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桂英 《活力》2022,(12):46-48
课程思政意在强调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将学校各类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同步教学,创造协同育人效应。课程思政在大学中国传统文化通识教育的融入拓展了德育内容,更有效提升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培育水平。但当前课程思政的实践并不成熟,没有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深度融合,忽视学生的现实需求,从而限制了中国传统文化通识教育的实际价值。因此,学校需要对课程思政的实践进行优化,在中国传统文化通识教育中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知行合一的教学模式,贯穿思想政治理念,以持续创新的育人思想来培育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理念.在新闻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等思政元素的图形图像处理和网页制作,将思政教育充分融入到实践课中,从而增强实践课程的人文情怀,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水平,使实践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本文研究了新闻学《数字传播技术应用》课程思政的践行.  相似文献   

3.
课程思政的目的是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达到技能培养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统一。《审计学》作为会计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将思政教育融入到专业课教学中,对于人才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课程思政视角下《审计学》课程改革的现状以及意义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创新教学方法、重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改革课程评价等一系列方法措施,以期对会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思政教育是高校素质文化传统的基础路径,开展基于课程思政的纳税实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指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要因事而化。由于各种因素制约,思政教育达不到应有效果。课程思政教育具有渗透性特点,应深入挖掘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加强专业教育课与课程思政融合推动思政课有效实施。基于课程思政视角革新传统教学理念,树立学生全过程学习理念。以学生思政品质培养为基础,引入微课纳税实务课程教学方式。增设纳税实务专业实践教学,考察学生思政品质,为纳税实务课程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拉珍 《数据》2023,(1):175-176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如何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当前,课程思政是高校教学改革与创新的重要场域,如何在具体课堂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等方面,仍需充分的学理阐释和实践研究。本文针对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我校”)数学教育专业课《初等数论》(以下简称“数论”)课堂教学,进行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与研究,旨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优化塑造课程思政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6.
思政教育在各大院校素质文化传统中占有重要位置,基于课程思政背景下开展纳税实务课堂教学模式优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国家党组织将思政教育放于首要位置,要求各大院校思政教育活动开展因时而异,因事而化。但由于多元因素限制,思政教育未能发挥应有效果。为此,纳税实务专业教师要以课程思政内涵和特征为入手点,加强思政教育和纳税实务课堂的融合,转变传统教学思想,树立全程学习理念,在开展专业知识讲解与技能培养时,做好价值引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以期助力纳税实务课堂教学突破教学模式桎梏。  相似文献   

7.
随着智能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充分利用这一技术优势,与线下实体课堂教学有机融合起来,最大化发挥高校育人功能,为包括企业在内的社会各行业培养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栋梁之材。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之处在于,多模态的教学方式与时代特点相符合,也更具活力。基于“课程思政”是按照教学使用教材的不同、课程安排的不同,将不同的思政德育元素挖掘出来,这是不同于“思政课程”之处,因此高等教育要满足新形势的要求,将思政元素完全渗透于各门课程的教学中。本文着重阐述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意义,探讨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思政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8.
立德才能树人,作为高等教育的教师,人才培养是育人与育才相统一的过程,因此需要在专业课堂教学中贯穿思政教育。本文从课程思政涵义入手,探讨了在专业课《会计报表编制》中融入职业道德教育的做法,提出了利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方法,从而将教书育人的内涵落实在课堂教学中,突出了育人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课程思政教学建设不是独立于课程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是在课堂教学中,与教学内容很好的融合和衔接,做到“润思政”教育,达到高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目的。建筑工程法规课程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学元素,如何将思想政治知识深入到专业知识中,基于OBE的产出教育理念,把思政内涵贯穿到教育全过程。本文以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为导向进行课程目标设计,探讨建筑工程法规课程思政建设路径,为今后的建筑工程法规课程的有效教学提供理论基础,为高校培养具有诚信守则和工程职业道德规范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徐艳 《数据》2023,(1):207-208
文章对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课程思政目标进行探讨,充分挖掘课程中蕴含的家国情怀、文化素养、法制意识等思政元素,阐述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融合方式,示范课堂教学设计,实现知识传授、技能培养和价值引领的协同前行,以期为同类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1.
思政教育融入军事理论课是高校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需要,应根据课程特点发掘思想政治要素融入内容与切入点,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将国防忧患意识、爱国情怀等思政内容有机融入课程中.为此,要提高认识,将课程思政自觉贯穿于课程教学中;强化培训,提高课程师资队伍思政和业务水平;改进教学方法,确保思想政治元素有机融入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在高职专业课中开展课程思政进行分析,指出课程思政对于高职生的成长具有关键作用。相较于思政课程,专业课可以更加生动地进行思政教育,更有助于构建"三全育人"体系。  相似文献   

13.
王海华 《数据》2022,(4):156-158
课程思政对人才培养有重要作用,因此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的相融合,这样既可以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有帮助,也可以让学生有主动承担社会发展责任意识。高校生物化学课程作为多个专业的基础课程,教师在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知识讲解时,应该主动将思政育人与专业教学融合,以此增加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全面性。下面本文主要对高校生物化学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方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基础会计》作为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技术性。文章以《基础会计》为具体案例,分析了如何把专业课程的显性教育和课程思政的隐性教育深度融合,构建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模式。文章从《基础会计》课程特点、行业标准、学情分析、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实施等方面探讨了思政元素的加入及课程思政目标的实现,真正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  相似文献   

15.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全新育人模式被提出,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教师应在各项教学实践过程中融入思政内容并充分发挥课程育人功能。第二外语作为高校英语专业必修课,为解决专业课堂教学与思政育人融合难题,笔者以任课班级作为实践对象,积极运用信息化教学策略,线上线下相结合,探索基于教育信息化的第二外语和思政育人相融合的创新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妇产科护理课程本身富含丰富的思想政治资源,其也是护理专业现代学徒制试验班级的专业核心课程。采用“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融合线上、线下课堂为一体开展教学实践,可有效打破线下学时限制,发挥教学平台碎片化、随时化、趣味化以及线下教学师生面对面交流学习优势,将思政教育工作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能发挥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协同育人效应,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的专业技能和道德素质的同步提升,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职业教育中的思政课程教育,提供了良好技术基础,本文立足于思政课程,对如何应用信息技术改善思政课程教学环境,确立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体系以及建立新型的思政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为充分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部署,文章立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从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修订、课程思政目标制定、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思政教学环节设计、专业课教师思政能力的提高及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为进一步研究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的实施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张雪琴 《现代企业》2021,(2):104-105
当前,高校肩负着为企业培养和输送人才的重任,以思政教育为核心,发挥专业课程育人功能的课程思政建设,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攻坚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各类课程必须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高校思政教育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使命,最大限度地挖掘课堂教学的育人主渠道功能,牢牢把握住培养学生意识形态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20.
石京杰 《物流科技》2022,(14):177-180
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为促进专业课程思政改革,文章针对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城市轨道运营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阐述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路,提出了课程思政研究的理论方法、实践途径和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