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唯物主义的公域、私域分化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否定之否定规律。人类社会经过"大公"、"无私"的原始社会——统治阶级垄断公域、以私为公,被统治阶级丧失或基本丧失公域活动空间也无独立意志为基础的私域生活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公域与私域相分裂、"共同体"虚幻化、私域生活的自由独立也因商品和资本这些"外在权力"的强制而虚幻化的资本主义,几经"否定之否定",在未来社会实现公域、私域的融合,既使公域、公共利益真实存在,又得以"重建个人所有制",使私人获得独立自由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分析公域、私域关系演化过程,还可沿着经济形式的发展、中西历史对比、财政史的若干历史线索进行。一、线索之一:产品经济——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假如有文字记录之前人类早期存在着人们熟知的"原始社会",它是"共产制"当然也不存在商品生产和市场交换,整个社会的经济基础是产品经济。这样的社会失去了私有制和私人利益的扩张力,以及市场交往形成的个人意志,因而总体上讲,真正的私域空间和私域生活显得很不重要,公域遮盖了私域。  相似文献   

3.
孙兴全  张宬 《财政监督》2012,(22):48-51
根据公域、私域、第三域的社会结构论,社会秩序也对应地具有了公域秩序、私域秩序和人们参与公共生活的市民社会秩序。由于公域集合内的公共权力的行使、公共政策的形成和执行、公共利益的实现、公共财政的取用、公共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国有企业营运、公共事务的办理以及人们参与一定的公共生活,事涉社会共同体的事体利  相似文献   

4.
现代文明的视野之下,整个社会结构应该是个人、社会、国家各得其所,家国分立,公私分明,各有其价值目标和行为规范,是相互平衡发展又相互统一、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个体生活和私人关系,包括公民权利、私人利益、个人和家庭生活、私人关系、市场活动、私有财产和私人财务活动等元素构成私域范围。国家制度建设和社会秩序要对人的充分自由提供保障,维护个人自身的身体、人格、财产和精神享有充分的自由权利,排斥公共权力的不当干预,实现个体生命人格尊严和选择自由的终极价值。国家、政府以及在此基础之上产生的公共权力、公共政策、公共财政、公共事务等元素构成的公域之内,制度努力的方向是以此为工具,实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视域中,公私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涵盖社会系统各个方面的理论范式和知识框架,并成为当今学界关注并热烈讨论的主题。而公域秩序问题由于涉及到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并置于公众视野之中,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建立规范运行的公域秩序,强化公域治理,是当前经济监督领域的重要命题。自本期开始,本刊特推出《公域秩序与公域治理的新政治经济学》系列文章连载,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探讨公域秩序与公域治理问题。  相似文献   

6.
理论和社会现实似乎得出了这一个结论:经济完全"被计划",经济活力被压制,民间经济长期发展迟缓,弱小的社会相对强大的国家而言,处于被侵蚀和遮盖的状态。权力意志主导的经济、社会、政治秩序能获得暂时的、压抑性的刚性稳定。但这种稳定的秩序因民生、民权等人民的内在需求被忽视而积累着社会变  相似文献   

7.
何为社会存在?即社会物质的生活过程;何为会计存在?即围绕在会计周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何为社会意识?即社会意识的产生过程,广义指社会的人的完全意识因素和观念形态;何为会计意识?就是人们在会计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整套与会计相关的思想与观念以及一系列会计行为规范,包括可靠性原则、重要性原则、会计规范论和会计行为论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了社会意识,那么会计存在与意识又有着什么辩证关系了?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一位地方财政官员回应要求预算公开的社会舆论时,反唇相讥:你家请客能分清自己吃多少、朋友吃多少吗?你家买的所有东西都能列出来吗?这样的财政观念也是一种值得研究的文化标本。以家喻国,公域私域不分,从古至今,这样的所思、所为不同程度地贯穿中国公共治  相似文献   

9.
一、北京市沟域经济发展现状(一)沟域经济内涵"沟域经济"是北京市在全国范围内首先提出的一个崭新概念,是以城市发展为动力,以不受行政界限束缚的自然沟域为基本区域单元,在生态涵养与保护的基础上,统筹规划、开发、利用区域内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以及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等各类资源,有效地促进区域内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协调、健康、快速发展,加快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存与生活的探讨主要内容是关于人与社会之间的研究与探讨。人存在于大自然之中,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是客观存在的,唯物论里指明人的生存与生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要求我们按客观规律办事。文章就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探讨人的生存与生活,以期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作出些许贡献。  相似文献   

