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确看待和衡量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对一国外贸实践及有关政策的正确制定至关重要。本文在现有相关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贸易平衡目标,提出应从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结构及研究方法等三方面对林毅夫模型进行拓展,以实现贸易平衡条件下外贸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准确测度。  相似文献   

2.
新疆外贸对新疆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新疆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和开放领域的拓展,新疆对外贸易成为新疆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新疆统计局发布的1980年-2003年统计数据为基础,实证分析了新疆外贸进出口与新疆GDP的相关性,通过测算新疆外贸进出口的贡献率,阐述了新疆外贸进出口对新疆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波及贡献和就业拉动贡献。  相似文献   

3.
"外贸对广州经济增长贡献"一直是一个被忽视的问题,有必要讨论该问题。研究该问题的方法较多,本文运用联立方程模型,利用有关宏观经济变量,对外贸与广州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对广州经济增长的外贸贡献率和外贸拉动度进行了计算。表明,在1990~2011年期间,广州的出口弹性平均值为0.17,即出口每增长10%可以促进GDP增长约1.7%。  相似文献   

4.
中国于2008年4月与新西兰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不仅大大推动了中新两国的经贸合作,而且为中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签订FTA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作用。本文运用巴拉萨模型对自贸区的开展给中新两国双边贸易产生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文章得出中新自贸区的开展给新西兰带来的贸易创造效应要大于给中国带来的贸易创造效应,因此,中国可利用两国的贸易互补性促进经贸活动的进一步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5.
1895~1936年中国进出口贸易值的修正及贸易平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出口贸易值的准确程度对中外经济关系研究的影响极大。1895-1936年是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关于这一时期中国进出口贸易值,不少论著往往直接引用海关《关册》的统计。但是也有一些学者对《关册》的统计值提出质疑,比如郑友生先就曾认为,由于种种缘故“以致关册上所载之进出口值、与实际之贸易值相差甚远”。因此,哲美森(G.Jamieson)、雷麦(G.F.Remer)、郑友揆、姚贤镐、肖梁林、等中外学者都曾对近代中国海关《关册》某些年份进出口值作了修正。但由于各人所用修正方法不同,他们所得之值彼此差异也很大。本文作者根据多方面的资料,比较了各家所用方法,对其中合理的加以推广,对其不足之处加以修改、补充。本文对1895-1936年中国进出口贸易值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修正,以期有助于进一步开展这一时期中外经济关系史的研究。希望得到专家们的指正。  相似文献   

6.
服务贸易对中国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在货物贸易不断发展的同时服务贸易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当前我国外贸增长方式仍然存在问题:一是我国整体贸易结构还不合理,服务贸易发展相对滞后;二是货物贸易的增长是粗放型的,以数量扩张为主;三是货物贸易出口以加工贸易为主,不利于技术创新;四是服务贸易本身竞争力不强。在此背景下本文重点分析服务贸易在促进我国外贸增长方式转变中的作用:(1)优化我国的整体对外贸易结构;(2)作为中间投入品,提高出口货物的技术含量,使货物贸易增长向集约型发展。提出我国需要进一步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以继续优化外贸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一作用尽管从政府到个人都能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却未能为严格的学术研究所证实。我们至今无法提供可信的、严格的证据回答以下三个问题:国际贸易的发展是否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所贡献?若有贡献,这一贡献又有多大?国际贸易是通过怎样的渠道影响我国整体经济增长的?  相似文献   

8.
运用贸易自由化指数、生产专业化程度指数以及空间计量方法对传统引力模型进行改进,并采用2012-2016年度数据分析了金砖国家间农产品出口贸易模式,探究贸易自由化和生产专业化程度对金砖国家不同类型农产品出口贸易影响机制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金砖国家间农产品出口贸易模式遵循相似需求理论,农产品出口贸易动力来源于相近收入形成的类似消费偏好;贸易自由化程度差异缩小将有效促进金砖国家间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且对植物产品、加工食品及烟酒饮料产品出口贸易推动效应最为显著;生产专业化程度与金砖国家间农产品出口贸易存在显著的引力效应。  相似文献   

9.
刘洪铎 《亚太经济》2011,(4):102-107
基于Novy(2006)提出的具备微观基础的引力模型,本文综合测度了中国与亚洲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成本。结果表明,中国与这些国家(地区)的贸易成本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与此同时,我们还考察了贸易成本的下降对中国与亚洲国家(地区)双边贸易的增长效应,对我们样本中的大多数国家(地区)而言,贸易成本下降对双边贸易增长的贡献率相对要大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通过实证研究我们进一步探讨了双边贸易成本的决定因素和条件趋同性,最后揭示了本文研究的政策性涵义。  相似文献   

