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利用时间序列数据,以大米为例,实证分析了2007~2008年粮食主产国出口限制对国际粮食价格的影响。研究表明:大米主产国贸易量对国际粮食价格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且,2007~2008年期间大米主产国出口限制使大米贸易量每降低1%,则国际大米价格就上涨1.57%,而在此时间之外的大米贸易量影响并不显著。这说明,在特定时期粮食主产国的出口限制政策推动了国际粮食价格上涨。进而,本文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出口限制政策对国际粮食价格影响的动态变化。结果也显示,粮食出口限制推动了国际大米价格短期内大幅上涨,但其幅度低于化肥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导致的国际大米价格上升。因此,本文认为:在区域合作框架范围内,通过区域内粮食主产国的磋商,限制粮食主产国出口限制政策的使用,将是抑制国际粮食价格大幅波动的可选政策。  相似文献   

2.
国际粮食市场波动对中国的影响及政策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几年国际粮价的急剧波动对国际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在世界粮食供求变化、出口限制政策以及国际资本投机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国际粮价急剧震荡并在很短的时间内飙升至30年以来的历史高位,此后又快速回落。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既有消极影响也有积极影响,但总的来说影响相对较小。本文最后从耕地保护、市场调控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提出了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政策思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调节物价上涨为研究对象,运用PVAR动态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28个省份1985—2009年粮食产量、粮食价格对CPI的影响,解释了我国粮食主产地区和粮食非主产地区中粮食产量、粮食价格对CPI影响关系的不同,并得出以下结论:粮食价格对CPI的影响具有显著正冲击且滞后期为2年;粮食产量对粮食价格的影响的短期冲击为负影响,但长期来看为正冲击;粮食产量的增产增收并没有发挥粮食产量调节粮食价格水平的作用,粮食价格上涨存在正向冲击;粮食主产地区需要进行重点调控粮食产量调节市场的功能,减少其带来的通胀压力。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净进口了一些粮食,许多人不理解,说我国的粮食已完全能实现自求平衡,为何还要大量进口呢?我国有12亿人口,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从国际上看,粮食进出口不同于其他产品,它首先要充分满足各国本身所需,余下的才可能出口,因而有时并不完全遵循一般的供求规律。如1992年全球粮食大丰收,按理说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将下跌,但当年中国发生了洪灾,非洲干旱,一些产粮大国出于战略.L的考虑,采取了严格限制粮食出口的措施,使得当年国际市场粮食价格一路上扬。在我们这样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粮食不可能年年丰收,适时…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2007—2013年月度数据,采用有限分布滞后回归模型实证分析粮食价格变化对城镇居民生活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粮食价格通过传导机制影响肉禽、蛋类、水产品等细分食品价格,纵然影响深度和滞后期各不相同,但粮食价格变动的影响将被放大;政策模拟显示,粮食价格上涨将使城镇居民的食品支出增加、恩格尔系数变大、生活水平下降。研究认为,尽管城镇居民的粮食消费量不断减少、粮食支出在消费性支出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但在价格传导机制的作用下,粮食价格大幅上涨时,政府应该采取相关政策对城镇居民实施帮扶。  相似文献   

6.
中国粮食市场挤压效应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粮食价格刚性上涨与国际粮食价格不断走低,导致国内粮食价格明显高于国际粮食价格,并使中国粮食市场产生挤压效应。本文分析了中国粮食市场挤压效应的产生机理,以及中美两国小麦和玉米生产成本与国际粮食海运费用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挤压效应主要源自国内外粮食生产成本变化,特别是国内人工成本占比大而且增长幅度大,国内土地成本上升幅度明显,而国际粮食海运费用下降促使进口粮食到岸完税价格进一步降低。同时,鉴于粮食市场挤压效应的负面作用,本文测算了2015年国内外粮食价格倒挂情况下粮食进口关税下调空间,其结果是,中国主要粮食品种进口关税下调空间非常有限。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为例,根据小麦主产省份2001~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面板数据随机前沿函数模型,实证分析了粮食价格支持政策对我国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对主产省份小麦生产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从而在总体上促进了主产省份小麦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但影响程度较弱,即主产省份小麦全要素生产率并未因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施而出现特别明显的提升;主产省份小麦生产技术进步较为明显,技术效率增长则较为缓慢;财政支农支出和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对主产省份小麦生产技术效率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受灾情况则有显著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8.
进入2011年以来,全球谷物市场价格承接上年的上涨走势继续走高,引起许多业内人士的担心。本轮国际粮食价格的上涨与去年以来全球极端天气引发的主产国的灾情因素、全球粮食需求大幅增长以及流动性充  相似文献   

