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基于农户偏好的牲畜粪便污染治理政策选择——以生猪养殖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村观察》2016,(2)
本文基于全国5省754户生猪养殖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选择实验方法,借助多元Logit模型和随机参数Logit模型分析了农户对牲畜粪便处理技术支持、牲畜粪便排污费、牲畜粪便排污技术标准、沼气补贴和粪肥交易市场5种牲畜粪便污染治理政策的偏好。结果表明:沼气补贴、牲畜粪便处理技术支持、牲畜粪便排污费和粪肥交易市场4种牲畜粪便污染治理政策对农户提高环境友好型牲畜粪便处理率影响显著,牲畜粪便排污技术标准政策对农户提高环境友好型牲畜粪便处理率影响不显著。农户对不同的牲畜粪便污染治理政策的偏好程度具有较大差异,对沼气补贴政策的偏好程度最高,其次是牲畜粪便处理全面技术支持政策和牲畜粪便排污费政策,之后是牲畜粪便处理一般技术支持政策,最后是粪肥交易市场政策。分区域的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区域的农户对不同牲畜粪便污染治理政策的偏好程度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山西农经》2016,(2)
A养殖有限公司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大量的"畜产公害",平均日产生猪粪15t,日产生猪尿污水150t,如不及时处理,不仅污染环境,给周围环境带来了较大的压力,而且还流失大量的生物质能,影响公司效益。为此,公司以生态养殖技术为依托,按照生态学原理,4年投入400余万元,用于排泄物治理和"三沼"综合利用,将养殖业和种植业有机结合。通过沼气工程和有机肥加工解决猪场粪尿污染问题,从而达到资源再利用、再循环的目的。公司以养猪产生某一环节的产出作为另一产生环节的投入,使系统中的物质在产生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循环利用,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及公司的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为了保障畜禽产品的生产,粪便作为畜禽养殖产生的主要废弃物需要进行清理。本文利用我国5个蛋鸡主产省份规模养殖户的实地调研数据,实证分析了蛋鸡粪便清理方式和频率对蛋鸡养殖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蛋鸡规模养殖户主要以人工和刮粪板的方式清理粪便,刮粪板清粪频率高于人工清粪。而且采用刮粪板清粪的蛋鸡养殖生产效率要高于人工清粪,清理频率越高,蛋鸡养殖生产效率越高。清粪方式和清粪频率对蛋鸡养殖生产效率具有显著影响。此外,户主年龄、是否接受过养殖培训、养殖规模和养殖年限对蛋鸡规模养殖生产效率也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生猪保险是保障生猪产业发展的一种有效风险管理工具,对维护畜产品市场供给稳定和确保养殖户增收有重要支撑作用。本文以江苏、河南两省生猪养殖户为调查对象,分别使用有序Logit模型和二元Logit模型分析影响养殖户生猪保险参保意愿和参保行为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养殖户对政策性生猪保险的参保意愿显著高于生猪目标价格保险的参保意愿;养殖收入占比、风险认知程度、养殖规模以及市场波动等因素显著影响养殖户的参保意愿;对生猪保险的了解程度、生猪保险的参保意愿、养殖规模以及风险偏好等因素对养殖户参保行为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推进生猪的适度规模化养殖、加强宣传培育养殖户风险意识以及稳步推进生猪目标价格保险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7.
《农业技术经济》2015,(5)
本文利用中国生猪养殖的成本收益资料和排污系数普查数据,分析了各地区不同规模生猪养殖个体的技术效率与环境效率状况。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西南和华北地区生猪养殖的环境效率较高,而西北和东北地区环境效率较低;同时,各地区养殖小区的环境效率高于规模化养殖场,但养殖小区的环境效率呈现下降的趋势,而规模化养殖场的环境效率在逐年提高。同时,本文还发现,生猪养殖的环境效率与技术效率存在较高的正相关性,技术效率较高的个体倾向于拥有较高的环境效率,反之亦然。另外,本文还测算了各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测算结果显示:养殖小区具有更高的资本产出弹性,技术进步更快,生产过程中存在规模报酬递增的现象。但是,全氮盈余量对生猪产量产生抑制作用,并且对养殖小区的抑制作用更强,可能是养殖小区规模过大、生猪密度过高,使得排泄物及时有效处理的难度增大,导致排泄物中全氮盈余抑制了产量的增长。 相似文献
8.
