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本文采用2006~2009年沪深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运用STATA软件,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对部分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采用新的变量因素企业自由现金流以及现金再投资率代表企业所依赖的资本市场,实证分析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以及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了解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以及企业的现金流量与高管薪酬的相关性,针对实证的结果提出可能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我国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会计信息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了高管薪酬和会计业绩的敏感性。本文以2003201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实施新会计准则前后高管薪酬和会计业绩敏感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A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和会计业绩敏感性在实施新会计准则后有所减弱,会计业绩不能全面反映高管的管理能力和努力程度。另外,从个别高管的角度研究了财务总监和总经理薪酬受准则变更影响程度的差异。结果表明,财务总监薪酬和会计业绩敏感性下降幅度比总经理薪酬和会计业绩敏感性下降幅度大,验证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职责区分有效性,同时说明了薪酬契约效率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3.
董事高管责任险是公司金融与公司治理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但是其治理职能并未得到一致的认可.本文以2009-2015年沪深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混合截面最小二乘法、Heckman两阶段分析法及倾向得分样本匹配等多种方法实证检验了董事高管责任险的多个变量与上市公司第一类和第二类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董事高管责任险的引入、引入时间长度、保险金额及相对保险金额等变量能够有效地降低上市公司第一类和第二类代理成本,表明董事高管责任险具有激励效应和监督效应,是一个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同时,根据产权性质分组研究发现,董事高管责任险对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治理作用比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治理作用更强.研究建议深化对董事高管责任险治理机制的研究,并加强促进其治理职能发挥的制度与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企业的发展,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分离制度的产生一方面有利于现代公司治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负面效应--委托代理问题。高管掌握着企业大量的内部信息,出于个人经营业绩或者自身利益等原因,高管可能会进行股票增持或减持;或根据托宾Q理论,当公司股价被高估时,及市价高于其本身价值,上市公司高管可能抛售公司股票,将套现产生的利益用于其他投资。同时,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高管以及大股东能全面掌握公司的经营管理状况,能比其他投资者拥有更多关于企业的信息,且其具有对公司的盈余进行管理的权力。上市公司高管在增持或减持过程中是否会产生盈余管理行为呢?如果高管进行盈余管理,增减持规模与盈余管理的程度是否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因此研究上市公司高管增减持对盈余管理影响的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我国公司产权国有与私有这两种制度,以金融类上市公司20112012年年报中的数据为样本,对高管教育水平、年龄、任职年限与公司业绩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融类上市公司的业绩与高管教育水平没有显著相关性,并且受公司产权性质的影响很小;高管年龄与公司业绩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但在非国有类的公司更为显著;任职年限对公司业绩的影响也很微弱,且在两类公司中表现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6.
张琳诺 《中国市场》2024,(12):35-38
文章选取2017—2021年沪深上市公司为样本,从研发投入中介视角出发,研究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引入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研发投入在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创新绩效的效应中,发挥着正向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管薪酬粘性现象的存在会削弱高管薪酬激励的效果,使高管不能尽到忠实和勤勉义务,因此制定合理的高管薪酬激励政策是解决公司治理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首先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粘性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从理论层面分析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的变动关系,证实高管薪酬粘性的存在性;然后在公司治理机制这个大框架下,分别从公司内部和外部治理机制两个角度归纳对高管薪酬粘性的影响以及高管薪酬粘性产生的经济后果;最后总结现有研究的不足,并探索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并购重组过程中业绩承诺未达标现象频发,引起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普遍关注。文章以2008-2017年A股上市公司并购事件为样本,探究了业绩承诺与高管减持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相比于未签订业绩承诺协议的上市公司,签订业绩承诺协议的上市公司高管在并购当年更容易发生减持,且减持后上市公司长期市场表现更差,验证了业绩承诺的套利属性;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套利程度在非国有企业更明显,而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更多的分析师关注和并购问询可以有效的抑制上市公司高管通过签订业绩承诺抬高股价从而减持套利的程度。文章不仅为理解业绩承诺协议的套利动机提供了理论与经验证据,也对完善业绩承诺协议相关制度、预防潜在内幕交易、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以及维护资本市场的有效秩序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9.
高管薪酬问题是公司治理理论的核心,如何科学、客观、准确地评价高管薪酬是理论界和实践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通过计算2008年1 581家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指数,提出基于公司业绩的高管薪酬指数,并分行业、地区和所有制性质分析了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指数的特点,本文认为对高管薪酬的评价不能简单地使用高管薪酬绝对值,而应充分考虑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的匹配程度。  相似文献   

10.
高管报酬、公司分红与薪酬契约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宝 《财经论丛》2013,(3):76-83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上市公司高管报酬对分红的影响机理,进而以2003-201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高管报酬与公司分红的关系。研究发现:高管货币薪酬、高管持股对公司分红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并且二者对分红的影响具有"替代效应"。相比于国有企业,这种"报酬-分红"敏感性关系在民营上市公司中更为突出;另外,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契约并不能对高管"效率"进行有效识别,高管激励与分红优化,需要从"高管报酬契约设计"这一源头抓起。  相似文献   

