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剩余索取权属于企业理论的重要研究范畴,本文在对剩余索取权内涵分析的基础上,系统归纳了经济学界目前存在的三种看法以及分析它们三者的优缺点,同时也展望了未来剩余索取权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本文从会计契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契约变迁,最后本文阐述了剩余索取权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并在威廉逊模型的基础上对模型进行改进,探讨了公司绩效和剩余索取权分配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
处于相对政策劣势的农村信用社在不良贷款清收问题上一直陷入停滞不前的状态。本文通过对滨州市惠民县胡集镇农村信用社将沉淀多年的零星小额农户不良贷款打包拍卖进行考察,得到一个基本结论,即在特定环境下通过引入剩余索取权激励处置不良资产比其他方式更有效,这对中小金融机构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处于相对政策劣势的农村信用社在不良贷款清收问题七一直陷入停滞不前的状态.本文通过对滨州市惠民县胡集镇农村信用社将沉淀多年的零星小额农户不良贷款打包拍卖进行考察,得到一个基本结论,即在特定环境下通过引入剩余索取权激励处置不良资产比其他方式更有效,这对中小金融机构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5.
剩余控制权有转换为剩余索取权的动机。现实的剩余索取权分割与剩余控制权结构之间并不存在稳定的匹配关系,权威排序是影响剩余控制权转向剩余索取权的重要变量。据此构建剩余索取权分割模型,研究分配结构对有效剩余控制权与有效剩余索取权的影响。结果表明,若权威排序至少为三级,剩余索取权分割主体的趋利选择,倾向于减少有效剩余控制权与有效剩余索取权;以剩余控制权为基础的剩余索取权分割结构,存在未实现的潜在效率。调整分配结构,是“激发”潜在效率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我国特有的、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国有企业职工集体福利制度。从职工福利制度的变迁过程来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企业职工福利制度的变迁具有较为明显的同步性,但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并非推动我国职工福利制度持续变迁的根本原因。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我国职工福利制度的本质及其造成的外部性问题,指出我国职工福利制度实际上已演化为一种职工参与国有企业剩余索取权分享的机制,这项机制的实施会由于外部性问题的存在,增加社会成本从而降低宏观经济效率,而这正是推动我国职工集体福利制度持续变迁的动因,因此,对该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必须注意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8.
卢璐 《青海金融》2005,(4):38-39,23
企业是一种契约的组织形式,由于契约的不完全性产生了剩余权力,它包括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它们共同构成了企业的所有权。剩余权力的合理配置对提高企业绩效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企业中各契约方的特征,说明了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关系及其动态配置过程,并提出如何在经理人掌握剩余控制权的同时避免其侵害股东利益。  相似文献   

9.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不再是一个“黑匣子”或“简单的生产函数”,而是由许多独立要素所有者达成的一个复杂合约。在企业许多独立的要素中,那些投资者投入的要素称为物质资本,而企业家投入的经营能力和智力要素则属于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因其形态的易见性而容易理解,但企业家的人力资本及其对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分享却往往受到忽略。  相似文献   

10.
张茜 《金融会计》2020,(3):52-59
本文以2011-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会计稳健性、融资约束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会计稳健性的提升能够使公司获得更多的借款,从而缓解融资约束,相对于国企来说,民营企业效果更加明显;会计稳健性的提升能够提高公司的绩效,同样,相对于国企来说,对民营企业的影响更加显著;融资约束降低,即借款的增加能够提高公司的绩效,同样相对于国企来说,对民营企业的影响更加显著。综上所述,会计稳健性既能降低公司的融资约束,又能提高公司的绩效,融资约束的降低也能直接地提高公司的绩效,民营企业在此过程中受益更多。  相似文献   

11.
从经理人股票期权的性质角度分析,经理人股票期权不是企业的负债,而应是企业的权益.但是不符合现有会计模式权益的定义。因此,主张把经理人股票期权纳入现有的报表要素中,如此处理-应增强所有者权益定义的独立性,突出权益的剩余索取权的经济实质;二应拓宽所有者权益的内涵,建立“或有权益”概念。  相似文献   

12.
表外披露性质解读及其启示:剩余控制权视角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从剩余控制权视角对表外披露进行解读:从信息生产和提供来看,经营者会计信息的剩余控制权更多地体现在表外披露信息上;从市场监管来看,表外披露规定体现了各国证券监管机构对证券市场的剩余监管权。这对理解现行财务报告模式及其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确认复杂的原因在于现行财务概念框架对一些经济现象的实质无法合理确认.为了使经理人股票期权能够在表内较为恰当的反应,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相对可靠的会计信息,有必要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经理人股票期权的经济性质及表现形式综合考虑,使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确认在现行会计模式下相对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4.
(一)会计契约与债务资本市场的关系。 股权持有者与风险债务持有者对企业剩余分配具有不同的索取权要求。一般认为,设计债务契约的目的在于控制股权持有者和风险债务持有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其功能在于通过一系列债务契约条款的设计与运用来限制债务人的道德风险,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债券契约是减缓潜在的利益冲突而设计的对于企业未来的生产、  相似文献   

15.
以2009年沪市发行A股且采用金字塔控股的137家家族上市公司为样本,用托宾Q衡量公司绩效,对现金流权、控制权、两权分离度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家族上市公司最终控制股东现金流权与托宾Q正相关,表现出利益汇聚和激励效应;最终控制股东控制权与托宾Q负相关,存在大股东利用控制权攫取控制权私利现象,并且两权分离度与托宾Q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主权养老基金进入国际资本市场,强化主权养老基金治理和问责制的呼声越来越高。基于剩余索取权人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应该尽可能完善主权养老基金的治理,而难点就在于如何保证主权养老基金的"独立性",从而规避不适当的政治干预。治理主体的选择和构成无疑是解决这一核心问题的关键。此外,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独立的中介机构、健全的法律体系和有效的舆论监督等外部措施也将为治理机制更好地发挥作用提供良好公正的环境和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7.
为规范股东的股东权配置行为,从公司契约理论的视角对股东权配置的性质、股东权配置的自由与强制、股东权配置的基本框架进行了探讨。公司的自治性决定了股东权配置的契约属性,股东权的公司法配置和公司章程配置是两种相辅相成的配置途径,股东权配置的基本框架必须以股东的受益权为中心。  相似文献   

18.
企业是一组契约的联结,管理报酬契约是其中最重要的契约之一,其是以会计信息和股票价格为依据的.企业契约的不完全性使得会计政策选择成为必然,这种选择权给经理人打开了机会主义大门,但与此同时也会降低企业的契约成本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即所谓的会计政策选择的机会主义观和有效契约观.  相似文献   

19.
再论经理人股票期权的会计确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德仁和刘文(2002)提出了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确认的利润分配观。本文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论证,认为经理人股票期权赠予交易的经济实质是股东为激励经理人而将部分剩余索取权(在财务会计意义上就是利润分配权)让渡给经理人,而不是经理人直接用服务来交换股票期权,经理人股票期权赠予并不以经理人服务的投入为必备前提,经理人股票期权赠予交易内含的价值运动是具有一定价值的剩余索取权(所有者权益)从现有股东那里来,流到经理人处去。因此,在经理人股票期权赠予交易的会计确认上,应将经理人股票期权的对应项目确认为企业的利润分配。  相似文献   

20.
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治理起因于产权的分离,治理的功能是权、责、利的分配,治理模式有效率的前提是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的对称分布。“股东至上主义”逻辑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公司治理的思想源流,分别导致了两种不同的治理模式:股东单边治理模式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比较分析这两种模式,我国商业银行应当选择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