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户县农民画孕育于传统的剪纸、刺绣等民间艺术,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从70年代开始,不断的提高、创新、升华、成熟,逐步走出户县,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成为全国影响力最大的农民画乡之一,被视为中国农村文化建设的典型。1988年,户县正式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  相似文献   

2.
打造对外文化交流平台是拓展国际视野、促进文化交流、深化文明互鉴的重要途径,也是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提升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必由之路。本文以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为研究案例,分析景德镇在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上的基础和优势,并就其在体制机制创新、数字技术赋能、文化双向交流、贸易体系完善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应从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壮大陶瓷文化贸易主体、提升陶瓷文化数字化水平、推动文化交流平台功能升级、优化陶瓷贸易综合服务、扩大陶瓷文化国际传播力等方面着力,为新时代高水平对外文化交流平台建设提供探索经验。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入选"海外名校学子走进金华古村落"活动的著名古村落为案例,采用田野调查、文本分析、问卷、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古村落文化译介与传播现状展开调查。调查发现,当前古村落文化译介内容种类多样,翻译质量大体通顺,载体形式较为丰富,但地方性文化内容译介不足,译本存有误译、错译、漏译现象,载体平台互动性不足。因此,相关部门可根据现存问题进一步提升文化"走出去"效果。  相似文献   

4.
这是中国西北一个只有57万人口,总面积1255平方公里的小县。坐落在西安近郊的她,并没有被这座东方最伟大最有魅力的古城的光辉所淹没,相反却因为驰名中外的农民画而散发出富有个性的独特光芒。她就是享誉海内外的农民画之乡——户县。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全球兴起一股汉语热和中国文化热。"孔子曰"正演变成"中国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指出:"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一大批致力于传播中国文化的精英们正在为实现这一使命而努力地释放着中国能量。本刊记者通过积极沟通,与中国驻罗马尼亚特兰西瓦尼亚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杨兆宇教授达成了对话。  相似文献   

6.
户县农民画:黄土地上的奇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在一些人眼里似乎是落后和愚昧的代名词。一说到他们,首先想到的是黑黑的脸庞、长满老茧的双手、不修边幅的衣着,很难将他们和绘画艺术联系起来。而在距中国西安38公里处,却有一个享誉中外的中国农民画之乡——户县。这里的农民不仅画画,而且画出了名堂。这里的农民画走出了西安,走出了陕西,走出了国门,被誉为一朵“黄土地上的奇葩”。  相似文献   

7.
在国际传播大背景下,义乌以国际商贸名城而闻名,但义乌地方文化的对外传播也举足轻重。目前,义乌文化外宣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传播内容未整合、传播者不热心、传播语言单一、传播效果有限等。对此,传播者需提高自身素质,整合提升义乌文化,了解传播对象的文化需求,充分运用现代传播媒介,解决语言障碍。还要根据反馈的情况,及时调整传播策略,以实现义乌文化对外传播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教育的国际化,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开始来华留学,进一步增强了教育之间的交流,也促进了文化交流。但各个国家之间的文化习惯风俗不同,导致对外留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教育环境之间具有差异、文化传统之间具有差异、社会关系和社会礼仪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性给留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高校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这样才能更好地加强教育交流,提高来华留学生的管理水平,进一步展现我国的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9.
查阅相关文献发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研究多数集中于发现、保护上面,在对外宣传方面稍显被动,效果不佳。这样,切实、稳步、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推介工作,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讲好西安故事,传播西安声音,为提高西安文化的影响力做出积极贡献。同时,为传播民族文化、促进旅游业发展和树立并维护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形象,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推介研究已是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跨文化交际的视角下,分析英语专业学生民族文化英译能力现状,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翻译教学改革,研究如何提升学生民族文化素养,帮助英语专业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实现有效地汉语文化输出,从而履行传承与传播中国文化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1.
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必然会带来建筑文化的交融。传统建筑是表达地域文化的主要物质载体,不同建筑文化交融碰撞过程中,兼具两种建筑文化基因同时又进一步融合创新产生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形态。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地处临川文化圈和庐陵文化圈交汇处,其建筑形态同时受两种建筑文化的影响,结合当地的风土,经过吸纳、选择与融合形成鲜明的地域特色。本文侧重于文化交流的角度,采用文化地理学、文化传播学、比较文化学的方法,以珠溪村为例,从临川文化与庐陵文化交流的背景入手,首先从宏观上分析该地区文化产生交流的因素,其次从中观上分析传统村落布局特色,最后从微观上分析传统建筑的地域特色,以期进一步丰富江西传统建筑文化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2.
冯金 《民营科技》2013,(11):267-267
在传统文化发展变化的历史大背景下,日本女性的生活也在不断发展进步。以日本女性生活为线索,阐述了传统文化影响下的日本女性生活的发展。通过日本女性典型生活细节的研究,充分认识日本文化的发展给女性带来的影响。对日本传统文化中女性生活发展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其文化的了解,增加交流,取长补短,进一步增进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与传播。  相似文献   