近年生猪产业受环境和资源要素的双重约束,提高养殖生产效率、准确把握养殖效率的关键影响因素对破解环境及资源制约、推动生猪产业供给侧改革、保证生猪市场的健康稳定运行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利用我国生猪大省277户生猪养殖户调研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我国不同养殖区域生猪养殖户养殖效率进行测算,并对影响养殖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进行深入探讨。研究发现:(1)我国生猪养殖规模效率、技术效率相对较高,配置效率、经济效率整体水平低下,亟待提高;生猪养殖重点发展区技术效率具有明显优势,而潜力发展区在养殖规模效率、配置效率、经济效率方面优势显著。(2)提高养殖户户主受教育水平、推动生猪养殖机械化发展、降低预混料投入比例、增加饲料利用率对提升生猪养殖效率具有积极作用,养殖集约化程度存在最优水平,纯自繁自育养殖模式和纯育肥养殖模式的技术效率高于两者兼顾的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9.
基于耕地消纳的畜禽粪便环境承载力分析——以安康市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选取陕西省安康市作为实例进行研究。[方法]通过文献调研与相关数据资料收集,理论上量化、分析该区域的畜禽粪便环境承载力,现实中可为优化畜禽养殖结构,推动养殖业绿色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我国有关畜禽粪污排泄的标准,运用排污系数法对安康市2014年10个区县的畜禽粪便产生量、主要污染物的产生量与流失量进行核算。科学假设区域内产生的畜禽粪便都通过当年有效耕地方式消纳,并将不同畜种产生的畜禽粪便量统一换算为猪粪当量,计算出单位耕地面积猪粪当量负荷及警报值,在此基础上,参照相关标准得到安康市各区县所对应的预警级别。[结果]2014年安康市畜禽粪便总产生量为647.79万t,其中牛粪产生量最大,产生量最少的是家禽粪;主要污染物中,COD的产生量与流失量都最大且成正比关系;所有区县中,畜禽粪便污染物产生量最多的县为旬阳县。同时,安康市2014年畜禽粪便单位耕地面积猪粪当量负荷均值是30.495 7,单位耕地面积猪粪当量负荷警报均值为0.76,总体警报值级别为Ⅲ级,表明在该区现阶段产生的畜禽粪便已对安康市整体环境有了一定影响。不同区县之间的单位面积耕地畜禽粪便猪粪当量负荷有所差异,全市警报值已经达到Ⅱ级的区县有5个,分别是汉滨区、紫阳县、岚皋县、平利县和白河县,对环境稍有影响;汉阴县、宁陕县和镇坪县警报值达到了Ⅲ级,对环境已有定影响;石泉县和旬阳县警报值最大,为Ⅳ级,对环境造成较严重威胁。[结论]针对安康市畜禽粪便对环境所产生的不同级别的威胁与压力,笔者最后提出可行地提高畜禽养殖环境承载力的建议,可能为畜禽养殖区域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农村经济》2019,(12)
基于江苏省东海、射阳、滨海、泰兴四县的农户微观调查数据,将养殖户参与的生猪产业组织模式分为完全市场交易模式、横向一体化模式、订单养殖模式和纵向一体化模式。通过测度生猪价格波动和农户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运用两阶段多元Logistic模型修正样本选择性偏误和内生性问题,实证分析了生猪市场价格波动对于农户的产业组织模式选择行为以及生猪养殖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价格波动是农户产业组织模式选择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加入生猪产业组织虽然能够提高农户养殖收入,但市场价格波动幅度的增大会削弱产业组织模式带来的积极影响,使得农户加入产业组织模式的收入效应减弱,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强的农户倾向于选择完全市场交易模式,倾向于不选择加入纵向一体化产业组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多数养殖户在经营管理上往往注重短期利益,对生猪市场变化的反映是趋同的,容易在价格上涨时"一哄而上",在价格下跌时"一哄而下",这种从众行为对生猪供给造成了巨大冲击,不利于生猪生产和猪肉供给的稳定。[方法]文章以四川省12个生猪调出大县1 127个生猪养殖户为调查对象,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法,构建了从众行为的检验模型,研究了养殖户仔猪补栏中的从众行为及其形成机制。