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20、30年代北方农村钱票泛滥,从实物和史料两方面都得到证实。钱票不同于国家银行、各大商业银行发行的纸币,也不同于各省、市银行发行的纸币,它是县及县以下政府、商会、民间金融机构及商号发行。北方钱票以小面额为主,由于钱票集中在北方一个时期,这与当地特殊的商品经济相联系。正是北方农民的相对贫困才使钱票有了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2.
1993年,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滚滚热潮,《北方经济》呱呱坠地了。应该说,她是时代的产物,是小平南巡的东风吹开的一朵理论之花。她的前身是《计划经济探索》和《内蒙古经济探讨》。如今蓦然回首,20年过去了,真是弹指一挥间。20年来,《北方经济》与时代同步,为改革开放鼓与呼,为市场经济理论上下求索,为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20年来,《北方经济》作为内蒙古自治区惟一一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经济类刊物,始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的纸币管理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在北宋时产生了纸币。当时四川用铁钱,流通不便,民间自发产生了代表铁钱的兑换券交子。交子于仁宗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改为官营,成为地方性的国家纸币。徽宗时改交子为钱引,还一度发行国家纸币小钞。南宋、金、元、明也流通国家纸币。南宋有关  相似文献   

4.
清代东钱作为一种极具特点的地域性货币,最早来源于明末“行钱之地”所用的旧小实钱,其行用范围包含直隶东部26县、奉天全境、吉林大部分地区、黑龙江、蒙古以及山西部分地区。东钱称谓在民间形成较早,而官方称为“小数钱”。经过不断发展,东钱最终确立了制钱165文左右兑换小数钱1000文的比价定制或惯例。从货币性质角度看,东钱的表现形式多样,短陌形式的虚拟钱法、纸券形式的官私凭帖、纸币钱票等不仅并存行用,还存在所谓制钱形式的“东钱”,需要仔细甄别和区分。  相似文献   

5.
军事经费的来源毫无疑问是任何一场战争都必须面对的一个基础性问题,寻找军事经费的来源是财政备战的最重要因素,没有相应的军事经费,战争就无从谈起。俄国在18世纪初成为世界强国之后,为了维持它的强国地位,坚持对外扩张的政策,连年战事不断。进入20世纪,俄国经历了日俄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然而对于财政经济状况不断恶化的俄国来说,面临战争经费短缺是很正常的,而筹措战争经费则属难事。俄国战争经费来源主要有税收、债务和发行纸币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清代东钱作为一种极具特点的地域性货币,最早来源于明末"行钱之地"所用的旧小实钱,其行用范围包含直隶东部26县、奉天全境、吉林大部分地区、黑龙江、蒙古以及山西部分地区。东钱称谓在民间形成较早,而官方称为"小数钱"。经过不断发展,东钱最终确立了制钱165文左右兑换小数钱1 000文的比价定制或惯例。从货币性质角度看,东钱的表现形式多样,短陌形式的虚拟钱法、纸券形式的官私凭帖、纸币钱票等不仅并存行用,还存在所谓制钱形式的"东钱",需要仔细甄别和区分。  相似文献   

7.
元代是我国历史上最早且唯一统一将纸币作为法定流通货币的朝代,是价值尺度从铜钱转为白银的转折点,并由此形成了世界历史上最早的银本位货币体系。元代纸币的运行机制表明:其发行初期,由于银本位制度的作用而运行良好,币值稳定;中期后,迫于财政压力,政府不得不诉诸超发纸币以弥补财政赤字,本位制度名存实亡,通货膨胀不可避免。实证检验发现,多省起义产生的财政压力是纸币发行数量持续增加的重要原因,赏赐对纸币超发的作用并不显著,而随着银本位执行力度的减弱,尤其是钞本由金银变为纸币后,财政压力促使货币超发的效应更为突出。因而,严格的银本位有利于维持纸币的发行和流通,但在军事活动造成的财政压力下,稳定的贵金属本位制度难以长期维系。元代纸币经历了从币值稳定到温和通胀,再到恶性通胀的阶段,这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具有一般性。  相似文献   