10.
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等计量方法,根据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贸易对我国GDP的推动作用做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贸易总额和我国GDP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贸易总额的增加会促进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最后提出了加强双方经济贸易合作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通常认为,外贸依存度提高,意味着经济增长更依赖于国际市场,易受到全球经济风波的冲击。以韩国为例,用国际投入产出模型计算韩国的总体外贸依存度、对中国的外贸依存度、电子及光学设备部门的外贸依存度,结果显示,外贸依存度高,并不意味着韩国经济就易受到了外部的负面冲击。究其原因在于,韩国经济具有消费需求驱动的特征,并且在微观上产品创新以及品牌化策略富有成效。这些对中国经济发展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全球贸易在2009年经历了22%的降幅以后,经济逐渐呈现回升态势,但是由于失业率上升,政治压力和社会问题接踵而至,越来越多国家以"经济安全"和保护本国虚弱产业为由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贸易保护主义日渐盛行。在未来相当一段时期内,随着中国商品结构的升级和对外贸易的进一步扩大,国际对华贸易保护主义案例在数量上将保持上升趋势,涉及的领域将继续扩大,对华贸易保护主义的形式将趋于多样化。对此,我们需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及早未雨绸缪。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汇率传递的视角,详细考察了中国贸易价格的汇率传递问题,通过构建贸易价格指数和汇率指数,分析了中国总体、分类商品、分贸易伙伴的汇率传递弹性及其对称性。从总体上看,中国贸易价格的汇率传递弹性具有不完全传递的特征,出口和进口的价格汇率传递弹性仅约为20%,且两者变化均与人民币汇率变动密切相关。从分类商品上看,各类商品的汇率传递弹性体现出明显的异质性,其中,矿产品和化工产品的出口;12率传递弹性较大,动植物和金属产品的进口汇率传递弹性较高。人民币汇率变动方向和幅度对汇率传递的影响基本存在对称性,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也并未明显影响汇率传递的程度。从分国别上看,以美国和韩国为例,中国与前者贸易价格的汇率传递弹性明显较大,是与后者的2.5~3倍左右。  相似文献   

14.
李波 《亚太经济》2017,(4):125-134
构建中国-东盟贸易便利化合作对中国地区产业增长的双重差分非线性模型,研究发现,中国-东盟贸易便利化合作显著促进中国地区产业增长,尤其促进对东盟贸易依存度较高产业的增长,体现了贸易便利化合作和产业优化配置的作用。中国与东盟贸易合作的政策调整需结合各国与中国各地区自身的贸易便利化特征。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拓展贸易引力模型对非洲两大重要区域经济共同体(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SADC)与西部非洲经济共同体(ECOWAS))经济一体化的贸易效应进行了评估和对比分析。区别于传统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文章将经济一体化的贸易效应分为贸易创造效应、出口转移效应和进口转移效应,并考察了两个共同体成员国的重叠身份可能对其产生的影响。研究显示:一方面,SADC和ECOWAS经济一体化均促进了区域内贸易的增加,并且产生了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另一方面,SADC和ECOWAS的总贸易效应均高于模型预期,说明两者的经济一体化通过贸易显著地促进了成员国的福利,但是前者的值小于后者。  相似文献   

16.
鉴于耕牛贸易在社会生产中的重要影响,宋政府采取了以经济手段为主的一系列措施对国内耕牛贸易进行了干预:宽松的管理,优惠的税收,严格的出口限制,大规模的买牛信贷以及直接参与耕牛贸易。通过这些措施,宋政府有力地推动了国内耕牛贸易,为保证小农维持再生产和社会的基本稳定提供了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7.
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理论及中国的经验研究   总被引:80,自引:3,他引:80  
本文结合国外关于贸易开放度度量方法的新进展 ,选取 5种指标具体测算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贸易开放度及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结果表明 ,不同的度量方法、不同的贸易开放度指标导致了不同的结论 ,而且在这 5种度量指标中 ,只有外贸依存度较好地反映了中国经济开放程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的动态分析结果表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要素投入的增加 ,相对而言贸易开放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还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通过构建随机前沿模型,利用中国对28个代表国家2000-2015年的面板数据,实证估算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潜力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外国GDP及两国间的地理距离是影响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主要因素;中国对大部分国家服务贸易出口是不足的,潜力有待进一步的挖掘和实现;在导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非效率影响因素中,国外经济自由度、已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政府效能、监管质量的提高和改善能够促进贸易潜力的实现。所在国腐败的控制力度、政治稳定性、法制水平则对中国服务贸易出口起到负面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出口贸易是一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中国与APEC成员的实际,利用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采用2003-2015年的跨国贸易面板数据,对影响中国面向APEC成员出口的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测算了中国对APEC成员的出口贸易潜力。结果发现,两国经济规模、贸易协定的签订、拥有共同的语言、文化等因素对出口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两国距离与出口显著负相关,而中国对APEC成员的直接投资对出口并无显著影响。基于此,中国今后在与APEC成员开展贸易的过程中,既要强化贸易的积极因素,化解各种消极因素,又要在巩固已有地区市场的基础上,开拓新的贸易地区市场,培育新的贸易增长动力。  相似文献   

20.
在世界范围内全球化已不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其与政治稳定、社会进步、发展质量有着越来越密切的关系。作者利用全球128个经济体在1975—2012年间的相关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模型检验全球化与政治稳定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其一,一个经济体经济全球化、社会全球化和政治全球化程度的提高均会显著地促进其经济增长。其二,政治稳定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一个经济体主要领导人所属政党的执政年数越长就越有利于其经济增长。其三,通过考察全球化指数与政治稳定性之间相互作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提出全球化与政治稳定性在促进经济增长上存在替代效应。即一个经济体全球化程度的提高降低了政治稳定性对促进经济增长的正向效应。在一个封闭的经济体内,政治稳定对经济增长的正向效应非常显著,但随着该经济体全球化程度的提升,不同利益团体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获取资源、实现利益,从而降低了该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对政治稳定性的依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