13.
唐雁 《中外企业家》2014,(4):229-230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贸易、技术等方面的国际往来日益增多,文化领域内的交流也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由于文化与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政治格局等方面紧密相连,国家之间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就难免出现文化安全的问题,对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像发展中国家中国尤其如此。而高校作为科技发展、理论传播、人才培养的战略高地,理所当然的成为西方国家文化渗透和侵袭的重要阵地,面对客观存在的挑战和冲击,使得高校文化安全问题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相似文献   

14.
中华上下五千年,我国的文化自古以来就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其他国家远远不能相比的,而传统体育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培养高尚品质、增强坚毅意志、提高自我修养的优良特点,因此,也是非常的博大精深。这也成为了外国留学生认识和学习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动力,受到他们的热烈追捧。尤其是在国家实行“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我国与外国的文化交流、经济交流也愈来愈密切,越来越多的留学生远渡重洋来学习我国传统体育武术与养生文化,同时在交流学习中收获了诸多的宝贵经验。但也发现了较多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开展学习传统体育活动,探索武术与养生国际化推广路径,并提出武术文化在留学生及国际传播的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15.
少数民族学生在高校就读,在文化传播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促使文化交流与交融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责任.文章探讨了目前广东工业大学新疆籍、西藏籍少数民族学生(以下简称少数民族学生)在高校适应新的生活、学习环境中所产生的心理与行为有何变化,有何具体表现,本研究以少数民族大学生及内地学生为研究对象,针对上述问题,展现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16.
随着韩国影视剧在我国的热播,韩式餐饮、服装、美容也涌入中国,贸易、投资迅猛增长。韩国文化强劲电视剧功不可没。韩剧的热播怎么能带来如此大的力量?本文通过传播学的视角,对韩剧本身的宣传意识,韩流经济增长的原因和韩剧文化的多重出售等方面进行了学理性的探讨,从文化的对外传播给经济带来的成功经验出发,为中国的文化传播和经济与文化的相互促进提供了启示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认为,广西建设民族文化强区,重点要抓好以下方面:一是以弘扬“广西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二是以文艺精品生产与文化品牌打造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三是以大园区大资本大集团大项目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四是以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推进广西文化“走出去”。  相似文献   

18.
深挖地域文化的内在价值来提升城市个性特征与宣传价值,进而论证传播力强的话语策略以普遍有效地指导外宣实践,是城市个性表征与国际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现代化城市发展的正确方向。城市地域文化对外传播的话语建构,既要完善交际体制,也需统筹交际原则,注重城市文化话语的生成与对外传播策略。在新时代背景下,可从文创结合与特色创新两方面来规划地域文化话语生成,努力推进话语主导、融会互通、访客互动与个性营销的话语策略。  相似文献   

19.
《荀子》的译介随着中国典籍的对外传播而发展.但迄今为止,其英译本数量于其他典籍相比仍较少.本文选取三个最具代表性的英译本进行比较分析.探究译者主体性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在这种作用下呈现出不同译本的互补。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陕西省也成为全国瞩目的核心建设区,这也就要求陕地城市建设更加突出文化资源输出,以此来增加其城市吸引力。陕西省是中华饮食文化的发祥地,具有灿烂多彩的饮食文化。但随着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传统传播手段越来越难以满足陕西饮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发展。针对年轻受众,结合动漫的表现形式,深度挖掘和利用种类繁多、内涵丰富的陕西饮食文化,丰富其传播途径,对于焕发区域饮食文化的活力,探求陕西饮食文化对外传播与推广方面的突破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