8.
郭峻峰 《中国经贸》2014,(11):145-145
在中国货币史上,元朝首次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纸币流通制度,并颁布中国最早的不兑现纸币发行管理条例《至元宝钞通行条画》,积累了大量的纸币发行和流通经验。但是元朝后期,物价飞涨,通货膨胀严重,给社会生产和经济建设造成严重破坏。付出惨痛的代价。本文以史实为依据,运用总结归纳的方法,就元朝通货膨胀的原因做简要分析,供今人借鉴。  相似文献   

9.
一、从地方性纸币到中统钞的发行蒙古建国后至世祖建元前,即已发行多种地方性纸币。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便宜行元帅府事何实在博州(治今山东聊城)印行会子。当时“值兵火后,物货不通”,何实以丝为准备,发行会子,“权行一方,民获贸迁之利”①。太宗八年(1236年),有名于元的向太宗建议发行交钞。中书令耶律楚材原为金人,对金末的纸币贬值记忆犹新,提出要限制发行数量。他说:“金章宗时初行交钞,与钱通行,有司以出钞为利,收钞为讳,谓之‘老钞’,至以万贯唯易一饼。民力困竭,国用匮乏,当为鉴戒。今印造交钞,宜不过万…  相似文献   

10.
朱元璋(明太祖)在未即帝位之前,就在应天府铸造“大中通宝”钱;他即位后,立即铸造“洪武通宝”钱;同时在民间征收铜料供铸币之用,可见他对铸钱的重视。但是由于社会生产的发展和商品流通的扩大,纸币又通行已久,商贾习用,想完全废弃纸币,也势所不能,所以在洪武八年乃发行纸币“大明宝钞”,命天下与铜钱通行使用。与此同时,严禁民间以金银实物交易,违者以犯罪论处;官吏的禄米和卫所军士的月盐都发给宝钞。可见当时推行钱钞并行制的决心。22年之后,由于宝钞严重贬值,物价飞涨,民间交易多用金银,朝廷的对策不是控制纸币的发行数量,而是重申交易用金银之禁。舍本逐末,自难奏效。朱棣(明成祖)上台后,坚守祖宗章法,除了禁止以金银实物交易外,还采取了一些回笼纸币的  相似文献   

11.
龚利平 《特区经济》1990,(3):17-18,54
<正> 创办深圳经济特区以来,特区的货币市场一直流通着人民币、港币和少量外汇券。这种局面给外汇管理、市场管理、企业财务和物价管理带来不少困难。为此,早在1985年即已有发行特区货币的设想。笔者认为,特区货币的发行是一场举足轻重的货币改革,改革的成功与否则取决于诸多因素。从目前深圳经济特区的内外部条件来观察,发行特区货币的前提尚不具备。一、发行特区货币缺乏必要的现实条件发行特区货币,我们会面临两个现实问题:一是发行基金从何处来:二是发行后怎么保持币值的稳定。发行货币当然要有发行基金或曰发行保证金。在西方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过多种保证金制度。在金本位制时代,发行纸币(银行券)差不多需要一一对应的准备金;在金汇兑本位制阶段,缺乏金准备的国家以实行金本位制国家的外汇作为发行的保证;即或实行了纸币本位制,西方国家仍持有相当数量的  相似文献   

12.
今年日本将新发行一种面额2000日元的纸币。新纸币的社会文化意义要大于其经济意义:它委婉地表达了日本在保持经济大国地位的同时致力于成为文化大国并最终跻身政治大国行列的决心。  相似文献   

13.
南宋末年李曾伯所撰《救蜀楮密奏》记载了宝祐二年(1254)四川钱引总量达到16亿贯、宋廷新发行银会2 800万贯导致的货币危机,提出了集中纸币发行权、以东南会子取代钱引、允许银会和东南会子跨区流通的救弊之策。其部分对策付诸实施后,川蜀地区行用了140多年的钱引为银会所取代。该文论及银会替代钱引的历史,反映了南宋末年纸币严重贬值、铁钱失去纸币准备金功能、纸币跨区流通趋势凸显等方面的情况,表明银两不仅取代铁钱成为川蜀新纸币——银会的价值基准,而且已成为钱引、银会、东南会子等纸币共同的价值标准,逐步成为多元货币体系中的主要货币。  相似文献   