9.
粮食危机期间,跟其他粮食主产国或出口国一样,中国实施了粮食贸易调控政策。本文通过引入马尔科夫机制转换向量误差修正模型(MS-VECM),选取在同时期未实施大豆贸易调控政策的美国为参照国,分析了中国大豆贸易调控政策对大豆和豆油垂直价格传递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实施的大豆贸易调控政策导致了国内豆油市场的价格调整速度加快,豆油价格虽偏向均衡,但大豆市场和豆油市场的整合程度下降,豆油价格更加不稳定。为此,国家在实施临时性的粮食贸易调控政策时需要考虑实施相关替代政策,或及时出台相应配套政策,以减缓其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粮食价格为主要研究对象,对1994—2018年粮食价格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具体方法是对所有因素进行平稳性检验之后,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提取显著影响我国粮食价格变化的因素,最后利用误差修正模型回归,分析各因素与粮价之间的数量关系。结果发现,在国际粮食贸易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国际方面的因素对我国粮食价格的影响越来越明显,粮食的进出口以及汇率对粮食价格发展影响显著。这对新冠肺炎疫情过后我国粮价维稳情况以及提升我国粮食市场在国际粮食贸易舞台上的作用具有战略性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协整检验和VAR模型分析了中国粮食价格与国际粮食价格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进一步利用BEKK模型分析了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粮食价格波动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中国粮食价格与国际粮食价格未表现出显著的协整关系,但随着粮食市场开放程度提高,中国粮食价格与国际粮食价格的协整程度逐渐增强;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粮食价格波动具有重要影响,但其影响效果在不同粮食品种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粮食价格波动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中国粮食市场开放强化了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粮食市场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2.
2020/21年度全球谷物和大豆产量增加,供应相对充裕.受消费需求刚性增长、进出口贸易活跃、期末库存下降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粮食主产国天气灾害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2020年8月份以来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大幅上涨.国内小麦和稻谷供应充裕,国际市场粮价上涨对国内谷物市场影响有限;大豆市场对外依存度高,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
从国内情况来看,我国粮食2004--2007年连续四年丰收,粮食供求基本平衡,但在2007年底却出现了粮食增产,粮食价格却上涨现象,主要原因还是多方面造成。国家粮食储备对目前粮食价格稳定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短期由于国家政策调控的影响及国际粮食期价处于整理阶段的原因,国内粮食期价不可能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全球甚至国内粮食供应这种紧平衡状态将逐渐显现出来。因此,就中长期而言,国内粮食价格上涨的格局将会长期保持。  相似文献   

14.
国际粮食形势及我国粮食生产潜在危机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近几年世界谷物需求不断扩大,谷物库存不断减少,国际谷物价格快速上涨,粮食价格危机在全球快速蔓延。粮食出口国纷纷出台控制粮食出口政策,粮食进口国纷纷到国际市场抢购粮食。一些经济较贫困的国家因无力在国际市场抢购粮食,或无力通过财政补贴抑制国内粮食价格的快速上涨,而诱发社会动荡。尽管我国因有较充足的粮食库存,受国际粮食危机的冲击不大,但我国粮食安全仍存在潜在危机,还需采取强化耕地资源保护、水利设施和依靠科技等措施,确保我国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基本自给。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02—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方法估计了2004年以来实施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对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在分离了供给、需求以及宏观经济因素对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之后,最低收购价政策显著降低了政策执行区省份小麦价格波动率2. 4个百分点,发挥了稳定小麦市场价格的作用。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政策的长期效果较短期更为明显。但是,最低收购价政策对稻谷价格波动的稳定作用并不显著。这些结论具有较好的稳健性,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粮食是一种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 ,其价格波动频繁。而价格是商品经济中最重要的经济范畴 ,粮价自然就成了百价之基 ,牵动了整个市场物价。它是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核心 ,是涉及粮改成败的关键 ,更是各国制定粮食政策的重心。到目前为止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都制定了一系列粮食价格政策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它们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粮食价格政策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尤其是在WTO框架下 ,我国政府对粮食价格政策及其形成机制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 ,才能应对来自世界市场的冲击 ,增强我国粮食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一、主…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粮食进口快速增长背景下粮食贸易格局转变视角,利用中国和国际大豆、玉米、小麦和大米的月度价格数据,采用VAR-BEKK-GARCH模型剖析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粮食价格的影响和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国内外大豆价格间存在协整关系,而国内外玉米、小麦和大米价格间不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国内外粮食价格传递效应上存在差异,国内外大豆价格间存在双向的均值和波动溢出效应,国内外玉米价格间存在单向的均值效应和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国际小麦和大米价格波动传递效应较弱,而中国大米和小麦市场对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的溢出效应;贸易格局转变形势下,国内外粮价波动溢出效应有所强化,但是粮食市场宏观调控政策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粮食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从国内情况来看,我国粮食2004~2007年连续4年丰收,粮食供求基本平衡,但在2007年底出现的粮食增产,粮食价格却上涨现象,主要原因还是多方面造成:首先,国家粮食储备对目前粮食价格稳定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短期内由于国家政策调控的影响及国际粮食期价处于整理阶段的原因,国内粮食期价不可能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全球甚至国内粮食供应这种紧平衡状态将逐渐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19.
价格支持政策对粮食价格的影响机制及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的作用机制,采用省级面板数据对6类粮食品种价格方程进行回归分析,考察价格支持政策对我国粮食市场价格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价格支持政策对政策执行地区和非执行地区的粮食市场价格均能产生明显影响;粮食价格对价格政策因素反应最为灵敏,表明价格支持政策是影响粮食价格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政府在改革调整粮食价格支持政策时,需持审慎态度,避免给粮食市场带来重大冲击。  相似文献   

20.
粮食价格政策的演变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价格政策由计划取向向市场取向转变,经历了一个十分复杂的演变过程。回顾这一过程,寻找目前粮食价格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于进一步深化粮食价格改革,促进粮食生产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保障市场供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粮食价格政策的演变改革开放前,我国对粮食实行严格的政府定价政策,国家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严格控制粮食市场,严禁私商经营粮食的政策。自1979年以来,粮食价格政策在改革开放中逐渐向市场化的方向演变,大致上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1979年~1984年)基本维持“统购”,提高收购价格这一阶段粮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