过土地金融和土地财政控制更多的经济资源,以维持公共投资增长.其次,我国金融规模越大,对宏观分配格局的扭曲效应就越明显,居民收入占比会随之走低,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的收入比例会上升.因此地方政府通过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撬动更多经济资源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应该恢复其公共部门的职能,将土地权利还给个体,将金融部门的服务重点转向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3.
楚尔鸣  曹策  李逸飞 《财贸经济》2021,42(5):144-160
本文基于省级开发区升级的一项准自然实验,利用2006-2017年13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倍差法研究了省级开发区升级对城投债杠杆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省级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能显著且有效降低城投债杠杆率,该结果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依然成立;(2)机制分析表明,开发区升级不会明显增加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投资并导致城投债杠杆率上升,但显著促进了城市经济增长和房价上涨,从而有效降低了城投债杠杆率;(3)异质性分析表明,开发区升级密度与城投债杠杆率存在非线性的"U"型关系,升级对降低城投债杠杆率的作用不仅会随资源(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而递增,而且会随地方财政透明度的提高而增强.鉴于此,本文提出严禁地方政府滥设滥建开发区、防止"开发区泡沫"、科学把握开发区升级政策边际效用、努力推动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财税体制变迁、“土地财政”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2000年以来财税体制变迁、地方“土地财政”模式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并用2000—2009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计量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发现:2000年以来税收收入有利于中央的调整没有改变地方政府的增长取向,而是显著改变了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增长的具体方式。一方面,财税体制的调整驱使地方政府依赖土地出让收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地方经济增长;另一方面,财税体制的调整驱使地方财政倚重房地产业,并通过对房地产业的扶持,发挥其联动效应,直接或间接带动其他产业发展,提升地方经济水平。  相似文献   

5.
土地财政作为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密不可分.土地财政是否有益于经济增长以及土地财政如何影响经济增长是近年来常常被人们关注的话题.本文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框架下,将经济体划分为马尔萨斯部门和索洛部门,并在模型中考虑土地财政的因素,通过对经济增长模型的数理推导,得出土地财政会促进经济增长的结论.根据数理模型的推导结果,土地财政促进经济增长主要通过促使劳动力从马尔萨斯部门转移至索洛部门实现.针对上述推论,本文通过对30个省份2004-201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证实土地财政的确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同时发现地方政府征用农用地转作商用的做法会反向拉动经济增长,提高土地出让金的做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为直接,由土地财政导致的劳动力从马尔萨斯部门转移至索洛部门的结果对经济增长亦有贡献.  相似文献   

6.
财政压力、土地财政与“房价棘轮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土地财政与房价水平置于同一分析框架,系统考察了引致中国城镇“房价棘轮效应”背后的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和土地财政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为缓解财政压力,有动机增加土地财政收入,提高房价以获得高额房地产相关税收;地方政府提高土地出让价格,等同于提高房地产成本,间接提高房价,即地方政府财政压力不仅直接提升房价,还通过土地财政固化了“房价棘轮效应”.  相似文献   

7.
商品房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土地财政依赖与商品房价格间存在着不显著的正向关系;经济适用房的供给量显著负向影响商品房的价格,负向调节着土地财政依赖与商品房价格之间的关系。为了控制房价过快上涨,应合理分配土地财政收入,提高保障房建设的投入比例;增加经济适用房供给量,降低购房预期;拓宽地方政府融资渠道,理清地方政府债务关系。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以地方政府为中心进行的土地财政税收,为当地经济增长注入了新鲜血液,并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因此,土地财政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土地财政在促进地方经济增长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本文将对土地财政与地方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进行探讨,并对实现地方经济增长与土地财政合理发展的对策进行分析,以此来完善财政政策,优化地方经济增长结构。  相似文献   

9.
土地财政具有显著的城市偏向特征,这是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城乡收入差距快速拉大的重要原因.本文基于2001-2011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面板数据的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从总体和区域两个层面对土地财政规模增长和城市化加速对城乡收入差距变化的动态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土地出让收入和土地出让面积的增长会在短期内加剧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长期影响逐渐减弱;(2)土地财政规模增长对城乡收入差距变动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对中部地区影响程度较高,而对东部地区的影响持续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10.
财政分权、地方政府竞争与土地财政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中国地方政府倾向于选择土地财政的一个根源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财权和事权的不匹配。在中国式的财政分权体制(纵向竞争)和地方竞争体制(横向竞争)双重背景下,本文提出了一个解释地方政府选择土地财政的理论框架,认为两者共同激励了地方政府实施土地财政策略。通过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paneldata)的实证检验,本文发现,中国式的分权体制激励了地方政府用扭曲之手来攫取预算外财政收益,地方竞争体制进一步驱动了地方政府采取积极的土地财政策略。研究结果还表明,财政分权对地方土地财政的影响存在跨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