[结果](1)养殖户仔猪补栏中存在明显的从众行为,即养殖户仔猪补栏决策明显受到其他生猪养殖者生产行为的影响;(2)从众行为服从逻辑追随律和先内后外律。当其他生猪养殖者生产效益越好时,养殖户仔猪补栏的从众行为越明显;生产规模相同的养殖户之间从众行为亦更为明显;(3)信息获取性从众和投机性从众是引起从众行为形成的内在原因;(4)生产规模及养殖技术对从众行为存在重要影响。[结论]厘清了养殖户生产中出现"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群体性行为的原因,为理解生猪养殖者从众行为及生猪价格形成机制提供新的视角,丰富了农户行为及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2.
论文基于2022年特色淡水鱼养殖户调查数据,构建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养殖户新品种选择的5类因素及动因。研究发现,养殖年限、信息获取渠道、苗种质量退化以及参加渔业保险等会对新品种选择产生正向影响,经营者虚假销售、货源不稳定则会对新品种选择产生负面影响,而教育程度、养殖面积、养殖户类型、与行业组织合作、参加技术培训、苗种来源对新品种选择没有显著影响。基于研究结论,有针对性地提出培育新品种使用示范户,加大新品种宣传力度,保障货源稳定,加强苗种经营者管理,完善渔业保险制度等措施来激励养殖户采纳新品种。 相似文献
13.
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初探——以广西兴安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国环境恶化、资源短缺、耕地减少的严峻形势迫切要求改变传统的粗放型土地利用方式.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作为一种新的土地利用模式,强调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通过实施土地利用集约化等措施,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结合广西兴安县的实际情况,以环境友好理念为指导,以城镇、乡村、城乡交错带的土地利用有机结合为主体,以土地的开发整理和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提出建立"三位一体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14.
供应链框架下生猪养殖户垂直协作形式选择分析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本文研究了育肥猪生产阶段养殖户的垂直协作状况,以江苏省为案例分别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Logit模型分析了养殖户选择销售渠道时考虑的因素、养殖户对生猪合同生产方式的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养殖户选择不同的生猪销售渠道时的最重要动机是减少价格和付款的不确定性。养殖户对生猪合同生产方式表现出较积极的意愿。Logit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户主的年龄、养殖规模、非农职业状况、有无借贷用于养猪、地区差异等因素对养殖户采用合同生产方式的意愿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农村经济》2016,(1)
以蛋鸡为例,利用调研获取的5个鸡蛋主产省份蛋鸡规模养殖户的数据资料,采用数量分析方法测算蛋鸡规模养殖环境成本,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环境内生条件下的蛋鸡规模养殖效果。研究表明:蛋鸡规模养殖的环境成本主要体现在空气污染防治上,空气污染是蛋鸡养殖污染防治的重点,尤其是温室气体的减排;环境成本的引入,导致蛋鸡规模养殖效益的下降,但含环境成本的综合技术效率相对较高,说明环境成本能够更合理的揭示和评价养殖效果,有助于减少鸡蛋生产的效率损失;引入环境成本的蛋鸡规模养殖效率受到蛋鸡养殖的规模、年限、培训、鸡舍类型、清粪方式以及标准化示范场的持续影响。因此,为实现畜禽规模养殖的健康持续发展,本文认为,可以从重视畜禽养殖环境治理、推进畜禽规模化和标准化养殖、建立完善的畜禽养殖科技推广体系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6.
