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一、对发展生态林业的认识什么是生态林业?当前林业界的专家学者们普遍认为,在经营林业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森林高质量的生态效益,创造多种效益的生物量,根据山区、林区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利用生态学和森林生态经济学原理,创造复层次结构、多功能效益的复合经营系  相似文献   

2.
正林业为人类提供更好的生态环境。与此同时,林业也是解决碳循环和氧循环的关键,林业经济的发展与民生息息相关。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我国不断调整经济发展模式,更加注重经济发展质量。传统的经营模式已不适应当前林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指导下探索新的林业经济发展模式成为迫切需要。由刘珉著、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林业发展之路——从生态赤字到生态盈余》一书,系统地论述了我国林业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澳大利亚多功能林业经营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要分析了奥大利亚林业发展过程,从毁林到以发展生态经济为核心的多功能林业的转变原因与成就。指出多功能林业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我国现代林来建设方向;生态经济发展是多功能林业经营的核心;分类、分区的森林经营技术标准是实行多功能林业发展的基础;政策支持是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4.
建立效益补偿制度促进生态公益林体系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制度建立的背景1993年我省提前两年实现“绿化广东”的目标后,认真总结“十年绿化广东”的实践经验,不失时机地调整林业经营方式,确立了以林业分类经营为指针,培育资源为基础,提高效益为中心,实现以木材采伐为主的传统林业向三大效益兼顾、生态效益优先的现代林业转变,提出了“增资源、增效益,优化环境,基本实现林业现代化”的奋斗目标。1994年初省委、省政府《关于巩固绿化成果,加快林业现代化建设的决定》中明确,要实施林业分类经营改革,提出了“到本世纪末初步建成五千万亩生态公益林体系”。…  相似文献   

5.
林业要实现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必须实施分类经营,而分类经营的重点是建好生态公益林。根据江西省《赣县森林分类经营方案》,全县需建设生态公益林15.12万 hm~2,占全县山地面积的65.9%。以什么方式建设如此规模的生态公益林呢?我们对此进行了专题调查。1 综防林建设经济高效据调查,1987年,赣县吉埠镇水土流失面积占全镇山地面积的45%,水、旱、虫灾不断。在国家民航总局第二研究所、江西省林业厅和原赣州地区林业  相似文献   

6.
<正> 对森林确立明确的经营目标,通过实行分类经营,使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都得到充分地发挥,是实施生态林业模式的最终目的。生态林业模式的提出,是深化林业改革的战略性措施。它不仅是正确的,而且也是可行的。实施生态林业模式,不仅需要解决一系列林业科学技术问题,而且还需要解决一系列经济管理问题。本文试图对分类经营后的防护林(亦称环境资源林)的若干法律问题,进行如  相似文献   

7.
林业经营旨在实现效益,林业生态经济效益包括生态、经济及社会3个方面。在林业经营及实现生态经济效益的过程中,森林抚育是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强化森林抚育,实现林业经营的生态经济效益,在促进森林健康生长的同时,系统提升森林效益与生态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现代林业理论的分析,探讨广东梅州市现代林业建设的策略。通过对森林永续经营理论;近自然林业论;新林业理论;林业分工论;生态林业理论、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和其他的主要现代林业理论特点的分析,提出梅州市现代林业发展格局确定为"一城三区六星十带多点"和"三大体系构建",以构建"生态梅州、森林城市"的绿色架构。  相似文献   

9.
对森林经理理论文献进行了文献学统计分析,总结了当前主要的林业经营理论,对森林经理理论研究进行了综述和展望。依据"新林业学说",结合我国林业发展现状,提出以下策略:借鉴近自然森林经营理论,引入"新林业学说"理念,化解传统林业生产和自然保护之间的矛盾,实现林业生产与森林保护协调发展;改变生态公益林过度经营的方式,减少生态公益林的干扰,保护生态公益林内的生物多样性,适当配置矮林、疏林,为野生动物提供适宜的繁育场所;配合南水北调大西线工程的研究,加强西北干旱地区森林经营研究,为南水北调大西线工程的林业发展提供前瞻性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2000年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颁布实施。根据《种子法》规定,主要林木的商品种子生产和林木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主要林木良种的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由生产、经营者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上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其他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由生产、经营者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实行选育、生产、经营相结合,注册资本金2000万元以上的种子公司和从事林木种苗进出口业务公司的《林木种子经营许可证》由注册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沿江地区生态林业建设经营模式和经营结构系统及其产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研究了沿江地区生态林业定位,庭院林业开发及其经营水平上档次的科技投入、政策引导等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浅谈林业转轨新环境下的会计核算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对可持续发展认识的提高,对林业的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原来以提供林产品为主要经营目的转变为一个兼有产业职能的“生态利用”的现代林业,生态林业已成为我国林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2003年6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出台使我国林业真正进入了转轨变型的新环境。在这种新形势下,  相似文献   