11.
鲁海帆 《财贸研究》2012,23(3):116-124
以2005—2009年深沪两市上市公司为样本,设定财务困境公司与财务健康公司两个对比组,分析CEO权力对高管层薪酬差距的影响,以及薪酬差距、CEO权力和两者的交互效应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发现:CEO强权在财务困境公司中不会导致高管层薪酬差距显著扩大,而在财务健康公司则会;财务困境公司中较大的高管层薪酬差距和CEO强权均能促进公司业绩的提升,且比财务健康公司更显著;CEO权力与薪酬差距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在财务困境公司中呈互补关系,而在财务健康公司中呈替代关系。  相似文献   

12.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2001–2002 data from 356 Chinese companies listed in the Shanghai and Shenzhen stock exchanges indicates that within the social context of China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firm’s top management team have a different impact on firm performance from those of foreign countries. Also, the tenure heterogeneity and functional experience heterogeneity of the top management team are inversely related to firm performance.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findings in detail and points out areas for future research. Translated from Guanli Pinglun 맜理评论 (Management Review), 2006, 18 (5): 54–60  相似文献   

13.
“参政议政”能否改进民营上市公司的真实业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手工搜集了中国民营上市公司2004-2008年关键高管参政议政的经验数据,拓展了真实业绩的计量方法,实证研究了参政议政对真实业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民营上市公司关键高管的参政议政显著提高了企业真实业绩,且随着参政议政级别的提高,真实业绩亦随之提高。本文在控制政府干预因素后发现,当不存在政府干预时,关键高管的参政议政、参政议政的级别均对民营上市公司真实业绩的提升存在正向的显著影响,但政府干预的存在导致参政议政对民营上市公司的真实业绩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This research uses data of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 during 2001–2004 to test the effects of managerial power on perquisite consumption and firm perform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CEO duality, ownership dispersion and long-term tenure of top executives. Results show that companies with higher managerial power tend to incur higher perquisite consumption, while their performance does not improve accordingly. Moreover, perquisite consumption fails to offer effective incentives to managers, and non-state-controlled listed companies have greater managerial power, higher perquisite consumption, and worse performance than that of their state-controlled peers. Results also show that managerial power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fluencing compensation incentive.  相似文献   

15.
以沪市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逐步回归、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公司属性、经营绩效与公司经营管理团队薪酬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公司经营管理团队薪酬水平与行业平均水平、地区平均水平、股权制衡度以及经营绩效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呈负相关关系;公司在制定经营管理团队薪酬政策时,对行业平均水平的关注程度明显高于对地区平均水平的关注;公司股权相对集中时,经营绩效对经营管理团队薪酬水平的决定作用明显增强,而且此时用表征新财富创造的指标(每元净资产实现EVA)衡量公司经营绩效更为科学有效。  相似文献   

16.
高级经理人激励与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关联性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求知  韩冰洁 《财贸研究》2007,18(4):112-118,126
中国上市公司高级经理人的激励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所关注的焦点,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多集中在理论的讨论上,本文根据中国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对这一问题进行实证检验。本文考察了企业经营业绩与高级经理人年度报酬、高级经理人持股比例的相互影响关系,以及高级经理人年度报酬与上市公司业绩、自身持股比例、公司规模、相对业绩比较及公司所属行业等因素的相关关系。实证结果显示:上市公司业绩与经理人年度薪酬有显著正相关关系;高级经理人的年度薪酬还与公司规模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中部地区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汪金龙  李创霏 《财贸研究》2007,18(2):109-115
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公司治理研究中一个备受争议的课题,实证研究并未得出一致的结论。本文以我国中部地区上市公司为样本,选择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股权集中度等若干研究变量,对董事会结构与股权结构和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独立董事比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管人员持股比例和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董事会规模、国有股比例与公司绩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上市公司管理层通过盈余管理粉饰公司业绩,误导投资者决策的行为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通过对盈余管理动机的深层研究。对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监管与控制应该双管齐下。既要通过完善相关会计法规减少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可以选择的手段,又要完善中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增强对少数股东的利益保护机静】,从根本上抑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使得公司的财务报告反映公司的真实业绩,促进中国资本市场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企业购并中的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就是被购并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流动问题 ,它对于购并后企业的业绩有着重要的影响。高层管理人员的流失对于企业有何影响 ,在何种情况下适宜撤换 留任被购并企业的原高层经理 ,是值得讨论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2007-2014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CEO控制权、事务所选择与审计公费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 CEO 控制权越大,越不倾向选择“四大”,而更倾向选择本土大所; CEO控制权越大,越倾向支付较低的审计公费;控制了事务所自选择后,由“四大”审计的上市公司CEO控制权对审计公费的影响不明显,而由综合排名十大和本土十大审计的上市公司CEO控制权与审计公费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