11.
凌振麒 《中国保险》2023,(12):11-14
<正>个险渠道一直在我国保险业销售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人海战术”的逐渐失效和数字经济时代下网销渠道的挤占使得近年来个险渠道持续走下坡路,个险渠道急需适应时代的革新。然而,数字技术也为个险渠道带来了降低成本、提升服务质量并建立智能终身互动的新机遇。建立以代理人为核心的数字化增强平台、构建“线上+线下”叠加“公域+私域”互动系统并重构报酬方式,或许在抓住机遇的同时,还能解决代理人团队水平较低、渠道冲突的问题,使得个险渠道迸发出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公”与“私”是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公”就是为天下着想;“私”就是为自己打算。一些人在对待“公”与“私”的关系中,常常倒置,表现为“公”与“私”的错位。公物私拿长期以来,社会上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国外有个加拿大,国内有个大家拿”。至今,在一些单位仍然存在着“有权者明占、无权者偷拿”的现象。公职私干有些单位的工作人员,一心向“钱”看,上班干私活,图有虚名;有的利用手中的职权办公司、跑业务;还有的干脆拿钱雇人顶公职,自己在外“捞油水”。公货私售一些经销人员借销售公货之机从事个人经营活动,或出售自己的私货,或将公…  相似文献   

13.
从资源配置的系统结构认识财政,财政是政府以公共权力进行的资源配置,是连接政治、经济、社会三个领域配置资源的媒介,关注的是“联系”,资源的“来龙去脉”。国家治理是政治治理、经济治理、社会治理的有机体,财政治理是协调处理政治、经济、社会三个治理系统之间的秩序,强调的是“界限”,治理规则的确定性,关键是财政自身的治理,即预算机制和预算能力。现代财政就是公共财政,预算规制秩序之中运行的财政,财政现代化就是财政公共化。中国式财政现代化的制度基础是“公共权力+财产权利”即“双元结构财政”,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经济领域主要是市场效率问题,关键是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关系;社会领域主要是社会保障的公平和劳动力再生产的负担分配;政治领域关键是制约支配资源配置的公共权力。  相似文献   

14.
作为后现代框架中的一个概念,社会资本取得了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相等同的地位,成为社会发展的“系统软件”。文章从社会资本的主要研究者对其概念的界定、研究分析的层次、社会资本与公共生活以及中国的社会资本发展几个方面作出归纳与分析,这对于在社会转型时期重建现代意义上的中国社会资本,使人们回归公共生活具有重要的认识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人民法院党组是司法场域中最重要的权力资本。通过考察人民法院党组六十余年来在组织特征和权力架构方面的变迁,指出人民法院党组在治理技术上日臻成熟、在组织体系上愈加严密的现状。以一整套系统的知识体系和治理策略为支撑,法院党组的运作方式呈现为党管政法与归口管理两种模式,并由此建构出精致的权力支配关系和权力网络。在此过程中,人民法院党组充分发挥精英吸纳、政治动员和权力整合功能,成功将政党话语体系与权力意志嵌入司法场域,使党组政治成为理解当代中国司法逻辑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6.
公共采购向来被发达国家视为最为有力的政策工具。庞大数量公共资金的支出所能产生的集聚效应和示范效应,对于引领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走向所发挥作用早已被西方国家和国际社会所瞩目。正是依靠这一强有力的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17.
正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被评价为是一份触及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生态等各方面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其中,将财政改革视为我国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而会计是财政的基本工具和手段,财政通过会计运行并发挥作用,因此,会计改革成为财政改革中的一  相似文献   

18.
《法律东方主义》一书是美国学者络德睦近年来的一部比较法论著,翻译成中文后引起了中国法学界的高度关注,此书将前人"东方主义"中国中心论"等理论应用于法律领域,提出了"法律东方主义"的概念,虽然理论的原创性不算太强,但也对不同文化比较中的自我与他者的认知进行了反思,这种反思对于西方人对世界的重新认知,尤其是对"东方"的重新认知具有很强的警醒作用,对于东方世界存在的"自我东方化"现象同样有警醒作用。然而这种作用不能夸大,更不能政治化,在特殊的社会情境中成为"政治消费品"。因此,对此书在中国的讨论和可能的"政治化"应该保持警惕。  相似文献   

19.
工业主义理论认为,社会保障的发展与福利国家的产生是经济增长及相关经济社会结构变迁的产物。此种“工业主义逻辑”从结构功能主义角度出发,将工业化、城镇化及以此引致的家庭、社会结构的变迁视为社会保障发展的动力。国家为因生产体制变迁而演进的社会风险,建立起各类社会保障项目,并最终走向福利国家。  相似文献   

20.
论会计信息属性与政府会计监管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公共产品理论被引入会计研究领域后,学术界倾向于支持“会计信息是公共产品或者准公共产品”的观点。是否将会计信息界定为公共产品会直接影响到政府会计监管的边界,因此本文从公共产品的定义和特征出发考察会计信息的属性,认为目前条件下会计信息不符合公共产品要求;而且即使是公共产品,也很难由此推断出建立政府主导的监管体系的结论。把会计工作环境和秩序视为公共产品既符合理论推理,又能支持我国会计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