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各高校都在积极建设数字校园,以培养有较高信息素养的人才.本文对数字校园建设进行了理性的思考,分析了数字校园建设中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应按照现代教育管理理念,通过重点示范与整体规划同步、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同步、师资培训与教学实施同步建设数字校园,以教学改革带动校园学习数字化、以电子办公推动校园管理数字化、以"校园一卡通"促进校园生活数字化.  相似文献   

2.
数字化赋能为高校教育提供了更为个性化、互动性和灵活性的学习体验。为深度了解数字化赋能高校教育改革研究的现状和演进趋势,以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1 671篇数字化赋能高校教育改革的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为研究工具,从发文量、发文机构、高频关键词、关键词聚类、为突现词探测五个维度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发现:数字化赋能高校教改研究呈逐年增加趋势;未来的研究重点应聚焦在数字人文、数字学术、数字技术等领域;注重教师培训和学科专业发展,加强跨学科研究和合作,推动数字化赋能高校教改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现如今虽然我国多数高校的校园数字化建设工作已经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效,但在具体实施相关工作时依然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基于此类情况,有关领导及管理人员理应注重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树立起现代化、信息化的管理理念,以促进高校整体的财务信息化管理质量提升。本文将对基于数字校园视角下的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加以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校园一卡通”与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财务管理信息化、网络化是高校管理改革的重要方向。“校园一卡通”系统的应用,将学校财务部与多个部门通过数字化网络连接在一起,实现校内非现金的各种支付,以及信息管理功能。“校园一卡通”的建设,对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发挥了积极作用。当然,一卡通系统与财务系统以及其相关部门管理系统数字格式的匹配问题、功能扩展问题以及系统安全性等,都是需要予以重视的管理和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高校图书馆面临巨大的挑战,以书刊为主要收藏载体的传统图书馆,逐渐难以适应数字时代的要求,作为信息传播和信息提供的服务机构,高校图书馆正不断调整自身的馆藏结构和服务方式,由传统的服务模式向现代化体系和服务模式过渡.高校图书馆数字化的引入,将使高校图书馆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和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图书馆必须进行数字化建设以适应信息时代的挑战,而将传统文献转化为数字文献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哈佛图书馆的馆藏文献数字化转换与服务制度,为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类似工作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文章提出结合移动通信技术和图书馆自动化技术,通过短信服务、WEB/WAP网络将手机二维码和图书馆自动化系统有效的整合在一起,构建新型高校数字化图书馆的模型、论述了手机二维码在高校数字化图书馆的各项管理和服务流程中的应用,对未来通过结合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短信服务和手机二维码构建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子以展望。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时代是以数字化、网络化媒体为主要媒介形态的时代,学术期刊面临着与新媒体融合和共生的问题,数字化转型是学术期刊的发展方向和战略选择.在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中,数字资产管理问题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做好数字资产管理对于发挥学术期刊的社会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学术期刊数字资产管理框架和途径.  相似文献   