蛋鸡养殖户专业化育成鸡选择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业化分工是促进中国蛋鸡养殖业提质增效和提升综合竞争力的主要路径,为扩大专业化分工的市场范围,有必要探讨蛋鸡养殖户专业化育成鸡选择行为。本文利用6个鸡蛋主产省的494个蛋鸡养殖户调查数据,运用稳健标准误Logit和ISM模型分别估计蛋鸡养殖户专业化育成鸡选择方程和解析各显性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关系和层次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年轻、文化程度和养殖收入占比高、养殖规模大、加入蛋鸡合作社、鸡蛋市场风险认知强、认可专业化育成鸡质量和接受专业化育成鸡价格的蛋鸡养殖户倾向于选择专业化育成鸡;其中,育成鸡质量态度和价格态度是表层直接因素,经营性质、组织状况和鸡蛋市场风险认知是中层间接因素,决策者年龄、决策者文化程度和养殖规模是深层根源因素。 相似文献
17.
经营规模的扩大有助于农户采取环境友好型生产行为吗——以秸秆还田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技术经济》2017,(5)
本文以秸秆还田为例,通过构建一个基于农户土地资源禀赋的技术采纳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土地经营规模对农户采取环境友好型生产行为的可能影响。进一步地,使用2015年在全国3个粮食主产省492个水稻种植户共794个地块的微观调查数据,从农户及地块两个层面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在农户家庭层面还是地块层面,土地经营规模与农户实施环境友好型生产行为之间均存在稳健的倒"U"型关系,适度扩大土地规模有利于农户秸秆还田。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现代农业的政策视角出发,我国不仅要推动土地流转、增加农户的土地经营面积,也应该考虑采取政策措施,鼓励相邻地块的流转整合,但要防止盲目扩大土地经营规模;与此同时,要从加大科研攻关、突破秸秆还田的技术瓶颈和降低秸秆还田成本等方面增加公共政策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村畜禽粪便处理方式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五省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随着中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禽生产所导致的畜禽粪便排放日趋加重,严重影响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利用全国5省601个畜禽饲养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对中国畜禽粪便的处理方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还田仍是目前中国畜禽粪便处理的主要途径,但是,过去五年间畜禽粪便的还田比例明显下降,而废弃比例明显上升。环境污染治理政策、饲养规模、人均播种面积、收入水平等因素影响农户畜禽粪便处理方式。此外,未来随着中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人均耕地面积下降,畜禽粪便的废弃比例可能进一步上升,并对环境造成更大压力。 相似文献
19.
农村贫困地区生态、经济系统的现状表明,原因与结果之间的作用不是单方向的,而是相互的。农村贫困地区处于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不良耦合之中。自然、经济、社会、制度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农村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社会发展水平低,贫困和生态脆弱互为因果的局面。这些因素成为农村贫困地区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障碍。 相似文献
20.
基于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监测的池塘养殖户调查数据,本文以池塘的亩均产量、亩均产值表示土地生产率,以长期劳动力的劳均产量、劳均产值表示劳动生产率,分别从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角度考察了池塘养殖户的资金、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流入与其养殖效率的关系。研究发现:融资对以单位产值衡量的养殖效率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但对以单位产量衡量的养殖效率不产生显著的影响;雇佣长期工对以单位产值衡量的养殖效率不产生显著的影响;承租村外池塘对以单位产值和单位产量衡量的养殖效率都不产生显著的影响。进一步分析认为,池塘养殖业"融资低效"可能是融资成本显性化、还款时限硬约束和池塘养殖保险发展滞后所致。劳动力投入的强可替代性使得养殖效率与雇佣长期工无关。池塘租赁市场打破了村组边界,促使不同区位池塘的养殖环境改善并趋近,进而引致养殖效率与池塘区位无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