13.
生态林业:中国林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在《森林生态经济学:生态林业的理论基石》(参见《林业经济问题》1990年第3期)一文中,我们从理论上阐释了林业发展应用森林生态经济原理的必要性。十分显然,理论上的必然性,仅仅是问题的一个侧面,重要的是,它还应有实践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就是说,这种理论必须适应世界林业发展趋势,必须符合中国国情,必须有强大的生命力。事实胜于雄辩,本文希望借助具体而翔实的资料,来阐述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4.
《林业经济》创刊于1979年。其创刊时代背景决定了刊物为林业改革鼓与呼的使命。30年来《林业经济》始终坚持探讨林业发展规律,跟踪林业改革热点,反映高层决策动向,交流国内外相关理论与成果的办刊宗旨;体现了理论超前性,舆论导向性与实践指导性的特点。《林业经济》在新时期的使命是找准林业与社会的对接点,更好地服务于现代林业与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5.
《浙江林业》2005,(12):46-46
《浙江林业》是浙江省林业行业的主流传播媒体、生态建设的权威发布平台。《浙江林业》杂志内容深入浅出,新颖实用,一是广大读者学习林业方针政策的好顾问、掌握林业科技知识的好参谋、发展林业产业的好帮手、欣赏生态文化的好窗口、传承生态文明的好载体。《浙江林业》是我国首份全彩印刷的林业杂志,内文、封面全部彩色胶印.图文并茂,形式活泼,色彩鲜艳,装饰精美。  相似文献   

16.
7月中旬,银监会与国家林业局联合印发了《关于林权抵押贷款的实施意见》(银监发〔2013〕32号),明确提出林农和林业生产经营者可以用承包经营的商品林做抵押,从银行贷款用于林业生产经营的需要,实现了林业资源变资本的历史性突破。《意见》规定,林权抵押贷款重点满足林业生产经营、森林资源培育和开发、林产品加工及借款人其他生产、生活相关的资金需要;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根据借款人的生产经营周期、信用状况和贷款  相似文献   

17.
林业分类经营,是指将森林资源(包括林地),依照其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科学而自主地划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的一种现行林业经营管理新体制。它是贯彻实施《森林法》,以营林基础为主导,以保护公益林和发展商用林为两翼的林业建设方针的具体体现,对促进林业两个根本性转变和构筑林业两大体系,实现新世纪林业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确立我区林业分类经营的总目标是公益林、商用林经营面积分别占林业用地总面积的40%和60%。在严格控制公益林不低于30%的前提下,生态比较脆弱的地区,公益林应超…  相似文献   

18.
<正> 生态林业发展模式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为了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更好结合,我们在承担国家“七五”社科基金项目《南方集体林区林业深化改革研究》[注]时,提出了把生态林业作为南方林业发展模式的设想。本文试图对这一设想加以阐述,希望对南方各地林业发展模式的选择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9.
《国有林场与苗圃财务制度》和《国有林场与苗圃会计制度》自1994年出台后经过多年运行,在国有林场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国有林场的经营方向由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转变,林业六大重点工程建设和森林生态公益林建设的启动实施,大量财政资金注入国有  相似文献   

20.
2008年,全国林业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林业生态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林业抗灾救灾取得重要成果,生态文化建设扎实开展,林业对外交流合作层次和水平得到提升。当前我国林业发展处在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要应对挑战,抓住机遇,加速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关键是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兴林富民;加强森林经营;加强资源保护,扎实开展灾后重建;着力改善林区民生,加快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大力发展生态文化,引导全社会树立生态道德观、生态价值观、生态消费观、生态政绩观,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再作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