9.
数字化转型正在冲击和颠覆传统市场,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门主题。基于文献综述系统梳理数字化转型的内涵特征与测度研究、数字化转型的理论基础以及不同类型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对比分析,并提出包含驱动前因和能力中介的数字化转型实现机制,包括数字资源驱动型和非数字资源驱动型两条路径。在数字资源驱动型路径中,数字技术和数据资源作为关键驱动前因,通过数字动态能力中介机制,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在非数字资源驱动型路径中,政府支持、环境因素、意义构建、组织多元化管理和政治关联等非数字资源作为驱动前因,通过融资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态能力等中介机制,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未来可以深入拓展数字化转型的水平测度、群体转型差异和实现机制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及现代信息服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数字图书馆已经成为高校现代图书馆的重要标志。图书馆进入了由传统文献向信息资源与数字化相结合的现代图书馆转变。在高校图书馆中,各种栽体文献的数字化技术,数字化信息资源的采集、组织与检索技术等,都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重要内容,显然,这些工作的最终目标都是更好地为读者服务的。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字经济迅猛发展与企业管理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需加快对专业人才的数字化核心胜任能力的培养。通过以云化ERP等管理软件为平台,在建设数字化管理的课程与实践教学体系,打造数字化教学团队,建立学生自主学习机制等方面开展专业人才培养的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实践提升了教学效果,深化了校企合作,帮助学生取得了高含金量的ERP资格认证,促进了学生的实习和就业。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数字经济的浪潮席卷全球,世界各国都在加速数字蝶变,大力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和数字政府建设.作为政府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是打造数字财政,数字财政是政府数字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数字财政将会重构财政体系,全面助推财政各项职能作用发挥.未来数字财政建设过程中将要面临数字化治理理念普及不到位、数字基础设施薄弱、数字财政复合型人才不足、数据产权等基础制度缺失、数字财政国际合作困难、政府大数据应用场景匮乏等问题,数字财政建设任重道远.因此,建议从树立数字化治理理念、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数据共享交换的长效机制、加强数字财政复合型人才培养以及国际间数字财政合作等方面来统筹推进数字财政建设.  相似文献   

13.
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积淀,中国期刊业的数字化革新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期刊数字化也面临着版权纠纷、缺乏成熟稳定的赢利模式、数字化发展的人才相对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未来的发展应从尝试多元化的版权管理方式、走产学研互动培养之路为数字出版产业提供后备人才、创新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赢利模式、探索开放存取的数字化出版模式等方面入手,扎实推进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党的二十大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为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目前,高校思政课在学科建设、实践教学改革、数字化水平提升、师资队伍建设、协同育人等方面面临困境。高校应提升思政课的学理高度,强化实践教学,加强数字技术应用,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构建协同育人新机制,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切实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5.
综合分析现代高校数字语音室人文关怀的重要性、目前高校语音室普遍存在的人文关怀缺陷问题及必要的预防措施.现代高校数字语音室人文关怀存在严重不足,有必要采取相关预防措施,加强、重视现代高校数字语音室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6.
随着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共享空间、个性化服务等是数字时代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的必然走向。文章认为,个性化服务中的实时交互咨询、信息推送、馆际互借、定题跟踪服务等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新潮流。  相似文献   

17.
数字图书馆具有以现代通信技术为依托、大量借助数字处理技术收集、存储、整理、流通数字资料以及网络化、高技术化等特征,能为读者多、快、准的提供满意的数字化信息服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应注意实用性、开放性、安全性、经济性和人员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数学与经济等理论研究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斐波那契数列性质的探讨,对高等学校进一步研究数列,并结合相关学科理论,包括现代银行、企业数字化管理、宏观经济变化趋势预测、概率数字推算、生物学等有一定的启发和帮助,同时也给大学生深入理解"数列"这一概念带来益处.  相似文献   

19.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主导战略和主要任务,而数字经济的不断创新演化发展成为驱动企业要素转型与创新发展的关键力量。数字经济驱动企业高质量具备全新的内在驱动机制,包括数据要素形成全新的生产要素、以数字创新形成全新的生产动能、以新的交易机制实现交易成本节约效应以及以全新的组织学习与知识获取方式形成知识创新机制。数字经济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形成研发赋能模式(开放式创新与用户创新)、制造赋能模式(智能制造)、组织管理赋能模式(组织交互数字化重构)、价值链赋能模式(全球价值链升级)等多重模式。但数字经济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依然在数据要素市场、企业数字化转型认知、数字人才体系以及数字治理政策体系等层面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未来,深化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逐步构建面向“要素—制度—人才—政策—治理”的五位一体的政策体系,实现数字经济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智慧城市和轨道交通智能化建设的推进,现有的企业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企业发展.在加快建设数字经济的大背景下,必须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变革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建立"战略财务、业务财务、共享财务"的财务管理模式,合理配置企业各项资源,将各价值链业务与财务的交互点实现数字化落地,驱动轨道交通行业从管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