14.
在金融中介得到发展、中央银行和货币发行等制度完全不具备的前提下,货币的外生性是非常明显的,即货币并不由经济总量所决定。明朝的白银进口,是市场对以往货币制度的反思和变革,以银铜复本位取代以往无有效制度制约的纸币和铜钱平行本位。这一阶段以银计的物价不仅没有上涨,反而下落了。清代白银持续大量进口增强了市场的活力,但因为货币是外生的,白银的大量进口与中国经济实力并无内在的必然关联。鸦片战争前后开始的国际贸易(包括鸦片)逆差和白银外流,使纸币的需求重新提上议事日程,至清末,由市场主导的由金融机构发行的纸币和各种信用票据渐渐发展,并有寻求有效制度支撑的迹象;但政府(包括地方政府)滥发纸币的前景仍然是可能的历史选择。本文还利用计量模型对以上观点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15.
现存元代史料可发掘粮价数据170个,其中时间地点明确的114个,包括北方68个、南方46个。数据产生方式可分为市价、官府统计价("时估")和官方直接定价。大都、江西、江浙是元代粮价数据较为丰富的区域,大都粮价以和籴、赈粜价居多,江西、江浙则以市价居多。数据显示,元代纸币发行之后的币值"稳定期"很短,显著通胀存在于几乎整个至元年间(1264—1294),此后至元顺帝即位之初,粮价短期波动剧烈,但长期通胀趋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在金融中介得到发展、中央银行和货币发行等制度完全不具备的前提下,货币的外生性是非常明显的,即货币并不由经济总量所决定。明朝的白银进口,是市场对以往货币制度的反思和变革,以银铜复本位取代以往无有效制度制约的纸币和铜钱平行本位。这一阶段以银计的物价不仅没有上涨,反而下落了。清代白银持续大量进口增强了市场的活力,但因为货币是外生的,白银的大量进口与中国经济实力并无内在的必然关联。鸦片战争前后开始的国际贸易(包括鸦片)逆差和白银外流,使纸币的需求重新提上议事日程,至清末,由市场主导的由金融机构发行的纸币和各种信用票据渐渐发展,并有寻求有效制度支撑的迹象;但政府(包括地方政府)滥发纸币的前景仍然是可能的历史选择。本文还利用计量模型对以上观点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17.
[发现]在四川省广元市首届红色藏品展览会上,有一件红色文物格外醒目,引起很多人在这个展位上驻足观看。这是一张陕甘革命根据地发行的伍角纸币,收藏这枚纸币的是老红军后代、广元市收藏家协会副主席胡维民。该枚纸币是他多年前从广元市河街市场(原收藏一条街)上收购的,由于特别喜爱红色藏品,所以几十年来一直深藏在手,从未将其公开。在去年广元市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而举办的首届红色藏品展览活动中,胡维民首次将这个红色文物亮相。  相似文献   

18.
中国银行将在澳门发行新澳门币本刊讯最新一期澳门《政府公报》公布法令,许可中国银行澳门分行在今年10月发行面额为澳门币10元、50元、100元、500元、1000元的新纸币,发行限额分别为1000万张、750万张、725万张、175万张及75万张,票面...  相似文献   

19.
首家在香港设立的银行是东藩汇理银行,它在1845年开始营业,并发行面额总值达5.6万元的钞票。在此之前香港尚未有纸币作为日用通货。市面日常贸易,普遍使用白银及中国铜钱。 随后本地银行纷纷发行钞票,但只有获颁皇家特许状的银行,或依据政府殖民地法例而成立的银行,所发行的钞票才被政府库房接纳。又除非  相似文献   

20.
清代前期汉口是长江流域重要的流通枢纽城市,埠际贸易十分发达。因应于这一地位,汉口的典当、银钱、票号等传统金融业非常活跃,是我国传统经济条件下的金融中心之一。而且伴随商业繁荣发展,汉口的金融服务业务不断扩展,从典当业之动产抵押借贷,到钱庄、票号的信用借贷;从单纯的银钱兑换,到存放款、发行钱票、庄票;从本地汇划,到异地汇兑等等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有助于开埠后中国金融业的混合制度变迁与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